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位“冠军候”都是谁?怎样评价他们?
“冠军侯”,一听这个名字就显得它的高贵。“冠军”,有功冠全军的意思,意在彰显将军的军功。
这个爵位从汉武帝时期封赐给了霍去病,东汉时期又封给了贾复和窦宪。
霍去病想必霍去病大家都不会陌生。
▲霍去病
“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因为是妾生、父亲畏妻,所以他只能顶着个私生子的身份。
好在他的舅舅卫青十分看好这个少年,向汉武帝力荐,终于为他争取到了骠姚校尉的职务。在舅舅的教导下,霍去病饱读兵书、勇猛过人,第一次上战场就率八百骑兵杀敌两千余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更是孤军深入漠北,匈奴跑到哪,他就追到哪,一时间所过之处丝毫不见匈奴踪影。也就是这场战役,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也让汉军的威望远传。
可惜的是如此英雄年仅24岁就病逝,留下的只有神话,他的功绩当时三位“冠军侯”中最大的。
窦宪窦宪应该是“冠军侯”的继承者。
▲窦宪
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窦融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大司空,位列三公。而到了窦宪,因为家族关系,年纪轻轻就手握兵权,率四千人北击匈奴,颇有当年霍去病的风采。
当时窦家掌控着国家大权,窦宪也是青云直上,在朝堂之上作威作福,甚至有了谋反的意图。
日益嚣张的窦宪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永元十年(98年),汉和帝诛杀窦氏党羽,窦宪也被迫自缢。但念在他的军功,在他临终前还是封为“冠军侯”,了了他的心愿,也算实至名归。
贾复贾复的“冠军侯”纯属浑水摸鱼得来的。
▲贾复
王莽篡权后,贾复跟随刘秀起兵,四处征战,也算是为刘秀恢复汉朝政权尽了一份力。因为祖籍是南阳冠军人,所以便被封为了“冠军侯”。
后来天下平定,刘秀又有了信的盘算。他认为贾复的功绩实在不能和霍去病相提并论,自然“冠军侯”不能再封予他,于是下旨改封贾复为胶东侯。
原本身为“冠军侯”的贾复为自己的浑水摸鱼沾沾自喜,谁知爵位还没捂热就被改掉了,心中自然有些许不悦。
历史上三位“冠军候”都是谁?怎样评价他们?
冠军侯是汉武帝刘彻特别设立的列侯封号,取意为“功冠全军”,两汉一共有三位冠军侯,二位是名副其实,还有一位只是赶得巧了,但后来就被改封为其他侯了。封狼居胥 霍去病
年仅17岁的霍去病跟着卫青从征匈奴,率八百勇士深入虎穴数百里,一战就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匈奴单于的叔祖父、叔父和国相等大官。
汉朝封侯制度的主要条件是,一是斩首千人以上,二是斩获王、王后、国相以及大将军等高官,霍去病一战就满足了这两个封侯条件,于是汉武帝直接就将其封侯。因为他这次的战功冠绝三军,所以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霍去病封狼居胥 使得匈奴远遁)
19岁的霍骠骑出征河西,春节攻势率万人辗转屠灭河西五国,杀单于子,后又六日间跨越千里,重创匈奴人。秋季攻势,虽然友军失期,但霍去病坚持率孤军深入,一战歼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
21岁时,霍去病率军五万直入草原二千里,歼敌七万余人,大军一直杀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并在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至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司马迁说霍去病是老天眷顾的人。可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天妒英才,死时年仅23岁。
班固在《汉书》中则说:“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折冲千里 贾复与霍去病的功绩想比,贾复这个“冠军侯”确实有点名不副实了,因为他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中,仅是位居第三,并不能“功冠全军”。
