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历史大佬分析下,关羽北上攻樊城,刘备知道吗?兵败了又为何不救?
关羽北上攻打樊城,刘备也许并不知情。但是,在经过了四个月的战争,刘备要说还不知情,那就说不过去了。但是,蹊跷的是,在关羽几个月的战争中,刘备没有给关羽一兵一卒的援助,这就引起了多方面的猜测。
其中一个猜测就是近代的某位国学大师的推测,那就是刘备、诸葛亮认为关羽权高位重,怕尾大不掉,所以借刀杀人害了关羽。这是从帝王之心来推测的,也有几分道理。因为当时的关羽镇守荆州,俨然已经成了个半独立的诸侯。他在荆州独断专行,没有人敢对他指手画脚。
而且刘备对关羽也不是没有防备。他给关羽配备了一个军政班子,文有以潘濬为首的政治人才,武有糜芳、傅士仁这样的老部下。可是在东吴袭击荆州的时候,他们都毫不抵抗的投降了东吴,陷关羽于死地。
更有甚者,关羽镇守荆州,本该以峡口为界,将荆州和宜都联为一体。这样关羽就可以通盘指挥,进可攻退可守。但是,实际上宜都并不归关羽管辖。这使得关羽的实际纵深很浅,在遭到东吴攻击的时候,没有反应的空间。
在关羽攻打襄樊的时候,他连上庸的刘封、孟达都调不动,这说明了刘备给他的假节钺的权力形同虚设。这一切,都表明了刘备对关羽的戒心。再加上关羽出征前做的那个噩梦,梦见一头大猪咬他的脚,醒来说自己前景不吉。那么,谁的名字中有和猪一样发音的字呢?这一切似乎都印证了那位国学大师的推测。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推测是不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关羽对刘备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刘备和关羽名为君臣,恩同父子。而且关羽是刘备手下军事能力最强的武将,号称是“蜀小国,名将唯羽。”
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在两路北伐时,其中一路选择了从荆州北伐。这一路的带领者的那员上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关羽。而且荆州作为北伐的基地,在刘备、诸葛亮心里至关重要。在天下大势未定,关羽又没有反叛之心的情况下,刘备、诸葛亮除掉关羽是不合情理的。尤其是,关羽的生死还关系着他手下的那支主力军,还有荆州的存亡,刘备、诸葛亮是不会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的。所以,借刀杀人的推测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关羽攻打襄樊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有两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刘备派遣说,也就是关羽攻打襄樊是受刘备的派遣。这是因为,刘备虽然占领了汉中,但是他随即就自立为汉中王了,这引起了曹操强烈的愤恨。当时曹操就要亲自率领军队,再次入川,讨伐刘备。这个时候,曹军的主力还滞留在关中,随时可能对汉中发动攻击。刘备在益州北部的压力很严重。
为了防备曹操可能的攻击,刘备在蜀中动员人力,大肆修筑道路、桥梁、驿站馆舍。同时,刘备派刘封、孟达占领上庸,扩大占领区。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派关羽北伐襄樊,调动、牵制曹操的主力,为蜀中减轻压力是有一定的可能的。
第二个说法则是关羽自作主张说。那就是关羽出兵并没有向刘备请示,就自作主张发动了对襄樊的攻击。因为当时关羽接受了刘备假节钺的封赏,拥有了在军事行动上独断专行的权力。关羽在观察了当时的形势,敏锐的发现了战机,所以发动了对襄樊的战役。
这是因为曹军主力远在关中,襄樊地区曹军的兵力不足。再加上宛城刚发生过暴动,当地百姓对曹操不满。关羽又拥有一支精锐的水军,他可以利用水军割断襄阳和樊城的联系,各个击破。按照关羽的预计,夺取襄樊是有把握的。如果夺取了襄樊,那么关羽控制的荆州就有了防御纵深,而且有两条水路和蜀中联络。这样,关羽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我们对上面两个说法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关羽自作主张攻打襄樊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这是因为,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在夺取荆州和益州后,有一段战役休整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主要是巩固内部,与孙权搞好外交,然后等到曹魏的内乱,再发动两路北伐。因此,在夺取汉中后,刘备就开始了内部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是不会让关羽北伐的。
如果刘备让关羽攻打襄樊,他至少也会命令上庸的刘封、孟达配合。而从历史上来看,刘封、孟达根本就没有得到过刘备的指示。这才使得刘封、孟达找借口推脱了关羽要求援助的请求。
那么,既然攻打襄樊是关羽独断专行,刘备不援助他就情有可原了。不过,对于关羽的失败,刘备、诸葛亮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在长达四个月的战争时间里,刘备、诸葛亮对于关羽不管不问,这实在是说不过去的。而且,对于宜都的处理,刘备也是欠妥的。刘备要不就将宜都直接交给关羽管辖,给关羽增加战略纵深。要不就给宜都配备精兵强将,作为关羽的后盾。可刘备派了个无能的樊友当太守。当东吴进攻的时候,樊友弃城逃走,剩下的几万人群龙无首,全部被东吴消灭。东吴从而控制了峡口,切断了荆州和西川的联系。到这个时候,刘备就算是想救援关羽也不可能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请历史大佬分析下,关羽北上攻樊城,刘备知道吗?兵败了又为何不救?
