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也是曹魏元老级功勋名将,为什么不举兵反抗篡权的司马懿?
郭淮是从曹操时代就参加曹军阵营的人,在司马懿篡权的时候,郭淮作为曹魏的老臣,却没有去讨伐篡权的司马懿。这是因为,郭淮早就被司马懿收服了,成为了司马懿势力的成员,他怎么可能会举兵反抗司马懿呢?
郭淮是一员能力很强的将领,他的戎马生涯中,仅仅在阳溪之战中败给魏延一次,就再也没有败绩。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每一次行动都被郭淮料到,预做准备,遭到挫败。而姜维更是屡次被郭淮打败,吃了大亏。
郭淮在曹操时代,随同夏侯渊进驻汉中之后,就成为曹魏在关西军队的核心人物。他在关西三十年,主要的对手就是蜀汉。而司马懿苦心积虑的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也是从统帅关陇军团开始的。司马懿为了将这支军队收为己有,不惜借刀杀人,让张郃死在了诸葛亮的箭下。
郭淮作为关陇军团的核心人物,当然是司马懿拉拢的对象。张郃之死,也是对郭淮之流的教训。他们看到司马懿的手段,自然也归顺了司马懿。从此,司马懿利用防御诸葛亮的机会,清洗军队,扶植亲信,将关陇军团变成了自己的军队。
在曹爽的年代,对司马懿进行了压制。曹爽将关陇军团的统帅换成了夏侯玄。但是,在史书中记载,夏侯玄虽然是军队的统帅,但是部下并不听他的。整个关陇军团军纪涣散,直到司马师担任了统帅,军队才服从了指挥。从这个细节就知道司马懿在这个军队中下的功夫。当然,郭淮作为司马懿的心腹,在这里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在司马懿杀了曹爽,罢免了夏侯玄,就开始在关陇军团中清除曹魏的势力。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年轻有为的夏侯霸。司马懿是用郭淮来清除夏侯霸的,他认命郭淮作为夏侯霸的顶头上司。夏侯霸和郭淮本来不和,加上他知道郭淮和司马懿的关系,为了逃命,他只得投奔了蜀汉。
所以说,郭淮早就背叛了曹魏,投靠了司马懿,成为了司马懿的心腹。司马懿掌权后,他的官职天天提升,享尽了荣华富贵,他怎么可能去讨伐司马懿呢?
司马氏在建立晋朝后,也是看到了曹魏灭亡,皇室孤立无援的教训,大封群王,谁知道又造成了八王之乱,导致了更快的灭亡,这就是后话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郭淮也是曹魏元老级功勋名将,为什么不举兵反抗篡权的司马懿?
郭淮长期担任曹真的副手,在对抗诸葛亮的多以征战中冲锋陷陈,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连张郃都受其节制调遣。曹真与司马懿长期明争暗斗,在名位上曹真是宗室,压着司马懿,司马懿也让着曹真。但在对抗诸葛亮的征战中,曹真才华大大逊色于司马懿。曹真一是病的原因,二是着实斗不过诸葛亮,出于边防安危的考虑,甘愿把都督大印让给了司马懿。曹真死后,司马懿斗败了他的儿子曹爽,并把其灭门。司马懿很恶毒要把曹爽一线的人都要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当然做为曹真的副手,曹爽的父辈人物郭淮也在其中。只是郭淮一直在边防对抗着姜维,一是边关防守重要,二是郭淮未在京城。但司马懿也在盯着郭淮的一行一动。郭淮也在考虑自己在司马与曹两个集团角逐中何去何从,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已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一旦出手必将失败。不如装聋卖哑,善终自身。司马懿看到郭淮没有反对行动,也就放过了他,毕意多一个敌人,就会多一份风险。所以郭淮一直到死,都把自已置身于局外。
郭淮也是曹魏元老级功勋名将,为什么不举兵反抗篡权的司马懿?
