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跟太子刘据一家究竟有什么仇恨?

江充只是被推到台面上的代理人,实际上,江充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幕后玩家,操控了一切!

表面上看,江充由于在京师做官时得罪了太子刘据,害怕汉武帝死后,太子登基再报复他,因此孤注一掷搞垮太子。

因为这事儿实在太不合理!

江充得罪太子是回事呢?

史书上说,江充被汉武帝任命为直指绣衣使者,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官职。

直指绣衣使者,主要负责京师缉捕盗匪,监察王公贵族以及官员们的违规行为,而且有调兵的权力,甚至可以直接诛杀地方官。

江充到任之后,对那些仗着权势,在长安城胡作非为的贵族进行了强力整治,得到汉武帝的赞许。

有一次,他发现太子刘据的车驾行驶在皇帝专用的驰道上,这是违规行为,于是就把太子的车马全给没收充公了,还要上报皇帝。

太子派人来解释并求情,江充依然不为所动,坚持没收,同时上报给了刘彻。

为此,还获得了汉武帝的表扬,但此举得罪了太子。

充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充曰:“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宽之!”充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汉书》

汉武帝这时候,已经步入晚年,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了!

江充此刻十分担心,他现在之所以还能红极一时,全是汉武帝撑腰,现在汉武帝病入膏肓,万一嘎嘣了,一旦太子刘据登基,再秋后算账,自己岂不是玩儿完了?

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趁汉武帝还没死,先下手为强,干掉太子!

后上幸甘泉,疾病,充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奏言上疾祟在巫蛊。——《汉书》

但事实的真相是这样吗?

依我看,这种说法不靠谱,因为江充和太子之间那点事儿顶多算是小摩擦,就算太子记恨,顶多贬个官,变着法敲打一下有可能,但绝不至于闹到要杀江充的地步。

不就是没收了太子的车驾,没给他面子嘛,为这么点事,就要冒着失败后全家被杀的风险,搞死太子?

要知道诬陷太子这事儿风险极大,汉武帝已是暮年,太子接班基本已经是定局,而且时间已进入倒计时。

不干这事还好,将来太子顶多记仇敲打一下,一旦迈出巫蛊案诬陷太子这一步,万一不成功,将来必定全家遭殃,这风险是很高的。

犯得着这么干吗?逻辑上和情理上都说不通!

而在翻阅史书时,我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表明江充的幕后,还有一双推手。

幕后黑手是谁呢?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干倒刘据,是为了太子之位,只要刘据下台,就会有新的太子填补那个位置。

一旦刘据被拉下太子之位,最大的受益人是昌邑王刘髆!

而刘髆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小老婆李夫人,她有个哥哥叫李广利。

这李广利的女儿是丞相刘屈氂的儿媳,这俩人在刘据死后,联名向汉武帝请求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所以,幕后的黑手就是李广利和刘屈氂!

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汉书》

李广利是有兵权的将军、刘屈氂是丞相、李夫人是皇妃、昌邑王刘髆是皇子,这帮人是一个利益集团,江充只是他们这个集团中的一个推到前台的代理人。

因此,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将军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联手布了一个局,目标是搞垮太子,扶刘髆上位。

刘彻晚年不喜欢太子刘据,父子之间的关系不大好,这是李广利搞垮太子的时机,但还不是绝佳时机。

真正的机会是刘彻逐渐变得疑神疑鬼,痴迷于求神问卜、长生不老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时。

因为当一个人痴迷于求神问卜时,他对于鬼神之说是十分相信的。

一个对鬼神之说十分相信的人,你跟他说有人搞巫蛊害他,这无疑会触到他的敏感神经。

因此,巫蛊案就是李广利集团的最佳时机,趁汉武帝迷信鬼神之时,将太子刘据拖进巫蛊案,给其致命一击,就可以帮刘髆拿到太子之位了。

一年后,匈奴入侵,刘彻派李广利带兵出击匈奴,就在李广利出发后不久,就有人告发李广利和刘屈氂密谋佣立刘髆为太子,并搞巫蛊咒汉武帝早点死。

又是巫蛊,这次还跟太子之位联系上了,很明显,这是大臣联合外戚夺嫡,事态很严重!

刘彻本来已经知道太子时冤枉的,十分后悔,此时这俩人又想佣立刘髆为太子,前后一联系,他已经猜到巫蛊案背后的黑手——李广利和刘屈氂。

因此,对这俩人采取了铁腕镇压手段,刘屈氂满门抄斩,李广利全家被关进大牢。

在前线的李广利听到消息后,十分恐惧!

