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给别人的感觉比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也厉害?
魏延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出色将领,他早就是刘备的部下,和刘备一起进取西川。当年刘备取西川的时候,最初带的大将就只有黄忠和魏延两人。魏延在入川和汉中争夺战中表现出色,逐渐崭露头角。在刘备夺取汉中后,魏延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成为镇守蜀汉北大门的方面大员。
一、魏延生平和战绩。魏延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因为他是诸葛亮时代,蜀汉最出色的将领。诸葛亮在开始准备北伐之后,就把他调到自己的手下,成为自己的直属将领。诸葛亮任命魏延督前部,作为自己的先锋。从此,魏延就活跃在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行动中。
魏延虽然和诸葛亮的战略战术思想不同,在作战中经常发生冲突,不过在北伐的事业上,两人还是能够以大局为重,互相配合。虽然每一次出征,魏延提出的方案都被诸葛亮否决,但是魏延还是忠实的按照诸葛亮的指挥行事。
而诸葛亮经过第一次北伐的街亭之战后,发现自己的手下没有超越魏延的将才。所以,诸葛亮对魏延也是宽容有加。虽然魏延认为自己在诸葛亮手下怀才不遇,讥笑诸葛亮胆怯,叹恨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尽量的发挥,诸葛亮也照样容忍了他。
魏延在诸葛亮的手下,一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作战。魏延仅有的一次独立作战,是在建兴八年,诸葛亮命令魏延吴懿率领一部分兵力西进羌中,招兵买马,组建骑兵。在这一次作战中,魏延采取声东击西,机动灵活的战术,让张郃、郭淮等人摸不清头脑,眼睁睁的看着魏延顺利进入羌中。
魏延在羌中如鱼得水,和当地的羌民关系十分融洽。在很短的时间里,魏延就组建起上万人的骑兵部队。在魏延回师汉中的途中,遭遇曹魏名将郭淮的阻拦。魏延在阳溪之战中大败郭淮,取得了诸葛亮时代难得的一次大胜。魏延也因为这一次胜利被蜀汉政权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从这一次战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魏延的独立指挥能力。连诸葛亮都视为劲敌的张郃和郭淮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郭淮是曹魏的名将,在和蜀军的作战中,多次识破刘备、诸葛亮的计谋,挽救魏军的局势。可是他在魏延面前不堪一击,吃了有生以来有数的大败仗。
二、魏延和关羽、张飞的比较。魏延虽然是蜀汉的一员才能出众的将领,但是,要是和关羽、张飞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因为双方所处的时代不同,所面临的环境不同。
关羽和张飞是刘备起兵的时候的老部下,刘备和他们情同手足,恩同兄弟。在刘备在征战中,他们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关羽和张飞成为刘备手下的大将时,魏延还只是刘备手下的部曲,双方的资历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魏延的能力能够和关羽张飞相提并论,刘备早就提拔他了,何至于要等到入川之时。
而且在旁人的眼中,刘备手下的大将还是以关羽、张飞为首。关羽自不必说,曹操对他百般拉拢,想收为己用。而东吴评价则是,蜀小国,名将唯羽。至于张飞,在当年周瑜给孙权的信中说道,关羽张飞都是熊虎之将,万人之敌。曹魏的阵营中也都执同样的评价。可从来没有见谁这样提到过魏延的,由此,双方的高下可见一斑。
这主要是由年龄和资历造成的。魏延和关羽张飞的年龄相差太大,双方不是一个年龄段上。他算是刘备提拔的新生代的将领。不过,如果从作战能力上来看,魏延和关羽、张飞也有着一定的差距。
魏延在入川和汉中之战中都有表现,但是,比他表现更出色的人大有人在。黄忠阵斩夏侯渊,赵云偃旗息鼓战汉水,就拿张飞来说,先是计取巴郡,义释严颜,后是在巴西大败张郃,打得张郃只剩下十几个人弃马爬山逃命。至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更是威名赫赫。在这些人面前,魏延的表现就不免逊色了。
因此,在刘备封赏将军的时候,封赏的五虎上将中没有魏延,这是当时人对他们的公允的评价。
三、为何魏延声望有超过关羽张飞的声势。不过,在威名的印象里,魏延的声望并不低,甚至有时候感觉他的声望似乎还压过关羽张飞。这主要是由于,在魏延活跃的时代,关羽张飞这些老将早就去世。在诸葛亮的时代,魏延作为刘备留下的硕果仅存的优秀大将,得以独领风骚。