先简单说说关羽北伐过程:
219年五月,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就开始北伐,具体是什么时间起兵的,没有明确记载。
七月,曹操派于禁支援曹仁攻打关羽。关羽至少是在七月前起兵的。
八月,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包围樊城。
十月,孙权上书向曹操称臣,请求攻关羽表忠心。曹操从洛阳发兵南征关羽,大军还没到,徐晃已经打败了关羽,樊城之围得解。
十二月,潘璋的司马马忠抓获关羽及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
220年正月,关羽父子被杀。
关羽北上攻樊城,至少持续了半年,期间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都想到迁都了。刘备手下第一大将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曹操、孙权两位大佬都知道,刘备要是不知道,那说得过去吗?刘备作为一方诸侯,一代枭雄,要是连这都不知道,那还打什么仗,争什么天下?只能回家抱阿斗去。
关羽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他自身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荆州及整个蜀汉实力有限,而且关羽孤军遭遇曹操、孙权两大集团夹击,很难不败。关羽再牛,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抵抗两大集团的明枪暗箭。
这场战争,刘备不知道在干什么,毫无动静,没有给荆州方面任何配合,更没有支援荆州。史书没有将这段明确记载,刘备没有支援荆州的原因只能靠猜测。
我认为刘备没支援荆州,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益州、汉中连连征战,消耗过大,无力再起兵支援荆州。
刘备汉中苦战,已经到了全民参战的地步,与曹操死耗,最终得到了一个空汉中。汉中刚刚到手,还没拿稳,也需要兵力防守,担心曹操卷土重来。刘备需要时间发展汉中,恢复益州,无力支援荆州。关羽北伐也可能是为了缓解汉中方面的压力。
关羽败亡后,刘备在两年后才东征孙权,这肯定不是因为他被称帝给耽误了。这期间刘备应该是在凑兵凑粮,为东征作准备。这也说明汉中之战后,益州很难再凑出多余的兵力了,特别是粮草问题。
第二,刘备集团太过轻视孙权,特别是对吕蒙研究的不够,统一战线工作也没做好。
关羽一直对孙刘联盟表现的就不积极,得罪孙权。北伐路上缺粮,连招呼都不打,就把孙权的粮仓给抢了。实际上整个刘备集团,也看不出他们对孙刘联盟的战略有多积极,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忽略了盟友的利益。
鲁肃在世时,坚持贯彻维护孙刘联盟的政策,两边虽有矛盾,但联盟还是维护了下去。但鲁肃死后,吕蒙表面对关羽客客气气的,实际上是孙刘联盟的反对者,一心要取荆州。关羽对吕蒙有提防,刘备这边很显然不知道吕蒙心思。
刘备似乎一直都没把孙权放在眼里,孙权找刘备讨荆州,刘备总是一句话就打发了,自己坐大的同时,没有给孙权任何好处,反而锋芒毕露,让孙权集团有危机感。孙权也不想看着刘备坐大,心中早已不想按鲁肃的路线走。这时候东吴上下都想拿荆州。
关键是刘备一直不把孙权放在眼里,又不对孙权做好足够的防范,这是最要命的。
第三,刘备连续取了益州,汉中,开始膨胀自大,目空一切。
刘备自赤壁之战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还从曹操手上夺取汉中,便有了膨胀的意思,以为区区樊城 ,关羽能轻松拿下。所以没有下令樊城附近部队去听关羽节制,以至于关羽要刘封出兵帮忙打樊城,被刘封无视。
而且关羽前期确实一直都是捷报连连,刘备估计陶醉于关羽的杰作中,以为关羽必胜,没有察觉到危机,没有做相关防备措施。
第四,关羽兵败的速度太快,刘备来不及反应,关羽就已经死了。
关羽出兵半年,前面四五个月都是非常顺的,也打出了气势和威名。到了十月份,关羽被徐晃击败,吕蒙袭取荆州,形势急转。
关羽从开始形势被动到被抓,也就两个多月时间,刘备仓促间来不及起兵支援。陆逊已经截断了益州往荆州之路,就算刘备能凑点兵出来,也无济于事。
第五,刘备过于相信糜芳,没想到跟随自己多年的小舅子是这种货色。
