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陆逊连杀关羽、刘备二人,诸葛亮为什么让老丈人救他出八卦阵?
关羽和刘备都不是陆逊杀的,诸葛亮也没有让他老丈人救陆逊出八卦阵。
关羽被杀的时候,陆逊还不是东吴大都督,根本没上战场,是当时的大都督吕蒙趁关羽在跟曹操这边打仗的时候,带兵突袭荆州,关羽失去根据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最后被吕蒙一刀砍了。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带蜀中精锐攻击东吴,这时候吕蒙已经病死了,孙权让陆逊当大都督,带兵抵御刘备,结果刘备干不过陆逊。
夷陵之战,受到巨大失败,之后刘备逃跑到白帝城,没多久病死了,这个也不算是陆逊杀的。
陆逊看到刘备逃跑,就带兵去追,结果在半路上被诸葛亮部署的八阵图困住了,出不来,眼看就要困死阵中。
这时候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把他救了出来,但是根据黄承彦自己的描述,诸葛亮当初说了不能救,是黄承彦自己心软了,不忍心看着陆逊死,所以起了恻隐之心,把陆逊救了出来。
东吴陆逊连杀关羽、刘备二人,诸葛亮为什么让老丈人救他出八卦阵?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作《八阵图》。在这首诗中提到的八阵图,也就是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诸葛亮用这种阵法训练自己的军队,作为他取胜的法宝。在《水经注》中提到,诸葛亮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可见八阵图的威力何等巨大。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因此而演绎出一段情节,那就是陆逊在夷陵之战后,追击刘备来到鱼腹浦,在这里发现有杀气冲天而起,疑有伏兵,于是退兵扎营。但是,经过哨兵侦察,并没有发现伏兵,只有在江边的八九十堆乱石。
陆逊心生疑问,便亲自率领部下到那里探查。听当地人说这些石头堆是诸葛亮当年入川的时候,用石头布成的阵势。陆逊登高观望,发现这些石碓排列得错落有致,四面八方,各有门户。陆逊以为这是诸葛亮布下的惑人之术,不以为然。
于是陆逊率领几个部下到石阵中一探究竟。结果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陆逊竟然被困在了石阵之中,无法脱身。就在此时,有一位老人出现了,他将陆逊引出阵外。陆逊询问老人的名字,才知道他就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陆逊在感谢老人后便退兵了。
陆逊此人并非一般人物,他是当时东吴的都督,执掌着东吴的军权。他在吕蒙袭取荆州的时候,配合吕蒙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他先是接替吕蒙的职务,然后写信给关羽,在信中对关羽阿谀奉承,使得关羽丧失了警惕,抽调了防备东吴的军队到襄樊前线。
在为袭击荆州创造了有利条件后,陆逊又配合吕蒙完成了袭击荆州的行动。他率领军队,直插荆州的纵深,夺取宜都,封闭峡口。他的行动,使得关羽走投无路,最终在逃跑途中被东吴的伏兵擒杀。
在著名的夷陵之战中,陆逊更是显露了他的军事才能。他顶住内部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战略。他将军队撤出山区,将几百里的山区留给刘备。这使得刘备进退两难,崎岖的山路更是加大了刘备的负担。
在经过长期对峙后,陆逊等到了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的时候,对刘备发起了反攻。他抓住刘备扎营在丛林之中的弱点,以火攻打破了刘备的连营。这一仗,使得刘备损失惨重,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和多年积蓄的物资,大伤元气。
象陆逊这样一位将领,在夷陵之战后以战功一定会成为东吴军事统帅的人。在刘备和东吴还处于交战状态的时期,当然杀了他对蜀汉有益。但是,为什么黄承彦要救他呢?
因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虽然黄承彦口口声声说就陆逊是自己的个人行为。但是,他专门在陆逊的耳边多次提到诸葛亮的名字。陆逊也不是傻子,他一听就知道其中的含义。
作为蜀汉的丞相,自己的哥哥就在东吴任职,因此,在蜀汉和东吴发生冲突的时候,诸葛亮只有畏手畏脚,为了避嫌而不能明言。在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虽然诸葛亮持反对态度,但是他只能让黄权、赵云去发表反对意见,自己却无法发言。他只有在夷陵之战失败后,感慨法正死得早,要不法正能够阻止刘备。
在诸葛亮布下八阵图之后,他对岳父黄承彦说肯定能够困住东吴的大将,让黄承彦不要引他出来。这东吴大将就是陆逊,可是黄承彦却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嘱咐办事,将陆逊引出了八卦阵。
这是因为黄承彦听懂了诸葛亮话里的意思,那就是让他引东吴的大将出来。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他是不能说放东吴大将一条生路的。他只能着重对黄承彦说明这一点。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正话反说。因为要是诸葛亮想让陆逊死在阵中,只要不理睬他就是了,又何必去叮嘱黄承彦呢?
