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选手王皓为什么会参加三次奥运会得三次亚军?
王皓是世界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奥运会亚军。从1996年进入国家二队开始,王皓职业生涯16年,共获得世界冠军18个,在中国男选手中,仅次于马龙的26个、 与马琳并列第二位。
◆王皓是“二王一马”(王皓、王励勤、马琳)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本世纪最初的10余年,是中国男子乒乓球历史上最具统治力、最辉煌的时代。10余年时间,王励勤、王皓与马琳“三驾马车”携手共获得52个世界冠军,几乎垄断了该时期乒乓球世界大赛的所有冠军。马琳、王励勤状态下滑后,王皓旋即成为中国乒乓球男队核心。在团体赛中,王皓充当定海神针,外战几乎没有输过。
◆王皓是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言人”,集大成者。 在冯喆、刘国梁之后,王皓继承并创新“直拍横打”技术,开创了直拍选手不用推挡的先河。这种打法为广大球迷开阔了视野,并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2004梦断雅典。
柳承敏出生于1982年,比王皓大一岁,二人都是直拍选手,但打法不太相同。王皓与柳承敏相互的战绩,在2004奥运会之前,王皓保持6连胜。奥运会半决赛柳承敏战胜“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老瓦四分之一决赛淘汰马琳),王皓半决赛战胜了队友王励勤,甚至有人质疑刘国梁,是否半决赛有让球嫌疑。
其实这次许多人把乒乓球单打夺冠的希望寄托在马琳与王励勤身上,没想到王皓却一路杀进决赛,年轻的王皓背负了21岁年龄不能承受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奥运会比赛中,国人关注度很高,奥运奖牌榜每天不断更新,许多体育迷早已经把这枚金牌归入到中国代表团囊中。
尽管奥运会后王皓对柳承敏的战绩还是保持全胜,无奈柳承敏赢这一次就够了,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
韩国球员就是“人来疯”,一旦打疯,势不可挡,从技术特点分析,王皓的特点是反手好,直拍横打技术世界第一,然而王皓的正手实力还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柳承敏直板单面拉,一旦发挥超常,很难被克制。
◆2008年奥运会,憾负队友马琳。
2008年奥运会王皓与马琳的男单决赛,被称为“世纪直板的巅峰对决”。二人是国家队队友,朝夕相处,知根知底。在此之前,王皓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就是战胜马琳夺得男单金牌的,2007年还获得了亚洲锦标赛男单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及国际乒联巡回赛斯洛文尼亚站、深圳站、日本站男单冠军。而此前的马琳,是2006年世界杯冠军、2007年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2007年世乒赛亚军(决赛负于王励勤)。
这场火星撞地球的比赛,王皓还是没能克服心理波动,最终以1:4失利。不过,相较于2004年,王皓虽没有脱胎换骨,但是负于队友,亚军的成绩也让王皓有些释然和坦然。
◆2012年奥运会与张继科对决,成就了张继科的最快“大满贯”纪录。
2008年奥运会后,王皓并没有一蹶不振,2009年横滨世乒赛和国内全运会比赛,王皓都夺得了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比赛,王皓击败张继科,第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但是在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和世界杯上,王皓先后两次败给了队友张继科,成就了“藏獒”的一年双冠。
2012年奥运会,只允许两名球员参加单打比赛。国际乒联要求提前1年申报参赛名单,最终王皓力压年轻的马龙,与张继科一起入选奥运会单打阵容。这时候张继科世界排名第一,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期,球场上血脉喷张,激情四射,勇不可当,王皓最后1:4负于张继科。此后中国乒乓球男队完成了新老交替,“二王一马”时代落幕,接着迎来了世界乒坛的“马龙时代”。
王皓在奥运会“三连亚”的同时,也成就了张继科的时间最快“大满贯”。张继科的三次冠军都是与王皓交手,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首次参加单打比赛的张继科进入决赛,王皓尽管挽救7个赛点,但还是最终功亏一篑。
本届奥运会王皓与张继科、马龙一起获得奥运会团体金牌,这也是他获得的奥运会第二块金牌(都是团体比赛)。
◆人生没有完美,王皓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苏格拉底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王皓做到了,还是连续三次,可谓千古第一人。
王皓是世界乒坛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奥运会单打决赛的选手,连续三次获得亚军,成为奥运会的无冕之王。也许是王皓欠缺某种冠军特质,在2012年职业生涯末期输给张继科及2008年败给队友马琳,尚不令人心痛至极;只是2004年尚属年轻球员(21岁)的王皓输给韩国的柳承敏,错过了最佳的夺冠机会,令人扼腕叹息。
不过王皓是中国队团体赛中发挥最稳定、胜率最高的选手,对外协会选手保持全胜。
有趣的是,中国队的“二王一马”三人相互牵制,谁也没能成就个人“大满贯”的伟业。王皓职业生涯距离自己的“大满贯”与“全满贯”,只差一个奥运会单打冠军。即使马琳能取得世乒赛单打冠军,也仅仅是“大满贯”,并不能成为全满贯。全满贯选手,目前只有马龙有此成就。因此说,人生没有完美,“千年老二”也是传奇,起起伏伏就是人生的全部。
白岩松曾评价王皓说:输了比赛,但赢得了世界。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乒乓球选手王皓为什么会参加三次奥运会得三次亚军?
