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治下的军民为什么不怕张辽?是这样吗?
在历史上记载,在东吴的治下,到处流传着张辽的传说。到最后,居然小孩子哭啼,大人都拿张辽的名字来吓唬他们,能够让小孩不敢哭啼。可是,和东吴一衣带水的刘备治下,就没有听说有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看看,东吴军民为什么会害怕张辽。东吴的军民害怕张辽,最主要的还是孙权害怕张辽。而孙权害怕张辽,主要还是逍遥津一战,孙权让张辽吓破了胆。张辽对孙权的伤害,并不是仅仅是在肉体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打击。
从科学方面来看,在精神上的打击要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厉害。当年我国某围棋大师就曾经回忆了一件事。他在北京和围棋队友们过春节。他自恃自己的饭量大,和自己的队友打赌吃饺子。
有一个其貌不扬的队友接受了他的挑战。到最后,他出乎意料的输给了这个队友。经过这一件事,在以后的比赛中,就算是他在国际比赛中屡创佳绩,可他再也没有赢过这个战绩一般的队友。
孙权就和这个围棋大师差不多。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而张辽他们三人只有七千多人马,孙权志在必得。
可是张辽出乎孙权所料,主动带领八百兵马出击,而且还正好冲进了孙权所在的营垒。孙权的近卫将领被张辽连杀两个,精锐士兵被张辽一人就杀了几十个。
孙权被张辽逼上高冢,被迫自己单独自卫。张辽并不认识孙权,他喝令孙权下来决斗,孙权不敢。当东吴的救援人马来到的时候,张辽又在重围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张辽带领自己的部下,全身而退。
经此一战,东吴的军队从孙权以下,全都丧失了锐气。在草草攻打了几天城池后,东吴就收兵回国了。可是,张辽再一次让孙权出乎意料。他在孙权撤退的时候,再次出击,还恰恰袭击了孙权亲自带领的军队。
没有斗志的东吴军队被张辽打得大败。孙权逃到逍遥津的木桥时,桥板被拆去一丈有余。孙权多亏了所骑战马得力,这才越过断桥,逃得一命。而他手下的三百亲卫军全部被歼灭。经过这一仗,张辽威震东吴。就是到了后来,张辽已经生了重病。孙权还嘱咐自己的手下,“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可以看到,所谓的东吴怕张辽,实际上就是孙权怕张辽。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孙权在合肥一战中,自己的十万人马被张辽的八千军马打败,而且自己两次在张辽的手下死里逃生。张辽的英姿给孙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惨痛的印象,使得孙权一想起张辽,就会感到刻骨铭心的恐惧。
孙权作为君主,对张辽这么恐惧,那么对手下只会产生两种影响。一是,接受这种影响。自己是君主的手下,本领不如君主。连君主都如此害怕对手,那么自己当然更是无条件的害怕了。
二是,即便是不害怕对手,也要装着害怕对手。君主害怕对手,而自己却表现得不害怕对手,甚至鄙夷对手。那么,自己的末日就快到了。比如魏延在诸葛亮的手下,张郃在司马懿的手下,都是因为鄙夷上司胆怯,最后都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实际上东吴能征惯战的将领还有很多,比如甘宁,他就不害怕曹魏的大军。可是,为了顾及孙权的面子,也不得不对张辽不置可否。后来为了鼓舞士气,他率领百骑去劫曹营,给了曹军一个有力的回击。这使得孙权说出了,我有甘兴霸,足以和张辽相抵的话。
到了这个时候,孙权还念念不忘张辽,可见他的心理创伤有多重,可以说是没救了。有了孙权这种表现,所以东吴产生了一种害怕张辽的气氛。这种气氛,最根本的来源还是来自孙权。
既然东吴的军民害怕张辽是因为孙权,那么刘备的治下军民不怕张辽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首先,因为刘备治下的军民主要在荆州一带,他们面临的曹军是曹仁的襄樊军团。
刘备在荆州的军队是在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后组建起来的。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基本级没有和曹军交过手。和曹操的襄樊部分的曹仁军队交手的是周瑜。和合肥不一样,周瑜经过一年的血战,最终打跑了曹仁,占领了江陵。因此,荆州一带刘备的军民是胜利者,而且和张辽没有交集,所以对张辽根本就不会害怕了。
第二,和东吴不一样的是,刘备集团的老人都和曹操集团有很深的过往。在多年的战争中,刘备的部下对曹操的军队十分熟悉。由于都是百战精锐,对曹军早就没有了惧怕之心。
刘备以曹操为主要的敌人,又熟悉曹军的战法,军队的训练有针对性。这样一来,曹军在东吴军队上的优势就在刘备军队面前消失了。有了精锐的军队做保障,刘备治下的军民连曹操都不怕,还怕个张辽做什么。
第三,镇守荆州的将领是关羽。在刘备的部下里,对曹操的将领了解最清楚的就是关羽了。他在徐州之战后,曾经在曹营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关羽深为曹操器重。曹操为了笼络关羽,对他厚施恩义。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为他斩颜良诛文丑,解了白马之围。
