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没有到过汉中?可以举例一二吗?
曹操到过汉中,而且还来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建安二十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汉中。七月,曹操占领南郑,张鲁逃往巴中。这个时候,刘备和孙权正在湘水对峙,争夺荆州的所有权。
曹操的手下司马懿、刘晔都建议曹操趁夺取汉中之威,加上益州空虚,对益州进行攻击。曹操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还说什么人心苦不知足,既得陇又望蜀。于是,等到十一月,张鲁投降后,曹操就留下夏侯渊镇守汉中,自己回到许都。
但是,曹操不去继续攻打益州,益州的刘备由于唇亡齿寒,却要攻打汉中。刘备在建安二十三年,出动人马攻打夏侯渊。在这次战役中,刘备在初期,派遣的将领没能取胜。于是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在法正的辅佐下攻打汉中。
在定军山一战中,刘备采纳法正反客为主的计策,击败了夏侯渊。在战斗中,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操留守汉中的军队群龙无首,幸亏在郭淮的建议下,大家推举张郃为主将,才稳定住局势。
但是,即便如此,在汉中的曹军处境依然十分困难。为了挽回局势,曹操被迫拖着重病的身体,再次率领军队来到汉中。可是,由于夏侯渊的失败,刘备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势。刘备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果然,在刘备的严密防御下,曹操得不到与刘备决战的机会。再加上曹军的形势不利,前有刘备的军队阻挡,后有秦岭的阻碍,曹操的军队补给困难,士气低落。曹操只得率领军队撤出汉中,返回关中。
当时曹操评价这一次战役时说,南郑就是一座天狱,中斜谷道则是五百里的石穴。在这种险峻的地势中,曹操能够将全军安全撤出,已经是万幸了。也正是这一次教训,很久之后,曹魏都没有对蜀汉发动过进攻。倒是诸葛亮向曹魏进行了五次北伐。
这就是曹操两次前往汉中的经过。曹操在第一次攻下汉中后,没有趁势攻打益州,主要是他的后方不稳。用法正的话来说,就是有“內逼”的情况。这给了刘备攻打汉中的机会。在夏侯渊战死后,曹操不得已再次来到汉中,救出了夏侯渊的残部。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曹操有没有到过汉中?可以举例一二吗?
作为三国时候的战略要地-汉中地形地理属盆地,横亘在关中平原与天府之国四川之间,无论战术及战略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有着雄武之才的曹操,一生戎马,也多有率兵亲征的例子,汉中自然是来过的。
第一次平张鲁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汉中此时尚在割据汉中多年的张鲁手中。曹操率军征讨汉中,张鲁之弟张卫举兵抵抗。
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 《三国志》
曹操率军十万经宝鸡陈仓、散关,入凤县,并到达如今汉中勉县水磨湾,与张鲁之弟张卫所率大战。期间,因张卫等据险而守,曹操战事并不顺利,多有伤亡,甚至曹操因为粮绝萌生退兵的意思,然而战事最终还是朝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发展。最终张任兵败,夏侯渊斩杨任,张鲁也逃亡巴中,最终封锁仓库,率众投降曹操。
汉中褒谷口写“衮雪”在汉中,很多本地人其实都会知道“衮雪”二字的来历。汉中博物馆(古汉台)也有二字的石刻保存。这雄浑的二字便传是当年曹操路过褒谷口,见褒河水奔涌而出,撞石如雪,心中文思而想,书下衮雪二字。随从提醒此处“衮“字缺水,曹操则说,此处便在水边,哪里缺水了。
当然,曹操留字在此的时间一说为征讨张鲁胜利后,曹操在汉中的5个月某天游览在此。二说为,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路经此地留书。
当然,此时与曹操在汉中对峙的已经是刘备所部了。前因为正月时,曹操家将夏侯渊被黄忠刀斩与定军山下。到了三月,曹操率兵从长安经斜谷一则为报仇,二则重夺汉中战略优势。
此时,曹操面对的是远比张鲁狡猾且有才的刘备,而先前夏侯渊被斩,无论从气势以及战略态势上,曹魏已不占优,故而曹操在汉中疲于对战两月后,五月退兵长安。就这样,汉中这一战略要地算是交给了刘备。
结语事实上,作为很多汉中人,无论在史书中曹操是否到过汉中,但作为汉中人耳熟能详的古汉台中陈列的“衮雪”二字已经足够在汉中人的脑中留下曹操曾到汉中的印记了。
当然,从史事而说,本就戎马一生、亲力亲为的曹操自然是到过汉中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