(云台二十八将 贾复位列第三)
不过,贾复能成为“冠军侯”实则是借了霍去病的光。
霍去病被封冠军侯后,封地是在南阳郡,《汉书·地理志》说是割穰县的“卢阳乡”和宛县的“临駣聚”地为冠军侯邑。霍去病子嗣断绝,封地就被收了回去,于是他的封地就命名为“冠军县”。
而贾复呢,好巧不巧的就是冠军县人。光武帝称帝后,就将贾复封为了冠军侯,比如第一功臣邓禹,因为家乡在酂附近,最开始就被封为酂侯。等到天下彻底大定之后,贾复就去了“冠军侯”而改封为胶东侯。
贾复的功绩虽然不能与霍去病比,但同样是一位史上名将。唐朝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其中就有贾复,宋朝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也包括贾复。
贾复虽然是儒生出身,但是每战必当先,而且每当己方不利之时,贾复一般都会成为断后的不二人选,正是因为他这种舍生忘死的敢战精神,颇得刘秀器重与信任。
一次.贾复重伤,刘秀就说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后汉书·贾复传》)皇恩浩荡,一身伤痕的贾复虽然没有攻城略地千里的开疆扩土功劳,但仍是稳居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刘秀评价这位爱将,就是,“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后汉书》则评价他,“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燕然勒功 窦宪窦宪和霍去病是有一点相像之处的,就是两个人都是外戚身份,而且战功都是从匈奴身上捞回来的。
霍去病是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是为“封狼居胥”,而窦宪则是大破北匈奴后,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记录了己方的战功,是为“燕然勒功”。两者皆是武将梦寐以求的绝大功勋,足以名传千古。
窦宪的主要功绩就是把漠北的匈奴人给彻底打没了,他的两次深入三千里的北伐之后,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后人研究称,这一战改变了世界史,因为溃散的北匈奴人跑到西方去了,甚至在灭亡古罗马中出了大力。
作为将领,窦宪用兵果决,擅长以优势兵力奔袭聚歼敌人,是一时名将,而逐灭匈奴的功绩也足以青史留名。但是作为臣子,窦宪却意图谋反,自然史书上污点缠身。
窦宪的妹妹是汉章帝的皇后,本来很得汉章帝器重,结果他太过跋扈,竟然连公主的田庄都敢侵占,还欺骗皇帝,如果不是皇后哭求,他就该死了。汉章帝死后,窦太后当政,窦家又嘚瑟起来,结果窦宪更加变本加厉,草菅人命,连刘姓侯爷都敢杀,被窦太后下令拘谨。
窦宪自知必死,于是请求出兵北击匈奴,窦太后还真就同意了。任命他为车骑将军,率领数千汉军和几万南匈奴等部落的附庸军讨伐不听话的北匈奴。
可以说,窦宪这个名将是逼出来的。但有人可能就是天生将种,窦宪一战成名。
将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蒙古杭爱山发现的“燕然勒功”,石碑上刻的总共有二百五十多个字)
二度北击匈奴后,本是纨绔子弟的窦宪立下了不世之功,小皇帝封他武阳侯,食邑达到两万户。不过窦宪几次拒绝封侯。
凭借窦宪击破匈奴的大功和窦太后主政的地位,窦家上下权倾朝野,东汉朝廷就如窦家人的自家庭院般,掌握大权的就有十多人。
权势到了顶峰之后,窦宪自然想更进一步,于是与手下谋反。
却不想汉和帝这个外甥早就想收拾他们了,不过一直隐忍不发,直到窦宪膨胀到敢独自进京,就给了皇帝下手的机会。
宪等既至,帝乃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叠、磊、璜、举,皆下狱诛。
不过,看在窦宪有功的份上,汉和帝还是封了他一个“冠军侯”,然后让窦家这几个兄弟回封地,窦宪回到了冠军县之后,就被人逼着自杀了。
后人评价他,宪以椒房之亲,立功域外,不能如卫青养尊处晦而行杀掠之虐。器满则盈,日中则昃,君子知其不终矣。史上的三位冠军侯,相较而言最普通的那位却是活得最久的。题外话,汉朝的外戚看着一手遮天,实则都没什么好下场。
历史上三位“冠军候”都是谁?怎样评价他们?