关羽张飞在世的时候,虽然威名远扬,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在刘备的时代,刘备手下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庞统,谋有法正黄权,武有五虎上将。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在作战中就可以按照这些人各自的特长,对他们合理安排。每一个军事行动,刘备都可以让几员将领互相配合,得到最佳的效果。
可是到了诸葛亮时代,蜀汉先是丟了荆州,关羽一支主力全军覆没。后是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蜀军精华毁于一旦。再加上病老而死的将领,整个蜀中已经缺乏优秀的将领。
再加上诸葛亮在重建蜀军时,对将领的挑选标准过于苛刻,使得蜀军中没有将才可用。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就成了蜀军中的领军人物。我们在诸葛亮的所有的军事行动中都能看到魏延的身影,对他的表现记忆犹新。
在当年刘备选择汉中太守时,也给我们一个错觉。当时选拔的时候,大家都认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自以为是自己。可是宣布人选是魏延的时候,一军皆惊。这似乎是说,在刘备的眼中,魏延的才干超过了张飞。
其实并非如此,这是刘备的一个合理的安排,并非是魏延的才干超过了张飞。这是因为刘备让魏延防守汉中,为下一步北伐关中做准备。魏延要担负起北伐基地的重担。而张飞的部下则是机动部队,为下一步北伐做准备,并且还担任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在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为了讨伐东吴,就决定调张飞这支人马投入战斗。这就解释了刘备任命魏延而不是张飞担任汉中太守的原因。
因此,感觉魏延的风头压过了关羽张飞,这也是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错觉。只是各方面的需求,才使得魏延能够在诸葛亮时代大显身手,独领风骚。
结语:魏延是刘备手下的一员优秀将领,他深受刘备的信任,不但亲自带领他征战,还亲手把他提拔到独当一面的汉中太守的岗位上。在诸葛亮的时代,他为蜀汉政权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虽然魏延一生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战绩,他比起关羽、张飞这些老一辈将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不但的年龄和资历造成的差距,还有环境制约造成的差距。至于说,有时我们感觉魏延的风头似乎盖过了关羽、张飞,那只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错觉罢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大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给别人的感觉比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也厉害?
对三国人物的感觉,往往受演义的影响,这个水分很大。要想知道他们究竟多厉害,还是依据能够查阅到的史料说话。
关羽、张飞从追随刘备镇压黄巾军起义开始,就东征西讨,尽管获胜的时候不多,但名气不小。无论刘备在狼狈的时候,还是在得意的时候,关、张都是刘备核心集团的人物。
相比二位,魏延出道较晚,风头也不足。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刘备器重。魏延的史料很少,无法确知他的年龄。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邀请,入川帮助抵御汉中张鲁。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蜀作战。
从这里可以判断,魏延可能是原荆州牧刘表的部下,当时也就是中下级军官。
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的称谓,以后也为家仆的称谓。
在汉代,部曲是军事编制单位,《后汉书·百官志》记载:
"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汉代军队编制是大将军营有五部,每部设校尉、军司马各一人,每部统领一千人左右;每部下设二曲,每曲设军侯一人,统领五百人左右。
校尉、军司马、军侯都是中级军官。
从魏延跟随刘备入川时的身份来看,最多就是校尉、军侯一级的军官。
刘备入川,把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全部留在了荆州。尽管有说法是刘备带领数万人入川,其实很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将领也不是很多。
一同追随刘备入川的老将黄忠,曾经是刘表手下的中郎将,品秩比二千石,地位低于诸将军,也就是相当于校尉级别的官职。曹操攻占荆州后,任命黄忠代理裨将军。
