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是插电混动的吗?为什么不做凯美瑞雅阁那种混动的?
这个问题,等于是对手机厂商说,你们为什么不把手机做成有线的?
国产的插电混,以比亚迪为代表。当初比亚迪F3 DM横空出世,而后出了秦、唐、宋、汉王朝系列,以542为口号,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全时电四驱,百公里油耗2L。
而日系的油电混,则以丰田为代表。最早好像是丰田普锐斯,在世界各大车企都在和发动机较劲的时候,丰田引入了电驱动的概念,用电机和小电池来解决车辆启动时汽油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油耗。
必须得承认,丰田在其他汽车厂商研究提升发动机热效率的时候,可以另辟蹊径,用电来解决油耗高的问题,的确为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日系的双擎油电混技术已经是20多年前的技术了,除了省油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功能和优势。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动,依然成了现在的新能源潮流。不但省油,还能纯电行驶,还有强劲的动力。
如果把插电混比喻成手机的话,双擎油电混则是有线电话。在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电话的确是伟大的发明,可是现如今,手机才是主流,电话已经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了。
所以,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不做成凯美瑞雅阁那种混动?我能做出更好的,为什么要使用落后的技术。
不服气的话,我们来对比一下两种混动:插电式混动以秦Pro DM为例,日系双擎油电混以卡罗拉双擎为例。
秦Pro DM 可以纯电行驶,纯电里程80KM。卡罗拉双擎不能纯电行驶,纯电里程1KM左右。
秦Pro DM 可以用外接电源充电,卡罗拉双擎不能充电。注意,不是不用充电,而是不能充电!
秦Pro DM 百公里加速5.9S,电机可以为车辆提供澎湃的动力。卡罗拉双擎零百加速10秒多,普通燃油车的水平。
秦Pro DM 不充电,百公里油耗4-5升,卡罗拉双擎本身不能充电,油耗同样4-5升。数据来源于汽车之家的网友平均油耗。
有人盲目鼓吹丰田的技术,说什么双擎如何如何高科技——它再高科技,你说有啥用,有什么效果?就是一个省油而已,在勉强点,因为启动不用发动机,电驱动比燃油车更加平顺——就这么点优点。这些优点插混车都有啊,而且插混车动力更强,你有吗?能纯电行驶,你有吗?甚至还能外放220V电,可供3000W的电器使用,在野外都能烧开水,你有吗?啥都没有,你凭啥说技术先进呢?你先进在哪?
其实,就和手机和座机一样,手机囊括了座机打电话的功能,还提供了短信、上网、拍照等等一系列其他座机电话没有的功能。插电式混动充电可以当短途纯电车用,如果不充电,其实就是双擎油电混。而且比双擎更强的是可以发动机和电机同时驱动车辆,爆发百公里5.9S的澎湃动力。现在比亚迪DM3.0,甚至可以在电池电量低的时候开启增程模式,相当于一辆增程式电动车,即便电池亏电,依然可以把油耗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现在丰田已经和比亚迪合作,组建合资公司了,你觉得丰田看重的是比亚迪的什么?资金?品牌?还是技术?不管是丰田,奔驰也是如此,和比亚迪合资创建腾势,其实就是换了个壳子的唐DM。我们之前合资都是用市场换技术,国外汽车公司找我们本土品牌主动合资的,就只有比亚迪一家而已。
以前插混就只有比亚迪一家,而现如今,国产的插混品牌如雨后春笋,像是大众、BBA,保时捷,路虎这些品牌也都推出了插混车型。你觉得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搞油电混?丰田的专利早就过期了。而现在丰田也出了插电式混动,卡罗拉双擎E+,20万起步,卖得比卡罗拉双擎还贵不少。
所以,为什么,还不明白吗?弯道超车,现在我们国产车已经做到了。
国产车是插电混动的吗?为什么不做凯美瑞雅阁那种混动的?