谁能想到,自己的小舅子也能不战而降。如果南郡坚守,支撑到关羽回军,击退东吴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刘备把小舅子糜芳放在荆州本就莫名其妙,可能真的是监视关羽的。
第六,还没想好,等想好了再补充或等他人帮忙补充。
刘备借刀杀关羽的说法我是不认同的。要杀关羽也不会以荆州为代价。
关羽失荆州,刘备肯定是有责任的。刘备盛极而衰,估计还是膨胀心理作怪。
刘备也并不是什么仁义之君。
刘备因预言家张裕跟自己过不去,不顾诸葛亮劝阻,杀张裕。
秦宓劝谏,惹刘备不高兴,也差点被杀。
赵云与刘备共患难,刘备得志后便疏远赵云。
法正不死,诸葛亮也未必能坐稳第一文臣的位置。法正军事奇才,但论人品、治国远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跟随刘备多年,都不敢直言进谏,招惹刘备。
种种迹象表明,刘备有夺天下之志,未必有坐天下之能。
刘备的盛极而衰,不能说是天不佑大汉,最终还是刘备自身的原因。
请历史大佬分析下,关羽北上攻樊城,刘备知道吗?兵败了又为何不救?
关羽北伐襄樊,刘备肯定是知道并授权的,甚至很可能刘备下达的命令。而刘备不救关羽,是因为关羽的失败太突然。
现在网上有些人认为,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因为关羽在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时都没有立功,所以自行决定出兵北伐襄樊以建立功勋,结果招致大败。不过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关羽确实没有参加益州、汉中两次争夺战。但是在益州之战爆发以后,刘备抽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入川,荆州军主力大部去了益州。关羽仅率偏师就守住了荆州,这本身就是一件大功,并不需要另外想办法去建功立业证明自己。
而且虽然关羽假节钺,理论上有自行调动军队的权限。不过东汉末年起军阀征战,各实力派对军权都非常重视。关羽北伐襄樊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自作主张,肯定会实现告知刘备。
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羽北伐襄樊的同时,刘备命在荆州的孟达也率兵北伐,配合刘封夺取了上庸,显然荆州军的调动主要还是来自刘备的命令。关羽北伐襄樊很可能是刘备命令下,和孟达进攻上庸互相配合的一个军事行动。
而刘备之所以没有救关羽,主要还是因为关羽的失败太突然。
关羽北伐襄樊时,先后击败了曹仁和于禁,重创了曹军。即使徐晃击败关羽,荆州军不得不放弃围攻樊城时,依靠着水军优势,关羽还是成功维持了对襄阳的包围。因此光从和曹军作战的结果来说,关羽并没有太大的危险。
关羽的失败,主要还是因为吕蒙偷袭荆州,而留守荆州的糜芳和傅士仁不战而降。特别是糜芳是刘备集团的元老,是荆州仅次于关于的第二号人物,他的投降导致荆州短时间内失守,刘备和关羽都来不及救援荆州。
而且吴军在夺取荆州以后,陆逊立刻率兵控制了夷陵。这么一来刘备想就关羽必须首先击败陆逊,然后才可能和关羽一起攻打荆州。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必须要完成军队集结、粮草准备等工作,需要不少时间。而关羽在退兵途中就已经兵败,刘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完成大规模出征的准备,所以才始终没能做出反应。
请历史大佬分析下,关羽北上攻樊城,刘备知道吗?兵败了又为何不救?
关羽北上攻击襄阳、樊城等军事行动,刘备不仅知道,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配合刘备的工作。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关羽的荆州之战实在打得不是时候。
关羽在荆州北上,刘备等人在做什么?关羽在荆州率军北上,是在公元219年。他率荆州军旅北上攻击襄阳、樊城,但在取得了极大胜利战果之后,被吕蒙等人钻了空子,兵败被杀。
而蜀汉势力也是从这之后彻底失去了对荆州的统治力。
那么,关羽兵败被杀,刘备等人在同一段时间里在干什么呢?