黄承彦立刻就明白了诸葛亮的真实用意,于是就在这里等待陆逊的到来,在陆逊走投无路的时候,救出了陆逊。当陆逊向黄承彦请教八卦阵的奥秘的时候,黄承彦一口就回绝了陆逊。陆逊也彻底明白,黄承彦并不是站在东吴的立场上救自己的,背后的指使人是诸葛亮。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布下八卦阵,而当八卦阵困住陆逊的时候,他又派自己的岳父黄承彦去救他脱困呢?
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的需要。在诸葛亮一出山的《隆中对》中,就始终将东吴的位置摆在盟友的位置上。在孙权联盟稳固的时期,刘备的势力有了强势的发展。但是,由于荆州的归属,使得刘备和孙权发生了剧烈的矛盾。
刘备需要荆州作为北伐的基地,而孙权需要荆州作为自己安全的保证。于是,在荆州的归属上,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裂痕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也无能为力,他只能尽力弥补双方的裂痕,静观事态的发展。
在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后,东吴夺取了荆州。在这个时候,东吴的战略意图得到了实现。以东吴的实力,想要一举消灭蜀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消除了蜀汉的威胁后,东吴和曹魏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东吴是想要割据自主,它投降曹魏只是权宜之计。曹魏是不可能对东吴坐视不理的。因此,东吴和曹魏直接的战争肯定会爆发。在这个时候,东吴和蜀汉再度盟好的基础还是存在的。为了将来两国共同的利益,蜀汉和东吴联盟,两弱共抗一强的战略是必然要实行的。
诸葛亮布下八卦阵,也是警告陆逊,如果继续深入,必定要遭到蜀汉的反击。而救出陆逊,则是告诉他自己的真实意图,为将来的下一步联合抗曹留有余地。
陆逊至此,已经对诸葛亮的意图心领神会。他回去之后就收兵回东吴了。当他的部下问他的时候,陆逊也明确的回答,我不是惧怕诸葛亮,而是为了防备曹魏的突袭。果然,陆逊回师,恰好赶上了抵抗曹魏三路大军的袭击。
结语:
看似简单的一个八卦阵,看似不经意的救陆逊的举动,背后隐含着无数的外交密码。诸葛亮用八卦阵引陆逊上钩,让自己的岳父就陆逊,就明明白白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一要阻止陆逊进一步的攻击,二是不让陆逊死掉,为东吴保存实力,以免被曹魏灭掉。三是表露自己联合东吴共抗曹魏的战略意图。这样一来,心领神会的陆逊便撤兵回国,为下一步的战略行动留下了余地。
在诸葛亮执政之后,在外交上与东吴重新结盟,为北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诸葛亮去世之前,他和东吴多次配合北伐,给曹魏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一切,都是从鱼腹浦这一幕开端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东吴陆逊连杀关羽、刘备二人,诸葛亮为什么让老丈人救他出八卦阵?
关羽不是陆逊杀的,夷陵之战,刘备虽然大败,但是没有死。
据《三国演义》,刘备夷陵大败后,诸葛亮巧布八阵图,将陆逊困于石头阵中。
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陆逊大呼不好,却又无可奈何。正恍惚间,陆逊依稀看见一老丈迎面而来。
老丈将陆逊带出石头阵,陆逊打听后才知其为诸葛亮之岳父黄承彦,而且诸葛亮关照切莫引陆逊出阵,是老丈自己动了恻隐之心,擅自将陆逊救出阵去。
那么,诸葛亮真的没想放过陆逊吗?并非如此。陆逊曾问老丈是否学过该阵法,老丈否定。由此可见,想放陆逊一马的实际还是诸葛亮。
诸葛亮故意安排其岳父引陆逊出阵,这样做有何意义呢?首先,人是老丈所救,而且强调不是诸葛亮的意思,那么,至少从表面上来说,陆逊就不用担心欠诸葛亮一个人情。
其次,陆逊最终没被困于石头阵中,那么他在东吴的声望便不会受到影响,日后一旦蜀国想修复吴蜀联盟时,陆逊可能会投赞成票,诸葛亮就多了几分胜算。
再者,陆逊也非愚钝之人,从他与老丈的一席对话中,已然猜到放自己的实际上就是诸葛亮,因此对诸葛亮产生敬畏之心,自己连一个小小的石头阵都未能走出,即使强行西进,又有多少把握能稳操胜券呢?