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和自己的前途,他决定赌一把,打一场大胜仗来换取刘彻对他以及家人的赦免。

随后挥师北进,跟匈奴大战一场,匈奴伤亡惨重,当场撤兵。

会贰师妻子坐巫蛊收,闻之忧惧。其掾胡亚夫亦避罪从军,说贰师曰:「夫人室家皆在吏,若还不称意,适与狱会,郅居以北可复得见乎?」贰师由是狐疑,欲深入要功,遂北至郅居水上。——《汉书》

就在这关键时刻,李广利被卷入巫蛊案的消息在军中传开,搞得人心惶惶。

军中长史觉得李广利想用全军安危来立功赎罪,风险极大,万一失败,大家都没得玩了。

于是密谋把他扣押起来,然后撤兵回长安,结果被李广利察觉,先下手砍死了长史,然后率兵后撤。

汉军长途作战,不是前进就是后撤,已是疲惫之师,匈奴抓住机会突袭了撤退的汉军,李广利带出的部队死伤惨重。

随后又遭遇匈奴重兵突袭,全军覆没,李广利选择了投降。

军长史与决眭都尉辉渠侯谋曰:「将军怀异心,欲危众求功,恐必败。」谋共执贰师。贰师闻之,斩长史,引兵还至速邪乌燕然山。单于知汉军劳倦,自将五万骑遮击贰师,相杀伤甚众。夜堑汉军前,深数尺,从后急击之,军大乱败,贰师降。——《汉书》

李广利的到来,受到匈奴单于重用,由此威胁到了更早投降的卫律的地位。

不久之后,卫律以类似于巫蛊之类的鬼神之说的手段,搞死了李广利。

至此,刘据卷入的巫蛊案落下全部帷幕!

所以,我的结论是:

江充本人没有充分必要的理由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干掉太子,真相是,江充属于李广利一党,他之所以敢冒险陷害太子,是因为背后有丞相刘屈氂、将军李广利、皇妃李夫人撑腰,而这个案子幕后是由李广利和刘屈氂在操纵。

虽然世上没有报应之说,但巫蛊案的结局还真有那么点味道。

刘屈氂以巫蛊案害死刘据,后来自己也死于巫蛊案,李广利也参与谋划用巫蛊案害死刘据,最终也被人用鬼神之说搞死。

真是应了那句话,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江充,本名齐,字次倩。本名江齐,通晓医术,其妹善歌舞鼓琴,嫁与赵国太子刘丹。因江充泄露刘丹隐私。刘丹派人追杀江齐,江齐逃入长安,更名江充,刘丹便将其父兄抓来诛杀。江充在长安得以出使匈奴,官至水衡都尉。江充出于报复,上书汉武帝刘彻举发刘丹和姐妹及后宫相奸,刘彻立即逮捕刘丹。武帝晚年患病,江充指使胡巫檀何欺骗武帝说:“皇宫中大有蛊气,武帝信以为真,派江充严加查察。一时江充权倾朝野。江充与太子刘据有仇隙,遂陷害太子,江充在太子宫掘蛊,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太子刘据恐惧,被迫起兵造反。汉武帝命丞相刘屈牦调兵平乱,最后太子兵败逃亡,刘据在湖县泉鸠悬梁自尽。皇后卫子夫亦自杀。史称“巫蛊之祸”。后来汉武帝知道太子刘据本无反心,灭江充三族。

江充之所以敢构陷太子,首先就是利用了汉武帝迷信怕死的心理,再就是他本人对皇族有着刻骨的仇恨( 因为刘丹的关系)。但最关键的是武帝和太子之间的“政策分歧”武帝应该是在“利用”江充。太子刘据为人宽和,与汉武帝的施政多有不同。群臣由于惧怕汉武帝的喜怒无常、而多依附太子,武帝和太子在政策思想上有严重分歧,就此在朝中形成了派系,但大多数朝臣都支持太子,等待刘据登基以后改变武帝的强硬政策。作为一个权力欲积重的汉武帝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许)为了自己的帝王权威,必须打压太子刘据和他的党羽。在这一点上必须有个“酷吏和打手”。武帝首任皇后陈阿娇就被认为用巫蛊之术而被废掉。也就是说,江充用巫蛊之术构陷太子刘据不新鲜。只要汉武帝相信就行。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导演,江充做打手而进行的一场政治屠杀,前后数万人被杀。公孙贺是太子的姨夫,诸邑公主太子刘据一母所生。卫长公主之子曹宗居然被废。太子刘据全家被杀,皇后卫子夫自尽。至此,卫霍一门彻底被铲除,卫霍两家的政治集团被残杀殆尽。汉武帝居然给自己族灭了(除了他自己)可见江充也是杀红了眼,也可见他对皇族痛恨到了何种地步。