这时候的魏延,比起黄忠来还要差一些,更不必说与关羽、张飞相比。
但不清楚魏延出生年月,估计还是很年轻吧。刘表比较保守,没有参与讨伐董卓,而且与后期的李傕等关系不错。战事较少,魏延也就没有机会立功升迁。级别不高,名气不大,但并不代表能力不行。
212年,也就是刘备入川后的第二年,刘备与刘璋决裂,派遣魏延与卓膺、黄忠一起攻打刘璋,占据涪城。此时,有资料说刘备不足万人。
卓膺本来是刘璋的部将,曾经率军与张任一起迎接刘备入川,后来投降刘备。
这也说明,当时刘备入川所带领的人马,不会超过一万,也就几千人。
由此可见,魏延当时能够统领的兵众不会很多。
与刘备决裂后,刘璋派遣刘璝、张任、冷苞、邓贤、吴懿等将领率领精锐去阻击刘备,被刘备打败。
之后,刘备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魏延升为牙门将军。
牙门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始置。长坂坡之战后授予赵云,入川之战后,魏延因为颇有战功,也被受封此职。
孙吴和曹魏也有设置这一职位,但很少有人被授予。
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一般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参赞军谋,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
牙门将军不仅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具有出色的军事谋略,非文武双全,不能担任。
从赵云、魏延担当此职,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特点。
关羽、张飞与刘备是一起起家的兄弟,似乎不合适长久做这个类似贴身侍卫的工作。赵云、魏延都比较年轻,出道较晚,担当此任是十分适合。
魏延追随刘备入川之前,似乎是名不见经传,这也与刘表没有太大的进取心,立功表现的机会比较少有关系。
入川之后,魏延的能力得到了发挥,同时也感恩于刘备的赏识和器重,自然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刘备也素以识人见长,在夺取汉中之后,破格提拔魏延为镇北将军,领汉中太守。
此时,关羽坐镇荆州,是第一重任;赵云担任江州太守,也很重要。都以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时,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其实,张飞驻守巴中,关系也很重大,既可以策应汉中,也可以驰援荆州。自然,张飞脾气暴躁,又喜欢喝个小酒,也可能是刘备考虑不把汉中交付给他的因素之一。
魏延也不负刘备期望,镇守汉中十多年,屡次跟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之所以有时候感觉,魏延名气很大,似乎是比关羽、张飞还厉害。
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其一,魏延担当大任、特别出彩的时候,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老将都已经去世,无法再与他争风头啦。
其二,诸葛亮屡屡北伐失败,魏延每次颇有战绩,而且他的子午谷奇谋一直不被采用。看似这一奇谋非常高明,其实也不尽然。
第三,诸葛亮病逝后,魏延居功自傲,不服从诸葛亮遗嘱安排,导致被杀,搞得沸沸扬扬。似乎魏延就是蜀汉第一人,无人能比。
一个人的名气很大,未必是能力就大,搞一些绯闻也可以出名气。
不能说魏延就没有这个情况。
我觉得魏延还是没有关羽、张飞厉害,史学界一般也没把魏延捧得太高。当然,不管魏延是不是造反,毕竟也会影响到他的忠诚度,从而影响到史学家的评价。
大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给别人的感觉比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也厉害?
魏延,字文长,三国蜀汉刘备最倚重的将领之一。在襄阳,他投奔刘备未果,在长沙,他终于投奔刘备成功。后来,他跟随刘备入川,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他在坐镇汉中的十数年,固若金汤,给人的感觉,好像比他的前辈关羽、张飞都厉害。那么魏延的武功到底有多厉害?依据演义,分析如下。
魏延战功:
魏延是三国演义中,为数不多的主动投奔刘备的猛将之一,深得刘备信任。因此,刘备在入川之战中,指名点姓让魏延跟随。魏延也不负众望,在“鸿门宴”被军师庞统安排担当项庄的角色。在夺取汉中后,魏延因功被刘备破格提拔,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他制定了“重门之策”,曾自豪地对主公刘备道:如果曹操派出一上将率领十万大军来袭,我自己就可以解决了,如果是曹操倾全国之兵来侵犯,我能为大王坚守数月,直到大王援兵来到。刘备听了魏延的这几句话,十分高兴,放心大胆地把汉中交给魏延,自己回到成都了。
那么魏延和关羽、张飞相比如何呢?