坐镇中国男乒主力层长达十年之久的王皓,职业生涯最大的缺憾就是无缘奥运会男单冠军。尽管王皓曾经先后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比赛,是中国男乒历史上唯一一位有过三次奥运会单打经历的选手,但是遗憾地是,王皓三次杀入奥运会男单决赛均铩羽而归,无缘男单金牌。如果要分析王皓三次奥运会男单决赛的失利,可以结合其三次决赛之旅自身的状态以及不同对手而言。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年仅21岁的王皓出征雅典奥运会,当时距离王皓进入一队只有四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率先出局,随后王皓在男单半决赛中战胜另一名中国选手王励勤进入决赛。决赛王皓对阵韩国直板名将柳承敏。决赛中,背负着中国队夺冠众人的王皓显然在压力上大于柳承敏,可以说雅典奥运会王皓更多地输在了心态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王皓的对手是队友马琳。尽管王皓反手能力优于马琳,但是前三板争斗环节中明显马琳占优,而且回顾两人的大赛交手记录,马琳明显占优,就在2008年前一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马琳在男单半决赛中以4:2战胜了王皓,可以说王皓和马琳在交手中本就不占上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王皓面对的则是小自己五岁的师弟张继科。此次交手之前,王皓在世锦赛和世界杯中两负张继科,无论是从打法质量还是体力上,王皓都处于下风。
尽管王皓未能在奥运会上拿下男单冠军,但他仍然拿下了四个世界单打冠军头衔,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队,能够三次入围奥运会单打本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乒乓球选手王皓为什么会参加三次奥运会得三次亚军?
在乒乓球届,最高的荣誉莫过于就是拿到了大满贯了,刘国梁、张怡宁、马龙等都是乒坛的金牌收割机,然而有一个球员却三次错失了拿到大满贯的机会,他就是王皓。王皓作为一个乒乓球运动员绝对是伟大的,但也是悲情的。
王皓人生最大的标签就是“直拍横打”和“千年老二”,一个是技术变革的荣誉勋章,一个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悲情烙印。
王皓从04年雅典奥运会到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12年伦敦奥运会,三次报名单打比赛三次亚军,绝对是可歌可泣。2004年王皓青春年少,决赛中他遇到了年龄相仿韩国球员柳承敏,同为直拍球员的柳承敏,在这次相遇之前王皓对阵柳承敏的战绩是全胜,然而到了决赛中王皓却出现了巨大的心理波动,王皓紧张了,这一战王皓错失了登顶的最佳时机,成全了柳承敏。心理素质出现问题后王皓一度连续多次赛事到了决赛就不会打球,冥冥中有一点玄学的味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皓与队友马琳会师决赛,又是两个直拍选手,但是技术风格却完全不同,王皓的直拍横打大开大合,在对拉和相持球上具备独一无二的能力,而马琳作为油滑的选手以灵动著称,台内短球和前三板能力突出,二人作为队友多年的交锋中都是马琳占据优势,而且那一年整体状态马琳确实更加好一些,王皓也算是输的没有遗憾。2012年伦敦奥运会,王皓能够力压马龙拿到了男单资格也是对他的认可,打到决赛,王皓再次与国乒队友会师,不过这次是张继科,张继科青年队时期曾在八一队打球,正是王皓的陪练球员,五年的陪练队友关系和国家队队友关系让张继科对王皓的技术特点了如指掌,而赛前刘国梁甚至对王皓坦言要以输给张继科为荣,这一次藏獒张继科再次让王皓在奥运会男单的赛场吃到了败仗,但是赛后王皓却早已释然,或许这就是命,给了你最好的技术,却没有给你最好的心理和时机。刘国梁说王皓是乒乓球历史最传奇的球员,这个话其实真的不假,王皓职业生涯拿到了18个世界冠军头衔,在男乒历史上与队友马琳并列第二,后来超过他们的是马龙。
王皓还有一个纪录,那就是所有参加过的团体大赛中王皓全胜,这个数据对于向来讲究集体荣誉和集体冠军的球队来说王皓是绝对值得信任的球员。王皓是一个划时代的球员,作为直拍最具有代表性的球员,在他退役后直拍选手再也没有拿到过大赛的单项冠军,许昕不错,但是在那个二王一马时代其实还是显得有些不足。值得庆幸的是王皓退役后作为教练也是非常成功的,小胖樊振东如今正沿着王皓曾有过的足迹前进,东京奥运会的日子逐渐临近,相信王皓可以更好的为樊振东出谋划策,期待樊振东能带着王皓的梦想站在最后的领奖台上。
这是我的回答,认可请点赞,喜欢请关注,我是秀才,愿与您一起畅聊体育世界!乒乓球选手王皓为什么会参加三次奥运会得三次亚军?