历史上有三位冠军侯,他们是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贾复,东汉的窦宪。这三个人分别是怎么样的人?
什么叫冠军侯?就是在作战中勇贯三军,谋略过人的将领。由皇帝册封的军候。
霍去病是历史上被封的第一个的“冠军侯”,他是中国古时战神级别人物,一生作战勇猛,天下无敌,他用兵灵活善变,不照抄前人作战方法,自己总结一套作战方法,经常采用长途奔袭包抄,闪电突击,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一生从无败绩。就因为这样,霍去病才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候”封地为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只可惜在世仅23载!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战绩:17岁随卫青作战,深入大漠,立下许多战功。19岁率兵一万骑兵出陇西转战河西,在贺兰山攻下匈奴老巢,歼灭敌军3万余人,俘虏王五千,随后入匈奴腹地,俘虏王及王母59人,将军相国等63人,重创匈奴,迫使浑邪王率4万大军投降。控制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大门。前119年霍去病和卫青两路大军夹击匈奴,使匈奴彻底失败,俘虏兵王母等无数,使单于逃窜,从此匈奴走向衰弱。所以说霍去病才是历史上实至名归的冠军侯。
贾复(9-55),中国历史第二位冠军候,他是光武帝刘秀册封的,王莽末年加入绿林军的,是云台28将第三名。贾复是个儒家将领,但是他作战勇猛,每次身先指挥,他没有像霍去病那样对外作战,多是和王莽打内战,和霍去病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贾复是刘秀时开国名将,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被光武帝封为“冠军侯”。公元37年,改封贾复为“胶州候”所以说,这个“冠军侯”未免实至名归!
窦宪(?-55)东汉外戚窦皇后哥哥,因仗势欺人,飞扬跋扈,被皇帝降罪,在窦皇后保护下才待罪立功,出大漠征讨匈奴。但他的确是个军事奇才,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出奇制胜。打得匈奴狼狈不堪。才被皇帝封为“冠军侯”,窦宪虽有军事奇才,但是他是个疯狂野心家,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强,在朝中飞扬跋扈,梦想串位夺权,最后却被朝廷先下手,投入大狱而死。却落个不忠不孝的下场,但他的军事才能和霍去病可相提并论。
窦宪战绩:89年,窦宪封车骑将军,带三万大军,在会落山大败匈奴,继续深入大漠三千里,又大败匈奴稽洛山,杀死匈奴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计其数。这次战斗有“燕然山刻石”为证。91年再次出战匈奴,途渉五千里,大败北匈奴单于主力,杀王等五千多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使北单于落荒而逃。从此无再扰东汉能力!
历史上三位“冠军候”都是谁?怎样评价他们?
历史上有三位名将,被他们所在的当朝皇帝亲封为“冠军侯”,他们分别是:霍去病、贾复、窦宪。👍👍👏👏👏
第一位中国历史上的“冠军侯”: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乃卫皇后(卫子夫)姐姐之子,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公元前123年,名将卫青率兵攻打匈奴,他18岁的外甥也随军同去,从云中出发,北进数百里,歼敌数千。霍去病自少苦练武艺,善骑射,可谓是武艺高强。这次出征,霍去病以18岁之龄亲率八百健儿,取得歼敌两千多人的胜利,被武帝亲封为“冠军侯”。两年后,霍去病又一次率兵出击匈奴右地,攻克焉支山(今属甘肃)和祁连山,匈奴浑邪王率众投降。霍去病亦因战功赫赫官拜骠骑大将军。👍👍
第二位中国历史上的“冠军侯”:贾复(9——55年),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新莽未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后来归顺刘秀,随其击信都、攻邯郸、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虽然出身文士但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贾复官拜执金吾,封“冠军侯”,冠军侯国在今河南邓县西北。战功显赫,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武帝改封他为胶东侯。👍👍
第三位中国历史上的“冠军侯”:窦宪,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之曾孙,集东汉外戚、权臣、名将于一身。永元元年(89年),窦宪官拜车骑将军,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等三万之众出征。窦宪遗精骑万余人,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落山,至达和北醍海,击杀北匈奴兵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被封“冠军侯”。
终上所述,三位“冠军侯”都是为中原(即古中国)抗击外族,或者为中央王国的稳固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名留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古代著名名将!他们三位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皇朝的统治,为中央集权巩稳固,为中央王国边疆的稳定及开疆拓土,立下汉马功劳!是利在当世,功在千秋万代的丰功伟绩,是中国历史的丰碑!是激励后世铭记和学习的榜样。沿续至今天,三位“冠军侯”抗击“外族”忠心爱国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句话:“犯我中华者,需远必诛”!👍👍👏👏👏
历史上三位“冠军候”都是谁?怎样评价他们?