看了一些回答,发现日系水军们真是信口雌黄。
丰田和本田那套系统研发的初衷只有两个就是1.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降低城区油耗。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他们设计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采用小容量电池组,电池组容量小带来的好处就是重量更低,体积更小,这都有利于城区频繁起步状态降低油耗。
2.采用的是成本较低的镍氢电池。
3.通过采用降低扭矩的发动机,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的发动机性能短途用电机弥补,放弃长途性能。
4.放弃高速性能和油耗,追求城区低油耗。丰田本田的这套系统由于电池容量小,发动机性能差,如果长距离保持100km/h以上速度行驶时,油耗反而升高的很厉害,反而高过同重量车型且同功率的纯燃油车。
再说说国产为什么不选择这种模式,原因恰恰就是这种模式短板太明显,放弃了长距离行驶和性能。而且将来的大势是要发展纯电动,这种模式并不能在电动的性能和续航方面的发展带来任何帮助。可以看到全世界除本田丰田外的车企也是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插电混动,原因皆在于此。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例子,丰田的混动代表车型普锐斯,其新款也转变为插电混动,说明丰田自己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的不插电混动技术实属鸡肋。
还是那句话,日系水军总喜欢神话日企,白痴化同行业其他企业。在这种大方向技术选型上,车企都是慎之又慎。不可能如这些人描述的那种无知--因为技术简单就去投入大量成本研发而放弃真正有前途的方向。
当然这里要说说是不是真是日系垄断了技术,答案当然不是。三大顶级赛事中有两项都是混动,而且是不插电混动,F1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可以说这两项赛事都代表了人类在汽车不插电混动技术上的最高水平--最有效的动能回收和最强的电机发动机组合。刚好,这两项赛事都有日系参与,丰田以厂队身份参赛勒芒,本田以引擎供应商身份参赛F1。结果很有趣,丰田在勒芒被保时捷和奥迪吊打了十年,永远都是最高组别的老二或老三。本田在F1年年垫底,最近一年直接被迈凯伦放弃,更换引擎供应,今年唯一装备本田的小红牛车队,依然是直道动力垫底。
上面事例我解读下,不插电混动的最强技术仍然是保时捷奔驰奥迪们掌握,丰田本田只不过能搞点低成本的鸡肋方案。并非保时捷奔驰奥迪们不能做不插电混动,只是那种保持高性能的不插电混动成本太高,无法民用,而插电则保持了高性能同时降低油耗,且成本能够接受,这是另一个全球除日系都选择插电的原因。
另外,纠正一个最容易被日系水军误导的观点。插电混动并非技术含量比不插电低,插电是包含不插电那套能量回收和充电系统的,其技术难度反而比追求低成本的不插电要高。很多吹日系的人爱拿唐没电行驶来举例,这纯属抹黑。首先,卡罗拉由于电池少,坐满了人都没唐空载重。其次,卡罗拉由于不能设置纯电行驶,所以迷惑了部分外行,当电池耗尽后卡罗拉由于发动机性能差,长途告诉行驶的油耗甚至比同排量纯油车还高,同等条件下,唐依然是所属级别里最省油的。最后,丰田本田的所有不插电都是放弃性能为代价,这点看来唐则优势明显。
最后再说一句,那些拿丰田专利说事的可以歇歇了,丰田专利已经到期了,如果那技术真好早就有模仿者推向市场了,但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没有一家企业跟随,反而全部选择了插电。可见鸡肋是不会有人捡的。
国产车是插电混动的吗?为什么不做凯美瑞雅阁那种混动的?
很简单,因为技术达不到!并且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放眼全球,目前油电混动技术较为成熟的也只有丰田和本田两家,分别为丰田的THS和本田的IMMD,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实不仅仅是国产车,其他大部分合资品牌都是插电混,对油电混则是敬而远之!
一、油电混动THS技术专利被丰田垄断
1997年世界上第一款量产油电混动车型——丰田普锐斯在日本本土上市,与此同时丰田THS混动系统正式与广大消费者见面。THS主要通过行星齿轮来实现动力分配,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是其最大特点,也就是说,越拥堵的路况,THS的节油优势越明显!目前THS已发展到第四代,在油耗、动力各方面表现有了进一步提高。其他车企要想研发混动技术,则必须避开THS的专利限制,这套行星齿轮动力分流系统你是不能用的,要想另辟蹊径单独搞一个混动谈何容易?不过本田确实做到了!