汉武帝不是不知道太子刘据的政策是正确的,但政由己出、汉武帝不允许任何反对他的“施政”。应该说,汉武帝没有杀太子的意思,但江充知道,此时太子不死,日后太子登基的话,他根本活不成,江充利用的汉武帝的权力,但太子的自杀让了汉武帝极大触动,晚年的罪己诏也是反省的意思。当田千秋为太子鸣冤之后,武帝就为太子昭雪。而田千秋从一微末小吏,一举而为宰相。然后将江充族灭。从本质上说,“巫蛊之祸”就是一个借口,是汉武帝为了铲除卫霍的政治影响。也是汉武帝晚年施政策略的转变。

巫蛊案就是政治清洗。但事情的发展失控了,江充太能干了。汉武帝应该是要“教育“太子。更没有更换太子的意思,这既是权力与施政的问题,也包括太子政治班底的问题,汉武帝绝对不允许外戚干政,(如果刘据登基,绝对会用外戚)。换言之,汉武帝的意思我可以给你权力,但你不许要。政策的改变必须在我死后,而不是现在。刘据当太子数十年,居然政变没有成功,也可见本事真不咋地。刘据当太子处处和汉武帝“对着干”。由此可见刘据的能力和水平很一般,登基以后大概不会是个合格的皇帝。

再其中一个“暗线”就是太子之争,苏文希望让想拱昌邑王刘髆上位(其母是李夫人)、宰相刘屈髦和刘髆的舅舅李广利也希望就此击败太子。如此一来汉武帝也被利用了,刘屈髦在和平定太子叛乱的时候,为何那么卖力就在于此,等到汉武帝明白以后,把这些人都杀了泄愤,但也晚了。辛苦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死了,汉武帝真成了“孤家寡人”了说没就没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接班人。年迈的汉武帝去世后,肯定就是刘据继位。照理说,所有的大臣巴结刘据还来不及。可为什么,江充却要陷害太子呢?再说了,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万一害不死太子,他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江充剧照)

一、执法太严。

江充在做绣衣使者时,主要负责监督和惩罚皇亲贵戚和汉武帝身边的近臣有无越礼过分的行为。

之所以汉武帝要专门派个人来约束这些皇亲贵戚,是因为他们已到了骄奢无状的地步,这让汉武帝颇为头痛。

江充本来是个一文不名的人,但由于他举报过赵国太子刘丹不法之事,因此被汉武帝看重。觉得他是个不畏权贵的人,正好用来约束那些无法无天的皇亲贵戚和近臣们。

江充果然未辜负汉武帝厚望,上任后便接连不断地弹劾那些僭越礼制和作风有问题的人,并强烈要求不仅应该没收他们的车马,还应该把他们送到前线去抗击匈奴。

江充的主意让汉武帝龙心大悦,同意了他的建议。

然而,被弹劾的皇亲贵戚们怎么肯去前线当炮灰呢?所以他们便想了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出钱赎罪。由于人数众多,很快朝廷就到千万钱的收入,国库因此充盈了不少。

由此,汉武帝更加器重和信任江充。

二、得罪太子。

得到汉武帝的支持,江充愈发奉法不阿,铁面无私。

当时,汉武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入宫拜见太后,像往常一样从驰道驶入宫中。

江充看到上前喝问,尽管馆陶公主一再强调是皇太后的诏见,但江充依然以“随从车骑不可行”为由,没收了她的车马,并将随从治了重罪。

不久,太子刘据的家臣也坐着马车在驰道上经过。

江充将其抓捕并交官治罪。

刘据得知后,赶紧向他求情,希望他能网开一面,并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有此事。

江充却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直接将刘据的家臣交了出去,并将此事上报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大为赞赏,连称:“为人臣者理当如此。”

此事虽让江充名噪京师,但也让他和刘据从此有了嫌隙。

(刘据剧照)

三、心中惶恐。

尽管汉武帝一刻也离不得江充,但随着汉武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江充的不安也一天多过一天。为什么呢?