冠军侯,汉代武将至高荣誉,先后五人获得,其中两人实至名归,一人勉强因籍贯获得且很快改封,一人承袭父爵旋即去世,一人荫伯祖之泽获得,谋反被诛。冠军侯,取“勇冠三军”、“冠绝全军”之意,非战功卓著,不可得封。自汉后,再无冠军侯封号。
第一位-----天才少年,不败战神,长途奔袭、机动作战、大范围迂回作战集大成者: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武帝卫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汉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霍光异母兄。汉建元元年(前140年)生于平阳公主府邸,生父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生母为平阳公主府奴婢卫少儿,建元二年(前139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于汉武帝,并被接入宫中,卫氏全家因此显贵,幼年的霍去病得以承姨母荫泽,成为外戚,在汉武帝宠幸下,迅速成长为汉军优秀将领。
汉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时年十七,首次参战,以票姚校尉身份,舅父随卫青出击匈奴,率八百骑单独出征,奔袭数百里,斩敌人二千二十八人,含匈奴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并斩杀了单于祖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俘单于叔父罗姑比,功冠全军,汉武帝赞赏霍去病少年英武,以一千六百户受,封霍去病冠军侯,领食邑一千六百户,割南阳郡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设立冠军县,以为霍去病采邑。
此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十九岁的霍去病领骠骑将军,春、夏两次率兵出击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先后击败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孤军深入,歼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大获全胜,被加封食邑五千户 。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时休屠王临时起意欲反叛,紧急关头,霍去病驰入匈奴军中,率投降的浑邪王斩杀变乱的休屠王。匈奴四万余众归汉。为汉控制了河西地区。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二十一岁的霍去病与舅父卫青各率骑兵五万,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赵并准备歼灭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部北征两千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抓住与匈奴左贤王主力,一战胜之,歼敌七万四百人人,俘匈奴屯头王、韩王,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并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而“封狼居胥”也是日后中华武将的终极目标,及征战的最高愿望。
汉军得胜南返,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同加官大司马。并定法令,骠骑将军的官阶俸禄同大将军等。 从此以后霍去病权势与舅父大将军卫青平等。
汉元狩六年(前117年),在准备对匈奴发动再一次大战的过程中,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三。这导致汉军被迫中止了对匈奴的作战 。汉武帝诏令霍去病陪葬茂陵,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以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谥霍去病“冠军景桓侯”。取“武与广地”之意,彰显霍去病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大功。
霍去病“冠军侯”,实至名归。
第二位-----承袭父爵,籍籍无名,年少去世:霍去病庶子霍嬗。
汉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嬗父霍去病去世,时年三岁的霍嬗被汉武帝下诏命袭冠军侯爵位。及至稍长,入宫为侍中,随侍汉武帝左右,汉武帝爱屋及乌,颇为疼爱霍嬗,有意栽培他,想等他长大后,如同其父一样,入军中为将军,率军作战,继续霍去病功业。
