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得荆州到底是福是祸?

刘备得荆州当然是福,可惜的是,刘备没有认真正确处置荆州,使得这块刘备的福地反而给刘备带来了灾难。说荆州是刘备的福地,是因为荆州让在北方征战失败的刘备,有了一块立足之地。也正是荆州,让他收罗了徐庶、诸葛亮这些政治人才,补足了他集团的短板。可以说,正是荆州,造就了刘备事业的基础。

在诸葛亮和刘备初次见面,他就对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在这个著名的战略中,诸葛亮对荆州就做了精心的安排。他劝说刘备先取荆州,再图益州。然后休养生息,内修政治,外交孙权。等到天下有变的时候,刘备再兵分两路北伐。益州的一路出秦川,而荆州的一路向宛洛。这样,匡扶汉室的大业可成。

在《隆中对》里,荆州是刘备最初准备起家的地方,也是下一步夺取益州的跳板,还是北伐宛洛的出发地。这样一来,荆州就成了刘备必争之地。于是,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就以抢占荆州的地盘为主,发动了对荆州在江南四郡的进攻。

由于荆州南部四郡的曹军兵力空虚,刘备很快就占领了荆州在江南的四郡。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在占据荆州南部四郡以后,他的实力就得到了急剧的扩充。在当地的地方豪强争相投入刘备的麾下,这中间还包括了许多不愿意归顺曹操的刘表旧部。由于实力的增强,以至于刘备以地方不足以安置部下为理由向孙权借南郡。

在跟孙权借了南郡以后,刘备就完成了占据荆州的初步设想。随后,刘备以荆州为跳板,进军西川,占领了益州。在和曹操经过争夺后,刘备又占领了汉中。至此,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可以说,荆州是刘备的福地,也是刘备事业的摇篮。正是占据了荆州,在荆州人杰地灵的环境下,刘备才建立了自己政权的班底,成就了蜀汉政权。

但是,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东吴的孙权。他们只是认为孙权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割据势力,却没有认识到孙权也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正是对孙权的轻视,使得刘备和诸葛亮把孙权当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他们不知道,孙权也有自己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全据长江,建号帝王,北向争夺天下。这样,荆州也是孙权的必争之地。

正是刘备和诸葛亮轻视了孙权,使得他们对孙权占有荆州的决心估计不足,这就酿成了刘备的悲剧。

在刘备刚夺取西川的时候,孙权就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以夺取凉州为借口推辞,引起了孙权的愤怒。孙权出兵夺取荆州的江南三郡,刘备也率军出川争夺,这就是湘水之争。后来由于曹操出兵汉中,刘备和孙权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重结盟好。

刘备方面以为这样一来,双方平分荆州,孙权应该得到了满足。这样,刘备方面放松了对孙权的警惕。而孙权见以和平的手段要不回荆州,就下定了以武力夺取荆州的决心。最终,在关羽北上攻打襄樊的时候,孙权派吕蒙袭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在随后的夷陵之战中,孙权再次打败了刘备。这两次失败使得刘备的军队主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

正是刘备没有重视孙权,这使得他对荆州的处置发生了重大的失误。整个荆州一直是以曹军为主要的对手,作战的方向是朝向北方的。而对于威胁荆州侧背的东吴,刘备方面却戒备不足。这恰恰是荆州丢失的主要原因,东吴就是利用这一点,从侧背袭取了荆州。

如果刘备对孙权有足够的戒备,那么他就会调整荆州的整个态势。刘备应该以长江为主轴,以西川为荆州的后方,将战略方向转向东方。这样,就加大了荆州的战略纵深,即便受到曹操和孙权的夹击,荆州的军队也可以依托西川,对敌人进行层层阻击。就算是作战失利,关羽和他的军队也可以得到西川的支援,或者退回西川,不会遭到全军覆没的结局。

所以说,荆州就是刘备的福地,正是荆州让刘备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同时,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对东吴孙权的战略方针的错判,也使得他们最终丢失了这个福地。这个问题的主要责任是在刘备和诸葛亮的身上,如果他们能够清楚认识到东吴的野心,对东吴加以戒备,荆州是不会那么轻易的丢失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备得荆州到底是福是祸?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刘备得荆州到底是福是祸?

刘备得到荆州肯定是福!

因为孔明早就对刘备说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可是,当刘备得到荆州后灾难频发,这是读者知道的。首先,孙权趁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派吕蒙带兵进攻荆州,逼迫刘备将荆州的江夏、长沙、桂阳等三郡划给孙权。

其次,孙权又趁关羽在襄阳作战之机,偷袭荆州。不但收回了荆州,还灭了关羽。

其三,刘备假托替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

结局是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落得白帝城托孤。

综合看,荆州带给刘备的不是福,而是祸。

为什么会这样呢?