郭淮的一生成就与曹魏的前三代皇帝有着紧密的联系,算是曹魏元老级功勋名将, 郭淮为曹魏出过力,也从曹魏那里获得了显赫地位。
但是,司马懿篡权后,深受曹魏恩惠的郭淮为何不举兵反抗呢?主要原因有三点,司马懿对郭淮有恩,郭淮家族利益,郭淮看好司马懿。
1.司马懿对郭淮有恩诸葛亮北伐,而郭淮正好在雍凉任职,当时许多将士忌惮诸葛亮的威名,纷纷弃寨而逃,逃兵不下数万。曹睿为此大怒,并下旨想要杀了郭淮等人,关键时刻司马懿挺身而出才救了郭淮,因此,司马懿对郭淮有救命之恩。
当年太尉王凌谋反失败,司马懿诛灭王凌三族,适好郭淮的妻子王凌之妹也在名单之中。最后,郭维向司马懿请求赦免才得以生还。
可见,司马懿对郭淮有恩在先,道义上让郭淮不能反抗司马懿。
2.家族利益不允许郭淮反抗司马懿郭淮出身于太原郭氏家族,其祖父郭全是东汉大司农,父亲郭缊是东汉雁门郡太守,其家族势力遍布并州,也是当地的世家豪族之一。
如果郭淮起兵反抗司马懿,成功了固然可以给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一旦失败将会给全族带来灭顶之灾。
巨大的家族风险可不是郭淮一人可以承担的,因此,郭淮不得不以全族的前途和利益为重,选择默认司马懿对于曹魏的篡权。
3.郭淮看好司马懿郭淮接触最多的人是司马懿和曹真,曹真就是曹魏的代表人物,对于此二人,郭淮更欣赏司马懿。
曹真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靠着曹氏关系才当上大都督的,而司马懿满腹经纶,运筹帷幄,两人形象对比鲜明。加上郭淮自一直和司马懿共同浴血奋战,共同对抗蜀汉北伐,因此,郭淮对于曹魏的好感低于对司马懿的好感,这也是司马懿夺权的时候,郭淮没有发兵反抗的原因之一。
总之,司马懿先有恩于郭淮,加上郭淮看好司马懿,考虑到自己的家族利益,郭淮自然不会举兵反抗司马懿。
郭淮也是曹魏元老级功勋名将,为什么不举兵反抗篡权的司马懿?
郭淮是曹魏后期的边防重臣,先后辅佐曹真、司马懿抗蜀,后在魏西陲主持防务。司马懿篡权,郭淮按兵不动是因为:
一,审时度势。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控制了朝政,皇帝逐渐沦为傀儡;曹真之子曹爽继父之位辅政,此君是典型的权二代和酒囊饭袋,政变后投降被灭族;郭淮兵力有限,军事谋略远逊于司马懿;军中高级将官和自己的家眷大都在都城,不敢妄动。
二,司马懿政变后,携天子以令诸侯。政变后,几起反对司马懿的军事斗争迅速被扑灭。而起事者的官爵、军事力量远大于郭淮。且对郭淮,司马懿已有防备,稍有异动,正好借机除掉与曹真甚密势力。
三,曹魏自曹睿后,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可谓气数已尽,已失去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集团的支持。为了维护和拓展既得利益,他们都寻找新的政权代理人。司马懿是三朝重臣,军功显赫,门生故吏遍布军队和朝野,是当时的不二人选。
郭淮也是曹魏元老级功勋名将,为什么不举兵反抗篡权的司马懿?
郭淮也是曹操在后期征战的宿将,一直受重用。曹真一直提拔他,司马㦤也器重他。高平陵政变后,他站在司马氏一边是因为对曹爽不满。曹爽被干掉了,他自然站在司马懿一边对付曹爽的亲信夏侯霸。
郭淮也是曹魏元老级功勋名将,为什么不举兵反抗篡权的司马懿?
哈哈哈
我先大笑三声......