但是,天不遂人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十岁的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并在汉武帝举行封禅吉田仪式中,成为唯一一个随侍的臣子,由此可见其被器重程度。但封禅后后不久,霍嬗突然暴卒,霍去病因此绝嗣。汉武帝十分悲痛,作《思奉车子侯歌》以悼念霍嬗:“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
霍嬗死后谥号为“冠军哀侯”,因年幼没有子嗣,也没有兄弟,所以霍去病的冠军侯国也因此而暂时除封。
第三位-----外戚显贵、家族煊赫、承袭爵位,谋反被诛:霍去病、霍光兄(很可能是族兄、堂兄)之孙霍云。
霍云是霍去病、霍光的侄孙,霍去病及其独子霍嬗死后,霍去病一支无后绝嗣。霍去病异母弟后来得汉武帝重用,并以霍氏、卫氏门荫,被选为郎官,数十年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在汉武帝临死时被受命为托孤大臣,以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身份,辅佐汉昭帝、废立昌邑王、迎立汉宣帝,二十年间实际掌握朝政大权,但忠诚勤奋、执政公正,勤劳国家,确实是汉朝功臣。
汉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重,死前上书汉宣帝,想将两个侄孙霍山、霍云过继给霍去病:“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三月,霍光去世,汉宣帝下诏:“骠骑将军去病击匈奴有功,封为冠军侯。薨卒,子侯代立,病死无后。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其以邑三千户封云为冠军侯,以承其祀。”霍云因霍去病、霍光功德,得以承袭冠军侯爵位,成为第三代霍氏冠军侯。
汉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在霍光去世后,一门骄奢放纵,甚至密谋发动政变,事情败露后,霍光之妻霍显、霍光之子霍禹被杀,霍云、霍山等皆自杀,霍光之女霍皇后被废。霍氏一族灭门,霍云的冠军侯也被废除。至此,霍氏冠军侯断绝。
但霍家族灭以后,霍去病、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霍光一直为汉历代皇帝尊奉祭祀,汉成帝曾增加守墓人一百户。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以一千户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奉祀霍光。
第四位-----儒生从军、临阵果敢、机缘巧合、得封冠军:汉冠军侯、胶东侯贾复。
贾复年轻时好学,通晓《尚书》等儒家经典。新莽末年,贾复为县吏,绿林军起义后,贾复聚众数百人在羽山响应,自称将军。玄汉更始元年(23年),汉宗室刘玄称帝,贾复率领部众归附汉中王刘嘉,被任命为校尉。
更始二年(24年),更始政权日趋腐败,贾复劝说刘嘉脱离刘玄,另树一帜。刘嘉不愿背叛刘玄,写信向萧王刘秀推荐贾复。于是贾复辞别刘嘉前往河北,经邓禹引见见到刘秀。刘秀命其为破虏将军。在之后刘秀平定王郎的战斗中,贾复因功迁都护将军。在攻青犊的战斗中,贾复先登陷阵,所向披靡,大败敌军,诸将信服。汉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刘秀称帝,拜贾复拜执金吾,因贾复正是南阳郡冠军县人,所以封贾复为冠军侯。贾复因籍贯,机缘巧合得以与霍去病封侯同名。
不久,贾复渡黄河攻打洛阳朱鲔,又大战白虎公陈侨,连战连胜。汉建武二年(26年),贾复因功增穰、朝阳二县食邑。
贾复在长期征伐中,多次于战场解救危急,负伤十二处。光武帝刘秀感念贾复战伤严重,所以不令其远征,而让他随侍自己,所以贾复在光武帝中兴汉室的征战中逐渐缺少独当一面功勋,虽然确有功劳,但是“冠军侯”之封爵,还是很勉强的。
汉建武十三年(37年),刘秀在统一全国后,改封贾复定封为胶东侯,食邑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六县。这也是对取消贾复“冠军侯”封号的补偿。
贾复与光武帝一样,都是儒生出身,深知光武帝偃息干戈,修理文德的念头,于是主动辞去兵权,研究儒学。光武帝于是免除贾复左将军官职,以胶东侯身份,加特进,允其参与国家大政。
汉建武三十一年(55年),贾复去世,谥号“胶东刚侯”。 汉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号称云台二十八将,其中就有“左将军胶东侯贾复”。
第五位-----外戚出身、勒石燕然、阴谋篡逆、身死族灭:汉大将军、冠军侯窦宪。
