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的最令你幡然醒悟的是哪一句诗?
让我顿感醍醐灌顶,令人幡然醒悟的一句诗当属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朋友们一定很熟悉这首诗的上半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每每听到少年团的孩童们齐声念出这句诗,“少年强则国强”的震撼便油然而生。
这首《劝学诗》浅显易懂,单看字面意思便可懂得作者的用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是四大古文明里唯一能够传承至今的,可见自古以来“向学、爱学、善学、乐学”精神的重要。唯有勤奋上进、刻苦读书才能不负光阴、不负韶华。
《劝学诗》告诉我们了一定的道理:- 读书开拓眼界。“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凡古今圣贤、名家大家,都会极力推崇读书的意义。我们在书中领略万千世界,我们在书中汲取营养能量,人类所有未知的、已知的谜题和解答,都可透过书本来探究。
- 读书使人明智。“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可拓宽思路,读书可知天下事,只有源源不断的知识输入,才能给我们力量去打破命运的枷锁。我们在书籍中探寻历史,并在书籍中迎接未来。
- 读书令人明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都体现在谈吐上、智慧中和气质里,读书可让我们明辨是非、言之有物,让我们离圣贤更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若内心荒凉,书本可填沟壑。若身处蛮荒,书中可看绿洲。这便是男儿三更要读书的意义所在了。
你读过的最令你幡然醒悟的是哪一句诗?
卑读过最教人醒悟且激励人生之句莫过于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化作乾坤万里春!高洁真纯之人,生于尘世,伴随风雨冰霜,要秉持纯正,安于清贫淡泊。坚守初心,尽管生命生活环境对自己有诸多不公不平,但清者自清,历史人文终究公正,优秀者终被人民承认,並能最终名标清史!万代为人民追捧颂杨!非常励志。是作人作学文的一大行为准则。
你读过的最令你幡然醒悟的是哪一句诗?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你读过的最令你幡然醒悟的是哪一句诗?
日往惜峥嵘岁月稠
你读过的最令你幡然醒悟的是哪一句诗?
我读过的最令我幡然醒悟的是鲁米的一句诗“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这句诗是我在手机上刷无聊八卦的信息时无意看到的,当时的我犹如被人当头棒喝,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这句诗从字面上理解并不深奥,意思是说,你天生就有一对翅膀,可以像鸟一样展翅翱翔,为什么你竟然愿意一辈子像蛇虫鼠蚁一样爬行。
但在我看来,这句诗就是对人们发出的多个灵魂拷问。
1、你原本可以自尊自信,为什么要活得如此卑微?
还记得《简爱》的经典台词吗?“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出身、外貌如何,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我们没必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不用在所谓“高等人”面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
2、 你天生有获得成功的潜能,为什么不努力去追求成功?
《刻意练习》作者——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通过“刻意练习”,都能成为该行业或领域的世界级高手。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宇宙,只要我们找对方法,通过刻意练习,总有一天,我们的小宇宙都能爆发。
3、你原本可以成为人生赢家,为什么要自甘堕落?
李白的诗《将进酒》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即使你天生条件比别人差,只要你不自认为低人一等,你愿意奋发图强,总有一天终能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使在人生路上遭遇困境,痛失千金,只要你不被困难打趴在地,不破罐子破摔,你一样可以凭自己的能力,重头再来,重新赢回失去的一切。
4、你原本可以幸福快乐,为什么要悲观厌世?
我们之所以焦虑、愤怒、郁郁寡欢,并不是某人和某事造成的,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读造成的。例如,同是下雨天,如果你认为下雨对你的出行造成很大不便,你就会感到不开心;但如果你认为下雨能让空气更清新,那么你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行为,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我们的心态。
另外,每个人能不能快乐,能不能幸福,无需依赖身外之物。就像孔子所描述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也正如王阳明在龙场顿悟的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没有必要从外面去苦苦寻道。我们每个人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不需要求助于别人。
总结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能力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而这种能力就是老天赐给我们的“翅膀”,这双翅膀能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你读过的最令你幡然醒悟的是哪一句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少年读诗,囫囵吞枣,望文生义。那时,读到此唐诗,顿感幡然醒悟,感到有点哲学的光芒绕身。当时理解是珍贵的东西不能失去,否则覆水难收。后读书多了,才知此句出自孟子,唐代元稹写入悼亡诗中,成为千古绝唱。
少年无知,也许误解古贤之意。但山还是那座山,曾经沧海,我仍喜欢我最原始的理解和幡然醒悟。她作为警言警句伴随我的人生。古贤可否同意我的引申,我考虑之少,不为人师的理解,不误他人。
拙见拙识,阅者谅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