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人物谁最心累?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初等具有丰富个性的典型形象。大观园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都有自己要做的事、要想的心事,而贾宝玉有一个“无事忙”的绰号。无事也不是真无事,公子小姐们都无所事事,可都各有烦恼,人不累心未必不累。你认为本书中心最累的是哪一个?不论大小人物,都可以评说评说。

我是文学爱好者雪忆柔,您的问题我来回答。

《红楼梦》中的人物谁最心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曹公其实早已给出:那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反被聪明累的王熙凤。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这段是《红楼梦》第五回的一曲《聪明累》,如果说“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副判词是对王熙凤人生命运的最好诠释,那么《聪明累》这段曲子分明将王熙凤的性格和命运详细地一剖而尽。

越是聪颖的人,想法偏偏越多;越是拥有一切,反而从不满足。

思虑太多,难逃累心。这便是王熙凤的真实写照。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件红楼往事走进天生劳累命的王熙凤的世界。

一、性格分析

王熙凤,薄命司中人,金陵十二钗之一,人称凤姐、凤哥、琏二奶奶。她的人物性格有四个典型特性。

【顾盼神飞,风姿绰约】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单从面相看,通过曹公的描述便可断定,此女天姿绝色,风情绰约,性格开朗地紧。这样的凤姐是让人仰望爱慕的。

【直爽泼辣,聪慧讨喜】

“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这是贾母对王熙凤的形容,话语中透露着三分打趣,七分欢喜,却也真真对的上她的性子。这样的凤姐是让人心生欢喜的。

【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她又忙忙转悲为喜:“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明明是初见,熟络地仿似多年故交,情感迸发自如,哭笑转换自由。这样的凤姐是让人捉摸不透的。

【精明强干,心狠手毒】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这段话出自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之口,很多研究红楼的学者都将这段评语当作对王熙凤的最全概括,不仅生动而且贴切。这样的凤姐又是让人望而生畏的。

以上便是王熙凤的人物画像和性格特征,层层递进,越发立体。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若没几分本事,也无法执掌整个家族;若没几分心机,又何至于劳累致死。

二、红楼往事

大观园里,有人操心加官进爵,有人惦记儿女情长,有人颐养天年,有人客居他乡。

唯有凤姐满脸的野心和盘算,她脸上的面具就像川剧的变脸时刻转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很多人爱她的张狂,更爱她不遮不掩将所有欲望都写在脸上。

都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王熙凤绝对是后者。

【贾瑞之死】

我们再次回顾下兴儿的那段话,一个下人言辞,却颇有几分文学气质,仅仅三句话竟然有比喻的修辞,还有对偶的应用。那么最能说明凤姐为所欲为、狠辣专横的事怕是贾瑞之死了。

很多人不解,每日有那么多杂事劳心劳力,王熙凤明明可以打发了贾瑞这个登徒子,或者干脆命贾蓉和贾蔷找人打断贾瑞的腿,可是王熙凤却不,她偏要几番戏弄,狠狠地践踏,最后直至贾瑞丧了性命。

贾瑞之流压根登不上台面,然而王熙凤偏要杀鸡儆猴,一介女流何等狠辣,区区小事都要有一番较量,怎能不累心?

【抓包贾琏】

王熙凤的“精”和“狠”处处显现,唯有这个“泼”字,只在一件事上分外显眼。

凤姐寿宴,贾琏竟跑去和鲍二家的偷情,惹的凤姐肆意撒泼,两个人舞刀弄剑的好不热闹。

我在看这段的时候,重点全然在王熙凤的“美”上。

曹公是这样描述的,羞愧气愤如贾琏,看到梨花带雨的凤姐也忍不住心声感叹。

“也不盛装,哭得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

由此可见,王熙凤的容貌自是上等姿色。都说蛇蝎美人,自然也包括她。

你当王熙凤真的是酒后耍疯么?当然不是,她心中自有算计。一来喝止并管住贾琏的裤腰带,让他至少不敢太造次,以至于丢了凤姐的颜面。二来,笃定贾母必定为其撑腰,再次稳住自己的核心位置。

