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吗?

曹操在淯水之战中遭受了惨败。由于张绣降而复叛,使得曹操的军队遭到了奇袭。在混战中,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国和心腹将领典韦都战死了。在历史上记载,事件的起因是曹操收纳了张济的妻子,也就是张绣的婶婶,引发了这场叛乱。那么,真正的原因是怎样的?

一、曹操收纳张绣的婶婶是事件的诱因。

张绣是张济的族侄,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他手下的谋士贾诩评价说,张绣的军事才能比不上曹操,但是曹操手下的将领,也比不上张绣。但是张绣的处境却很不利,他是在叔叔张济战死后才继承了家业的。而张济的死,是因为属地无粮,去侵略荆州时被刘表击败而死的。

张绣用武力挽回家族的困境,多亏刘表对他进行接济,才让他和部下生存下来。张绣为了生存,不得不和刘表结为同盟,为荆州抵抗北方的侵略。于是,他就和曹操发生了战争。在曹操南下的时候,张绣出于自身的需要,便向他投降了。

原本是双方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因为曹操好色的毛病产生了波折。曹操喜欢人妻,这一次他看中了张绣的遗孀,并把他据为己有。这件事传播开来,张绣感到受到了侮辱,十分痛恨曹操。曹操得知后,就决定除掉张绣。可是曹操的计划泄露出去,张绣听取贾诩的建议,先下手为强,对曹操军队发动了突然袭击。

张绣以要迁移军营为借口,穿过曹军的营地。他又以害怕车辆遭受损失为名,取得了穿甲的权力。就这样,张绣的军队在曹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袭击,使得曹军遭受了惨败。这场败仗让曹操失去了子侄和典韦,让他刻骨铭心。

在这场惨败中,因为曹操因为女色失去了长子曹昂,造成了他的家庭破裂。曹操的妻子视曹昂如己出,对他寄予厚望。曹昂的死亡,让他曹操的妻子十分气愤,最终与曹操离婚。由此可见,曹操收纳张绣的婶婶,确实是这场叛乱的诱因。

二、曹操收纳张济的遗孀并不是张绣反叛的主要原因。

但是,仅仅是因为曹操生活的不检点,就作为张绣反叛的原因,理由似乎并不充分。首先,张绣与张济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近。张绣并不是张济的嫡亲子侄,只不过是他的族侄而已。他也不是张济立的继承人,是张济死后被大家推举出来的。

因此,曹操收纳张济的遗孀,对他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得到了证实。张绣在官渡之战时,并没有把曹操当成不共戴天之仇,而是听从贾诩的劝说投降了曹操。在战争中,张绣还为曹操出力,建立了汗马功劳。由此可见,张绣并没有把曹操占有自己远房婶婶,当作他不可忍受的奇耻大辱。

其次,张绣自身没有远大志向,他投降曹操是有诚意的。张绣拥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他并没有割据自立的理想。他在宛城割据,只是因为形势所迫,被迫依附刘表。而刘表的作为并没有多数人认可,张绣也是一样看不起他。

在曹操南征的时候,张绣主动向他投降,是对曹操和刘表进行比较后做出的选择。这中间也肯定有贾诩的意见。在后来张绣投降曹操的时候,贾诩向他做出了缜密的分析,让张绣选择了投降曹操。在这一次投降中,贾诩肯定也做了工作,为他指明了方向。

第三,张绣反叛的时候,从曹操的反应来看,曹军上下都是意想不到的。我们可以看到,张绣为了反叛做出了细致的安排,而这些安排没有受到曹军任何的怀疑。曹操很干脆地就答应了张绣所有的请求,在遭到张绣攻击时,曹军完全没有防备。

从这些表现来看,曹操还是十分信任张绣的,他根本没有想到张绣会降而复叛。在战后,曹操总结教训的时候说,自己知道这次惨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羁押张绣的人质。试想一下,如果张绣对他的婶婶那么看重,那么他的婶婶完全抵得上人质,张绣哪还会造反呢?因此,曹操的解释只不过是为自己找台阶下罢了。

我们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曹操和张绣都没有把张济的遗孀看得太重。那么,张绣降而复叛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三、张绣反叛的真正原因是曹操的态度。