窦宪,是光武帝时大司空窦融曾孙,汉建初三年(78年),汉章帝册立其窦宪之妹为皇后,窦宪因此得以亲幸于皇帝,先为郎官,后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前后赏赐累积巨万,宠贵日盛一日。窦宪于是恃宠欺人,发展到低价强买沁水公主田产。公主畏惮窦宪,不敢与其相争。此事被汉章帝了解,大怒,召来窦宪,深加责备,甚至声言“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窦宪惶恐异常。还是窦皇后毁服谢罪,一再代为求情,章帝才平息盛怒,在窦宪归还田产后,没有治罪于他。但此后对他不再重用。
汉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窦太后临朝称制,主持朝政。窦宪以太后之兄身份,被授予侍中,内主机密,外宣诏命,威权一时无两。
窦宪得掌大权,嚣张跋扈性格复发,加上性情果急,睚眦之怨必报。先后杀死当年审问自己父亲窦勋案情的官员,并割下首级在窦勋墓前祭奠;又因为宗室都乡侯刘畅来吊章帝丧,窦太后曾数次召见,窦宪嫉妒刘畅分其恩宠,居然遣刺客杀死刘畅,并归罪其弟利侯刘刚。真相破露后,窦太后震怒,禁闭窦宪于内宫之中,准备治他的罪。
窦宪忤逆太后,导致窦太后震怒,深深害怕太后不念兄妹之情,真的对自己予以治罪。为了赎罪及保全自己,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于禁闭中上书窦太后,请求出击北匈奴,以功赎死。
正好这时候,依附于汉朝的南匈奴单于也上书请求出兵攻北匈奴,窦太后于是以窦宪为车骑将军,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出征漠北。
窦宪率汉军、会合南匈奴左谷蠡王、度辽将军邓鸿属下归附朝廷的羌胡、南匈奴左贤王,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之后汉军与北匈奴接战,汉军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大破敌军。汉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先后共斩杀北匈奴名王以下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此战,汉军出塞三千余里,获空前大胜。窦宪于是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后,“勒石燕然”与“封狼居胥”一同成为中华武将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燕然勒石,已于近日被发现于蒙古杭爱山)
汉军凯旋后,朝廷论功行赏,窦宪以此大功,不但赎回了此前所犯之罪,而且在汉永元元年(89年)被任命为大将军,并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如同霍去病故事。
汉永元三年(91年),窦宪以北匈奴势力微弱,此时是将其彻底消灭之良机,于是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再次大破北匈奴,斩首五千余级,北匈奴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北匈奴亡。
窦宪立下大功,自以为功勋卓著(确实也是功勋卓著),于是又恢复之前骄横跋扈性格,恣肆妄为起来。窦氏门下爪牙把揽朝政,占据要津。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朝臣震慑,不敢争锋。窦宪党羽遍布朝野,窦氏几乎如同前汉霍氏翻版。窦宪权势一日胜过一日,而同时汉和帝也在逐渐长大,与名义上的舅父窦宪在对权力的掌控上发生直接冲突。窦宪见汉和帝对自己猜忌日深,为长久保持窦氏富贵,于是欲谋作乱。
汉和帝私底下联络宦官中常侍郑众,多次谋划,预备除灭窦氏一党。因窦宪手握兵权,怕他逼迫之下举兵谋反,所以暂时没有公开发难。汉永元四年(92年),窦宪率军回京,和帝抓住机会,下诏大鸿胪持节到郊迎,以皇帝的名义赏赐全军,以安定军心。并让窦宪入城觐见。窦宪不明其里,懵懂进城后,立即被汉和帝软禁于自己府中,汉和帝亲临北宫,命南、北军关闭城门,逮捕窦宪诸党下狱。之后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更封窦宪为冠军侯,让他和自己兄弟回封地去,不得留在京城。窦宪到封地后,被迫自杀。
窦宪前后出征漠北,大破匈奴,勒石燕然,建立不亚于霍去病的功勋,威震天下,确实是霍去病最佳继承者,无愧于“冠军侯”的封号。但是窦宪嚣张跋扈,又阴谋作乱,被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的发端和祸首,最终被逼自杀,结局惨淡。这也是窦宪不懂得“器满则盈,日中则昃”所造成的,总而言之,窦宪有大功,也有谋逆,单独评论哪一面,都是不全面的。
历史上三位“冠军候”都是谁?怎样评价他们?