山野老人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刘备占领荆州,危机四伏。

荆州在诸葛亮看来,“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占领荆州,得天时地利。

荆州在庞统看来,“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操,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从之后发生的情况看,庞统的认识比诸葛亮客观、准确。

刘备占领荆州后,就一直没有安宁过。

周瑜在世的时候,要借道荆州,进攻益州,被刘备拒绝了。

周瑜去世后,鲁肃掌权。

鲁肃虽然是孙刘联盟的策划者,但是孙权身边的将军,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收回荆州。

特别是吕蒙,他曾经对孙权说:“刘备、关羽,君臣两人并不值得可信,我们应该做好防备。”

之后,孙权派遣吕蒙带兵进攻荆州,收回了江夏等三郡。

鲁肃去世,吕蒙掌权。

吕蒙对孙权说:“应该趁我们这些人在世的时候,收回荆州。一旦我们这些人不在了,要收回荆州就很困难了。”

于是,孙权授权吕蒙筹划收回荆州。吕蒙趁关羽在襄阳与曹军作战之机,收回了荆州。

二,刘备占领荆州,用人不当。

刘备派关羽守荆州,导致孙刘联盟破裂,由此让本来就危机四伏的荆州灾难接踵而至。

以上灾难,从本质上看,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关羽守荆州,客观上加速了这些灾难的爆发。

三,刘备占领荆州,君臣渐行渐远。

刘备占领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最大的危机是关羽与刘备渐行渐远。

刘备成功占领汉中后,在诸葛亮等官员的怂恿下,刘备自封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假节钺。

这个时候的关羽,看到刘备占领汉中,有些冲动。因为“假节钺”,有独立指挥权,于是发动了襄樊之战。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从心理上看,有与刘备的汉中之战叫板的意思。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取得初步战果后,不但没有见好就收的感觉,从趋势看,关羽企图以此为契机,北进中原,驱逐曹操,暴露了夺取全国政权的野心。

对于关羽的这一野心,刘备有所察觉。

证据是关羽受到曹操、孙权的合力围剿,刘备在益州不管不顾,沉浸在汉中之战后封官许愿的喜悦之中。

如果刘备能及时救援关羽,襄樊之战的结局也许会是另一种状况。

刘备得荆州到底是福是祸?

从后来的事实和结果来看,开始时是福,后来是祸;短期内是福,长期看是祸。不过,一切都有定数。

荆州,几乎就是各方争夺的焦点。有能力和实力占和守,就是福;没有,就是祸。与刘琮、刘备和关羽,就是祸

首先,从开头和短期来看,是福。

无疑,刘备得到了荆州,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地盘,结束了东奔西走、寄人篱下的岁月;开始拥有自己的根据地,有了事业的基础。更何况,当时看荆州是富庶之地,在先前刘表的治理下,不吝于乱世中的一块“静土”(不是“净土”,我确信没写错。),很多中原的名士和豪族来此避祸。(想想诸葛亮的家族轨迹就清楚了)有地盘,地盘上很有人才和财富,当然是好事。

更何况,刘备占有了益州之后,更是大大的好事。横跨益州和荆州,地盘空前广阔。而诸葛亮之前的“隆中对”。开始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长安,进而是天下,第一次离半生颠沛的刘备,是那么的近,一切都似乎触手可及。这当然是好事。

隆中对,妙则妙矣。可是实现它的前提条件,太重要、太沉重了。当前提条件不存在的时候,是幻象和幻境。

其次,从后来和长期看,是祸。

先是关羽守荆州期间,出师北伐,结果人地两失。后是刘备为争夺荆州,出师东征,又是人地两失。可以准确地讲,一个荆州,使得刘备先后遭受重大损失(包括他自己)。几乎使得刘备集团再无复起的机会,尽管诸葛亮和姜维等再三努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仍然无济于事,加速了灭亡和走向终点。

再次,祸患的根源:名与实的紧张关系。

一切都有定数。

夷陵之战,刘备再次惨败于东吴。三国乱世,没想到昔日的盟友兼姻亲给刘备带来的伤害最大。但,多么痛的领悟

这要从刘备占有荆州的过程和方式来看。对荆州而言,刘备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投荆州: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引起刘表的猜疑,刘表暗里提防刘备。

