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行了多少种五分硬币和纸币,发行量多大,市场价大概多少钱?
新中国到目前为止,所发行的流通币和纪念币等人民币里有五分面值的,只有第二套流通纸币里的纸分币和第一套流通硬币了。
新中国发行的人民币都有哪些种类?人民币发行至今,按发行功能分为流通币和纪念币,按材质又可分为纸币(包括塑料钞)和硬币。具体可分为五大类:流通纸币、流通硬币、纪念钞、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等。
最早的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起开始发行的第一套流通纸币1948版和民国37年年号的灌田与矿井十元,同时也是人民币流通纸币里发行最早的;最早的流人民币通硬币是1957年发行的1955版年号一分和五分硬币;
最早的人民币纪念钞是1999年发行的1999年年号建国钞;最早的人民币普通纪念币是1984年发行的建国35周年铜镍合金材质纪念币;最早的人民币贵金属纪念币是1979年发行的建国30周年金币。
人民币五分面值流通纸币(不包括五分纸币连体钞)的原版和再版。五分面值的流通纸币自1955年3月1日起开始正式发行并投放市场流通使用,年号为1953年;在1981年7月15日起,为补充市面流通需求,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以1955年纸分币版式再版印制发行了一批纸分币,年号同样也是1953年。
这两版五分纸币因为是使用的同一套印版印制,所以票面主图和主色以及年号等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五分纸币印制好之后的打码环节做了一些改变。1955年原版印制发行的五分纸币有三位罗马数字冠字+七位阿拉伯数字流水号码组成的十位冠号;而1981年再版印制发行的五分纸币则只有罗马数字冠字,没有阿拉伯数字流水号码。
纸币正面右上部分,有没有阿拉伯数字流水号码,这是两版五分纸币最大的区别。在钱币收藏界,通常把1955年原版五分纸币俗称为‘有号五分纸币’或‘长号五分纸币’,而把1981年再版纸分币俗称为‘无号五分纸币’或‘短号五分纸币’。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版五分纸币票面图案和文字,以及颜色和年号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流水号码。
人民币五分面值流通硬币的发行情况。硬分币是在1953年开始筹备发行的,1954年年底铝铜合金材质(含铜0.5%)一分面值硬币在沈阳造币厂试制成功,1955年1月1日沈阳造币厂开始生产一分硬币的样币,1955年1月14日起沈阳造币厂开始正式铸造生产年号为1955年的一分硬币;
1954年11月11日上海造币厂开始试制铝铜合金材质(含铜0.5%)五分硬币,1955年3月试制五分样币送审,1955年4月21日起上海造币厂开始全面生产年号为1955年的五分硬币。
五分硬币的正式开始发行时间为1957年12月1日,首发年号为1955年。另外一分硬币首发年号为1955年,二分硬币首发年号为1956年。到目前为止,具体五分硬币公开发行的发行年号有22个左右,根据模具雕刻差异导致的币面图案文字差异可分为31个品种(平版23种,凸版7种,大星版1种)。
另外,五分硬币部分发行年号还有普制币和精制币的区别,样币据个人所知还未发现实物。精制币有15个发行年号左右。再就是材质,1955年和1956年年号五分硬币是铝铜合金材质(含铜0.5%),1957年年号五分硬币为铝镁合金材质(含镁1%,锰0.2%),1958年至1980年年号为铝镁合金材质(含镁5%,锰0.4%),1981年年号开始至今为铝镁合金材质(含镁1.5%,锰0.4%)。
五分面值人民币流通纸币和流通硬币的发行量和市场价格。1955年原版有号五分纸币和1981年再版无号五分纸币,以及所有发行年号和具体品种的五分硬币的详细发行量,个人没统计过(当然一般人也没这个能力去做发行量的详细统计)。
在不考虑评级币,错印钞和错铸币,特殊冠字号码(纸币)的情况下,全新品相五分纸币和五分硬币的市场价格(综合币商卖价和回收价)大概如下:
1955年原版(1953版年号)有号五分纸币1500元左右一张,1981年再版(1953版年号)无号五分纸币10元左右一张(币商卖价,很少有币商回收,即便是回收也不过是几分钱或几毛钱一张);
五分面值硬币的话,除了1979年五分、1980年五分(500元左右一枚)、1981年平版(1200元左右一枚)和凸版五分等‘五大天王’年号币外,其他年份普制币市场价格普遍不高,币商卖价可能数元至数十元一枚,回收价大都是数十元一斤论斤回收的。
我是醉梦残秋,喜欢钱币邮票收藏,主要在头条和问答写一些钱币邮票收藏方面的文字,有同样爱好钱币邮票收藏的朋友请顺手点个关注!!!
