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方那么厉害,为什么以前皇上没有长寿的?
医学是需要真才实学的,疾病千千万万种,鉴于疾病本身,有一部分是能够自愈的,所以对于经验医学来说,是需要“运气”的!
中医和西医在古代都是经验医学,药物也只能采用自然界留下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药物,工具,再好的经验能起到的作用也大受限制。
前几天,我一个亲戚流鼻血,几个小时都止不住,各种药和方子,土方法都用过了,就是止不住。只能到医院,医生用鼻腔镜检查,发现下鼻甲下,比较深的地方有个皮下小动脉破裂了,他用“微波”烧了一下,止住了,前后不过几分钟。
如果没有这个鼻腔镜,他这鼻血不知道要流多久。
中国古代的医生跟西方的比,据我了解,还是要比西方的厉害的。人口、科技和经济的优势也影响了医学的发展。至少古代的中医正骨是比西方要发达的。
那后来西医为什么能赶超中医呢?
我觉得有几点:
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西医对病人的治疗部分采取了集中制,形成了类似医院的地方。部分医生,医学家也集中了在一起,因为可以互相讨论,争辩,而这大大的提高了医学进步速度。
当然,因为人们对病菌不认识,病人的集中治疗,也引起了一些问题,例如病菌的传播,产妇的感染,那时人们并不知道有病菌这东西,但因为出现了大批产妇感染死亡的情况,让他们的医生中有人开始动起了脑筋。然后发现了“消毒”“隔离”治疗。这个时候他们也在用自然界的“草药”等东西治病。
他们的学生可以在医学院里同时跟很多老师学习,医学书籍的共享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中医,一直都是师徒传承的模式,也很少能把经验编辑成书,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中医书籍太少了。一直等到建国后才开始建立中医院校。
二、解剖学的发展。
我们因为“道德”上的限制,“入土为安”是不允许对死者进行解剖的。而西方没有这个限制。
本来中国古代的医生,也有一个阶段的是允许解剖的,有点类似我们现代的“医学道德”,但我们缺少了西方“解剖学”野蛮发展的阶段,导致我们中医对人体的结构组织的了解,远远落后于西方,,很多医生只能通过推测,或偷偷摸摸进行。
而西方的医生,往往是一堆人(包括学生)聚集在一起,解剖一具尸体,然后做大量笔记,整理成书籍。
一个人再聪明,能抵得过几十、几百、几千个医生的智慧集合?
日本自古都笃信中医,全面西化后,他们的医生开始学习西医,在做了全面对比后,在对比实践中,逐渐对中医的一些书籍上人体结构和对应疾病的描述产生怀疑,最后人家的医学也逐渐全面西化,才有了医学的飞速发展,这也是鲁迅先生一开始为什么去日本留学的原因,他开始学的是医学,后来改文学的。
而我们现在国内的中医院,有几个不做手术的?医院可以没有中医生,但医院一定需要西医生,不然很难生存。因为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选择说明了一切。
国人的人均寿命一直在增长,也得益于西医的发展,大量医院的建立和西医生的培养。
三、科技的发展,化学药物和各种器械的发明。
医学的发展在几次科技革命后,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各种药物,仪器,设备的发明,让医生们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准。例如X光片机器,CT磁共振,化验,固定骨折的钢板螺钉,髓内钉,心脏支架,止血的电刀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让那些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改善甚至彻底解决。
以前的传染病很多传染病,都依赖于疫苗和药物的发明,拯救了成百万计的人。
这些,我们都不能视而不见。
四、观念的区别。
中医的传承,很讲究,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等等,生怕别人学走那么一丁半点。所以产生了所谓的“秘方”,但这些所谓“秘方”,究竟能不能治病,很难说,碰巧某个人用某种草药,给某个病人吃了,他的病又恰巧是某种可以自愈的疾病,他在用这个方子治疗这个病人的时候,这个病人也恰巧快好了。
那么,“秘方”就产生了。现在,所谓的“秘方”竟然有无数。不信你自己搜索一下“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连名字都是西方来的,敢问这些所谓的“秘方”是古代哪个人发明的?
信息的越来越发达,让医学的传播越来越方便,时间的潮流会逐渐淘汰落后的技术,选择更好的,只要新的技术,不断被发明、发现,人们就会逐渐选择更加优秀的。
医学本身没有国界,也没有中西方之说,整个人类的医学最终会融合在一起,变成“地球医学”。
医学在优胜略汰的过程中,会逐渐模糊了地域的界线。而落后的医学终究只能存在于某些角落。
例如:未知领域,病人出于求生本能,在先进医学的领域无法解决,会谋求“碰碰运气”或“心理安慰”,例如癌症,艾滋病,等。
例如:经济特别困难的群里,无力支付医药费的人。
例如:获得信息很困难的边远地区。
说了那么多,中国古代的皇帝们,评论寿命为什么只有37岁?