连自家夫君都要算计,竟喝的出如此折腾,此等累心之事也确实只有凤姐干的出了。

【尤二姐殒命】

红楼迷们最难忘的还有凤姐和尤二姐之间的较量,王熙凤甚至没有亲自操刀,只消三言两语,便杀人于无形,此等手腕也真真是让人胆寒。

可怜尤二姐,一心以为进了安乐窝,最终吞金殒。

可悲傻秋桐,丝毫察不到黄雀在后,终被人遗弃。

最是感叹王熙凤低声下气将尤二姐请回贾府的模样,嚣张跋扈如她,竟懂得先礼后兵,口蜜腹剑、花言巧语、借刀杀人,真真打了一手好牌,一子一棋全在算计之中。

三、笔者小结

众多影视剧版《红楼梦》,我个人觉得对王熙凤这个角色诠释地最贴切的便是邓婕,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嗔一怒,处处都是凤姐的影子。

可以说,王熙凤是曹公笔下性格最丰富,特色最鲜明,故事最有可看性的人物。包括我本人,也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的。如果将王熙凤放在现代,也依然是人中之凤,男人万不及一。

曹公对王熙凤是很惋惜的,所以才给了她那样的人生提示。环顾大观园,最是累心者,非王熙凤莫属了。

腹里有诗书,灵魂有香气,感谢您关注@雪忆柔

《红楼梦》中的人物谁最心累?

若问《红楼梦》中人物谁最心累,非王熙风莫属。

一,风姐的独特性格和人物所在位置决定她最心累

《红楼梦》中的人物谁最心累?

《红楼梦》中薛宝钗最心累。因为她要为薛家,为她那个不成器的哥哥薛蟠,也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既富又贵的后路来,所以她得从长计议,步步为营。

一、薛家

薛蟠不成器,只知吃喝嫖赌,管理自己家的买卖更是个摆设。薛宝钗实际是薛家半个当家人。

书里有几次描写,如薛蟠出门买货回来,是宝钗催促摆酒席谢伙计,她认识当票,并对自己家的当铺的名称、位置了如指掌。夏金桂为什么非和一个沒出嫁的小姑子过不去,就是嫌她掌握薛家的一部分权力,怕她出嫁时增添嫁妆。

二、贾家

故且不说薛宝钗的心机使用在贾宝玉身上,先是通过黄金莺揭开了金玉良缘的舆论,占领了先机,早晨、晚上跑了很远,到怡红院去,多一些时间相处,甚至超越淑女所为,以情动之,如果不是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早已成功,这里不在详述。

只说她在贾宝玉的佣人身上下的功夫,就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收买袭人,为袭人做贾宝玉的私活,对袭人超越身份的奉承;让莺儿认茗烟的妈为干娘,只为茗烟是贾宝玉第一得用的小厮;了解了怡红院几十个丫鬟的个性,比如林小红,是个连贾宝玉都不认识的丫头,但薛宝钗却知道她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这得用多少心机才能做到?她已经在宝玉身边织了一张大网,只要她当了宝二奶奶,连销带打,什么美妾也不可能超越她。

二、贾府

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和贾府沒有任何亲眷关系,是在贾母轰了多次仍赖着不走的亲戚。但她仍在王夫人安排下接了大观园的管事权,实在不伦不类。在探春要从严管理贾府内部事务,并把大观园承包给老婆子们,让干活的人多些收入。但薛宝钗一句话就把好处都揽到自己身上,一句宽以待人,让老婆子们交些钱让给不承包的人,表面上是让利给众人,实际上是给那些管家娘子们买好,因为她们掌握分配权,可以多捞好处,在未定婚前,就开始延揽人心,心机不可测,王熙凤威重,薛宝钗恩深,如果嫁入贾府,谁能掌握实权?

对王夫人的全力讨好,对贾母的讨好不成,时时在王夫人前对老夫人的贬低;因为要讨好贾母,打击林黛玉,对史湘云小恩小惠的利用;为了给薛蟠拉帮手,对邢岫烟的恩威并用;对林黛玉,用不比林黛玉差的刻薄口齿和上眼药。

这个姑娘不简单,域府极深,《红楼梦》中最累的人是她,薛宝钗。

《红楼梦》中的人物谁最心累?