刘备也在打仗,并且打得是更为重要生死存亡战争,也打得非常辛苦,这就是蜀魏之间的“汉中之战”。
这一场战争也是曹操和刘备最后一次正面交锋。
刘备进攻川蜀之地的同时,曹操再次平定了汉中。这一举动让刘备坐卧不安,因为汉中是蜀地门户,一直有“无汉中则无蜀”的说法,这是“家门之祸”。
刘备是想要在川蜀立足的,所以这一颗钉子必须拔出,否则将永无宁日,魏国不仅可以封锁住蜀汉北上的路径,更是可以直接派军队在其大本营肆意骚扰。
所以,公元217年,刘备派军队进攻汉中,次年又亲率大军增援,但是屡屡败绩。
曹操镇守汉中之地的大将就是张郃与夏侯渊,再当时都是一流统帅,还占据地利优势,这一战打得苦不堪言。
就在这个时候,公元219年,关羽悍然出兵北山,从荆州进攻襄阳、樊城一代,大有长驱直入的态势,似乎想要一鼓作气攻下许昌。
这一来就给曹操势力吓得不轻,曹操正在汉中和刘备对峙,于是只能派遣于禁等人去防守。
打了两三年的汉中之战,从开始据守险隘,到后来的双方相持,在关羽准备攻打荆州的时候,曹魏迅速败退。
那么,关羽这一次出兵的目的就很明显了,是为了牵制在汉中作战的魏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不得不放弃汉中之地,退回中原守护许昌。
荆州在三国中后期是一个什么地位?早在《隆中对》时期,诸葛亮就给刘备规划了蓝图,要占据荆州的地利,然后吞并巴蜀,自此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荆州”的位置不用多说,明显的四战之地,交通要冲,无论是北上南下还是西征东进,这里都是必经之地。
所以,在诸葛亮的规划里是: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也就是说,这块地区只有在何巴蜀配合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因为巴蜀地区易守难攻,只有他们出川作战的可能,北方的曹魏政权是不会主动来攻击巴蜀的。
而荆州就是蜀国统一天下的发动机,如果要北伐或者东征,那就由上将率军出击,粮草、兵源、器械等等物资都可以又长江水道源源不断地运送至荆州,所以这个地区不存在后方空虚的时候。
而川蜀之地也可以由刘备率领一支军队出川做做样子,就能把曹魏政权相当一部分军力牢牢地按死在西部,无论是北伐还是东征,都会形成“一对一”的局势。
这样的战略在当时像鲁肃、甘宁等人早就提出过了,荆州和巴蜀之地是必须要拿到手的,从此二分天下或者三分天下。
刘备在何孙权达成同盟之后,在荆州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从孙权的角度来说是“借荆州”,但其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纯粹是孙权仗着东吴的势力比刘备大,强行欺负这个盟友。
从道理上来讲,荆州之前是刘表的势力,之后是刘琦的势力,要继承也是刘备有资格,关东吴什么事?
退一步讲,荆州被曹操占据了,但是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很多地域都是刘备率军夺回来的,又关你东吴什么事情?
东吴只不过是占据了当时的南郡一小部分而已,真敢在刘备势力包围下收住这块区域吗?