关羽对曹操的阵营将领都很熟悉,让他能够看上眼的将领寥寥无几,张辽算得上一个。可是,关羽欣赏张辽并不是欣赏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忠义。在白马之战中,包括张辽在内的曹军将领被颜良、文丑打得无法招架,而关羽一出马,就手到擒来。就此一战,关羽就对曹军将领有了衡量。
众所周知,关羽其人傲而自矜。但他的傲是建立在他的自身能力上的。他镇守荆州,曹军从来不敢在他这里发动攻势。可想而知,关羽带出来的军民,根本就对曹军不会有畏惧心理。在关羽的影响下,区区张辽又算的了什么。
第四,刘备治下的军民不怕张辽,也间接断送了荆州。因为孙权在合肥的大败,使得张辽威震东吴。关羽看着孙权在张辽面前的表现,不禁对东吴的作战能力产生了误判。
他从自身出发,认为自己胜过张辽,而张辽又胜过东吴,因此,自己对东吴就应该是压倒性优势了。在这个判断下,他产生了对东吴的轻视之心。终于,这种心理使得他被东吴的伎俩蒙蔽,最终大意失了荆州。
如果没有逍遥津一战,关羽可能还会对东吴有足够的警惕之心。对于后来的历史进程可能会有所影响。可是东吴和孙权的表现实在太拙劣,关羽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误判。虽然刘备治下的军民对张辽没有惧怕之心,可却使得荆州更容易的落入孙权之手。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吧。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备治下的军民为什么不怕张辽?是这样吗?
张辽驻守的合肥和刘备的疆土不相邻。而且张辽再怎么厉害都是百姓之间的谣传,古代通讯并不发达可能蜀汉的百姓都不知道逍遥津一战。
逍遥津一站张辽一生为曹魏立下了许多战功,但是张辽确没有率军攻入过蜀地。唯一一次能和蜀汉交手的机会是关羽攻击樊城,曹操派遣徐晃和张辽去救援曹仁,结果张辽并没有到达徐晃就已经打败了关羽。
张辽在三足鼎立时期主要是抵御东吴入侵。孙权几次起兵攻打合肥都是张辽为合肥守军主帅。张辽再合肥数次抵御孙权,让孙权进攻无果。其中一次张辽率八百步兵袭击立足未稳的孙权军大营,反复冲杀最终使得吴军士气低落。十万大军十几天未能攻下只七千守军合肥,无奈孙权大军只好撤退。张辽率军追击差一点就捉到孙权。此次就是给大家饱受争议的逍遥津一战,此战也只是威震东吴。
“闻张辽大名,东吴小儿也不敢啼。”纯粹是百姓之间的谣传一传十十传百,中间不知道被加了多少水份。很大的可能就是大人因为孩子不听话,用一个凶狠的人来吓唬孩子的。不然几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战场、谁是张辽。
蜀汉军民为何不怕张辽用我得观点说,蜀汉的百姓可能都不知晓说是张辽,更不能知道逍遥津之战。首先是古代的通讯并不发达,而且古代的百姓家子女很少会有横跨几百公里嫁娶的。那么东吴这边发生的事蜀汉的百姓根本不可能知道,所以没有惧怕一说。
再说军队。士兵的士气是可以左右一场战争胜负的,哪位二百五将军会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军士惧怕生死那还打什么仗,而且张辽一生也没有率军征讨过蜀汉。
总结:张辽对曹魏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曹操知人善用知道东吴惧怕张辽威名,所以将抵御东吴入侵的重任交给了张辽。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刘备治下的军民为什么不怕张辽?是这样吗?
张辽不打刘备的重要原因是吕布。
吕布曾经对纪灵说过”玄德,是我吕布的贤弟。如今他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刘备、吕布、纪灵)
这件事张辽一定是听说过,如果当时他不在场,后来也能听说吕布辕门射戟的事!所以,看在吕布的面子上张辽不能欺负刘备。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得。吕布讨厌刘备得时候,张辽也不会给刘备面子!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与袁术结盟。吕布曾派人带金子欲到河内郡买马,被刘备军抄掠。吕布于是派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攻打沛城,击败刘备。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刘备,也被高顺等人打败,九月,高顺等人攻破沛城,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败投曹操。😄!(征东将军张辽)
之后的事,张辽基本上是在东南方向作战。刘备发展的方向是西南方向。两个人几乎没有接触的机会。刘备惹不着张辽,张辽打不着刘备了。(荡寇将军张郃)
但是,张辽打不着刘备,不等于就没有人打他了,在荡寇将军张辽升迁为征东将军之后,新任荡寇将军张郃,又让刘备吃尽了苦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