一般来讲,争强好胜的人活得最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管家才能是贾府里人尽皆知的事,因此其他人碰上难缠的事情头一个就想到她,最典型的就是在秦可卿的丧事上,秦可卿本身是贾蓉的媳妇,后来被贾珍看上,俩人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清,贾府上下人尽皆知,表面上虽然装的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谣言漫天飞,秦可卿受不了这么大的舆论压力,最后在天香楼羞愤自尽。贾珍觉得自己对不住这儿媳妇,因此想要在丧事上竭力弥补她,排场之类的事情自然是小不了,这么大一摊子事,让谁去张罗去?贾珍首先就想到了王熙凤。

这件事正好对了王熙凤争强好胜的胃口,她不辞辛劳,每天卯正二刻过来点卯,忙活一天,半夜才回去,有时候寅正就起身了,还有不少时候是在熬通宵。大家可以想想,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这么透支下去怎么得了?这也是她得病的根源:争强好胜,操劳过度。

除了这件事之外,贾府的很多大事都离不了凤姐忙碌的身影,什么元妃省亲,张罗贾母,宝钗等人的生日啦等等等等,对于这些场面凤姐到底是怎么应付过来的,红楼梦中曾经有过一段最贴切的描写:“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挣扎着与无事的人一样。”说白了,从那时候起,她身上就已经添了病症了,只不过不好意思说罢了。

在红楼梦第五十五的时候,凤姐忙前忙后张罗了一个春节,最后累的自己都流产了,还是放不下家里这堆杂事,一想起什么事来,就让平儿去禀告王夫人,别人怎么劝都不听,好不容易养的差不多了,后来又抄检大观园,结果病的越来越重,不得不把事情暂时搁下,等到八月十五中秋过后,她病好了再料理。

从这些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凤姐的身体其实一直处于透支状态,只不过她争强好胜,不愿意说罢了,再一个,自己一旦放手让别人去管,下一步很快就有人接替她的位置,她为了保住自己管家的这个权利,不得不拼命强挣,直到再也支撑不住。如果说黛玉的身体是天生的弱症,那凤姐就是后天活活累死的。可惜的是,她为贾府差点儿搭上了这条命,最后换来的结果却是恨她的人远比赞赏她的人多得多:邢夫人处处跟她作对,赵姨娘暗地里算计差点儿要了她的命,那些下人更是毫不留情地对她横加指责。身处这样的环境,估计也只有用林黛玉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能形容了。

因此,我认为红楼梦里最累的是王熙凤。

《红楼梦》中的人物谁最心累?

其实,个人认为《红楼梦》全书人物共九百余人人,除了刘姥姥、傻大姐外,几乎没有活得没心没肺,没有心不累的。

林妹妹一生还泪,又寄人篱下,心累该是她的日常,属于那种不累的时候也要找点心事出来哭哭的妹子。

王熙凤生性好强,凡事都要拔尖出头,还要防着老公偷腥,一箭双雕除掉小老婆的毒计大概也是要呕心沥血研究不少日夜的。

更别说贾宝玉、金陵十二正钗副钗更是人人有故事,人人有心事。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外,还有一些小人物出场不多,着墨不多,却也都是心力交瘁,让人看着都觉得心好累。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里,凤姐和宝玉被马道婆的巫术魇住,险些送命。全府上下全部紧急集合,“登时园内乱麻一般”。这个时候小人物薛蟠出场了。曹公写到:“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不足100字,写出了本就出场不多的一个小人物的内心有多累。

孝心:最先担心的是自己的母亲,可见虽然是个混蛋,但至少也是孝顺的。

本心:护妹狂魔上线,对妹妹的维护也是出于本能。

私心:香菱对于他尽管不是什么心上人,但既然是自己的小妾,也是属于”私有“,绝对不能被贾珍一等渣男们占便宜,也可见他跟这些男人关系有多亲厚,若不是一丘之貉,怎么会这么担心。

色心:再次证明薛蟠本就是好色之徒,而且是个比较有眼光的好色之徒,大观园里小姐丫鬟美女如云,能在这样鸡飞狗跳的场面,被林妹妹的倾城之色击倒,也着实是眼光不俗。

一部《红楼梦》用“荒唐言”写尽了人间众生相,细想来,书里书外,谁没有心累的时候,谁还没有“一把辛酸泪”呢。

到头来,像刘姥姥那样保持天真纯善之心的人,才能活得快活通透罢。

《红楼梦》中的人物谁最心累?