另外,诸葛亮摆石头阵又将其放出,其实是向陆逊表明自己的态度,双方点到为止,现在让一步,日后好商量。
最后,诸葛亮摆石头阵明面上也是为了营救刘备,暗地里叫岳父将陆逊放出,也是为了堵住蜀汉的悠悠众口。假如刘备回头一句:“孔明,你为何不趁此将陆逊杀了?”那么诸葛亮就可以回答:“主公,这人可不是我放的,他人相救,我也没办法啊。”
陆逊调头击退曹魏事实上,陆逊也是明白人,立刻下跪答谢老丈的救命之恩,其实就是在向诸葛亮表达谢意。之后,陆逊并没有听从其下属之言,进西川追杀刘备,而是调头迅速部署兵力,抵御曹丕南犯。
曹丕以为陆逊必定乘胜追击刘备,如此东吴后方空虚,如果挥师南下,定能坐收渔翁之利。曹丕自以为胸有成竹,谁想到诸葛亮巧施石头阵,与陆逊化干戈为玉帛,本想做黄雀,结果反而轻敌,中了陆逊的埋伏,大败而归。
陆逊连续击败刘备和曹丕,不但坐稳东吴一哥的位置,而且断了刘备东征的念头。而这一切,似乎又是拜诸葛亮所赐,如果不是他的石头阵,阻止陆逊西进,陆逊未必能取得西征的胜利,就连东吴的大本营都可能毁于一旦。
结语:诸葛亮巧布石头阵,借以提醒陆逊:退一步名利双收,进一步蜀吴两败俱伤而曹魏渔翁得利。
陆逊和诸葛亮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果然不负其所望,在大败刘备后,又狂挫曹丕,可谓是名利双收,因此对诸葛亮心存感激。
如此,诸葛亮一擒一纵之间,便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挽救濒临灭亡的蜀汉,又有利于修复破碎的吴蜀联盟。
东吴陆逊连杀关羽、刘备二人,诸葛亮为什么让老丈人救他出八卦阵?
戏说历史,我是游子dream。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国将领所杀;刘备于夷陵之战被火烧连营,逃往白帝城。二人虽非陆逊所杀,但二人之亡皆拜其所赐。然而就当陆逊在鱼腹浦被诸葛亮的八卦阵所困时,却得到孔明岳丈黄承彦的搭救,想必很多人对此都感到疑惑,可万事皆有因,理由如下:
诸葛亮深知若想保持三国鼎立,吴蜀联盟必不可少,因为当时曹魏的军事力量是其任何一方都无法媲美的。此前刘备又因替其二弟云长报仇,誓血洗东吴,而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兵,然万万没料到,一场大火烧掉了蜀汉的半壁江山。
诸葛亮早就料到这点,也曾劝阻刘备不要出兵但毫无一用。且又因借荆州未还,致使蜀吴联盟决裂,而如今为了修复两家关系,也为了避免唇亡齿寒的处境,孔明对黄承彦说今后若有吴将误入此阵,莫要引其出来。之后果然陆逊陷入此阵,但黄老还是将其带出阵,因为他深谙孔明之意,不救即是救。同时也为了警示陆逊不要再与蜀汉为敌,而应同仇敌忾对付曹魏。陆逊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出阵后即刻退兵返回吴地。
自刘备白帝城托孤,匡扶蜀汉的重任便压在了孔明的肩上,正因他之前的这一举措,使得蜀吴重新修好,也让曹魏没有可乘之机,才令蜀汉的江山延长了多年,这无不是诸葛亮的功劳。
总结:
刘备为报仇差点毁了辛苦打下的蜀汉基业;孔明放下恩怨,与仇敌结盟,以保蜀汉延绵。可见做人格局很重要,不能因小失大。
东吴陆逊连杀关羽、刘备二人,诸葛亮为什么让老丈人救他出八卦阵?
