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三星堆的文明脉络?

据我之前在三星堆做志愿者那几年的了解,这次的发掘并不能彻底揭开三星堆谜底!

为什么无法彻底揭晓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发掘出可靠的直接佐证资料去证实此前的那些猜想。

之前有哪些猜想呢?

1.三星堆出土了象牙,有两种说法,一是,三千多年前的四川,有大象生存,所以那些象牙是三星堆人捕猎本土大象,取其象牙作为祭品来祭祀上天。

这种说法目前无法证明,因为就目前掌握的各方面资料来说,还不能证明几千年前的四川有大象存在。

如果说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的四川,有大象出没,那肯定大有人信,但是几千年前太近了,气候各方面也不适合大象生存,各种文献记载也不能100%确定就有大象这种动物。

二是,象牙是从东南亚、南亚一带运送过来的。这种说法的话,有个问题,四川那时候比较封闭,四面环山,中间平整,是一个盆形状。

所以中间低,四面高,四川的南部也是山路崎岖,想要走出去实在不易。如果要走到云贵南部甚至东南亚,那中间还会横跨几个省,这几个南方大省在那时候尚未开发,都是原始森林。

三星堆人不远千里,穿过高山险阻,走过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一是交通工具原始,二是路上猛兽横行,三是茫茫深山会不会迷路。

他们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才实现了和这些地区互通有无,进行交往的?

这些问题,光是靠文物是无法解答的,需要有文字记载,但是目前这次发掘并没有找到文字。

2.三星堆这次发掘出来的青铜樽,和中原的樽长得一样。

樽,在中原文化中,是一种盛酒的大中型容器。三星堆也有一样的东西,那是不是也用来装酒的呢?三星堆人是不是也掌握了酿酒技术?如果它们的用途一致,文化内涵也一致,那三星堆和中原文化是不是存在交往?

假设他们存在交往,问题来了。四川的北部是悬崖峭壁,是天险。当年战国时代,秦灭巴蜀的时候,才大规模从悬崖峭壁中开凿出一条栈道出来,才有了通往蜀国的道路。

三星堆那个时代,还处于原始部落形式的青铜文明时代,原始的工具,原始的交通,他们怎么出去跟中原有交往的,中原人又是如何入蜀的?

我们可以推测他们真的有来往,但是这只是推测,没有直接的证据佐证他们一定有交往,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特别的出蜀或者入蜀道路。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关于三星堆的猜想,推测,这一切目前也只是停留在推测,因为没有发掘出文字,很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明。

这一次的发掘,虽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但实际上跟原有的文物重复度很高,比如象牙,原来就有,青铜樽原来也有,金面罩以前也有……

最重要的是,还是没挖出文字来,所以我觉得,那些迷题,那些猜想,可能会进一步有新的推测,但是迷题还是解不开。

等啥时候挖出一些文字出来,说不定就解开了。

你怎么看三星堆的文明脉络?

谢邀,根据媒体透露的雷雨先生分析,这六个坑年代要晚于上次的两个坑,而且有可能晚很多。实际上就存在一个问题了,如何看待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并存的情况。之前有学者认为三星堆覆灭后迁徙至金沙的认识恐怕是错误的了。雷雨先生提出两个都城的认识可备一说。不过我觉得不排除古蜀国政权出现分裂,一部分人在金沙又建立了一个政权。

如果从专业认识的角度,我觉得对这次央视的直播基本上不用抱太多幻想。估计大多是在介绍搭建的这个棚和三星堆的旧事,新的东西目前很难全面对外公布,更谈不上什么揭晓谜底,纯属媒体制造的噱头。

这次新的发掘对三星堆脉络最大的影响估计是向下延伸了,还是有很多期待的。尤其古蜀人为何将这个祭祀庙的国家重器进行焚毁并掩埋?目前说法不一,如果这八个坑历时性很长,尤其还存在互相打破的情况,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很神秘了。种种行为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缺少文字互证的考古遗址从来都是充满了未知和神秘。对待网络上漫天的脑洞,大家要保持冷静,要选择相信专业学者们的判断。我们拭目以待好了。附图为根据孙华先生之前的分期所做,可以参考。

你怎么看三星堆的文明脉络?

别告诉我,中华文明起源地在四川,三星堆就是我们推断,而无物证的夏朝。

你怎么看三星堆的文明脉络?

三星堆人是炎帝族太阳神少皞金(kim、开明、荆、刑)天氏后裔,原居山东临沂,炎黄大战失败后经湖北荆州石家河遗址、四川开县辗转到达三星堆,国王是开明氏鳖灵。出土的鼓目铜人是少皞金天氏的裔子瞽目(眛)。

你怎么看三星堆的文明脉络?

可以确认的是:三星堆就是现在华人的祖庭之一

你怎么看三星堆的文明脉络?

三星堆文明会不会就是传说的中虞朝呢?三星堆文明会不会是中原文明的源头呢?