获得奥运会冠军是所有运动员的梦想,王皓也不例外。他在微博上的实名认证信息是:乒乓球奥运冠军,可见他对于这一荣誉的看重。王皓的确是奥运冠军,尽管他没有拿到奥运单打金牌,但是2008北京奥运和2012伦敦奥运,他与队友一起获得了团体金牌。
王皓是中国男乒历史上唯一一位有过三次奥运会单打经历的选手,分别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比赛,且都杀进了最后的决赛。遗憾的是,在这三届奥运会男乒决赛中,他分别败在柳承敏、马琳、张继科拍下。
2014年12月22日,奥运冠军王皓正式宣布退役。时任国乒总教练刘国梁形容王皓为国乒历史上最传奇的球员,对于三次奥运会单打摘银的经历,刘国梁直言王皓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亚军”。
王皓让直板横打打法成为乒坛的主流打法,而且是“二王一马”时代国乒队中胜率最高、发挥最稳定的队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和马琳、邓亚萍并列排在国乒历史第三位,仅次于张怡宁(19个)和王楠(24个)。然而,由于未能获得奥运单打冠军,让他的运动经历留下了遗憾。
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后,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4年是王皓职业生涯最鼎盛的时期,不管是年龄还是技术,都达到了一个巅峰。可惜的是,北京奥运男单决赛,他被马琳击败。
伦敦奥运会备战周期,大家可能感觉王皓走下坡路了,而王皓却咬牙坚持。所有人都知道,他渴望拿到奥运单打金牌。然而,在苦苦坚持的过程中,他碰到了张继科。从2010年开始至2013年,王皓和张继科5次在世界大赛中相遇,他们二人是这段时期男子乒乓球项目最强的运动员。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张继科在决赛中击败王皓。当时,王皓已经29岁,所有人都知道,在竞争激烈的国乒,他已经没有机会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了。王皓的奥运单打金牌之梦,只能到此为止。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与王皓同时代的王励勤、马琳先后退役,而王皓却依然留在国乒,为年轻队员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还带领八一队获得2013年全运会团体冠军。2014年12月,王皓退役,到八一队担任教练。
乒乓球选手王皓为什么会参加三次奥运会得三次亚军?
王皓是中国乒乓球乃至世界乒乓球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人物。
一方面他是中国乒乓球的辉煌霸主岁月的功勋开创者之一,曾经是统领时代风骚的超级巨星,与马琳、王励勤并肩创造了一段无可比拟的三虎神话,自己也以18个世界冠军的荣耀跻身国乒历史成绩榜单前三名。
另一方面他革命性的把直板横打技术锤炼成常规意义上的强力攻击手段,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挽救了岌岌可危的直板流派,在为人类乒乓球运动保留了一颗宝贵的火种的同时,还令直板打法在非主流的路线上走出了一份光明的前程——现如今,任何一个专攻直板的苗子都会被视作宝贵的财富,从而得到重点关照和特殊培养。但是,无比接近伟大的王皓,却在最盛大的奥运会舞台上遭遇了"三见金杯而不握"的谜之命运,最终只能以"强大"作为自己退位收山的定格,这亦是一桩真正的奇闻。
为什么王皓无力摆脱千年老二的尴尬?