中国发行了多少种五分硬币和纸币,发行量多大,市场价大概多少钱?
中国只发行了一种五分纸币,那就是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五分纸币。五分纸币又有两个版本,分别为:
原版:1955年3月1日发行的三罗马字母加7位阿拉伯数字的五分纸币(俗称:长号五分)
再版:1980年发行的只有三罗马字母的五分纸币。(俗称:无号五分)
不论长号五分和无号五分的发行量都没有官方数据,但由于长号五分发行的年代久远,当时人们都没有收藏纸币的习惯,所以长号五分的存世量极少,全品相的就风毛菱角了。市场价800~1500元/枚左右,高分评级币会贵一些。下图成交价时间是3年前,经供参考
无号五分由于在人们已经热衷集藏人民币时(上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97年邮票热过后)还在发行,所以市场存世量很大,不少币商都有大量囤货,目前市价3.5元左右。适合按一刀(100枚连号)或一捆(1000枚连号)为单位收藏,数量越多对应的单价越高,如下图一刀无号五分的成交价已经在800左右了。
至于五分分币就复杂多了。
硬分币收藏领域的五大天王,25小天王,七大珍,八小珍,等等热门品种中都有5分硬币。当然他们当中最值钱的几十个都是没有进入流通领域的,就算你翻箱倒柜也不可能从家里的找到的。所谓五大天王就是指79-84套装《中国硬币》中1979年的5分,1980年的2分和5分,1981年的1分和5分,这也是最出名的五枚硬币。不过79-84套装《中国硬币》中可不止只有五大天王最有收藏价值,甚至五大天王中的部分硬币并不能排名硬分币中最珍惜的前五名。(当然市场价就不一定来,一来市场价瞬息万变,二来名气大的币追捧的人就多,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所以我们需要引入硬分币的凸版,平版和“7大珍,8小珍”的概念。第一梯队:7大珍是(发行量3000-1万枚,珍惜等级在硬分币中最高,处于第一梯队):1分: 1979年(凸版) 1981年(平版) 1984年(平版)2分: 1984年 (凸版)5分: 1979年 (凸版) 1981年(平版) 1984年(平版)如何收藏硬分币,细数5大天王25小天王7大珍8小珍16小龙,快收藏第二梯队:8小珍是(发行量2万-8万枚,珍惜等级在硬分币中处于第二梯队):1分: 1980年(平版) 1981年(凸版)2分: 1980年(平版) 1981年(凸版) 1982年(凸版)5分: 1980年(平版) 1981年(凸版) 1983年(凸版)
第三梯队:接下的第三梯队就要数“25小天王”了。25小天王没有流通发行,均仅发现于92-2000年套装《中国硬币》分别是
1分: 92-99年8枚
2分: 92-2000年9枚
5分: 93-2000年8枚,
它们的发行量都在8-32万之间,存世量稀少不过也基本没什么损耗。
第四梯队:第四梯队就是我们俗称的“16小龙”,它们是:1分: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61年、1963年2分: 1956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5分: 1955年、1956年(小星版)、1957年16小龙的都是流通币,发行量上亿,但由于发行最初的那些年咱们老百姓的生活都还艰苦,大家都没什么收藏存留的意识,使得它们的损耗极大,品相佳的存世量较少。其中以1955年、1957年的一分损耗最大,对应的收藏价值也相对最高。第五梯队:剩下的其实还有所谓的第五梯队,也就是“5小侠”(或称五谷丰登)之流,但由于其单个收藏的投资性不高,批量收藏又不能保证品相的一致性,除了凑大全套外,不建议作为重点收藏。1分: 1972年(混合版)、1978年(混合版)、1982年(平版);2分: 1983年(凸版);5分:1956年(大星版)在我认为,剩下的所有年份的硬分币都属于第五梯队。他们按发行年份具体又可分3个阶段:1,1955年-1978年这是央行发行硬分币的第一个年分段,跟上述“16小龙”的情况一样,因为发行时间年份久远,损耗严重,品相好的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收藏价值,首选60年之前,其次60-70年代。如果手里有这些年份发行的硬分币,建议都可以留起来。2,1979年到2000年这是央行发行硬分币的第二个年分段,这个时间段的硬分币最复杂,不仅出现了五大天王和25小天王分币;同时也出现了称斤卖,几十元到百把元一斤的其他流通币。大家想留就留,不想留段时间看来也不会可惜,毕竟连宋朝传下来的铜钱大部分也是不值钱的。
2000年后国家就不再发行5分硬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