广汽本田1.5T的冠道汽本质量究竟怎么样,能不能购买?

二十多万你买个1.5T,图啥啊?

20多万的价格,不低了,翘翘脚豪华品牌也够得着,合资车里,昂科威,探界者,2.0T也才20出头,国产的,上个红旗HS5是不是更有面子?冠道1.5T,要动力没动力,说省油不省油,二十多万的车,低配连个倒车影像,甚至倒车雷达都不给你,我就纳闷儿,买它图啥?信仰啊?

别人问我买啥车,我一般都回答:买啥都是对的。你买个丰田,开几年没毛病,你就成了丰田的粉,你买辆别克,对车有感情了,之后演化成对品牌有感情,日后你就是别克乃至美系车的粉。你买辆国产车,又便宜又好,日后你肯定说民族品牌支持国货。那么多选择,也有那么多人买,所以我才说,买啥都对,没有说同价位一款车就全面能胜出另一款,很难。

但是,有些坑你别踩。

问题一:机油乳化,机油增多

咱先说机油乳化,机油增多有什么危害吧。大家都知道,发动机需要机油润滑,机油质量要求很严格,我们做保养最重要的就是换机油。本来机油正好,结果莫名其妙地多了,你觉得多的机油是从哪来的?其实不管是从哪来的,必然是有杂质混进了机油里——我们五千公里,最多一万公里就要更换,没杂质都需要更换,你想里面多了点什么不知道的东西,对发动机影响会怎样?

继丰田之后,本田旗下CRV、冠道等众多车型也都曝出了机油乳化,机油增多的故障,不是一两起,而是大范围,大规模的投诉。本田也曾给出了整改方案:一个是升级ECU软件,调整发动机的燃油喷射时机,同时提升ECU启动后的机油温度升高速度,修正点火时间等来抑制机油液位的增加。也就是通过软件升级来解决。第二条第三条就搞笑了,调整1.5T发动机的机油标尺的刻度,也就是说,把可接受的机油液位增加量标注在机油尺上,第三是修改用户手册。

你品,你细品。机油增多还有个可接受的刻度,就问你本田的方案感人不感人?

消费者当然不同意了,于是大规模维权,丰田本田,退车赔钱。

今年6月,广本宣布大范围召回Acura TLX-L ,Acura CDX ,Acura RDX,锋范,奥德赛,冠道,缤智,凌派,雅阁系列,一共396149台。东本也宣布召回旗下哥瑞,竞瑞,杰德,思域,思铂睿,inspire,炫威,思威,优威,艾力绅系列部分车型,一共378,625台。均为18年下半年生产的车型,召回原因是因为汽油泵问题,据说有可能就会导致制动系统出现失常。

注意,召回的是18年下半年生产的车型,而投诉中不少是19款车型。

当然,我不敢说每一台冠道都有问题,也不知道新款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毫无疑问,这是问题车型,是属于有坑别踩的范畴内的。你不是非买车不可,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人家老车主还在4S店门口维权呢,你这进去又提了一辆,图什么?想不开啊?

问题二,动力弱油耗高车漆薄

1.5T配CVT变速箱,十万出头的小车您忍了也就忍了,这车20多万,您买一个1.5T+CVT……排量小你油耗低点也行,冠道一改日系车省油的特点,百公里基本上10个油起步。动力和油耗我怎么也得占一头吧?车漆薄是日系车的通病,就不用特别批评了。

问题三,配置太低!

最低配也22万,方向盘都是塑料的,织物座椅,全都是廉价感。哪怕是24万的次低配,依然连个倒车影像、驻车雷达都没有,大灯还是卤素的。我就想问,这车哪就值20多万?本田的牌子值吗?这车型要是国产车的话,十万你买不买?13万左右的瑞虎8 Plus哪不比它强?动力比它猛,油耗比它低,没有质量隐患配置还吊打它。除了有点空间优势,这车还有什么?

最后,买什么?

就想要冠道这个性能级别的车,买瑞虎8Plus ,出了空间略小一点点,其余全方位碾压冠道,而且价格便宜十万左右。这十万块钱干什么不好?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如果就想花20多万买车,比亚迪唐DM,23.68万,2.0T,四驱,百公里加速5秒,公路坦克,市内纯电行驶不用油,即便用油,油耗也远低于冠道。整车保6年15万公里,三大件保8年15万公里。电池终身保。各方面都全方面碾压,包括空间。

最后,表达一下心中的疑惑:你们买本田,尤其是存在通病的本田,然后说日系车质量好是因为什么?因为爱情,因为信仰吗?

广汽本田1.5T的冠道汽本质量究竟怎么样,能不能购买?