双方给个台阶,说是将“南郡”借给刘备,说得好听而已。
但是东吴翻脸不认,偏偏说借给刘备的是“荆州”,所以要归还的也是“荆州”。
其实就是看到了“荆州”和“益州”联合起来的威力,而东吴如果不能夺回荆州,就会被锁死在长江以南。
所以,东吴宁可撕毁盟约,也要和曹魏联手驱逐蜀汉在荆州的势力。
而曹操的势力其实是这一战略的最终受害者,因为荆州和益州第一次联合作战,就让他吃尽了苦头。
汉中之战折损了上将夏侯渊,荆州之战又折损了上将于禁。
至此,蜀汉势力的方略到底成效如何,一清二楚。
所以,魏国也及时与吴国联手,趁着刘备刚刚打完汉中之战无力东顾,迅速清除掉蜀汉在荆州的势力。
那么,刘备在221年称帝之后,选择倾尽蜀兵来伐吴,就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不得不为之。
蜀汉如果失去汉中,是丢了立国之本;但如果失了荆州,是丧失了逐鹿天下的能力。
东吴当时也意为既然木已成舟,孙刘联盟还是必须要存在的,刘备应该会吃个哑巴亏,不会大动干戈。
但是,当刘备起兵伐吴的时候,孙权也不认错,丝毫没有透露出“共治荆州”的意思,只是轻飘飘得一句“遣书请和”而已。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失去“荆州”之后的蜀汉其实是步履维艰,只能靠着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步步血战,但几乎是没有任何成效的。
那么,关羽这一次所谓的“大意失荆州”其实并不成立,他本身就是为了配合刘备汉中之战而做的举措,牵动荆州布防是必然的。
三方其实都在赌运气:
- 蜀汉在赌东吴不会撕毁盟约;
- 东吴在赌蜀汉不会起兵伐吴;
- 曹魏在赌东吴会对荆州偷袭。
实际结果来看,三方互有胜负,蜀汉扫清了立国障碍,但丢了逐鹿的本钱;曹魏失去了两块战略要冲,但消泯了蜀汉的威胁;东吴虽然得到了荆州的战略要地,但也被损耗了大量国力,与蜀国产生了不可消除的隔阂。
而这个时机实在是巧妙,刘备刚刚打完汉中之战,根本无力救援;曹操新败,无法构成威胁;东吴本身就理亏,还需要镇守荆州,也没有办法对其他两方造成威胁。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请历史大佬分析下,关羽北上攻樊城,刘备知道吗?兵败了又为何不救?
首先无论是《三国志-先主传》还是《关羽传》都没有记载刘备派关羽或者关羽请命去打襄樊。
另外刘备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可以代表刘备亲征,行使相应的权利。
所以关羽应该是自作主张去打魏,刘备并不知情。
关羽水淹七军,主要是占据天时,据《三国志》记载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降大雨,突然汉水溢出。那么可以分析关羽是在9月-11月降于禁,斩庞德。
而关羽被害,是建安二十四年末(220年1、2月)也就是说从关羽水淹七军到关羽被害,最多4个月,最少2个月的时间。
史书上记载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华夏指中原地区,是曹操的地盘。而刘备远在西川地区,地势险恶,道路崎岖,所以在通讯方面肯定比曹操得到消息更慢。比如《先主传》记载伐吴,春天出兵,七月才到夷陵。以此类推就算是快马加鞭,通风报信也得一个多月的时间。
关羽的战败并不是单方面的在樊城战败,自己的大本营也投降了,关羽算是两面被攻,连退路都没有,想发兵求救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我认为关羽被杀,刘备可能才刚知道关羽水淹七军大胜的消息不久,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所以关羽被困,刘备没有发兵来救。
请历史大佬分析下,关羽北上攻樊城,刘备知道吗?兵败了又为何不救?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羽北上攻打樊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刘备在汉中方向的压力,打通汉中和荆州的阻碍,实现隆中对分兵北伐,复兴汉室的目标。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关羽肯定是要通知刘备的,而刘备内心也是赞成这次行动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刘备在夺下汉中后,又派刘封、孟达拿下上庸等东三郡,如果能够再拿下樊城和襄阳,那汉中和荆州将连在一起,诸葛亮提出的跨有荆益,分别出兵的战略才有实现的可能。所以刘备也是赞同拿下樊城和襄阳的,只是需要一个好的时机。
樊城之战是在刘备、曹操汉中之战结束后爆发的,汉中之战曹操被击败,此时曹操的主力都还在西线,而曹操在樊城、襄阳一线的防守力量是比较薄弱的,这就让关羽看到了机会。
关羽迅速围住樊城进行猛攻,曹操赶忙派出于禁、庞德率领七军进行增援,不想连日暴雨,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都想迁都暂避锋芒,樊城守将曹仁更是一度想弃城而逃。这种情况下,在刘备看来樊城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根本不会想到关羽会失败,所以战役一开始并没有派出援军。
关羽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被东吴背后偷袭,失去了荆州,麾下士兵也因为挂念荆州的家人而四散而去。但是从刘备的角度,因为之前关于荆州归属的问题,双方经过谈判,以湘水为界平分了荆州,刘备觉得自己是吃亏的,孙权应该满足了,压根儿就没想到孙权会撕毁同盟偷袭荆州,等到刘备反应过来再派援军已经来不及了。
以上可知,关羽北上攻取樊城本就是实现隆中对的必要前提,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刘备肯定是知道的。樊城之战前中期关羽优势明显,樊城被攻下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刘备觉得根本不需要增援关羽。另一方面就是低估了孙权对荆州的觊觎之心,孙权发动偷袭战局急转直下,等刘备反应过来再派援军已经为时已晚。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