2.过荆州: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刘备率军离开,路经襄阳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琮,可占据荆州,但刘备因和刘表同宗,不忍相夺。刘备于城外喊刘琮,刘琮因为害怕不敢出来,刘琮的部下以及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

3.占荆州(借荆州):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占领荆州南部四郡。刘琦病逝,部属们推举刘备为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县。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以巩固双方关系。

4.分荆州: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占据益州,想要要回荆州,刘备回应说:“等得了凉州,就把荆州给你。”孙权忿怒,于是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于是率兵五万下公安,让关羽入益阳。同年,曹操定汉中。刘备听说后一方面与孙权议和,平分荆州。

同年秋天,益州一百二十人上表汉献帝,呈请立刘备为汉中王。其中谈到了刘备的头衔:“豫、荆、益三州牧”,可见刘备内心深处依然是荆州的主人。

5.失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孤军北伐,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但东吴吕蒙以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刘备的形象。乱世自有其生存法则。是福还是祸,得看是否与实力和能力匹配。

自从失荆州之后,荆州与刘备再无缘。

荆州与刘备,是缘深还是缘浅呢?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刘备要有占据和坚守荆州的实力与能力,不具备,那持有只是祸患的开始。这就是乱世的法则吧。

对此,各位亲,你怎么看呢?

刘备得荆州到底是福是祸?

焦子很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

刘备得到荆州是福是祸,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时间不同,境遇不同,福祸亦不同。

当初,刘备被曹操追的无立锥之地,只有来投靠同是皇族的刘表。然而刘表暗弱,且已上了年纪,有病在身。后徐庶被曹操以老母相威胁,不得不离开刘备之时,回马荐诸葛。

刘备剧照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隆中之时,就分析了天下三分之大势。曹操已在北方立稳脚跟,孙权父兄三代经营江东,又有长江之天险,实在难以再图。刘备唯一的出路就是联合孙权打败曹操,然后以荆州之地为根据地,去图西川。

此时,刘表已死,幼子刘琮即位,诸葛亮劝刘备夺取荆州,抗击曹操,然而刘备不忍夺取皇兄基业,致使错失良机,曹操大军一到,刘琮望风而降。

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身入吴,舌战群儒,说的孙权联合抗曹。之后在赤壁一战,周瑜使用连环计,火烧曹操战船,败曹军80万(号称),曹操仓皇北逃,再也无力南下。

曹操剧照

刘备趁此机会,诸葛亮神机妙算,三气周瑜,夺得荆州之地。并以荆州为根据地,按照张松所献之图,率军入川,夺得西川之地。

可以说,刘备在夺得西川之前,以荆州为根据地,当然是福。然而,当刘备取得西川之后,荆州对于刘备而言应该就是祸事了。

因为荆州之地一直有争议,在孙权看来,荆州是东吴的土地,所以多次命令鲁肃前来讨取,然刘备一直以公子刘琦尚在赖着不还。后诸葛亮入川之后,留下关羽守卫。

孙权剧照

后来关羽来了一个单刀赴会,使东吴众将蒙羞。可以说孙权讨要荆州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肃死后,吕蒙接任东吴大都督,孙权联合曹操共同对付关羽。

东吴趁着关羽对付曹操之机,吕蒙来了一个白衣渡江,袭得荆州。随着曹操的援军一拨一拨的到来,关羽从水淹七军,到逐渐败退。结果又因大意失去荆州这块根据地,落得个兵败麦城,身首异处。

关羽剧照

且不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就算是诸葛亮在此,前有曹操大军,后有孙权觊觎,西川出兵来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兵败也是迟早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时的荆州对于刘备来说,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荆州在手,祸事不远矣。所以,真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顺顺当当的把荆州送还东吴,把孙刘联盟做成铁板一块,共同抗曹。

因此,刘备得荆州,既是福来也是祸,先是福来后是祸。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刘备得荆州到底是福是祸?

刘备得荆州早期是福,后期是祸

荆州,作为中国的地理中心,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这足以说明三国时期,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刘备在得到荆州之后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

1.向北可威胁襄阳,以夺取整个江汉地区,威慑曹操的中原。

2.向南利用长江之险,与东吴孙权对峙。

3.向西,可作为下一步进军巴蜀的根据地,为日后占据巴蜀、汉中,形成南北对峙打下基础。

4.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方便日后夺取南方四郡。

搞战略谋划分析,无人能敌诸葛亮。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南郡之战后,周瑜分南郡南岸地与刘备,刘备屯兵公安,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