我们不妨看看王皓身上最具话题性的奥运三连亚。
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王皓在男单决赛中不敌韩国直板选手柳承敏,获得亚军。那一场球,双方实力均衡,总体上旗鼓相当。王皓在心理状态和线路变化方面处于微弱劣势,最终失利。
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皓在男单决赛中败给队友马琳,再度收获亚军。马琳也是直板选手,他在灵活多变、正手位台内短球、发球强攻设计性这三方面压制住了王皓,从而无限制约了王皓的积极主动性,令王皓强大的中远台实力无从得以尽兴发挥。可以说,王皓这场败仗,完全马琳算死的。
三,2012年伦敦奥运会,王皓连续第三次闯进男单决赛,但却又被如日中天的张继科挡在距离金牌一步之遥的地方。这届奥运会实际上也是个乒乓球发展趋势的分水岭,以王皓为典型代表的直板打法,从此开始完全被以张继科为代表的掌握了反手台内拧拉技术的横板打法所碾压。王皓几乎在速度、力量、体力和主动性等所有方面都落在下风,这一战他输得心服口服,一点不冤。
其实,总轮起来,王皓在对柳承敏的那场比赛中,其实是最有机会夺金的。王皓当时在技战术层面的综合实力,客观上比柳承敏更厚重一些。拋开临场发挥不论,王皓之所以饮恨,还有一个重大的隐情。
在雅典奥运会前夕,国乒内部进行整风,马琳与白杨、王皓与范瑛这两对队内情侣被强行拆散,两个女国手均被开除出国家队,遣返回地方队。
这对王皓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干扰,个中情形不难相像,因此王皓在决赛中的心理并不是那么强大到无懈可击。所以,那是王皓最为可惜的一次失金。
乒乓球选手王皓为什么会参加三次奥运会得三次亚军?
作为“二王一马”时代的虎将王皓,是时代的传奇,经过三届奥运会“三连亚”的锤炼,他的精神上升的新境界,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尽管没有拿到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但不妨碍王皓是那个时代的王者。
对柳承敏,他少了鸡血拼杀般的疯狂。
2004年的雅典,年仅21岁的王皓首次参加奥运会,他像足球场上的清道夫一样,一路杀进决赛,在马琳遭到老瓦淘汰后,夺金的希望落在他的肩上,决赛中背负国人期望、情侣被拆太多压力的王皓,没能抵挡柳承敏的疯狂搏杀,最有希望拿金的时刻,竟然遗憾丢金。
是王皓实力不如柳承敏吗?不是的,此前6次交手,王皓全胜,奥运会之后的世界大赛,依然战胜柳承敏,但弥补不了奥运丢金的遗憾,相比柳承敏,王皓少了点性格,少了点拼杀的疯狂。
对阵马琳,他少了点算计和灵气。
四年过去了,王皓逐渐成熟,来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时期是王皓的巅峰时期,奥运排场,一路打进决赛,这次的对手变成了老大哥马琳,决赛中面对经验丰富的马琳,王皓显得稚嫩,四年前失利的马琳拿到了金牌,而王皓再次遗憾站在了亚军领奖台。
在与队友马琳的交手中,经验老道的马琳占优势,而王皓也不是没机会,但是决赛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同为直板选手,马琳的灵活多变、发球强攻、正手位台内短球,制约了王皓,增加他的失误,使得技术特点难以发挥出来。这场失利,是被马琳大哥算计死的。
相对于张继科,他少了霸气和锋芒。
两次失利的王皓,依然在为奥运金牌梦想而努力,来到2012年的伦敦,他再次站在了奥运决赛场,这次对手换成了“藏獒”张继科,在这场巅峰对决中,王皓更多的是靠毅力和韧劲来打球了,这次,他又输了,输给了如日中天的张继科,他心服口服。
这场比赛的失利,可以发现,以王皓为代表的直板打法被张继科的横板打法全面压制,在与张继科对决中,在力量、速度和主动性上,已完全落於下风。
尽管职业生涯无缘奥运金牌,但王皓依然拿到了18个世界冠军,位列中国乒乒球运动员前三,在三大赛打进决赛的次数12次,比刘国梁和孔令辉之和还要多,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对于王皓在失败中屹立不倒,刘国梁给予高度赞扬,他认为经过锤炼的王皓,是一种境界、一种力量、一种正能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