相对林黛玉的敏感爱哭,王熙凤的阴狠毒辣,妙玉的过分高洁,贾探春的精明干练,史湘云的娇憨洒脱,贤良淑德的薛宝钗最心累。

知书达礼、温和敦厚的她天生热毒,只有服用“冷香丸”,才能遏制这份热毒。

薛宝钗的人设堪称完美,她举止端庄,行为豁达,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是大观园中冷静的智者。

然而“凡心偶炽,孽火齐攻”的宝钗却从娘胎里带来一股热毒,癞头和尚给了她“冷香丸”,压制“热毒”。冷香丸的配制过程非常复杂: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一齐研好;又要用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制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梨花树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薛姨妈说:“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但是又不得不服用“冷香丸”。

脂砚斋批曰:“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停机德薛宝钗是个有理想抱负的人,可是现实却事与愿违,沉稳大方的她也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宝钗能力非凡,志向远大,皇宫才是她心之所向的地方,她的出场是进京参加选秀,选秀失败后,退而求其次,寄希望于所谓的“金玉良缘”,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多次规劝宝玉研究仕途经济学问,可见她对富贵的向往。

这与她一贯的衣着简朴,闺房陈设像雪洞背道而驰,不爱打扮的她,为了给“金玉良缘”之说造势,天天戴着明晃晃的金锁招摇过市,无非是想引起所有人的注意,让“金玉”之说深入人心。

她规劝林黛玉不要看禁书,其实她自己也是对禁书爱不释手,对黛玉说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

“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

对禁书充满好奇和热爱的宝钗,努力克制自己,从封建女德的角度出发,不再去触碰,特别自律的她,其实内心也是躁动不安分的。

宝钗深爱宝玉,宝玉却只爱黛玉,宝钗对宝玉的爱不显露却又无法掩饰。

书中曾经说到,为了避讳“金玉良缘”,薛宝钗总远着宝玉,事实并非如此。

薛家人把“金玉良缘”挂在嘴上,薛宝钗天天戴着,还主动要看贾宝玉的玉,莺儿说贾宝玉的玉和她家姑娘的金锁是一对。元春赏赐红麝串,只有她和宝玉有,别的姐妹都没有,不喜打扮的薛宝钗却迫不及待地戴上,肥硕的臂膀引得贾宝玉想入非非,变成了“呆雁”。

宝玉挨打后,她去送药,眼眶红了,说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话没说完马上住了口,但脸却羞得通红,“低下头去只管弄衣带”,对宝玉的心疼和爱再也掩饰不住了。

不论早晚经常跑去怡红院,连晴雯都十分厌烦,大中午的去怡红院,宝玉正在午睡,袭人找个借口出去了,宝钗很自然地坐在睡着的贾宝玉床头给他绣鸳鸯肚兜。却意外听到宝玉梦里的呐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钗听到后不觉怔了,任凭“金玉良缘”的呼声再高,无奈宝玉不爱自己。

为了薛家,为了寡母,为不争气的哥哥,她挑起薛家的大梁。

薛家乃紫薇舍人薛公后裔,家世富贵,倚仗祖父之威名在户部挂虚名,领着内帑皇粮,又有王家、贾家帮扶,本来日子也比较殷实。无奈哥哥薛蟠乃金陵城中第一弄性尚气之人,“金陵一霸”,人称“呆霸王”,由于幼年丧父,寡母薛姨妈纵容溺爱,薛蟠挥金如土,不学无术,甚至倚财仗势,草菅人命,强买香菱为婢,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

哥哥是扶不起的“阿斗”,薛家只能靠薛宝钗一个姑娘支撑了。所以她第一部棋是进宫参加选秀,失败后,“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不甘心随波逐流,退而求其次,选中权势强大的贾府,“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洒脱不羁,霸气侧漏,野心勃勃!贾宝玉只是她“上青云”假借的力量而已,所以婚后,贾宝玉不得不离开满脑子仕途经济学问的薛宝钗,选择了出家。

综上所述,宝钗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是最心累的人物。她欲追求富贵,攀高枝却要给人无欲无求、豁达宽容的形象;她深爱宝玉,却一再克制自己的感情;她有着热情奔放的内心,却要稳重敦厚的展现;她本来是富贵人家的闺秀,却要担负拯救家族的使命。“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停机德薛宝钗做为十二钗之首,虽然如愿嫁给了宝玉,却没有得到宝玉的真心,心里只有林妹妹的宝玉,最终还是抛弃了薛宝钗出家了,一个优秀的女德代表人物,结局悲惨,实在心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