此议只有鲁肃极力主张借地,理由是一是曹操虽经赤壁之败,实力仍然强劲,东吴无法单独对抗,二是东吴新得荆州,恩信未洽,在荆州的人望和号召力上不及刘备,三是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声望,借地于刘备有利于多树操敌,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

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所以说刘备得荆州,从早期来看,是天大的福气。

只是守荆州需要强大的实力——因为无论是北魏从襄阳南下,还是东吴西进或北上,拿下荆州皆易如反掌,因为荆州根本无险可守。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带吴国军队攻下楚都郢并没有费太大的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楚都郢无险可守——处在江汉平原的荆州,可谓一马平川。

而只所以北魏没有轻易夺得荆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东吴抗衡。而东吴愿意借荆州给刘备,前面说过,也是把刘备当作了东吴的急先锋,有事你先挡一下再说。

换句话来说,如果是支强大的军队,得荆州就是福,倘若不是,得荆州就是祸。刘备得荆州之后,北魏和东吴处于对抗状态,因此那个年代是福,刘备为此渡过了许多幸福时光,包括后来刘备进川,关羽守荆州,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但刘备实力终究还是太弱,北魏和东吴的对抗状态一打破,还没怎么联手,刘备不但丢了荆州,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关羽。刘备借口为关羽报仇意欲夺回荆州,却被小将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急火攻心白帝城托孤后撒手西去,从此蜀国走向衰败。

其实如果刘备进川后,平衡一下在川和荆州的军事实力,重点巩固荆州,而不是急于让关羽去攻打襄阳,蜀国不至于那么快衰败。

哪怕就是后来丢了荆州,按照当时蜀国的实力,其实是丢了一个烫火的山芋,因为根本就没有实力守住荆州,还不如放弃,还给东吴,这样就可以让北魏和东吴直接面对面,并且还不至于和东吴把关系搞得那么僵,就有继续联播东吴抗衡北魏可能。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北魏和东吴进入胶着状态,无心顾及西蜀,这样的话,西蜀就可以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且趁北魏后方空虚,北出祁山取汉中攻洛阳、许都,完全有可能打开一番新天地。

当然,这样的话,三国的维持时间可能会长一些,老百姓还要多受很多年的苦,这对老百姓来说太不公平了。

所以,刘备得荆州,早期是福得于有立足之地尔后谋取西蜀,后期是祸无实力守偏偏强守最终导致衰落。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没有实力,吃相都不太好看。

从刘备得荆州尔后又失荆州雄辩的说明,福祸都是表象,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实力,只有强大的实力,命运才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刘备得荆州到底是福是祸?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包括提问者大家心里都清楚,之所以不再多说此问题。单单提问本身而言,“刘备得荆州是福。”为何呢?

公元184年,刘备拿着中山富豪张世平、苏双的数目可观的馈赠,拉起一帮兄弟开始闯一番事业。

如现代人开办公司一样,必须得到政府部门认可的营业执照、办公场地等等,按平常“卖草鞋”为生的没落贵族之后,一介草民刘备是没有资格招兵买马,然而很巧赶上时候,“黄巾起义”的爆发,让N多人以讨伐黄巾贼的名义拉起队伍,政府部门也睁一眼闭一眼,于是刘备也成为N多人中一员。

之后,因功刘备担任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别部司马、平原令、平原相、豫州刺史、豫州牧等职位,还封为左将军。期间投奔过校尉邹静、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还两次入主过徐州,但均被别人抢夺,公元201年,被曹操打败又逃亡荆州。

此时,刘备已四十一岁,虽然有了官方认可的豫州牧-可以招兵买马的“营业执照”,但刘氏集团连立锥之地也没有,谈何“办公场地”?开办公司?

人到中年毫无成就,难怪刘备“髀肉复生”而感慨流泪,刘备在荆州一待就过了六七年,终于找到为己出谋划策,能规划事业的好帮手诸葛亮,还有很多“荆州豪杰”归附,加上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孙乾等原班人马,正式开办公司所需人才算是凑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营业执照、人才等等都有了,就缺少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刘备耐着性子等待机会。

不久,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之后刘备趁机把荆州南部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收入囊中,终于有了自己地盘,还领荆州牧,集团总部设置在公安。

孙权为了巩固联盟关系,把年轻美貌的亲妹子嫁给刘备;刘备得寸进尺还跟“大哥”孙权借了南郡,共拥有了荆州五郡。刘氏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最终成为天下三大集团之一。

由此可知,荆州既是刘备真正意义上的头一个“自己地盘”又是其真正开始发迹的“福地”,故此,刘备的荆州绝对是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