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抗击匈奴立下了哪些功绩?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候的名将。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在史书记载,他年少时是平阳侯曹寿的家奴,善骑射,有勇力。后因其姐卫子夫受汉武帝宠爱,被召入朝,任建章监、待中。

卫青在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时受任车骑将军。在此之后,他参与了汉武帝指挥的反击匈奴的战争,并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尤其是汉武帝指挥的前五次战果最大的反击战,他几乎无役不与。最后,因为战功,从一个家奴成长为汉军的大将军,统帅汉军千军万马。

元朔二年(前127年)春,在第一次反击战中,卫青率军击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两部,歼数千人,攻占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因功受封长平侯。

五年春,卫青在第二次反击战中,率3万骑奔袭匈奴右贤王部,俘1.5万人,因功升任大将军。

六年,卫青参加第三次反击战,两次率军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击匈奴单于本部,歼其近两万人,追使单于远徙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

元狩四年(前119年)夏,卫青参加第五次反击战,这次,他与霍去病各率5万骑分别进击匈奴。针对匈奴躲避漠北,企图趁汉军越沙漠后疲惫之机袭击的企图,汉武帝集中优势兵力,加大后勤保证,主动出击。

卫青率领大军行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单于主力决战。在这次战役中,他在李广部迷路,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以武钢车自卫,出精骑博战,终于击溃了单于主力,歼近两万人,烧其积粟还师,升任大司马。后于元封五年病卒。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卫青在汉武帝的五次反击匈奴的战役中,指挥参与了四次,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这与他卫青治军严明,指挥灵活果断,作战起常奋勇当先有关。并不是有的人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

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击战中,在不利的情况下,他可以果断的先以武钢车稳固阵脚,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进行反击。这体现了卫青卓越的指挥才能。

卫青为官守法尽职,兼有外戚关系深受武帝重用。但是,在《史记》里对卫青的评价,由于种种原因并不高,所以给一般人有种卫青的胜仗来自天幸的错觉,这是不恰当的。而历史上所说的“龙城飞将”实际上指的就是卫青。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历史的乐趣。请大家关注我和我的文章,谢谢。

卫青抗击匈奴立下了哪些功绩?

路旁,一名骑奴正在打理他的马车,一个相面的相士,对着这位马夫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骑奴说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这位骑奴正是卫青,他说的不无道理,一个奴隶在这世上不被饿死打死,哪里还会奢望封侯呢?

卫青是私生子,年幼时跟随父亲被当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少年时,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可就是这位不起眼的骑奴,后来还真当了将军、封了侯爵,平阳公主也成了他的妻子。再加上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因为偶然的机会受到汉武帝宠爱,成了大汉皇后,卫青的地位是更加的显赫。

当时,恰逢大汉与匈奴连年战争,匈奴人时不时的侵犯汉境,劫掠汉民,这也给了卫青立身扬名的机会。

首战龙城大捷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出动四路大军进攻匈奴,分别由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和卫青率领,每路一万人。第一次领兵作战的卫青,摆脱了汉军将领拘泥于攻城野战的弱点,率领奇兵深入大漠,直取匈奴祭祀圣地龙城。此战,卫青一举将匈奴人击破,俘虏七百余人,震撼了匈奴单于。

卫青的这次胜仗,揭开了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汉武帝看着龙城大捷的战报,大喜,其一喜的是自己的小舅子真给自己争气;其二喜的是马邑之谋失败后,朝廷内反对用兵之声甚高,现在终于可以服众了。

于是,待到卫青凯旋归来后,汉武帝立即赐封卫青为关内侯,并将对匈奴的作战,全权交给了卫青。卫青从此开启了一代名将的传奇人生。

再出雁门

公元前128年,卫青为车骑将军,领三万骑兵出雁门,长驱而进,再次遭遇匈奴,斩首虏数千人。

收复河朔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再次出击匈奴。

卫青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首匈奴数千人,俘获牛羊无数。卫青成功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武帝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还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此次出征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获封为长平侯。

奇袭高阙

公元前124年,朝廷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命令卫尉苏建做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当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当骑将军,代国之相李蔡当轻车将军,全部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从朔方出兵直击匈奴。

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出兵,策应卫青。

此次大战,汉军俘虏包括匈奴右贤王在内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数百万头。

卫青也因此战,官拜大将军,受命统领所有汉军。

二出定襄

公元前123年,卫青在春、夏两季,两次率十万骑兵出击匈奴,共斩获万余人。

二月,卫青率领李广等六位将军,出定襄攻击匈奴,进击数百里,消灭了遇到的小股匈奴人之后,全军安全返回休整。

同年四月,卫青再度率兵出击匈奴。此次出击,共斩敌首万余级,但是,部下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合兵,遇到单于主力,激战一天,苏建全军覆没、赵信投降匈奴。因为损失了两员大将,卫青此次出战功过相抵,未受封,仅赏千金。

少年将军,冠军侯霍去病,正是在四月的作战中,表现出了武将天赋,初露锋芒。

汉军自此之后,成功将匈奴骑兵从汉朝周边驱离,彻底扭转了战争局势,转为了出境攻击战。

漠北大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并各配十余万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兵分两路,发动了扫荡匈奴腹地的大战。

卫青大军出塞一千余里,与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相遇。卫青以武钢车结阵,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斩杀、俘获匈奴人一万余人。幸亏伊稚斜单于,逃跑的较早,否则,很可能也会成为卫青的俘虏。

漠北之战击,汉军彻底击溃了匈奴的主力,迫使匈奴人开始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卫青对匈奴,七战七捷,收复了河朔、河套地区,逼迫匈奴单于北逃,为北部疆域的稳定与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除去戎马一生,征战沙场的荣耀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卫青的人品。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与将士及朝中大臣,相处都比较融洽。

不过,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因为卫青的完美,让汉武帝有所忌惮,后期开始对卫青有所冷落。当年追随卫青的将领们,因无功可立,不得不都离他而去,但他也未曾有半句怨言。面对汉武帝的不公正对待,卫青选择泰然处之,谦恭对待,坦然接受人生仕途的起伏,这就是人生的大智慧。

公元前106年,卫青悄然病逝。汉武帝赐卫青谥号“烈侯”,为纪念卫青的辉煌战功,又命人在茂陵东侧修建了一座形似庐山(现在的阴山)的墓冢,用来象征卫青征伐匈奴,收复漠北的赫赫战功。

卫青抗击匈奴立下了哪些功绩?

谢谢邀请,卫青在西汉时期是一员了不起的大将,他出生入死抗击外来之敌立下了赫赫战功,让匈奴不敢进我华夏大地。卫青与他的外甥霍去病堪称舅甥双勇之将,让敌方闻风丧胆溃不成军,为汉武帝排除了外侵的忧患。

卫青大将军虽然身经百战军功卓越,但是,自古就有功劳越大的人,在皇帝面前风险越大,有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有诗为证:"自古将军定天下,不许将军见太平"。一代名将也难逃劫难的来临。🌻🌺🌴

卫青抗击匈奴立下了哪些功绩?

卫青嘛,定囊一战死亡的汉军人数达十多万人,还是汉武帝牛逼,不敢公布伤亡,还是平准数公布的,卫青一生也就杀5万多匈奴人,打仗都是靠李息,李唨,顶天立地的挂名司令,和窦宪一样,败家子,套图别人的功劳,大汉宁胜当着卫青的面说:将军所以功未甚多,身食万户,三子皆为侯,徒皇后故也。卫青没有说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