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三国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黄忠。
有人说,黄忠一个老将,有什么可喜欢的?诚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三国时,蜀汉阵营的第一大将关羽也是这样看法。当关羽听说五虎上将里面有黄忠的时候,就勃然大怒,说什么,自己终不与老卒为伍。
可仔细看看黄忠的所作所为,我感到,不要说在刘备阵营里,就是在整个三国阵营里,能够比得上黄忠的将领也不多。
在《三国志黄忠传》里,写黄忠只有区区242个字,可就是这242个字里,写尽了黄忠的功劳。刘备取荆州时,年迈的黄忠归顺刘备。刘备慧眼识珠,极为欣赏黄忠的才能。黄忠在老年之时,才遇到刘备这个伯乐,对刘备可谓肝脑涂地,以死相报。
刘备从得到黄忠后,就一直把黄忠带在身边。入川时,刘备只带了黄忠和魏延两员大将。黄忠为刘备取西川立下了汗马功劳。然后在争夺汉中的战役中,在刘备派的偏师连遭挫败的情况下,黄忠毅然担任刘备的前部先锋,和刘备一起出兵汉中。
在汉中之役中,黄忠在刘备的指挥下,打出来了刘备集团最精彩的一次打胜仗。黄忠在定军山阵斩了曹军的大将夏侯渊。夏侯渊是曹操阵营有数的大将,被曹操称为“妙才”,是曹操最为依重的大将,他的死是曹操阵营的严重损失。
曹操被迫亲自出兵汉中,但是败势已定,最终刘备占据了汉中。自此,刘备才算有了真正巩固的根据地。这里面黄忠的功劳首屈一指。因此,刘备才在战后封赏的时候,不顾诸葛亮的进言,不顾关羽的不满,封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马超、张飞同列。
黄忠遇到刘备,是黄忠的幸事,也是刘备的幸事。君臣相遇,情投意合,难上加难。
在《三国演义》里面,对黄忠的刻画描写更加生动。黄忠作为一个不服老的老将,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关羽攻打长沙的时候,黄忠作为太守韩玄的主要将领去抵抗关羽。黄忠在前方卖命,可却得不到韩玄的信任。
同一天,黄忠和关羽打了一天,不分胜负。这已经现实了黄忠的武艺。第二天,黄忠马失前蹄,让关羽饶了性命。第三天,黄忠为了报答关羽头一天的不杀之恩,箭射关羽盔缨。这都表现出黄忠知恩图报的大丈夫性格。
可黄忠的所作所为,并不被韩玄理解。韩玄认为黄忠与关羽私下沟通,意图谋反,要杀黄忠。幸亏魏延杀了韩玄,救下了黄忠。将长沙献给了刘备。
按理说,黄忠死里逃生,应该感谢魏延,敌视韩玄才对。但是相反,黄忠却耻于投降。在刘备亲自招降后,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埋葬韩玄。这一切都使得刘备对黄忠刮目相看。对于任劳任怨的黄忠,刘备青眼有加。从此,黄忠成为刘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黄忠在《三国演义》里,不但武艺出众,有情有义。而且在战场上也表现出众。
取西川时,面对说自己老的魏延,黄忠斩了邓贤,救下魏延,让魏延心服口服。接下来,黄忠和老将严颜合作,面对他人的嗤笑,他们大败张郃,夺取天荡山。
接下来,面对诸葛亮的激将法,黄忠与法正合作,反客为主,阵斩夏侯渊,夺取战略要地定军山,为刘备占据汉中取得了有利态势。
这一切表现,都显示出来,黄忠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优秀将领。他不畏强敌的精神值得大家赞赏。在《三国演义》中,黄忠最后因为不服老,被东吴将领马忠暗算,中箭而亡。在现实中,黄忠则是病死的。
我们可以看到,象黄忠这样,任劳任怨,不计前嫌,同时重情重义,知恩图报,同时又智勇双全,不畏强敌的优秀将领,在整个三国也是凤毛麟角的。这也是我欣赏他的原因。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历史的乐趣。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和我的文章,谢谢。
三国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题主好!
三国时期可谓是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胸怀大志、文韬武略的刘备、曹操、孙权;有足智多谋、才识超群的诸葛亮、郭嘉、周瑜;有武艺高超、英勇善战的关羽、许褚、甘宁等人物。
但我最喜欢的却是集“美貌、才华、智勇、忠义”于一身的三国完美武将赵云。
1.颜值高,气质佳——才貌双全赵云这个人物是我第一次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遇到的,现在还依稀记得当年读三国时,赵云出场的画面“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抢,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读到此时便觉一个英才少年从眼前驰马而过……
有了自己年少时的阅读体验,后来我就理解了为什么韩国总统朴槿惠曾因为父亲送她一本《三国志》而喜欢上赵子龙。
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
“身长八尺”说明赵云身材“高”,古代八尺相当于现在1.85左右;“姿颜雄伟”说明赵云长得“帅”,气质过人;“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说明赵云出身比较好。可见,在真实的历史中,赵云也是一位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英才少年,可见他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男神”高富帅!