诸葛亮没有杀陆逊,并且放弃进攻东吴的原因有三:
首先,当时天下形势已是三足鼎立,三国中属曹魏最强,强到需要蜀吴联手抗曹才得以维持天下之势。若蜀国在失荆州、死伤十万军士的情况下执意杀陆逊、攻东吴,那势必会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
设想一下,蜀将吴灭了,曹魏则会趁蜀国还未站稳脚时发起攻势,蜀国在地形不熟,民心未定的吴地防守,势必大败;若蜀再败,撤回蜀地、丧失主力,东吴也再失一任都督,国力元气大伤。曹魏也会借此机会从西路直取汉中,东路跨江南下,灭蜀吞吴。
其次,刘备生前执意东进伐吴时,诸葛亮是坚决反对的。因为此举必定会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他在隆中对里取天下的计划就会被打乱。但刘备是君,他是臣,他不得不从,所以,在刘备兵败而亡后,他断不会继续进攻东吴,更不可能去杀陆逊。
再次,为什么说诸葛亮更不可能去杀陆逊?因为当时形势,是东吴撕毁盟约理亏在先,此时撤兵,东吴定不会追击。而且,诸葛亮知道陆逊是个聪明人,能力在前任都督吕蒙和鲁肃之上,甚至是一个可以媲美周郎的新秀。诸葛亮相信陆逊可以看得懂他的隆中对,能够明白吴蜀联手才能生存的道理。
诸葛亮和陆逊都是明白人,看得透,高手过招,点到即止。所以,诸葛亮没有杀陆逊,陆逊也没有继续追击蜀军的残余部队。
东吴陆逊连杀关羽、刘备二人,诸葛亮为什么让老丈人救他出八卦阵?
东吴陆逊先是参与擒杀关羽、后夷陵败刘备,那么在鱼腹浦被困诸葛亮八卦阵中的时候,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何要救他出来呢?借此除去陆逊,不仅为刘备出口怨气,还可让东吴受损不是更好吗?然而事实确不是这样,以下内容是根据三国演义来分析,与正史无关哦。
陆逊参与擒杀关羽、败刘备于夷陵这段故事就在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
陆逊参与擒杀关羽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东吴想趁机夺回荆州,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计策。先是吕蒙装病,让名不见传的书生陆逊代替自己驻守陆口,陆逊写信给在樊城前线的关羽,信中夸赞和仰慕关羽,
让关羽彻底对东吴放下戒备。
关羽为此抽调了江陵的守军去樊城前线,吕蒙趁机白衣渡江袭取江陵,并劝降了糜芳傅士仁。在关羽回军南撤的时候,陆逊为防备关羽从西边逃往益州,陆逊出兵占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最后关羽进退维谷,败走麦城,在临沮被东吴所擒杀。
陆逊夷陵败刘备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和替关羽报仇,兴师伐吴,陆逊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相机破敌的方略,令部将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一带,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战线伸长,露出破绽。最终在夷陵一带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后来在赵云的救援下,刘备与手下仅百余人逃往白帝城。
陆逊鱼腹浦遇挫在追击的过程中,陆逊见到鱼腹浦处杀气冲天,一问之下才知道诸葛亮入川之时,派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从内而起。陆逊不信,以为是迷惑之计,就带着数骑与部将进阵观看,“突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陆逊才知道中计,不得出的时候。黄承彦突然现身,并指出此阵是诸葛亮所设的八阵图,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每时每刻变化多端,可比十万精兵。说完并指出陆逊从死门进,不得出,肯定是不认得此阵于是指着生门带着陆逊一行出了此阵。
诸葛亮排下此阵时叮嘱过老丈人,以后有东吴大将困于此,不要将其救出?老丈人黄承彦为何要一反常态将陆逊一行救出呢?1.看似是黄承彦救出的,实则背后是诸葛亮,诸葛亮本可以不用叮嘱,老丈人不知道此事就可以,这样正话反说,恰恰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我说不救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让您救他们出来。
2.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针对刘备伐吴,演义里诸葛亮内心是不赞成的。刘备执意伐吴结果大败而回,诸葛亮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善后,陆逊紧追不舍,想办法让陆逊知难而退,毕竟最大的敌人还是曹魏,蜀吴联盟还要不要,这是诸葛亮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有一点就是未曾告诉马良鱼腹浦布置八阵图一事,因为身份敏感。
3.黄承彦的所做所为代表的就是诸葛亮的行为。诸葛亮身份敏感,只好借着老丈人的身份来救陆逊,让陆逊知进退,我们蜀汉虽然败了但也不是您想灭就灭得了,以后还要不要一起抗曹了。再说三国鼎立之势已然注定,唇亡齿寒的道理相信陆逊是知道的,所以陆逊在在鱼腹浦遇挫时,就已经想明白了。
4.演义里的曹魏可是趁机三路伐吴想趁机捞好处。魏兵曹仁出濡须,曹休出洞口,曹真出南郡:三路兵马数十万来攻吴,陆逊也不可能一味的深入西川腹地,让曹魏来趁机占便宜,陆逊也就趁势回军。
总结:黄承彦看似救出了陆逊一行,背后隐藏诸葛亮对局势的控制。刘备大败后,如果不能让陆逊知难而退,通过八阵图困死陆逊,最终得意的曹魏,诸葛亮也是通过这一手挽救了刘备,也挽救了吴蜀联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