我们要探究张绣降而复叛的原因,就要搞清张绣两次降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让张绣在第一次降曹后反叛,同样让张绣再次降曹后对曹操誓死效忠。这个原因,才正是张绣降而复叛的真正原因。

这个原因,在官渡之战时,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的时候,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贾诩在向张绣分析降曹和降袁的利弊时,指出了降曹的三个理由,他说:

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雠,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原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

我们看贾诩向张绣指出的这三个理由,第一个是曹操的政治能力突出,第三个理由是曹操的个人品质突出,唯一和张绣等人有关的理由是第二个,那就是能够得到曹操的重用。这是因为袁绍强大,不会重视张绣,曹操弱小,得到张绣的投降一定会高兴,会重视张绣。

这一点,才是张绣在曹操阵营降叛不定的真正原因。在张绣第一次投降的时候,他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曹操本身对张绣的才能不了解,对于这支寄人篱下的军队也不看重。在他攻打张绣的时候,张绣的轻易投降,也让曹操对张绣和他的部下产生了鄙夷之心。

曹操对张绣等人的鄙夷,表现在各个方面。由于轻视张绣,曹操没有收押张绣的人质,由于轻视张绣,让曹操公然收纳张济的遗孀,由于轻视张绣,曹操把除掉张绣当成儿戏,轻易泄露出去,由于轻视张绣,在张绣准备叛乱的时候,曹操根本没有产生疑心,毫无防范。

正是如此,在曹操那里没有得到重视的张绣,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疑虑。他的部下尤其是贾诩,对这样的结果也是十分不满的。因此他们才会策划叛乱,来改变自己黯淡的前途。至于说曹操收纳张济的遗孀,正好被他们用作叛乱的借口,来团结部下,为自己讨回公道。

等到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的时候,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曹操对贾诩大加赞赏,收为心腹。同样的曹操对张绣封官晋爵,使得张绣的封邑为曹营将领之最。这一切让张绣和他们的部下心满意足,改而为曹操拼死效力。可见,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才是张绣和他的部下降而复叛的真正原因。

结语:

由于张绣的降而复叛,让曹操在淯水之战中遭到惨败,他的子侄和爱将都战死沙场。张绣反叛,表面上是因为曹操收纳了张绣的婶婶,引起了张绣的痛恨。进而双方产生了矛盾,最终以叛乱的形势爆发。

但是张绣降而复叛的真正的原因并非那么简单。那是因为曹操对张绣和他的部下十分轻视,张绣等人没有得到想要的利益,并且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疑虑。为此,张绣和他的部下以曹操收纳张济遗孀为借口发动了叛乱。在张绣第二次投降的时候,曹操汲取了教训,对他们大加封赏,得到了张绣等人的拼死效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吗?

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婶,是张绣反叛的直接起因,但不是张绣反叛的根本原因。

张绣投降之后,曹操得意忘形,忘记了对张绣合适的封赏。由此导致了张绣的反叛,始作俑者,就是号称“第一毒士”的贾诩。

01

张绣投降

197年,曹操率军南征张绣,部队刚刚到达淯水,贾诩就劝说张绣率众投降。

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就占据了宛城,天天跟张绣觥筹交错,得意洋洋。

一次酒醉后,就想找个三陪,结果手下就把张绣的婶婶(演义中称作邹氏),推荐给了曹操。曹操非常满意,天天喝酒听曲,没顾上考虑对张绣及一干人员的封赏安排。

谋士贾诩认为,这样不是个结局,就鼓动张绣反叛。恰恰是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婶,就以此为借口,偷袭曹操,将曹操杀得丢盔弃甲。曹操侥幸逃脱,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邹氏也在战乱中被杀。

02

张绣再降

张绣反叛后,与曹操又经过了几次交锋,互有胜负。

199年,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人联络张绣夹击曹操,并专门写信给贾诩示好。

贾诩为张绣分析利弊,力劝张绣投靠曹操。

此时的曹操,面对袁绍大兵压境,背后的张绣是其心腹大患。

这时候张绣投降,对曹操来说是天大的馅饼。

贾诩汲取了第一次劝说张绣投降的教训,选择了这个最佳时机再次投降。

张绣、贾诩都得到了曹操很高的封赏和重用。

官渡之战,张绣、贾诩为曹操最终获胜,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03

反叛的根本原因

张绣反叛是以曹操霸占了其婶婶为借口,这个很勉强。

其一,其婶婶已经是守寡在家,尽管张绣接管了其叔叔张济的部队,但并不能接管他婶婶的一切。其婶婶也需要一个归宿,能够得到曹操的宠幸,对张绣将来在曹操手下混事,有利而无害。

