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穿着朴素还是精致,才更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穿精致的教师被质疑灰色收入,穿朴素的被人瞧不起

我建议教师穿得精致一些。现在的孩子接触影视作品很多,他们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世界,如果一个老师穿得灰头土脸的走上讲台,会有很多学生打不起精神。我喜欢化淡妆穿上体现自己品味的衣服上课 孩子们都很喜欢我,很多女孩子甚至和家长说老师今天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可好看了,无形中孩子把我当成了榜样,学习更有劲头了!从家长的角度,他们也喜欢打扮的精致的老师,一个老师注重穿戴足以说明她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教师要穿着朴素还是精致,才更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注重形象,无可厚非。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教书育人,既要教会学习又要教会做人,言传身教是教师具备的一种素养。其实,教师穿着不管时尚还是朴素,只要得体就好。我不认同穿着精致就不注意形象这种观点。

教师要穿着朴素还是精致,才更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我主张穿着大方就行,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因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有一次我只是录课前化了个妆,学生说:“老师,你今天好哨啊!”这并不是夸赞的话,而是在嘲讽打趣。我心里顿时很难受,平时素面朝天,只是为了录课好看点就被学生这般说。因为这个学生课堂上不配合,我的课录了一半进行不下去了,不得不提前结束。

虽然我并没有不得体,但从此我不再注重打扮,也不会穿得花哨。可能他觉得没什么,但我内心是拒绝听到这样的话。

之前有个同事,也刚毕业,她喜欢打扮自己,穿短裤短裙,可能大学都穿习惯了。上班后,男学生总跟在她后面,时不时互相挤眉弄眼。同事也在底下议论,后来她被校长调走了。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就因为职业特别,所以就被条条框框束缚住了。有的老师爱美,喜欢打扮时髦点,有的老师朴素,不爱打扮。这是个人的自由,不必因为外人而生气或者强迫自己改变。我是一个比较在意别人看法的人,而且本身不爱打扮,所以会注意尽量不花哨。

但我主张教师做自己,只要没有错,自己朴素精致都无所谓,喜欢就好。不要因为工作勉强压制自己的喜好。衣着不过分暴露,得体即可。现在又不是旧时代,教师有穿衣自由。

教师要穿着朴素还是精致,才更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当教师应该很注重穿着,因为你每天面对的是你的学生,你的言谈举止都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穿着既不能太时尚,也不能太朴素,以正装为佳。要给人端装、整洁的感觉,展示为人师表的风范。而且教师应该时刻保持自己良好的着装习惯,永远给学生留下好的形象。

教师要穿着朴素还是精致,才更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有些“污”的故事:

我在上高二时,我们班物理老师病了,临时安排一位女代课老师。二十几岁,穿衣打扮比较前卫,她有一个习惯:喷点香水!本来无可厚非,但在我们班里却产生了轰动效应!

在她讲完课时,总是有些男同学问她问题~此起彼伏,应接不暇。我们在宿舍里议论:她手指头好看、好闻(捂脸)…

学校半军事化管理,学习压力山大,也算是找到了一个缓解压力的突破口,很多男同学都盼望着上物理课~不说了,继续捂脸。

到后来~给她送了个绰号“杨贵妃”!(当老师的可能自己不知道,很多老师都有绰号)。我不认为我的那些同学多坏,谁年轻没有点“丑事儿”!

从这个故事中,我给出我的观点是:老师穿衣建议适当精致些,但不要用力过猛;朴素一点没错儿,最好不要土气。

精致一些,是自己对生活积极的态度;精致一些,是对职业的一种尊重;精致一些,是对自己、别人的一种尊重。

朴素也没错儿~干净、整洁是王道。尊师重教,尊敬的是你的人品和你的学识!跟你的穿衣打扮~没什么直接联系!

至于问题中提到:穿精致一些被质疑灰色收入,纯粹是庸人自扰!太过牵强。

纯粹个人观点,如果有辩论,本人持保留意见,不与回复。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教师要穿着朴素还是精致,才更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穿着朴素而不邋遢,精致而不妖娆,都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朴素,但干净整洁,庄重大方,文雅合体,同样美丽。教师队伍里,大都穿着朴素得体,不华丽浓艳。当然,这与教师的低收入不无关系。教师的整体收入不高,所以穿着打扮不会太过华丽。这样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不会引起学生过多注意力,学生把精力凝聚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听课。

精致,但不浓妆艳抹,不妖娆妩媚,不扭捏作态,气质高雅,风度翩翩,同样令人艳羡。这种精致,展现的是内在魅力和气质。穿着精致,令人悦目。同学们看着美女帅哥讲课,悦目的同时,听得也投入,岂不快哉?

无论穿着朴素还是精致,都是教师的职业形象。只要自己经济收入允许,穿着朴素或者精致都可。这也与教师的个人爱好或者会穿衣打扮有关。有的人会穿衣打扮,穿出来就好看,不在于贵不贵。有的人有钱,但穿出衣服来没效果,不好看。所以朴素或者精致,是一种个人的气质,无所谓谁更有利于教师形象。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仪容仪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注重仪表,更应该注重内在修养和知识涵养。做一个内外兼修的有气质有内涵的知识分子,不仅令人悦目,更令人仰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