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权威是怎么树立的?

从毛主席的经历中就可以提炼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权威呢?按照百科解释就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

而这个力量源于自身,毛主席前期经历过多次起落,中间有一个规律,就是每一次他认为是对的,但是因此被否定而受打压之后,往往事实却证明了他是对的。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他反对交出枪杆子,结果被批评,还差点受处分,结果中山舰事件,国共反目,因为没有手握枪杆子,而产生重大牺牲。

当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时,才发现他是对的,所以八七会议有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他说要打游击战,不能硬拼,可很多人就是不信,他受到打压,失去军事指挥权,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直到遵义会议,大家才认识到错误,才把他请回了军事领导岗位。

抗战的时候,他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说要打七八年,不可速胜。结果日本人按照他的《论持久战》里面的剧本一直走向失败,全面抗战真就打了八年。

上面这些,就是毛主席的力量,使人信服的力量。

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从调查研究,博览群书,总结规律而来,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现。

如果一个人每次都是对的,就会产生让人信服的力量,随着这种力量频繁地出现,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威望,从而形成权威。

多去看看《毛选》,认真研习,多实践,在里面是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

领导的权威是怎么树立的?

一是避免过分亲密。领导与下属间不要过于甚密,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里,都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为自己保留一份庄严,得到员工的尊重,在管理上可以更顺利的操作。这也避免一些因你对其好的员工,视宠而娇,不把你放在眼里。

二是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单位里,人都会有察言观色,方便自己的工作和避免得罪领导。所以领导的言行举止都会进行观察,可能好多的领导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些,但是员工却是会看得清清楚楚,领导对那个员工好,或是做了些什么,都会成为员工私下讨论的话题。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和妒嫉。

三是确立正确的导向。对某个员工好,可能是出于他的能力,或是朋友、亲戚的关系。但是也因为关系的不一般,让他想着讨好奉承你,(或是送礼或是请吃饭喝酒之类的)一旦这样的风气被传开,其他员工就会争相模仿,形成公司的不正之风。这是发现开始就该杜绝的,领导应该树立领导与员工间的好风气,让他们知道工作是靠努力和能力,而非投机取巧来取得。

对待下属一视同仁,让员工知道安分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重点,并对其自身的能力加于学习和提升。与员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大大的提升公平和公正,树立自己领导的威信。

领导的权威是怎么树立的?

古人曰:己身正无令而止,己不正有令不行。

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己正正人。

领导的权威是怎么树立的?

01 以权立威

把你放在领导的位置上,你就有了对人、财、物的处置权。

我到党史办任职的时候,有一个职工十分牛,不服管教。我直接把他晾在一边,不安排具体工作给他。每天,人家上班都很忙,也很有成就感,而他,只能落寞地坐在那里,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废人了。他不想成为废人,就必须求我,服从我的管理。

比如,把谁安排在工作比较轻松而收入又不错的岗位上,把谁安排在工作比较累、又没有知识技术含量的岗位上,我是有权的。

把你放在领导的岗位上,你就对所管辖的范围内的人事有处置权。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怕你,你就立威了。

02 以言立威

当领导的,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立威。

《论语》中,就有以言立威的名段:曾参杀猪。

有一天,曾参的老婆上街回来,见曾参呱唧呱唧磨着刀,问他要干什么。

曾参说,我要杀猪啊!

曾参的老婆说,又不是结婚的日子又不是节日,你杀什么猪啊?你是不是疯了?

曾参说,不是你说的,你上街回来后,要杀猪给儿子吃的吗?

曾参老婆说,我说的那话你也信啊?我要上街,你儿子哭着闹着要跟我去,我就随便说了一个理由,叫他听话,在家等着。我上街回来后杀猪给他吃,这你也信啊?

曾参说:老婆,这可不能开玩笑啊!你讲话不讲诚信,以后孩子就不听你的了,你这是在教小孩撒谎吗?

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给孩子吃。

我估计,曾参也想吃肉了!

所以,领导要立威,必须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行必果。

03 以财立威

《大学》里有句话: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意思是说,把财散出去了,才得到民心。

我在方志办的时候,几乎每年都把所有的预算资金花完,主要是花在职工的身上。所以,我们每年的业务工作量基本上都能完成。

这就是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结果。

要知道,大部分职工和你一起干事,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理想,而只是为了能得到工资,实现“老婆小孩热炕头”的个人梦想。

只要你给钱到位,职工就会跟着你干,你在他们心目中才有威信。如果你把钱财紧紧攥在手里,谁跟你干啊?

04 以德立威

以德修身,让自己成为下属的榜样,这样威就立起来了。一个领导干部,嘻嘻哈哈,整天讲着荤段子,成何体统?所以,要有高尚的情操,积极健康的爱好和兴趣,一个领导才能把权威立起来。

我在到党史办之前,那里乌烟瘴气。

我到党史办工作后,第一个推动的工作之余的活动,就是打气排球。在运动中立德、服众。

以德立威,以德服众,自己身正,就管住了他们了。

05 以能立威

你的能力,永远是下属追随的向导。

我刚到方志办工作,对修志一点都不懂,没有任何知识储备,被几个单位里的刺着玩于股掌之间。

我知道,如果我对业务知识一点都不懂,他们是会玩死我的。

于是,我发誓,不阅尽十本志书,我就没有资格修志。一本志书,大几千页,看完这10本志书,修志的体例、框架、内容的归属和布局等也基本上清楚了。

人在职场,没有一定的能力,没有技术含量,下属是不会佩服你的,你的威信也就无法建立起来。

当年我在一座小县城里的电脑界,人家是佩服我的。有一次喝酒,有一个人说:你在我们县里的电脑界,还不是第一,你是第三,谁谁谁是第一,谁谁谁是第二。

我立即怼他:你放屁!

我为什么敢这么说?

因为在这座小县城里,哪台电脑我说坏了,它就真的坏了,因为没有人能把它修好;我说它不坏,它就不坏,因为我可以把它修好!

这就是实力。在这座小县城里,有很多人请我去帮买电脑,也请我去修电脑。为什么?实力!

这就是以能立威。

领导的权威是怎么树立的?

一般来说,学会八个字就可以了:奖罚分明,恩威并施。但是要用到极致,两个字足矣,普通人做不到。一个是严,极严律己,严以律人。就一狠角。一个是恕,容别人不能容的事和人,施恩而不轻易施威,忍而不发自然不怒自威。

领导的权威是怎么树立的?

领导者在一定的职位上,组织已赋予了一定的权力,把握得好,可以树立起领导者的威信;若把握得不好,纯粹靠权力压人,不但不能树立威信,反而会形成很多矛盾,严重阻碍工作的开展。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起领导者的权威呢?我认为重点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有学识有能力。领导者要勤学上进,知识渊博,能说能写,也能干业务。工作思路清晰,处理问题坚决果断、干净利落,效果好。遇事沉着冷静,不急不躁,能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化解危机。

第二,待人处事出以“公”心。坚持严以律己,不做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事;对待职工一视同仁,在利益面前做到公平公正,不拉小圈子,积极促进团队的团结和谐。

第三,敢于担当负责。不揽功不诿过,遇到问题和矛盾,主动担当负责,敢抓敢管,敢作敢当。

第四,关心职工。要能随时发现职工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优秀的职工,要为其创造条件提拔升迁,让更多职工看到希望。经常关心职工的困难,在不违背原则、纪律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给予关心帮助。

领导的威望是在一点一滴中形成的,除了权力,更多地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只要做到一心为公,是容易树立起权威的!祝愿你成为一个优秀、为群众所尊敬的领导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