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谁的待遇最好?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平定东吴,三国割据的局面被晋朝结束,中国归于一统。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先后归于晋朝,三国的君主也都落入了晋朝手中。那么晋朝是如何对待这三国的君主的?

一、兵败而亡的蜀汉。

在三国之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就是蜀汉。蜀汉的灭亡,在于君主暗弱,臣子肆意妄为。在朝中有宦官黄皓作乱,依靠刘禅的宠信扰乱朝政。在外界有姜维穷兵黩武,不顾客观条件,无休止的对曹魏用兵。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蜀汉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当时掌握曹魏政权的司马昭,在对形势进行了缜密分析后,决定对蜀汉发动进攻。他不顾手下的反对意见,调集优势兵力攻击蜀汉。由于姜维防御方针错误,再加上内部混乱,使得魏军得以轻易突破秦岭天险,夺取汉中。

在战争后期,姜维率军在剑阁挡住钟会的进攻。但是魏将邓艾偷度阴平,在绵竹击破蜀军的抵抗,迫使刘禅投降,蜀汉就此灭亡。在接下来邓艾和钟会的争功动乱中,魏军借机对蜀汉人员进行了大清洗,杀害了包括原太子在内的大批蜀汉官员。刘禅则被保留下来,送往洛阳。

由于刘禅是第一个被俘虏的君主,而且本人还是主动投降的,并且与曹魏的夏侯氏有姻亲关系。为了向割据江南的东吴做宣传,曹魏对刘禅还是比较优待的。原本邓艾在蜀中就擅自做主,拜刘禅为骠骑将军。等到洛阳后,司马昭对刘禅进行了观察,然后再决定对他的处置。

司马昭和刘禅宴会,故意派人表演蜀中的歌舞,其他人听了都感到悲伤,而刘禅则表现得嬉笑自若。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是不是还怀念蜀中,刘禅回答说这里生活得很快乐,不想念蜀中。由此传下了“乐不思蜀”的成语。

司马昭在经过观察后,认为刘禅庸懦无能,而且做人无情无义,对自己的统治没有威胁。因此,司马昭决定留下刘禅的性命,为统一东吴做表率。他封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还赏赐他绢万匹,奴婢百人,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从此刘禅就在晋朝过起了安乐公的生活。

二、前车后辙的曹魏。

掌握了曹魏政权的司马氏,当然不会久居人下。从司马懿高平陵政变起,他们就对皇帝步步紧逼,想要早日改朝换代。曹魏皇帝被他们或废或杀,到了最后一任皇帝曹奂时,曹魏的统治也走到了尽头。

晋朝取代曹魏,依然是采取了曹魏取代汉朝的方式。所用的程序无外乎还是进位国公、加九锡,然后禅让的那一套程序。在司马炎成为晋王后,曹奂又命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县。

这一切已经承认了司马炎皇帝的权威,接下来曹奂又下诏禅让,司马炎在举行禅让仪式后,登基成为晋朝的皇帝。由于这整个一套程序,完全是依照当年曹魏取代汉朝的程序来的,因此在对待曹魏君主的处置,也是依照曹魏对待汉献帝的待遇进行处置。

当年曹魏“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今日司马炎称帝后,他封魏帝曹奂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邺宫,魏氏诸王皆为县侯。同时司马炎还下令,将不重要的国家事务也报告给曹奂知情,给曹奂一定的政治待遇。

三、最后灭亡的东吴。

东吴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东吴在蜀汉灭亡后,它所剩的日子就屈指可数了。可是东吴最后一位君主孙皓却异想天开,幻想着灭亡晋朝,一统天下。他对内残暴统治,对外穷兵黩武,加速了东吴的灭亡。

晋太康元年,晋军兵分六路,二十多万军队水陆齐发,采取突袭的战术,对东吴发动了攻击。东吴军队对此没有防备,面对晋军毫无斗志,一触即溃。在短短的时间里,晋军就打到建业。孙皓的军队土崩瓦解,只得投降了晋军。

在孙皓投降后,司马炎对他也进行了优待。他在开战前就宣传不杀死孙皓,如今孙皓来降,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并且还赏赐孙皓衣服车乘,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绵五百斤。孙皓的太子孙瑾拜为中郎,其他为王的孩子,也拜为郎中。

结语:

在晋朝灭亡三国后,对这三国的君主都进行了封赏。在这三个君主中,待遇最好的是曹魏的君主,不但保有王位,有万户的封邑,孩子还被封为县侯。待遇稍差的是刘禅,他被封为公爵,孩子也被封侯。最差的是东吴的孙皓,自己只被封侯,孩子为王的仅仅做了郎中。

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晋朝是从曹魏禅让而来,为了显示自己皇位的正统、合法性,对曹魏的君主特别优待。刘禅则是第一个归降的君主,要用他向东吴做宣传榜样,瓦解东吴的抵抗决心。东吴则是最后归降的,此时天下已定,这个君主已经失去了价值。同时这种差别也是晋朝向世人的一种暗示,效忠晋朝早晚带来的后果,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谁的待遇最好?