江充深知一朝皇帝一朝臣,自己当年得罪了刘据,刘据继位后,想诛杀他,他就是一句话的事。所以,江充成日忐忑不安。

四、妄换太子。

这时,江充的老乡钩弋夫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钩弋夫人由于家世不显贵,虽和汉武帝老夫少妻很得宠爱,并且还育有六皇子刘弗陵,但她却仍然只是个婕妤。

钩弋夫人才20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当然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于是,她便找到了最得汉武帝信任和器重的江充联手。

江充是个聪明人,刘弗陵是个小娃,却是汉武帝最疼爱的小儿子。当初由于他在娘胎里呆了14个月才出来,汉武帝还将他出生之地的门更名为“尧母门”,也就是把这个小娃儿比作上古尧帝一样的人物。

这说明什么?说明汉武帝有心想立刘弗陵为太子。

江充想明白后,觉得这是自救的好机会。只要扳倒太子,刘弗陵继位称帝后,他便是有功之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江充决定哪怕冒险,也要害死刘据。

(汉武帝剧照)

五、巫蛊罹祸。

公元前91年,67岁的汉武帝已是风烛残年之势。此时的他,变得更加多疑,再加上对生的迷恋,使他热衷于方士的长生不老术。

有一天,汉武帝在睡梦中突然看到千万个木偶人拿着刀冲到他床前,向他举刀就砍。惊吓中汉武帝苏醒过来,但却因此一病不起。

汉武帝便问江充,自己的病为何越来越重?

江充趁机说是巫蛊作祟的缘故。

所谓“巫蛊”,即以桐木刻成小人,并插铁针于上,然后以恶语诅咒并埋于地下,据说,这样就能使被诅咒人罹祸。

江充的话让汉武帝深信不疑,因为在这之前,便发生数起后宫嫔妃们为争宠夺爱,争相恶语诅咒,并将桐人木偶埋于地下的事情。

汉武帝便命江充彻查此事。

江充便指挥胡巫到皇亲贵族的府中四处掘地,一旦挖到桐木小人,便将府中人悉数带走。

江充为人狠毒,用刑更是残酷无比。被他逮捕的人,多经不起折磨,只得蒙冤认罪。再加上他鼓励朝野互相揭发,一时民间诬告成风。那些有嫌疑的人被抓后,往往屈打成招。这样一来,受牵连者,达数万人,其中又以皇亲贵戚居多。

随着巫蛊之案的蔓延,江充终于向刘据下手了。

(钩弋夫人剧照)

六、机关算尽。

江充带着胡巫在东宫四处挖掘,就连床底也没放过,当然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江充指使心腹在屋角埋下桐木小人,然后诬陷说是刘据所为。扬言要报告汉武帝,治太子死罪。

刘据明知被诬,想要去找汉武帝澄清事实,但都不得见。

万般无奈之下,刘据只得矫诏称江充谋反,并带着宫中侍卫诛杀了江充。

混乱中,却让一个叫苏文的太监逃出了宫。

苏文是宫中的太监,由于他为人奸滑,不得刘据喜欢,因此他曾多次构陷刘据,只是没能得逞。

苏文惊慌失措地见到汉武帝后,便添油加醋地说,刘据发动兵变,谋反在即。

汉武帝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听了苏文的话,也不辨真伪,马上命丞相刘屈牦率军前往平叛。由于势力悬殊,寡不敌众的刘据最终悬梁自尽。

汉武帝平息巫蛊之祸后,果然立刘弗陵为太子。不过让钩弋夫人没想到的是,汉武帝棋高一着,担心她会效仿吕后乱政,所以在立太子之前,便把她处死了。

如此看来,江充真可谓“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最后还落得后世唾骂,真是太不值得。

(参考史料:《汉书·江充传》)

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最近遇到一件特别恶心的事情,都是历史创作者,然而有人却抨击我,因为我引用的不是《史记》和《汉书》的文献,就说我找的是二手史料,害人不浅。

我就不明白了,司马迁和班固难道就不是人吗?他们写东西的时候就一点错误没有吗?二手史料怎么就不能用,老子特意花钱从知网上为的就是下载二手史料,我就不信哪个创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不找一些硕博论文、期刊杂志,不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光看文言版的《史记》和《汉书》就能整明白历史。

话说,你写的难道就不是二手史料文章吗?你要认为二手史料文章没有用,你还写文章干什么?