其一,魏延和关羽、张飞相比,就是一个晚辈,出场时间晚。
魏延在长坂坡之战前夕,襄阳粉墨登场,那时的他血气方刚,为接应刘备及十数万难民进襄阳城,和大将文聘大战一场,不分胜负。这一年是公元208年,此时的刘备、关羽、张飞从公元184年桃园结义,一同讨伐黄巾军,已经过去24个年头了。所以,魏延和关羽、张飞相比,他就是一个十足的晚辈,给他们打打下手还行,无论如何都超不过关羽和张飞的,他和年轻的马超相比,也很嫩。演义中相关内容如下:
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其二,魏延没有关羽、张飞的辉煌事迹。
关羽曾温酒斩华雄、秒杀颜良、三合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这一桩桩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都不是“小将”魏延所能比的。
张飞也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大动作,如多次单挑第一猛将吕布而不死,最后还将吕布打跑。他在长坂坡之战中,接应七进七出曹营的赵云,三声大喝,吓退数万曹军,还吓死夏侯杰。关羽和张飞的这些英雄事迹,都不是魏延所能比的。
其三,魏延能力非常出众,却没有关系,地位不高。
魏延是年轻有为的,他的能力也非常出众,可是由于他是半路投奔刘备的,不早不晚的时候投奔的,很尴尬。他固然没办法和最早跟随刘备的关羽、张飞相提并论,也比赵云、糜竺、糜芳等人投奔的时间晚,还不如黄忠资格老,不如马超有名气,可是他有能力。
魏延就像基层单位或支援山区的有志青年,一直在那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却一直得不到领导的青睐,地位一直低下。如果没有领导青睐,没有几十年的基层经验,他是很难出人头地的。
总结:有人说,魏延守卫汉中固若金汤,即使在刘备倾国之兵发动夷陵之战,最危险的时候,曹魏大军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关羽却骄傲自大,将荆州丢失,自己也落得个身首异处。按照成王败寇的观念看,魏延比关羽强,实则不然,关羽是太厉害了,把曹操和孙权吓得瑟瑟发抖,才迫使双方联合起来,消灭关羽的。这证明了关羽的厉害,强大。
因此,魏延给人造成比五虎上将中的佼佼者关羽、张飞厉害的是假象,他和关羽、张飞相比,还是太嫩了,又锻炼了十几年,在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他才暂露头脚,成为蜀汉第一大将。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大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给别人的感觉比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也厉害?
魏延,这个人比较特殊。他是蜀汉阵营中除了五虎上将之外,最受刘备和诸葛亮倚重的大将了。
魏延是蜀汉壮年派的代表人物,在蜀汉五虎逐渐逝去,而年轻一辈尚未成长为栋梁的时期,魏延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使蜀汉阵容中不至发生断代。
都是久经沙场,能征惯战的猛将,魏延的战斗风格与蜀汉五虎将大不相同。咱们通过魏延的战绩来了解一下他的独特之处。
魏延战绩表:
1. ⚔️文聘 —— 从已至未,魏军手下士兵折尽,拔马而逃
2. ⚔️冷苞 —— 第一交锋30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交锋,战不数合,被魏延活捉
3. ⚙️杨柏 —— 战不十合,被魏延击败
4. 🔧️马岱 —— 与魏延战不十合,诈败而走,魏延追来,马岱回身一箭射中左臂
5. 🎈️庞德 ―― 与魏延斗得难解难分,魏延诈败摆脱庞德,突然一箭射中曹操嘴唇
6. 🔨️庞德 —— 奋力战退魏延
7. ⛓️鄂焕 ―― 魏延诈败而走,与王平、张翼三人围攻,生擒鄂焕
8. ⛓️孟获 —— 被魏延活捉
9. 🎈️祝融夫人 ―― 战不十合,魏延诈败而走
10.🎈️姜维 ―― 战不数合,魏延诈败而走
11. 🎈️张郃 ―― 战不数合,张郃诈败而走
12. 🔪️曹遵 ―― 被魏延一刀斩杀
13. 🔪️王双 —— 被魏延突袭,措手不及,一刀砍杀
14. 🎈️张郃 ―― 战不十合,魏延诈败
15. 🎈️司马懿 —— 战不三合,魏延诈败
通过魏延的战绩表,我们可以知道,比起蜀汉五虎将来,魏延的武艺还是有大差距的。蜀汉五虎都属于超一流猛将,而魏延属于中等的一流猛将,低了一个档次。