根本而言,张绣背叛刘表,投靠曹操,就是想有一个更好的出路。

但曹操没考虑周全,只让其婶婶高兴,没让张绣满意。

加之,贾诩劝说张绣投降,结果啥也没得到,很没有面子。

也就是说,没有卖一个好价钱,自然也就反叛了。

官渡之战前,贾诩再次劝说张绣投降,张绣难道就忘了其婶婶的事了吗?

显然不是。

其婶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降后能够得到曹操多大的封赏。

条件合适,也就死心塌地追随曹操,不再有二心,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吗?

既然《三国志》有记载,《三国演义》又采其说,看来张绣的反叛很大程度是曹操霸占其婶婶引起的。曹操这个人德行有亏,也是个好色之徒,只因为抢占秦宜禄之妻,在关羽面前失去信义。破城之前,关羽请求把秦宜禄之妻赏给他,曹操满口应准,关羽怕曹操忘记,又请求了一次。曹操动了心,破城后竟把秦妻扣了下来,留作自用。后来关羽不得已降曹,曹操待作上宾,与结其心,结果关羽始终不为所功,得知刘备去处后毅然归去。古人重名节,张绣觉得曹操辱了家门,并沒把他当回事,所以才起兵叛乱。曹操的不检点还是源于他的人生哲学,即“宁负吾,勿负人。”

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吗?

历史上曹操纳了张绣的婶婶为妾,确实是引发张绣反叛的重要诱因。

根据《三国志·张绣传》记载,张济死后,他的侄子张绣接受了他的部队,并在刘表的招抚下,屯驻宛城。曹操南征兵至淯水,直逼宛城,张绣自知不敌,在贾诩的劝说下决定投降。

本来事情也就这么结束了,曹操的南征也算圆满结束,但是这个时候曹操却没管住自己的下半身,把张济的遗孀纳为妾。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没《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猥琐,曹操并不是找妓女找到了张济遗孀的头上,而是其他原因。

不过张绣知道此事以后还是大为不满,对曹操有了恨意。而曹操得知以后,决定秘密除掉张绣。结果走漏风声,张绣先下手为强,率军突击曹军,曹操大败,连儿子曹昂和贴身保镖典韦都死在乱军之中。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

而根据裴松之在《三国志》里所注的《傅子》,则是说张绣的叛变原因是因为曹操厚赏他的部下勇士胡车儿,担心要对自己不利,所以才发起叛乱,说法和《三国志·张绣传》有所不同。

绣有所亲胡车兒,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

考虑到《三国志》比《傅子》更权威一些,因此还是以《三国志·张绣传》的说法为准。而《傅子》所说的,可能是曹操得知张绣不满以后采取的措施。所以张绣叛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曹操纳了他的婶婶为妾,最终引发两人互相猜忌,并最终兵戎相见,曹操吃了大亏。

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吗?

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的是真的,张济非常帅美高大有才有略。女人们也更加漂亮,才会导致张绣叛乱。<三国志,董卓附李傕郭汜>记,

傕、汜悔遣天子,复相与和,追及天子于弘农之曹阳。奉急招河东故白波帅韩暹,胡才,李乐等合,与傕汜大战,奉兵败。傕等纵兵杀公卿百官,略宫人入弘农,天子走陕,北渡河,失辎重,步行,唯皇后,贵人从,至大阳,止人家屋中。

张绣的叔叔张济,是吕布的战友,在董卓出战关东军时,他与吕布共同把守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溢。虎牢关。虎牢关南连嵩岳,北依黄河,山岭交错,河深水急,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双人在这里成为朋友。

董卓在大谷关被孙坚打败,退回长安,吕布随董卓回去到长安后。王允设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张济与贾诩守在虎牢关。李傕,郭汜军队己经解散,散乱人马回到虎牢关休息时,贾诩说对他们的长官李傕,郭汜说,听长安人说,要杀尽凉州人。各位都弃军单行,走到那里,有亭长领小队人都能抓住你们。不如率军西进,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情好能成功。就可以奉国家之命管理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迟。