2012年本田immd面世,与丰田THS技术完全不同,本田immd的核心在离合器上,也就是ECVT变速箱,依靠两个电机一个离合器完成了油电混动。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只负责发电,单靠电机驱动,驾驶感受与纯电动汽车几乎没有区别;高速行驶时发动机通过离合器直接驱动车轮。另外,本田immd的中高速油耗表现比丰田的THS混动还要好,动力输出也更加强劲。目前能拿得出手的油电混合技术也只有丰田THS和本田immd,其他车企只有眼红羡慕。
二、插电混(PHEV)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
相比油电混合,插电混合在技术难度上要低得多,短期内更容易实现。插电混其实就是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的结合体,兼顾二者特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燃油车加上一个电机和一组电池,就构成了插电混。它最大的特点是由于较大容量电池组的加持,能够实现零油耗长时间的纯电行驶,也可单独作为燃油车驾驶,体验更为灵活。有电可当纯电动,没电可当燃油车,所以不存在续航问题,并且插电混的扭矩更大、提速更快。比如大众帕萨特280,搭载1.4T发动机,峰值扭矩250Nm,而新能源版本由于多了一个电动机,峰值扭矩达到400Nm,比380版本的扭矩还要大。
三、插电混具有政策补贴
插电混(PHEV)近些年能够得到大力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由于插电混能够实现“零油耗”行驶,所以归属于新能源汽车的一类;而油电混(HEV)本质上还是依靠燃油驱动,为的是达到节油目的,所以并不享受新能源相关补贴政策。
1.插电混可以上绿牌。在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的今天,车牌把控的相当严格,更是一块难求,摇号得车牌成为常态,而新能源绿牌就相对宽松的多,买车甚至送牌照。
2.插电混不受限号影响。国内很多大城市为减轻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常年实行限号出行,而部分地区对绿牌新能源汽车并不进行限号。
3.插电混车型可享受免购置税。国内汽车新车购置税在10%左右,但对于插电混合车型,国家实行年购置税政策,也就是说裸车价即为落地价,可以节省不少开支,以激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总结
在纯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燃油车之前,不管插电混还是油电混,都是目前比较好的一个过渡,既保证了续航里程,又兼顾了较低的油耗,达到环保目的。在油电混动技术短期内无法实现,和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大背景下,插电混就成为当下最应景的存在。
国产车是插电混动的吗?为什么不做凯美瑞雅阁那种混动的?
国产车做过,比如当年的比亚迪F3就有油电混动的,不过存在感实在太差,那为什么国产车都做的插电混动呢?因为我们国家将插电混动作为新能源车主要发展的趋势,如果油电混动可以拿到新能源的补贴那么所有厂商都会去发展油电混动了。
那么为什么我国会以插电混动作为主流呢?有人说是为了紧跟国际潮流,其实关键的原因还是产业化链的关系。
你想啊,插电混动必须要装充电桩,那么至少可以带动充电桩的普及,同时生产充电桩要人力吧,还能解决就业。同时汽车的充电口又是一个可以兜售的东西,所以插电混动的“发展前景”更好,能够带动的产业也越多,至于油电混动嘛,可发展性太差,而且技术还被垄断,所以……大家懂的
国产车是插电混动的吗?为什么不做凯美瑞雅阁那种混动的?
一个老年代步车,叠加一个电池,就是混动[捂脸][捂脸][捂脸],没有阿特金森变循环发动机,没有高效直流永磁电机(功率大,体积小,能耗小),没有先进的发动机与电池协同驱动管理模块,就是多加一个电机加速5秒,这就是混动发展的方向?[捂脸][捂脸][捂脸],混动是为节能而生,不是为了加速而生,这就是弯道超车?[捂脸][捂脸][捂脸]别逗了!看看丰田,本田的混动,那才是真正混动。雅阁一个月一万九的销量,是唐屎能比的。开个汽车天天只能跑八九十公里吗?超过这个公里数油耗就是十五升[捂脸][捂脸][捂脸],是不是很酸爽。别截图让我看小熊油耗,别说唐屎没有电你的油耗是七八升,骗一骗不懂车的老百姓可以,骗不了懂的人。想一想,六年后动力电池的更换成本,想一想六年后的维修成本,会让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别和我说比亚迪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比亚迪动力电池质保手册是这么说的,(动力电池质保六年或者十万公里,先到为止,动力电池电芯在质保期过后,动力电池自然衰减不在质保范围内),这句话很明白,就是动力电池的电芯在质保期过后,如果是质量问题可以保修换新,如果是自然衰减就自己掏钱换。
国产车是插电混动的吗?为什么不做凯美瑞雅阁那种混动的?
国产车技术达不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