谢谢邀请。中国封建社会二千一百余年,西晋司马炎和前秦苻坚对待亡国之君仁义,其他皇帝对待前朝的亡国之君非常不客气,像刘裕能杀亡国之君获得“皇帝收割机”的绰号。东汉末年刘备、孙权对待刘璋,曹操、曹丕父子对待汉献帝刘协,司马昭对待后主刘禅,司马炎对曹魏末帝曹奂和东吴末帝孙皓都比较好。刘禅、曹奂、孙皓三人相比较曹奂待遇最好,是陈留王;然后是刘禅,安乐县公,仅次于王爵,魏晋时期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但五等爵之上还有王爵,曹奂属于王爵;孙皓,归命侯,低于刘禅。三位亡国之君是善终,结局在亡国之君中非常好。曹奂生活在246年至302年之间,刘禅生活在207年至271年之间,孙皓生活在242年至284年之间,司马炎生活在236年至290年之间,司马炎去世后,曹奂还活着。曹奂是曹魏政权第五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65年,司马炎通过“禅让制”获得皇位,史称晋武帝。曹奂是司马家族傀儡,听话,像前任皇帝曹髦要讨伐司马昭,结果被杀。曹奂老实,司马炎对曹奂也不错,封为陈留王,待遇很好,简直是独立王国,在自己封地几乎还享受天子待遇。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后主刘禅和蜀汉些大臣被迁到洛阳居住,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县公。刘禅“乐不思蜀”,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孙皓,东吴第四位皇帝,继位初期表现不错,后来表现不好,喜欢乱杀,搞得东吴朝廷人人自危,又几次与西晋交战,280年东吴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4年后,孙皓死在洛阳。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谁的待遇最好?

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是蜀汉,蜀后主刘禅被封安乐公。禅位后的魏主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吴主孙皓被封归命侯。三人中刘禅和孙皓因为是敌国又执政多年,所以他俩名为优待实则是被软禁在洛阳。只有曹奂继位时很小,一直是司马炎父子手中傀儡。因为他影响力极小,所以会过得好点。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谁的待遇最好?

司马家建立的西晋的名声真的很臭,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江山来路不正,是以下犯上篡位得来的,可能有的人要说“历史上篡位的多了为何单独司马家最臭”,这主要是人家其他人的江山都是自己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比如曹操撺汉,李渊代隋,朱元璋弄死小明王称帝等等。

司马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弑君的人,所以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响彻几千年前历史。很多全臣成就大业后自己手里的皇帝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但是没有那个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弑君的。

比如曹操当得知汉献帝衣带诏之事后,也不敢把汉献帝处死,只有司马昭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大魏天子曹髦弄死,且这个时候处于三国鼎立局面,大魏天下并不是司马家打下来的,无论后续司马昭怎么掩盖,都掩盖不了,所以司马昭终极一生都不再敢代魏称帝。

至到他死后,他的儿子在公元265年称帝,他儿子称帝有个客观因素,因为这个时候蜀国已经灭亡了,被司马昭灭亡的,这为他儿子称帝的算是披上了一层“合理”的外衣。

所以司马炎称帝后效仿曹丕,将魏帝曹奂安置得很好。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继续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其地位、待遇、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之所以如此,除了有曹髦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晋朝的统治基础任然是原来大魏范围,很多当地士族仍然对曹魏很有感情的,所以有自己老爸的前车之鉴,司马炎自然给魏帝曹奂待遇最好。

其次就是蜀国的刘禅了,公元263年蜀国灭亡,刘禅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这个时候司马昭都只是一个公,不可能把刘禅封为王,比自己爵位都高。刘禅也算是亡国之君当中过得比较好的了(不然著名成语乐不思蜀咋可能有嘛),司马昭善待刘禅一是为了安抚蜀地民心,二是给东吴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最后就是东吴孙皓了,公元280年东吴灭亡,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是三国三个君主当中待遇最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孙皓在位期间,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民怨极大。第二就是东吴灭天下统一,不需要再有示范效益了。第三,东吴政权在三国中其实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曹魏是汉献帝禅让而来;蜀汉一直是以大汉正统自居;东吴呢?孙权就是看另外两家子都称帝了自己给自己封了个皇帝。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就孙皓所作所为封个候已经很不错了。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谁的待遇最好?

公元265年,西晋建立,此时蜀汉和曹魏都已经灭亡,只剩下孙吴还在江东苟延残喘。

三国开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80东吴被西晋灭亡。这期间,曹魏经历了5位皇帝,最后一任皇帝是曹奂。跟汉献帝一样是个傀儡皇帝,司马炎在司马昭死后就是逼迫曹奂禅让皇帝位给他,当然跟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一样,司马炎给予了曹奂很高的待遇,封王赐地,允许他在封地还享受天子礼仪,毕竟是老东家,如果不给太好的待遇,会招来非议。

第二位就是鼎鼎大名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了,蜀汉总共就2位皇帝,一个刘备一个刘禅,刘备当了3年皇帝就驾崩了,刘禅一个当了40年的蜀汉皇帝,在他当政期间,曹魏和孙吴都换了好几任皇帝。蜀汉是三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当时司马昭为了安抚蜀汉民心,直接把刘禅接到洛阳封为安乐公,一直到司马炎即位,刘禅才寿终正寝。待遇也不算太差。

第三位是孙吴末代皇帝叫孙皓,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比较残忍,乱杀人,名声不是太好。公元280年,晋军攻破健康,抓住孙皓送往洛阳,被司马炎封为归命候。当中发生过一个小插曲,据说孙皓到洛阳当天,司马炎问他洛阳给他准备了一个房子怎么样,孙皓然后直接说他也在健康给司马炎准备了一个房子。司马炎一听最后可能给他的待遇就没有之前2位好啦。

综上所述三国的末代皇帝,虽然都被司马氏掌握,但是相对于封的爵位来看,肯定是曹奂第一,刘禅第二,孙皓第三。古代爵位档次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司马氏在得到整个天下后对之前的皇帝的待遇整体来说是在中国所有朝代更替中不错的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