三星堆文明创造的文化比同时期的中原文化更加的璀璨,这一点可以通过现代的考古发现得到证实。那么,三星堆和中原文明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种联系要追溯到上古时期。

今天的绵阳北川县,被称之为大禹故里,这就很有意思了。大禹和他父亲鲧是山西人(一说河南),北川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设想一下,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天下部落林立,并没有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部落政权,天下所有的部落都平安、稳定,各居其所,而作为最强大的炎黄部落雄踞中原。

鲧的祖先刷领族群迁徙来到了四川盆地,这块地方很有可能是黄帝分封给他儿子颛顼(颛顼是大禹的祖先)的,他们最先定居于北川、平武一带。

鲧的祖先来到这块不毛之地,带来的有中原文化最为先进的科技和产品,比如冶铜技术,比如山西的养蚕技术以及从长江下游传自中原的种植水稻技术。

这群人来到四川建立起了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凝聚这个社会的核心就是宗教信仰。四川盆地常年雾多阳光少,这让来自黄河一带的人非常的不习惯,他们认为需要对太阳进行祭祀,才能确保阳光充足,农作物收成更好。

这就是三星堆人的前身和他们的宗教信仰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北川和武平地区上高沟深,他们进行了迁徙,一路向南来到了更为平坦的广汉地区,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非常适应人居住。

经几代人的经营,三星堆人在现在广汉地区创造了璀璨的三星堆文化,而此时他们已经远离中原地区长达千年。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闭塞,三星堆人与中原文化交流的机会很少,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原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脉络。

三星堆人从中原地区翻过秦岭到底北川,从北川又到达广汉,再从广汉迁徙到成都金沙,说明三星堆人一直对南方情有独钟,这也解释了为何从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了大量的产于印度洋才有会有的海贝(当作货币),还有数量惊人的象牙等等,这些东西根本不产于四川盆地,更不可能出现在上古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

这些从南方来的奇珍异宝被三星堆人虔诚的献给了他们的神灵——太阳。

三星堆人在制作青铜器的矿石也是从云南地区运送过来的,这种含有铅的铜矿唯一的产地就在云南,这说明三星堆人与南方有着极其紧密的贸易联系和文化联系。

三星堆文化根本就没有消失,他们经受了一次重大变故,三星堆人将所有的祭祀用品全部砸碎掩埋,并且向南逃亡,最后到达云贵高原,与当地的土著相融合,形成了现在黎族和苗族的前身,这也是为何今天能够在黎族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三星堆文化的影子的重要原因。

为何说三星推文化极有可能是中原文化的源头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鲧和大禹父子俩了。

鲧成为部落首领后,其时他们还族群居住在北川,由于中原地区洪水爆发,鲧被天下共主舜征召来治理水患。

为何舜要鲧来治理水患呢?原因很简单,北川地区由于山高沟深,他们的族群受到水患的影响比较小,这让舜认为鲧有特殊的才能可以平息洪水。

鲧用堵的方法并没有将洪水治理好,这让舜极度不满,最后杀了舜,又令鲧的儿子大禹来治理洪水。大禹使用疏导的方法终于将洪水治理好,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大禹和舜的矛盾激发了,大禹治理好水患,在各个部落的威望相当的高,舜担心他会取缔自己的位置,舜对大禹有了忌惮之心。大禹对舜有杀父之仇,他更担心舜会杀了他,于是联系他的主要帮手益和后稷,一起将舜赶下了台,流放舜到了江西。

史书上记载舜禅位给大禹,而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大禹是夺了舜的位置。

大禹成为天下共主后,将三星堆璀璨的青铜文化带到了中原地区,由于大禹来自四川盆地,他为了中原各个部落能够统一、平稳,并没有强行的推行三星堆对太阳崇拜文化,而是将三星堆文化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

既然大禹已经成为了天下共主,为何三星堆人没有跟随来到中原地区呢?

原因在于大禹的父亲鲧被舜所杀。

当鲧被杀后,所有的三星堆族人认为舜会清算他们,为了不被鲧所牵连,大禹决定让族人迁徙继续向南迁徙,而自己只身前往中原会见舜,接受继续治理水患的任务。

当大禹成功治理好洪水,并且夺了舜的位置后,他并没有将全族迁往中原,他始终将广汉地区作为自己的私人领地进行保留。大禹在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三星堆文化的消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只能是战争,只有战争才能让三星堆人将所有的珍贵祭祀用品毁坏得如此彻底。

战争又从何而来?商朝中期,商王大肆扩张领土,对于夏朝开国之君大禹的封地肯定不会放过,当商朝大军翻过秦岭前来剿灭三星堆族群时,此时的三星堆文明还处于最为原始的无阶层社会,他们根本没有军队,在整个社会里,只有祭祀的神职人员和耕种的族人。

从未见过军队的三星堆人绝望了,认为是上天派来惩罚他们的,为了不让这些祭祀用品落入敌人手中,他们在慌乱中焚烧、砸毁、掩埋这些青铜器,再一次向南迁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