我再重申一遍,我们现在写的历史,不是专业历史学者的水平,也不是在考据历史,而是根据历史上的一些事情,或者给大家讲述历史发生的事情,或者抒发自己的观点,属于白话历史的范畴,你用写硕博论文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抨击我的文章,你要真是个博士水平,写的文很硬也好,关键你写的文章真的还不如我呢,我赚稿费的水文都比你写的文用心。(干脆就从史料中粘,一粘就一大段)都是为了点稿费,你比我无耻多了,我最起码还是一个字一个字敲的。

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因为我要大话历史了,

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晚年重用酷吏江充,被江充所骗,引发巫蛊之祸,害死了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

江充因为:“因得罪于赵太子而逃亡入关, 得到(汉) 武帝重用。后与太子生嫌隙, 遂造巫蛊之谋, 诬太子以巫术厌帝。太子收斩充, 举兵反, 事败, 太子亦自杀。”

纵横认为引发巫蛊之祸的并非是江充,幕后主使实际上正是汉武帝本人。

《汉书·武五子传》说:“巫蛊之祸,岂不哀哉! 此不唯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

要我说,班固说不是江充一个人的锅,其实是没好意思说是汉武帝的锅。

你说江充一个臣子跟太子能有多大冤仇,即使是奸臣,也要两面讨好,除非一点就是江充要换掉太子,按照大部分网友的“谁受益,谁就是真凶”的逻辑来推断,刘据死后最受益的就是刘弗陵,整个巫蛊之祸很可能就是支持刘弗陵继位的钩弋夫人集团干的,而钩弋夫人明显就是汉武帝的蛔虫,汉武帝晚年独宠钩弋夫人,因此想要立年仅几岁的刘弗陵继位。

这种推理有很大的随意性,真正用到史学研究中可能站不住脚,但是汉武帝想要换掉刘据则早有计划。

汉武帝晚年未能成功换掉刘据,首先就是刘据作为太子本身没有大的差错,只不过和汉武帝的政治理念不一样,汉武帝想要换掉刘据没有理由;其次,在卫青和霍去病去世之前,刘据背后的政治势力很强大;最后,废嫡立幼本身就是政治大忌,刘邦当年要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从而废掉太子刘盈,遭到群臣的反对。

汉武帝太过于宠爱刘弗陵,又废不掉太子,怎么办,于是派遣心腹江充去陷害太子,为了保自身周全,陷太子于绝境,汉武帝因此离开宫中。很多人说刘据是因为和汉武帝缺乏沟通,才导致巫蛊之祸的发生,实际上压根就是汉武帝不想跟刘据沟通,就想置刘据于死地,这样才能完成废太子的计划。

江充是汉武帝的得力助手,因此被派遣执行这一艰巨任务,刘据被逼反后,江充随即被杀,太子兵变后,汉武帝十分焦躁不安,因为他也担心天下舆论指责他,实际上太子造反最应该检讨的就是皇帝啊!

当时就有人上书汉武帝说:“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汉武帝为了摆脱自己的主谋之责,随后江充灭三族,又将手刃太子的人诛灭全族,后来更是弄了一个思子宫,实际上就是在作秀,掩饰其凶狠毒辣的形象。

汉武帝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偏执,立刘弗陵为太子,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汉武帝在立刘弗陵的同时就将钩弋夫人杀死,这被人理解为“立子杀母”,防止子少母壮的发生,实际上纵横认为,很可能是汉武帝舍不得钩弋夫人,太喜欢她,到了底下也要钩弋夫人陪。

他害怕的是,三十多岁的钩弋夫人像秦国芈八子、赵姬那样的太后和人私通,最终引发,睡你的老婆,住你的房子,花你的钱,还要打你的娃。

本文的主题依然是,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是当不好一个帝王的,自古伴君如伴虎。

认为我分析的有道理的,帮我点个赞,谢谢!

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我感觉更有可能是钩弋夫人为了谋夺太子之位使的父子离间计,估计最后换太子的时候汉武帝才察觉出来,所以立了她儿子为太子但是赐死了她

江充为什么敢冒极大的危险害死太子刘据?

江充对太子有个人恩怨。

此外,反太子集团逐步凝聚,又因卫青霍去病死去,戾太子本人被腐儒教导得偏离军人,李广利集团又崛起,卫子夫甚至要讨好李夫人,可见当时的局势对卫皇后戾太子已经不利。这一切让江充敢于对戾太子出手。不动手,戾太子当皇帝后自己也跑不了。那就不如拼一下。

其实,从正式记载看,戾太子与江充交恶无非起源于太子宾客肆意行驶驰道,江充拒绝戾太子请求及上报汉武帝。从这一点来看,江充没有错啊。

有观点认为江充伪造巫蛊暗算戾太子。但这没什么理论根据。江充等人进入太子宫搜查,戾太子阻挡不了,但数千近万的太子宫就没人跟随监督挖掘,毕竟戾太子此时还是太子啊,这点权力和认识都没有嘛?所以,巫蛊本身是戾太子或者戾太子宫里有的。随后戾太子假皇令逮捕杀死江充,更能证明是狗急跳墙的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