又私下对自己长官张济说,朝廷不赦免我们,我们应当拼死作战,攻下长安,才能得天下。攻不下长安,也可以抢夺长安城中和周围三辅妇女财物,西归故乡后,才可以保全姓命,过上好生活。

李傕,郭汜部下纷纷加入张济队伍。李傕,郭汜,张济相互结盟成为队伍,一路收集董卓旧部杨奉,杨定,樊稠的人马。张济,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浩浩荡荡杀回攻打长安,打败吕布。杀了王允。激战中吕布赶跑。张济首先以朋友关系,去派人保护吕布家眷。吕布跑到袁术那里无着,又跑到袁绍那里。

张济军队收留的吕布家属,当然包括有貂蝉在内,李傕郭汜张济挟汉献帝都得到将军封得侯。张济成镇东将军平阳侯,在贾诩参谋下。首先外出在弘农(灵宝)驻扎,避免了长安城内李,郭,樊三家都立政府争权夺利相互争战,先杀了樊稠,还是继续相互激战火拼。

后来董承,杨奉保护汉献帝出长安要去洛阳张杨那里,一路号召天下勤王。李,郭又都反悔起来,追赶汉献帝东归。与董承,杨奉大战。在弘农郡东涧混战。双方死伤无数,朝廷的百官护兵被杀了很多,都丟下女眷,辎重,皇室的各种器物,符契,简策,法典,图籍逃走。汉献帝也带皇后贵妃两人逃到陕县人家。大量皇家东西美女全都被那里驻扎张济军队收集带走。张济的大营立刻人多起来开始无粮。他领兵去到刘表处讨要,刘表不给,他开始四处掠夺,攻打南阳郡穰城,却在百姓围攻下中箭而死。

张济原先就与董承,杨奉不和,与李傕郭汜联合在一起,李部两军打败董承,杨奉之军后。董承,杨奉也招来白波帅,杨暹,韩才,李乐南匈奴右贤去卑的军队,打跑李傕,郭汜。李傕,郭汜重震旗鼓开始反击。杨奉,董承带汉献帝逃到张杨那里。拉剧战张济领兵观战收坐收渔利。收集了大量李郭双家女眷和皇家财产宫女。张济死后,张绣接管了很少折损的张济之兵,也接管了包托貂蝉内的李傕,郭汜,女眷和董承,杨奉的护送大批宫中女眷,财宝,皇家,文物,典章。追击汉献帝的李郭两人与汉献帝两人,还回百官和一些随身御用器物大量的女人。都在张绣那里。

张绣投降朝廷后,曹操当然要求张绣归还大批皇家珍宝,文物,丢失书册,损失也要追查去向,也要收纳貂蝉在内李郭女眷和大批皇宫美女。

张绣不给大怒。偷袭曹操。再次反叛,使曹操遭到重大损失。这才是张绣反叛的真正的原因。也就是因为有貂蝉在内,被张济所得,才导致曹操,会专门要她。致使张绣不舍而反叛。

后来张绣投降刘表,刘表正在与岭南的张津作战,曹操也要与袁绍作战,他们都怕夹在当中的南阳的张绣联合袁绍,窜通后从中捣乱,曹操联合了刘表,政治上压迫张绣,刘表劝他再次投降曹操。归顺朝廷。张绣面对袁绍的召唤联合自己攻打曹操。听贾诩劝说,袁绍自家人都不容得那会容下天下人,想到刘表也会早晚归顺朝廷,即想再次归顺曹操,曹操正在抗击袁绍,正要人马,又不能同时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火烧眉毛时有人来十没肯定要不计前仇,冰释前嫌,容忍张绣再次投降。赏张绣成为破羌将军,宣威侯。

历史上张绣反叛曹操是因为曹操霸占其婶婶吗?