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的魏延有点愣头青,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对谁都很不服气。
咱们看魏延的前三次战斗:
1.以寡敌众战文聘
在荆州刘表麾下时,魏延的地位和人马比起文聘都差得很远,但他毫不畏惧,与文聘大战,直到士卒尽折才拔马逃走。
2.争夺先锋战泠苞
魏延对老黄忠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的能耐不在黄忠之下,还挖苦黄忠,“老将不以筋骨为能”,黄忠要比武,魏延拉开架势就要奉陪。
魏延和黄忠都和泠苞有交锋,魏延三十合没拿下泠苞,而黄忠很快就击败了泠苞,这让魏延很没面子。魏延再战泠苞时就发了狠,生擒了泠苞。
3.葭萌关战杨柏
张飞要去战马超,魏延也想去,但这次他没有明着争,而是愿为前部。
魏延还是很有脑子的。和黄忠争前锋可以,若和张飞争,那就打了刘备的脸,又得罪了张飞这个爆脾气。但魏延并不服气,他暗争,愿为麾下。但魏延率兵提前出发,击败了杨柏。魏延原来是想与马超一较高下,他即不服气张飞,也不服气马超。
但魏延很快受到了教训,与马岱一战,战不十合,马岱诈败,魏延追赶,挨了一箭。
我们发现,自从魏延挨了这一箭后,他变聪明了。再遇到打仗,他就不那么玩命了。从此以后,魏延总共11场战斗,有6次都是诈败。甚至遇到司马懿这样的渣渣,魏延都诈败而走。除了被庞德击退过一次,其余的战斗魏延都占便宜了。
这说明魏延已经从以前的愣头青迅速成长为一个务实主义者。所以说,刘备和诸葛亮都非常信重魏延,那是因为魏延在战斗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咱们拿魏延和蜀汉五虎比较一下:
一、魏延VS关羽
蜀汉的历史可以根据实际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分为三个部分:刘备时代、诸葛亮时代、刘禅时代
从桃园三结义到白帝城托孤,这是刘备时代。这是一段开基创业的时代,绝大多数时间里,军队中最为倚重的是关羽。四处巅踣流离,转战千里,但凡手里有点人马,刘备都是交给关羽来打理。关羽文武双全,忠诚勇敢,是个帅才,刘备把兵马交给他还是很放心的。
所以在刘备生前,任何人都无法与关羽相比。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孤之重,实际掌握国家权力,魏延在军队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诸葛亮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真到诸葛亮星落五丈原,魏延在军中的地位无人撼动。
诸葛亮死后,蜀军由姜维主持。
关羽、魏延、姜维实际是代表了蜀汉军队的三个时代:开创、复兴、维持。他们的地位同等重要。
二、魏延VS张飞
刘备夺取汉中后,进位汉中王。各个人员的职位都做了调整。
在军事上,刘备把蜀汉军力划为四个部分:
荆州军区,这是蜀汉北进的希望,前进的基地。这片地方由帅才关羽镇守,他能攻善守,资历、威望、能力和忠诚度都是第一位。
汉中军区,这是蜀汉安全的屏障,面对强大的曹魏军团,任务艰巨。刘备力排众议,将这个地方的防务交给了魏延,一是魏延的才能,二是政治需要。
巴西军区,这相当于蜀汉的机动兵力,没有具体的攻守任务,但却与中央遥相呼应,随时起到策应和支援的作用。这部分兵力交给了张飞。
成都军区,这是国都,防卫和治安非常重要,责任重大,但地位却不能太高,免得兄弟们心生嫌隙。这部分兵力由忠心耿耿又老实八交的赵云率领。
其实,从掌握的兵力上来比较,魏延麾下的军队数量应该是最多的。当然,这是因为他直接面对强大的曹魏集团,必须加强防御力量。
三、魏延VS赵云
魏延这个人比较有意思,在五虎将中,他对其他人都不服气,唯独对赵云还是过得去的,也许是两人经常一同作战的缘故吧。
赵云在军中的威望来自于他出众的人品和辉煌的战绩。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对赵云非常放心,有赵云在,无论遭遇到多么恶劣的形势,都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魏延是当过独立的方面军司令的,而赵云最高领导过一支偏师,从军事作用上对比,魏延要更强些。
四、魏延VS黄忠
魏延对黄忠很不服气,但要论武艺和战绩,魏延确实落在下风。
定军山阵斩夏侯渊,黄忠在最关键时刻取得了最重要的一场胜利,可以说是蜀汉基业的奠立者都不过分。
黄忠由于年老,功劳很大,地位很高,但他被授予的兵权不如魏延。
开拓和守成是两个概念,刘备的选择无可厚非。
五、魏延VS马超