本田冠道在大五座细分市场上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存在,出众的行政级后排基本上是无人能敌,对于后排有奢侈级需求的消费者而言,冠道是不错的选择。这台车在外观设计和行驶品质上也都可圈可点,可以说它是一台很不错的中级suv,平均月销量稳定在5千多台。

先说一下价格,个人会比较建议入手2020款冠道240两驱尊贵版,这台车配置上会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像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全速自适应巡航,电尾,全景天窗,前排加热,全车窗一键升降等都有给到。其指导价26.58万,优惠0.6万左右,全部办下来再加购置税22982,车船税360,强险950,商业险8300,上牌500,共合计29.3万左右。

冠道外观设计比较年轻运动,整体有很强的力量感,车身尺寸够宽够大,气场十足,车顶的遛背也增添了不少的时尚,尾部的四出排气造型也很显眼,颜值比较让人满意,老少皆宜。动力方面,240版本是1.5t发动机,到底够不够用,其最大功率142千瓦,最大扭矩243牛米,变速箱配cvt,零百成绩在10.2秒左右,对于日常家用来说肯定是够用的,当然它在起步或者后段储备上没那么充盈,对于喜欢激情的人不太友好,对动力有较强的期待只能上370版本了。底盘悬挂结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调教扎实度还是不错的,给人的感觉很整,车身姿态控制比较稳,跑起来质感属于上乘,隔音水平也能排到中上游,完全符合这个价位的水准。内饰方面,看起来比较有料,绝对不掉价,副驾驶台大面积的木纹风格饰板凸显档次,中控大屏可以多角度调节,人机工程很科学。空间不用多说,只要记住它是同级最大,最奢侈的就好了。

最后说一下这台车的缺点。一是初段动力略显委婉。二是车漆比较薄,容易刮花。三是后排座椅不能角度调节,有点浪费它的大空间。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此问题的观点【李老猫说车】

广汽本田1.5T的冠道汽本质量究竟怎么样,能不能购买?

本田冠道整体来讲性价比不高,售价21.5万-33.08万,最低版本的1.5T搭载CVT变速箱,如果同样的价格可以买一台配置更高的车了。搭载2.0T、9AT变速箱版本还提供4驱选配,明显拉高了车辆的价位,不可能同一款车型使用不同的两种平台。但是对于本田汽车来讲,动力总成技术确实非常的可靠,L15BD与K20C3引擎都是本田的主力产品,9AT变速箱使用了ZF的技术,虽然价格贵,但是成本也确实摆在了明面上。

本田冠道车辆的定位比较高端,由于车身具有4驱承载性能,在配置上还是比较踏实的。在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配置上成为了标配,包括:ABS防抱死、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驾驶模式标配为三种,4驱版本独立提供了雪地模式。在配置上其实高配与低配除了4驱功能以外,差异不是太大。

内饰也是冠道的一大亮点,既有运动版的特殊,也有行政版的感觉,宽大的扶手以及居中独立的中控台,相比雅阁感觉在档次上有所提升,内饰空间以及座椅调节功能更加人性化。

本田9AT变速箱独有的技术

本田9AT采用的是平行轴方法的结构。普通AT使用行星齿轮,输入轴和输出轴是同轴的,但不使用行星齿轮,副轴是始终与输入轴的齿轮啮合的齿轮,如MT,它具有2轴型结构,带有湿式离合器,用于固定每个级。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与MT共享,并且可以在每个阶段独立设置传动比,并且齿轮传动效率高。可以说,本田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将其分别转换为两个车轮和四个车轮。这款变速箱实际上在4驱车型中更能发挥它的性能。

这款车性价比确实是不高,但是车身框架以及硬件配件是非常强悍的,绝对是一款高性能车。如果你在乎车辆的扭矩、加速性能,冠道是不错的选择。 

广汽本田1.5T的冠道汽本质量究竟怎么样,能不能购买?

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真是如鱼得水哎,听说本田的1.5T发动机送机油的事儿不止发生在新CRV身上,貌似整个发动机厂用这款发动机的车型都有类似的问题。

但我还记得速腾断轴后,降了一波价,国人们蜂拥而至,生怕没占着这个便宜。所以我大胆预测这次本田厂的事儿影响不大,毕竟本田粉那么多,一入本田终身本田嘛!

撇开这个问题,谈谈冠道这辆车。

冠道是一辆中型SUV,4816*1942*1699mm的大个子,轴距达到了2820mm,比7座的汉兰达还要长30mm。而作为一辆5座的SUV,想都不想用,内部空间绝对是个优势。

讲句真心话,冠道的整车看起来的确很霸气,但前脸中了本田家的毒,不仅不好看,还显得小气。

但国人除了热爱空间,价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哇。起步价22万的冠道乞丐版,比它的小弟CRV舒适版贵了4万块钱

仔细看看我惊讶地发现冠道居然比CRV少了天窗、而且CRV都全系led了,冠道乞丐版居然还是个卤素灯。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冠道的车玻璃一键升降还仅限于前排。

总结的说,冠道这款车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还不错,动力也可以,是值得购买的。但我个人觉得这款车的定价绝对偏高了,也许是本田的牌子硬吧,如果价格能降点,那冠道就更值得购入了。

广汽本田1.5T的冠道汽本质量究竟怎么样,能不能购买?

不能买,开了差不多三年,除了加玻璃水啥也不会,这样开下去估计十年我还是只会加玻璃水

广汽本田1.5T的冠道汽本质量究竟怎么样,能不能购买?

为什么要拿1.5T的冠道说事呢?你干嘛不买2.0T的冠道呢?我2017年3月份买的,啥毛病没有,空间大,加速好,保养还不贵。你如果真的是想买车的话,就记住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小马拉小车,大马拉大车。多花几万块钱,免得那些买不起车的人,说你机油增多。冠道2.0T的发动机,机油绝对不会增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