历史上的“冠军侯”共有三位,他们都出现在两汉时期。分别是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贾复和窦宪。
“冠军侯”这个爵位最初是汉武帝为赏赐霍去病攻伐匈奴而设。《后汉书 郡国志》记载:“南阳郡宛县,有南就聚,有瓜里津,有夕阳聚,有东武亭,冠军邑。”说明“冠军侯”的封地就在今天河南省南阳市的宛城区。
霍去病是第一位“冠军侯”。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因为他母亲是卫皇后的姐姐,所以霍去病18岁就当上了侍中。他擅长骑射,两次以嫖姚校尉的职务跟随大将军卫青讨伐匈奴。在战斗中,斩获俘虏2028人,捕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阵斩单于的长辈籍若侯产 ,俘获单于的叔父罗姑比。汉武帝以2500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三年后,霍去病升任骠骑将军,带领一万人马出陇西攻击匈奴,斩杀匈奴的折兰王、卢侯王,俘获浑邪王子金日䃅,斩首俘获8960人,立了大功。汉武帝发布诏令,增加霍去病封邑2200户。此后,霍去病屡战屡捷,斩获俘虏无数,深受汉武帝信重,封邑最终增加到万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万户侯。
贾复是南阳郡冠军邑人,东汉的开国功臣。年轻时就在羽山聚集了几百人反抗王莽政权。后来在邓禹的介绍下投奔了刘秀,跟随刘秀到射犬攻打青犊乱军。大战到中午,贼兵的战阵稳固不退。刘秀传令召贾复说:“将士都饿了,可以暂时休战吃早饭。”贾复说:“先打败敌人,然后再吃。”于是扛着旗帜率先冲向敌人,所向披靡,敌人战败逃走。众将都佩服他的勇敢果决。贾复跟随刘秀征战,从来没有失败过,多次和众将领突围解急,身受十二处创伤。刘秀因为贾复敢于冲锋陷阵、孤军深入,所以很少让他单独远征,但是很佩服他的勇敢和节操。光武帝刘秀登基后,为表彰贾复的功勋,特意以贾复的家乡作为封邑,又增加朝阳、穰县,封他为冠军侯。
窦宪是汉和帝的舅舅。因为妹妹被册封为皇后,窦宪渐渐升任侍中、虎贲中郎将。汉和帝即位后,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在宫里主管机密事务和诏令发布。因为他性格果决急躁,在处理刘氏皇族的案件中犯了错误,被皇太后幽禁了起来。窦宪害怕被处死,就主动上表请求攻打匈奴来赎罪。正好朝廷要征伐北匈奴,汉和帝就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带兵出征。次年,窦宪率领各路军马在稽落山大败北匈奴单于。斩获敌军13000余人,俘获人口牲畜一百多万,招降北匈奴81个部落二十多万人。于是窦宪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宣扬大汉朝的声威德行。班师回朝后,汉和帝下诏说:“大将军窦宪,去年出征消灭北狄,朝廷加以封赏,他坚决辞让不受。依照旧制,帝舅都受爵封地。现封窦宪为冠军侯,食邑二万户。”
综观两汉时期的三位“冠军侯”,都是因为有辉煌的战功才受封侯爵。其中,霍去病和窦宪都是在征伐匈奴的战争中杀敌致果、屡建奇功而得封万户侯。他们的功勋冠绝古今,不愧于“冠军侯”的封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