其实在刘备集团中,马超并没有真正掌握过实权。
马超的爵位、待遇、官职都很高,仅次于关羽。比魏延高出一大截子,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但要论实权,论军中的地位,论作用,马超远远不如魏延。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没有给马超提供太多的机会,时势使然。
大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给别人的感觉比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也厉害?
备受刘备重用的蜀国大将魏延,能力是无需质疑的,在我看来或许武力上比起五虎上将中的张飞关羽差上一点,但是要论综合能力,武力谋略智力,魏延要比关羽张飞高上至少一个档次,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文分析:
一,魏延勇略过人,他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可以称之为善战无敌
自魏延加入刘备阵营之后,连战连胜几乎没遇到过敌手:
1,公元230年,魏延率兵,“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这里可以看到,魏延与郭淮大战于阳西,郭淮大败,郭淮可不是泛泛之辈,乃是曹操手下重将之一,可见魏延厉害之处)
2.从219年开始,魏延担任汉中都督、太守一共八年。刘备东征,他在守汉中,刘备东征兵败,赵云赶到永安去帮助堵截陆逊,他在守汉中,刘备死了,他还在守汉中,诸葛亮南征,他还在守汉中。这八年期间魏军没有来犯,无从验证魏延“拒之吞之”的豪言。从这里可以侧面的反映出,魏延的厉害之处,有他在,曹魏军团也不敢贸然进兵。
二,魏延不单单作为将军威震一方,他还有独到的帅才,这不是关羽张飞所能比拟的
魏延说他一名帅才一点不为过,而且魏延是个其极自负的人,他一直自认为自己才能比诸葛亮要高,也正因为这原因,诸葛亮与魏延在大局把控上意见格格不入,就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来说,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之计,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由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斜谷赶到长安支援。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魏延对于蜀汉的北伐的确有自己的看法,可惜将帅失和,意见相左,难以成事。
三,魏延在治军练兵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魏延作为武将威震一方,几乎没有敌手,作为帅才,谋略也不比诸葛亮低多少,说道治军才能更是有着独到之处,这里我们引用一段话:《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魏延“善养士卒”,与张翼德“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不可同日而语,而与关羽“善待卒伍”相似。以此观之,魏延统大军能独当一面,克敌斩将,治军有方而勇猛过人,绝不逊于关羽、张飞等蜀汉一流大将也",(一句绝不逊于关羽张飞等一流大将说明了一切)
综上所述魏延到底厉不厉害不用多说答案自明,单单论武力或许稍逊色于关羽张飞,可是魏延胜在年轻啊,刘备进位汉中王那年,关羽59岁,张飞53岁可是魏延正当壮年36岁,古代冷兵器博弈就是讲究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劣势将更加明显,壮年的魏延打接近老年的关羽张飞胜负真不好说。如果论综合能力,魏延的武力谋略智力,要比关羽张飞高上至少一个档次。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大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给别人的感觉比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也厉害?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魏延?估计瞅到这俩字的小伙伴,这脑瓜里一准想到是诸葛亮的预测:“这人是个脑后长反骨的家伙!不可不防啊!”
