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入侵荆州时,诸葛亮已在刘备麾下,为何没有提出应对之策?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亮和刘备初次见面,在《隆中对》就说到了取荆益的方略,岂能没有对策。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很快就编练了一支上万的军队,只等时机到来,就夺取荆州。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曹操南下攻打刘表。就在这个时候,刘表去世了。刘表的儿子刘琮瞒着刘备向曹操投降了。在刘备知道消息的时候,曹操已经到了宛城。刘备立刻处于不利的态势之下。

但是,刘备和诸葛亮都预有方案。他们马上按照方案实施应变措施。他带领军队和民众直奔荆州的根本要地,军实的储备地江陵。

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刘备进攻刘琮,夺取荆州。刘备权衡利弊,没有同意。因为即便是攻下襄阳,曹操很快到达,根本无法安民防守,没有意义。

所以刘备分水陆两路前往江陵。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偕同十余万军民走陆路,一支水军数百船只,关羽率领走水路,准备会师江陵。

曹操也明白刘备的意图,于是派出精锐骑兵追击刘备,《三国志》中写道: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適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

接下来,诸葛亮建议结好孙权,并亲自和鲁肃到了江东,最终结成孙权联盟,赤壁一战,打败了曹操。

我们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到,诸葛亮在曹操南下时不是没有提出过对策,而是按照提前的预案执行了行动。只是曹操行动迅速,打破了刘备和诸葛亮的计划。

但是,由于曹操把重心转移到江陵一带,直接导致了赤壁之战中,曹操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缺点,为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在随后,诸葛亮又亲自建议并实施了联吴抗曹的对策,为将来天下三分做好了准备。

因此说,诸葛亮不是没有提出相应的对策,而是,随时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谢谢。

曹操入侵荆州时,诸葛亮已在刘备麾下,为何没有提出应对之策?

这是什么问题,曹操入侵荆州的时候刘备只在新野弹丸之地,兵只有少数,城破兵少,无力抗阻。但诸葛亮不也提了建议了吗,弃新野走当阳投江夏,依刘琦之势力,结交孙权,双方共抗曹操,又何来没有建议?

曹操入侵荆州时,诸葛亮已在刘备麾下,为何没有提出应对之策?

曹操入侵荊洲,刘备不过是新野县令,关羽张飞不过是百夫长,刘备招兵买马,也不过两三千人。刘表手下大将是文聘蔡瑁张充,刘备不过是挡在曹操兵锋下的炮灰。诸葛亮火烧了新野就大规模的撤退了,刘表一死,刘备实际上无人收留。只能去找孙权了。

曹操入侵荆州时,诸葛亮已在刘备麾下,为何没有提出应对之策?

曹操入侵荆州时,刘备已经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号称卧龙,又怎么会没有应对之策呢?

还要从曹操入侵荆州之前说起,当时的荆州刺史是刘表,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刘备不过是寄宿在人家手下的新野小城,两人同为汉室宗亲,刘表也表示过让刘备接手荆州,可刘备一生以仁义立身,表示万万不可接受,而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荆州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从刘表手里接手荆州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兵不血刃拿下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倘若荆州在刘备手里,曹操还会轻易入侵吗?这是诸葛亮的上策,可刘备并没有执行,那诸葛亮还有备用策略,刘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琦,小儿子刘琮,和普通家长一样,刘表也偏爱小儿子,这样刘琦的地位就十分危险了,刘琦跟刘备交好,就求救于诸葛亮,诸葛亮也就顺便实施了备用方案,让刘琦远离荆州,屯兵于江夏,要知道,荆州一半的钱粮兵马都在那里,让刘琦屯兵江夏,不就是提前为刘备找了一块根据地吗?果然,曹操入侵后,刘备正是有了江夏这块根据地,才有了与孙权谈判的资本,才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

不能说诸葛亮没有给刘备出对策,只是英雄随实势而变,孔明的对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曹操入侵荆州时,诸葛亮已在刘备麾下,为何没有提出应对之策?

那时候的诸葛亮刚出世

还很嫩

曹操入侵荆州时,诸葛亮已在刘备麾下,为何没有提出应对之策?

曹操平定北方,早有南下之意,与孙权会猎于江东。刘备请诸葛亮已出山,暂居新野,整军备战。诸葛亮出山第一把火,把夏侯惇的十万大军烧的是丢盔弃甲,焦头烂额,死伤无数,狼狈逃窜。第二把火把入侵新野的曹军烧的是鬼哭狼嚎,如丧家之犬。气得曹操暴跳如雷,要食刘备,吃孔明。刘备仁义之君,不忍夺同宗刘表基业。携几十万百姓,步履蹒跚,往江夏投刘琦而去。才有赵子龙单骑救主,张飞喝断当阳桥的精彩篇章!刘备新败,孔明过江,舌战群儒,孙刘联合,共破曹操,火烧赤壁,三足鼎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