张绣宛城突然叛乱,给曹操的人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张绣人生履历

张绣出生在甘肃,其成长轨迹也大抵和董卓类似,常年在西北军政系统中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张绣能够投降毫无交集的曹操,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董卓从洛阳西撤长安后,长安随即大乱,张绣跟随自己的叔叔也一并参与到这场大乱中,因功被朝廷封为宣威侯。

公元196年,张绣跟随叔叔张济东行出关,闯入荆州刘表地盘。

至于当时作为外来户的张济为何要突然进攻刘表的地盘,史书中也有所提及。

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

那时候,很有可能是长安久经战乱,张济带领军队离开长安东行,发现关东地区也同样贫困,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攻打较为富庶的荆州。

遗憾的是,张济此次进攻穰城时,被流矢射杀。

在张济军中素有威望的张绣被部将拥立,接管了张济的部队,屯兵宛城。当然了,因为此次军队突然换帅,部队又缺乏军粮,张绣也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和刘表联合共同镇守荆州,捍卫着荆州的北大门。

张绣和曹操的交集

从张绣的态度上来看,他和刘表的联盟本质上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利益挂钩,顶多算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双方互不干扰的处境。

表面上称为“刘张联盟”的刘表、张绣两人,也压根没想着指望彼此。

所以,在张绣和刘表建立虚假攻守联盟的第二年,当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张绣立马率军投降。

从这一点来看,张绣深谙乱世生存之道。

也就是说,张绣压根就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将军。后期的为了嫂嫂,而突然反叛曹操,也有极大的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

张绣第一次投降后,发生了一件小事,他的婶婶被曹操带走,史书说,张绣对此很不高兴,而且开始恨曹操。

曹操得知这件事情后,也很生气,就想做了张绣。

这两个人因为张济遗孀出现的这种心理状态,就很值得玩味。曹操是什么人,他不可能因为张绣婶婶一事就想着直接做了张绣,他是聪明人,直接做掉张绣对于他后期扩张计划很不利。

因为如果曹操真正想做掉张绣,后期张绣反叛后,他的表现完全不符合逻辑。

史书中的逻辑是:

一、张绣得知曹操霸占了自己的婶婶,很生气。

二、曹操听到张绣生气,他也很生气,想做掉张绣。

三、张绣听说曹操要做掉自己,也很生气,准备先做掉曹操。

后来的事情就变得莫名其妙,张绣动手了。他在动手之前,先请示曹操,自己想要迁徙军营,因为迁移要穿过曹操的军营,曹操竟然真的同意,还允许张绣的士兵穿甲而过。

试想,如果这两人真的有嫌隙,都有想置对方于死地的打算,多疑的曹操怎么会给张绣这个机会?还能大大咧咧额允许张绣的士兵佩带盔甲就贸然穿过他的中军大营?

所以,史书关于张绣反叛曹操的理由,一定有雪藏。

至于,张绣穿甲而过的结局,也很悲凉。

曹操惨败,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死于这场叛乱中。

这一年,是公元198年。

而第二年,官渡战役爆发。

所以,张绣反叛的真正意图或者直接意图,极有可能和袁绍有关。因为后期张绣身边谋士贾诩也曾帮助张绣分析过曹操和袁绍的力量对比。

是后,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

绣欲许之,诩显於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惊惧曰:"何至於此!"

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

诩曰:"不如从曹公。"

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从之如何?"

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这番对话中,信息量极大,首先袁绍和张绣在官渡战役未爆发的时候,就在暗中有了书信往来。

而且张绣之所以反叛曹操,极有可能没有和贾诩商量,就直接发动了突袭。当然,他和贾诩商量时,说的突袭借口是曹操霸占了他的婶婶。

这也是后来,史书中提到一句:惊惧曰:"何至於此!"

这句话的前一句,贾诩只是说了一句,袁绍不能容人,张绣就大惊失色。很有可能张绣当时已经瞒着贾诩和袁绍完成了某种联合,贾诩具体分析之后,他才幡然醒悟,才大惊。

后来,张绣重新投靠了曹操,曹操也十分大方,官渡大战在即,曹操直接封他为都亭侯,并且表他为冀州牧。

啥玩意啊!

那时候的冀州还属于袁绍,曹操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张绣好好干,只要官渡战役胜利,河北最肥沃的大州冀州就是你的。

曹老板鸡汤灌得猛,张绣打仗的打的卖力。

可官渡战役后受封,并没有张绣。

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

所谓的冀州牧,真的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所以,张绣因为婶婶被曹操霸占反叛曹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他当时的真正目的,极有可能和袁绍暗地里达成了某种联合,在官渡战役前夕进行斩首行动,解决曹操,帮助袁绍解决大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