那么问题来了,魏延真有反骨吗?咋说呢?这古往今来,但凡有点才华的,再加上一点点野心,反骨这都有谁都有。而且这野心是因为有土壤和环境的加持才能够生根发芽。
说道这里咱就把魏延的才华分析分析,毕竟这事和题主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魏延的才华魏延的才华那自不必说,虽然没有荣登五虎上将,但能力真心的不比五虎将差多少。
当年刘备建立蜀汉,就让他做过牙门将军。就这将军虽然被归类为杂号将军,但他是一个与主公很亲近的一个职务。
有多亲近呢?您可以看做是贴上保镖的头,但比这还高级,因为他不仅可以参与军谋,而且还可以代替主公领着大头兵打仗。
这还算小事,如果遇到战事紧急,老刘没法子要来一次亲征,这牙门将军就是留守中央,看家护院的大将。
就这架势那是心腹中的心腹,没点才华这事他也干不了啊!毕竟三国那会乱,主公出去有事,指不定那个脑瓜蛋发热的家伙跑来撩老窝,这一个不好让人家撩了去,刘备又得跑路。
所以牙门将军不仅是心腹,这才华也必须有。那么这多心腹才成呢?
这么说吧能给老刘做牙门将军,就俩人,另一个就是赵云。
赵云做牙门将军的原因是,当年曹操取荆州,老刘带着十万老百姓这顿跑,结果搁长坂坡这块,被老曹给截住了。
这结果大家伙都知道,老刘被老曹按在地上这顿胖揍,那败的不成样子了。
整的老刘这都慌了,也是急眼了,把妻子娃娃都丢了,带着张飞,诸葛亮一帮人搁南边逃。
赵云反而向着相反的方向跑,往曹操的人堆里咋,就那一起绝尘的样子,大家伙都以为这赵云要投靠曹操。
老刘不亏为得了人和的主,说道:“子龙必不会弃俺而去!”这整的话糙理不糙啊。
回头赵云就带着刘婵外加老刘的甘夫人,从曹军的围追堵截中杀了出来。
就因为这档子事,事情结束后,老刘立马就封了赵云为牙门将军,就这架势不是心腹是啥?
所以这牙门将军在老刘这堆核心圈里,那是心腹所在。
就这牙门将军,这头一个是心腹,这第二个就是必须有才华,毕竟你是可以代替主公打仗,或者镇守中央的大将不是。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不是说这家伙有反骨吗?刘备就这么心大把他搁到身边?”
嗨!这说的,刘备他又不傻,这是从尸山血海爬出来的主,没点舞把操,您觉得单靠着万人敌张飞和关羽就可以坐蜀汉的皇帝?
所以老刘镇压个魏延那是手拿把掐的,在刘备眼跟前才华可以用一用,至于野心早早收起来的好。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有人老说刘备没事就爱哭。你快拉倒吧,没点真本事,哭你就能哭出一堆人来崇拜你?
这世界上爱哭鼻子的人好了去了,咋就没有哭出第二个刘备来?这就是问题的根源,还是刘备能力摆在哪里。
哎!这好端端的说着魏延,就扯到了刘备的身上了。总之一句话魏延的能为是杠杠的,这不是吹出来的。那么魏延的能力比五虎将还要牛吗?
牛吗?咋说呢?五虎将那是赶上好时候了,都有成名之作。
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咱磕巴嘴里边这都能捞一俩个出来。
张飞这更是,虽然瞅着大老粗一个,但武力值这真不是盖的。大家伙都公认武力值第一的吕布,张飞是头一个表示不服,每回看见了,他压根就不知道啥叫躲,挺着他的蛇矛枪:“哎呀呸!你个三姓家奴!来来!咱走上一走!怕你俺就不是燕人张翼德!呀呀!”