2.智谋足,作战勇——智勇无敌“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之完人欤。”这是明代徐奋鹏对赵云的评价。
赵云跟随刘备近30年,一生参战无数,开疆扩土,战功累累,智勇双全,一贯被称为“常胜将军”。
汉水之战,赵云以寡胜众,智退曹操;征讨桂阳时,赵云面对太守赵范的百般刁难,以民心化解危难,成功智取桂阳。
除此之外,赵云还在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李贤在《明一统志》中曾评价赵云“智勇兼全。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
刘备也夸“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越南新志》:为将之道,胆欲大而心欲细;胆大则勇,心细则智,所以能战胜攻取,即有不利,亦不至一败涂地。三国时将材,可当此者,魏之张辽,汉之赵云而已。
3.侍主忠,待友义——忠义兼备明代杨时伟称“子龙心贯金石,义薄云天,不减关张。”
赵云侍主之忠,可谓家喻户晓。一次是血战长坂坡之后,刘备大败,丢下妻儿与诸葛亮等人落荒而逃,危难之际赵云在千军万马之中“单骑就阿斗”;一次是孙权设计夺荆州时,孙夫人携刘禅回吴,关键时刻又是赵云“截江夺阿斗”。
赵云的待友之义,史料也有记载。公元202年,博望之战,赵云生擒敌将夏侯兰。因其与夏侯兰同乡,便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
还有,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将赵范取而代之,兼任桂阳太守。赵范有一守寡的嫂嫂,美貌倾国倾城,赵范想将其许配给赵云。赵云拒绝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是我的嫂子。” 当时有人还劝赵云娶了这美女,可赵云回答说:“赵范被迫投降,心不可测,况且天下女子有的是。”不久,赵范果然藉机而逃,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赵云的忠义可见一斑!
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像赵云这样才貌双全,文武兼备,智勇无敌,忠义两全的完美人物,正是我所喜欢的三国人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谢谢大家的关注!
三国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魏蜀吴打了60余年,耗死了两代人,但是最终获利的,并不是刘备,曹操,孙权三家,而是一直在魏国,身为臣子的司马家族,即便是老奸巨猾的曹操,也没有看出司马家族的野心,这一切都因为,司马懿在位的时候,实在是太低调了,半点反叛之心都没有。曹操死后,司马懿的能力才发挥出来,富国强兵,屯田兴民,魏国越来越富强,因为司马懿从寒门拉上来不少大臣,所以让曹爽非常气愤,一直打压司马懿,但司马懿始终隐忍不发,一再退让,让所有人都以为,司马懿是一个有能力,没脾气的老好人,但司马懿其实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嘉平元年,曹芳欲出城祭奠先祖,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司马懿趁机发动兵变,控制城门,威胁郭太后,废掉了曹爽二兄弟,整个魏国的政权,被司马懿控制,司马懿示弱20余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三国文化里,我喜欢司马懿,他隐忍着、但却无时无刻不洞察着魏蜀吴的变化。最终政归司马家族。
三国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诚谢邀答;在三国众多的人物之中,诸葛亮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纵观诸葛亮一生,为报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为蜀汉基业惮精竭虑,粹躬尽瘁,呕心沥血,食少事烦,以致殒命疆场。
二十七岁出山,随先主投身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之中,为助先主永保蜀汉基业,一统天下,妙计环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只身犯险,舌战群儒,连吴抗曹,借东风,烧战船,大败曹兵。
怎耐天不灭曹,无力回天。加以关云长失却荆州打乱了隆中对策的全局谋划。刘玄德为替二弟报仇,诸葛亮苦劝无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病死白帝,张翼德也命丧造袍。蜀汉中坚力量连遭不测,国势渐衰,外忧内患。
然诸葛亮励精图治,安抚南越,内修政事,与东吴重修旧好,使蜀吴联手以抗强魏。
晚年依然不忘先主托咐,六出祁山,艰苦卓绝,矢志不移,直至一代智星殒落五丈原。从历史的角度考虑,诸葛亮一生的一切作为,延迟了曹魏一统天下的步履,使失国家统一的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可士为知己者死,各为其主。其心中的雄图伟业,也是重振汉室一统天下,为国为民的,实难说一人之过!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诸葛亮作传,圣赞“治识之良材,管萧之亚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顾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些诗句高度概括蜀汉名相诸葛亮的一生,治国兴帮,一代能臣。至今吟诵,依然为三国时期这位风云人物惜叹不已!
三国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诸葛亮,它的三十六计在那里都可以应用啊!
三国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三国时期,最喜欢曹操。
●曹操,字孟德,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为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评价
《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司马光: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毛主席评价: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墨骨读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