他们享受着最好的衣食住行条件,最顶尖的医生为他们调养身体,最好的药物为他们治疗疾病。
现在,外面流传的那么多的“宫廷秘方”可见人们对皇帝专用的秘方的向往。
他们因为受伤,战争,饥饿,意外死亡的几率更是低之又低,但他们的评论寿命也只能是可怜的37岁,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当然,也有运气比较好的皇帝,寿命达到80几的,但寥寥无几。
不过,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条件,医生们的认知,很多疾病,皇宫内太医们也束手无策。
例如:心梗,脑血管破裂,传染病,肿瘤,直到皇帝们去世的时候,太医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更别说治疗了。
长寿的乾隆皇帝,为了彰显他自己的丰功伟绩,在紫禁城举办了“千叟宴”,意思是让全国寿命最长的老人们都聚在一起搓一顿,好吃好喝招待他们。
条件是只要达到60岁以上的人,都能被接到紫禁城,享受这个福利。
全国两三亿的人,竟然只有1000多为超过60岁的人,号称“长寿”者。就算有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没办法到紫禁城吃这一顿饭。这个活动,对于地方官来说,可是一项业绩,如果某个地方的60岁以上的人比较多,那是很有面子的事,而对于没有超过60岁老人的地方,估计该怎么造都要造一个半个来吧?
好吧,就算是真的很多人没来,再乘以10吧,全国也才一万多。乾隆年代,百姓富裕,饿死的人是很少的,也基本没有战争,死亡的原因大多数是疾病、意外,年老。那时,他们治病都用中医,而且只有中医。
讲个题外话:“火锅”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时候发明的,发明者“和珅”。
因为北方天气冷,一次性供应1000多位老人吃喝,而且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盛况,必须布置在空旷的地方,筷子还没有开始动,前面的菜就凉了。所以第一届“千叟宴”不是很成功。
第二届千叟宴,和珅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一边煮菜一边吃,这个“火锅”就被发明出来了。
现在大家明白,为啥我们现在普通人的平均寿命都比古代皇帝长的原因了吧?
中医古方那么厉害,为什么以前皇上没有长寿的?
在好的中医比不上美女,中医去病,美女要命。
中医古方那么厉害,为什么以前皇上没有长寿的?
你这其实是偷换概念,医疗水平的高低,跟人的寿命并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影响寿命的一个因素,何况,帝王的寿命低,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影响人的寿命的因素众多,比如,战争、水源、饮食、环境、遗传等,医疗水平只是其一,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比如饮水安全,这个我们现在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东西,直到50年前才解决,查一下血吸虫病就懂了。
拿明清皇帝来说吧!
明显非正常死亡的,明代宗、明武宗、穆宗、光宗、憙宗、思宗。
除了明思宗,其他的死,都跟御医有莫大关系,或者说,他们直接导致了皇帝的死亡。
世宗嘉靖皇帝,两次血洗御医院,活到了60岁。
除了这些非正常死亡的拖后腿,其他的寿命都不低吧?
清朝呢,
同治、顺治都是被太后压迫,郁郁而终,光绪是被杀,就咸丰可能短点,其他都是50岁以上了。
在看看大金国的皇帝,人均60了。
宋朝哪里低了?
唐朝哪里低了?
那些中医嘿,想拿皇帝的寿命来抹黑,明显是有问题,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没有。
至于说古代人均寿命,也不仅仅是医疗条件的问题。
中医古方那么厉害,为什么以前皇上没有长寿的?
神农氏尝百草,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历经千年古药方,救死扶伤无数人。
古代皇上生病,有太医们伺候,太医们给皇上用药,不敢用猛药,生怕出事担责任,在选用药材上,偷工减料,一般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皇上是富贵命,三宫六院妃子多,皇上多数沉迷酒色,把身上掏空了,吃人参大补火气旺,食铅汞壮阳中毒深,人身都是肉长成,熬尽灯油无常来接引。
中医古方灵验,皇上无福消受,清心寡欲能长寿,违背自然规律付代价,皇上百无所忌,短命有其果因呢!
中医古方那么厉害,为什么以前皇上没有长寿的?
再好的医方也治不了酒色成性的皇帝的病。
中医古方那么厉害,为什么以前皇上没有长寿的?
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面藏,如果有人跳出外,不似神仙就命长!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皇上也莫慨外,更何况皇上有三宫、六院?再加之频服丹药(含汞)和燥热之补药,长此以往能长寿那才叫怪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