要搞清为什么不反抗司马懿,首先就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反抗司马懿。
在司马家逐渐篡权的过程中,除了初期的曹爽之外,还发生了著名的“淮南三叛”,先后在嘉平三年(251年)王凌叛乱,正元二年(255)魏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寿春,讨伐司马师,甘露二年(257)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虽然无一例外,三次叛乱皆以失败告终,但今天我们主要是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这三次叛乱,以说明为什么郭淮不反叛。
在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司马懿率领家族死士发动“高平陵政变”,驱逐曹爽,夺取了魏国的实际控制权。这次政变其实非常凶险,因为当时皇帝曹芳和魏国的实际掌权人曹爽以及诸多文武大臣并不在洛阳城中,而且曹爽带走了禁卫军,魏国的故都许昌和洛阳一样建有武库,存放了大量兵器。此时司马懿只有数千死士,迅速控制了洛阳城,变相扣押了随驾大臣的家属,然后快速封锁了洛水渡口,但并没有掌控皇帝。此时从法理上说,皇帝仍然是天下正统,只要皇帝在,曹爽大可以率领禁卫军和随驾文武大臣奔赴许昌,以天子名义宣布司马懿叛乱,征兆天下兵士勤王,甚至可以发动许昌城中百姓,用武库的兵器快速武装百姓。只要勤王的各路军马一到,司马懿不攻自破。因为,此时,各个世家大族,各地的军政首领,虽然和司马懿很多有私交,但是曹魏的天子还在,司马懿一旦被定义为叛乱,各地武装力量肯定会云集许昌勤王的,此时的郭淮也一定会帅雍凉精锐东进勤王,趁机干掉司马懿。
但是年轻的曹爽犯了大错,轻易听信了司马懿的花言巧语(司马懿指洛水为誓,表示不会杀掉曹爽等人),最终在自我解除兵权不久后被司马懿灭族,整个曹氏家族被圈禁邺城。
对于这件事情,天下世人是十分不齿的。
你司马懿享受着曹氏帝国的恩遇,却杀害驱逐曹氏宗亲,甚至违背誓言,这是小人所为。你司马懿如今实力大,就可以篡夺权利,我实力不比你差,凭什么不可以把你干掉,我来掌控帝国的权利?
这种思想自从司马懿篡权后在整个魏国内部蔓延,很快,有了第一个尝试者,王凌。
王凌,是设计诛杀董卓的大司徒王允的侄子,出身比司马懿高贵,历任扬州和豫州刺史,征东将军,高平陵之变时已经是司空(三公之位),资历比司马懿还老。所以司马懿当权,王凌第一个不忿,凭什么?老子为啥不能干掉你,自己当权。
嘉平三年(251年),时任太尉,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的王凌,趁着吴国进犯的时机,勾连兖州刺史令狐愚,准备发动病变,但是事有不巧,令狐愚竟然在关键时候死了,导致秘密泄露,王凌一看自己那点人马不顶事,赶紧低头认错。但是司马懿没给他机会,先是骗他自首,之后诛灭三族。
王凌叛乱,实际完全为自己,谈不上什么忠君爱国,要是真的忠君,不会在政变三年后才举兵。
接着,第二个尝试的人来了,趁着司马懿嗝屁之后司马师尚未完全掌控朝局,正元二年(255)魏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寿春,讨伐司马师。这两个人也是完全为自己着想,希望干掉年轻的司马师,自己当权。虽然司马师赔掉了一只眼睛,在战争结束不久也追随司马懿去了。但叛乱还是被镇压下去了。
接着,司马昭上位不久,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趁机反叛,诸葛诞勾连吴国,准备长期作战,因此带领十万士兵固守寿春,但是猪队友吴国实在是不堪,支援无望,最后量尽突围失败。诸葛诞是因为什么反叛?我相信绝对不会是忠于魏国皇室,因为诸葛诞的权利蛋糕是司马家族分给他的,是在镇压文钦和毋丘俭叛乱后获得了淮南的实际控制权。而且诸葛诞反叛很明确,勾连吴国,就是希望掌握大权。
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反叛,我们就会知道郭淮为什么不反叛。
郭淮,世家大族出身,在夏侯渊战死定军山后,出来力推张郃主持军事,能力出众,历任征东大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典型的地方军头,而且是司马家笼络的核心力量。司马懿都督雍凉诸军事,对抗诸葛亮的时候,对郭淮也是尊重的很。
司马懿家族历来,对郭淮这些地方大佬,只有笼络的份,没有任何不利。郭淮在情理上没有反叛的必要。在军事上,雍凉地处关西,距离洛阳重重关隘,不容易打过去,反而很容易被孤立。在人员上,不像淮南地区,司马家族从未经营过,雍凉到处都是司马家族安插的人,郭淮还真不一定带的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