瞅着那架势就是要和这吕布比比手腕子,万人敌的招牌那是雪亮的,按照张飞的意思,有俺燕人张飞在此,哪里有你这三姓家奴嘚瑟!滚!
就这气概,大吼一声,把人苦胆都能吓的从肚子里秃噜出来。
这一波波的铺垫把五虎将铺垫的就高很多。
再有他们是最先跟着刘备打东打西的,这就属于干股,所以开头的时候,虽然胜利的不多,跑路的时候多,这都属于老刘的核心圈。
而魏延呢?这属于半路出家,您要是搁史料上瞅魏延,跟着刘备之前的记录这都少的可怜,咱连他的出生日期都不知道。
当年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入四川,抵御张鲁。那会魏延是以部曲的身份加入到了刘备的阵营当中。
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嘛是部曲?听着挺来劲的?”
啥来劲不来劲的?这就是官面上的说法,说道根子上这就是私兵,再说不好听点这就是家仆。
撑死了也就是个中级军官。因为根据记载,刘备是受到了刘璋的要求抵抗张鲁。后来俩人闹掰了,刘备又起兵揍张鲁。
这事弄的比较尴尬,没办法三国那会就乱,咱也不能说啥不是,谁对谁错的!
而当时的记录刘备的士兵都没有过万,就这下边的大头兵,您就说把魏延能是个啥官,高不了。
所以魏延起点就低,后来刘备破了刘璋,魏延跟着黄忠平定广汉郡,这才有了战功。
魏延这才正式的出现在了众人的眼跟前。
就这时间点上,魏延和黄忠比起来还差一截,那和张飞以及关羽比起来,压根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所以魏延的起点低了一点不说,至少在观众眼里拿的出手的战绩,让人热血沸腾的战绩没有,这就让人感觉魏延似乎比五虎将差点。
所以要说名气这东西,魏延和五虎将比起来差的还真不是一星半点儿。
但您记住了,就是在这平定广汉郡之后,魏延就得到了牙门将军的头衔。
您跟着这头衔,就能猜到魏延的能力真不是盖的。
咋说呢?大家伙对军事看不出来,但刘备是啥人,没能力还给你个牙门将军,这不是胡闹吗?
只不过他的战绩,没有咱看起来那么热血而已,但功绩这方面不比五虎将差,这战绩得专家肯定不是。
有了这些认识,咱就不难理解蜀汉后期的魏延为何那么光彩夺目。首先是魏延开始大放异彩的时候,那五虎上将这都先后去了,这就没有了参照物。
而且像关羽败走麦城,张飞被俩裁缝给割了头,读着就让人来气,这光环上不免就有了那么一层阴影。
五虎上将这么一减,魏延这么一加,就给人感觉似乎这魏延比五虎将要高明。
其实说道根子上,魏延的能力压根就没有变。
再有一层,诸葛亮北伐没有一次成功过,而魏延在每次北伐这都有功绩。这还不算,魏延每次北伐都会出主意,咱都叫他这主意为子午谷奇谋。而诸葛亮压根就不用。
这里面有这么一层可惜,那么大个子的诸葛亮就失败了,而且是屡战屡败有点心疼,就这么下意识的认为为嘛不试一试魏延的主意?心许用了魏延的主意,这北伐还就成了?
有了这么一层心思,搁这里,大家伙无形中就给魏延的形象加了一层高帽子。
直接的结果就是魏延比五虎将要高明。是高了吗?其实魏延的计策同样冒险,再说敌人也不是死的,你变,他也变的。这事压根就是个五五开的结局,谈不上谁比谁高明。
仅仅是小伙伴们心里的一个渴求,这祸国殃民的司马懿咋还不死。你司马家的晋朝真心不看好。
再有一个魏延确实有能力,毕竟那会有能为的将军真心不多了,他有点居功自傲了。而诸葛亮认为不除掉他,这蜀汉就不会安宁的。
就这又无形的抬高了魏延的价值。
所以这么两下一比较,三点原因,就把魏延的高大尚给整出了效果。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