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医院,二十多年的外科副主任医师,不会做气管切开是什么意思?

做气管切开是一个很无奈的操作。一般的病人不需要,需要的病人病情也不一般。

作为普通医生,处理的大部分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能接触到急危重病人的几率比较少,而这些急危重患者中,需要做气管切开的也不多。

医生做气管切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危重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但这个操作比较耗费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在争分夺秒的抢救中,相比于速度较快的气管插管,其优势并不突出。

其次,因为气管切开这个操作麻烦。医生也是人,也有惰性,但凡是个有经验的医生都会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能用药解决就不会去插管,能插管就不会去做气切。

而且病情危重到一定程度,普通医生会把病人转到ICU,由重症科医生接受后面的工作。

所以,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医生会气管插管,却并不会气管切开。

估计大部分医生都知道气管切开怎么操作,这是临床医学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大部分医生并没能实际操作过。

大医院里说不会的外科医生,估计是指没做过,而不是不懂。懂不懂是一回事,做没做又是另一回事。

作为胃肠肝胆外科主治医生,工作将近10年,我就有幸做过1次气管切开,但不是在本科室,而是在神经外科支援时。

记得当时那个病人是重型的颅脑损伤,手术后一直昏迷,虽然已经恢复自主呼吸,但人不清醒,也不能自理,仅仅是还活着。

这个病人前期都是靠护士轮流去吸痰,才能勉强保证呼吸通畅;吃东西靠胃管注入,全身除了眼睛能动,连张口都不行。

这样的病人是很难恢复的,不可能一直在医院住着,恢复得差不多,没有生命危险就要回家自己护理了。

病人有痰难咳出,即使咳得出来,也只会积在咽部,不能自行吐出,有窒息危险。这个时候就需要做气管切开,保证患者回家后,即使咳嗽有痰,都能从管子里喷出来,以至于窒息死亡。

临床上做气管切开最多的医生,一般都集中在耳鼻喉头颈外科、ICU、急诊科、神经外科,普通的住院医师极难遇到。

需要做气管切开的指征,一般包括:急性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堵塞、长期昏迷、颅脑损伤、胸部及头颈部外伤、长时间呼吸机使用、部分口腔或咽喉部手术等

所以,二十多年的外科副主任医生不会气管切开,也不奇怪。外行看内行罢了!

二甲医院,二十多年的外科副主任医师,不会做气管切开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本人是在二甲、三甲医院工作、学习三十多年的外科医生,就没有单独主刀去完成过气管切开手术。

道理很简单,过去是由耳鼻喉科医生来完成,轮不到本人去做,也不需要自己去瞎逞能。

遇到急诊需要做气管切开手术,一个电话把值班的耳鼻喉科医生叫过来做就行了,相关手续都可以事后补办,救人要紧。

后来,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也在做气管切开术。现在,紧急情况下气管插管可以解决问题的,就不需要气管切开,真正需要切开得不多。

术业有专攻,专科医生相对做得多一些,为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发生,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请操作相对熟练的医生做,是各大医院的惯例。

再说,执业医师法规定不能跨专业开展业务。本人也就是参与者,做好手术物品准备、协助手术操作就可以了,通常都是在病床旁完成手术。

我是康医生,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二甲医院,二十多年的外科副主任医师,不会做气管切开是什么意思?

这有啥可奇怪的,这东西又不天天做,并且一般也不做。尤其是不是本专业的活比如泌尿外科脊柱外科骨外科副主任医师,不会气切,很正常啊。这东西一般耳鼻喉或者重症监护室医师才做啊

二甲医院,二十多年的外科副主任医师,不会做气管切开是什么意思?

会做不专业,这是很正常的事,气管切开在医院一般由耳鼻咽喉科、急诊科做,其他医生做的机率比较低。

二甲医院,二十多年的外科副主任医师,不会做气管切开是什么意思?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般医院气管切开术是由耳鼻喉科医生完成,一般外科医生不做气管切开手术。

二甲医院,二十多年的外科副主任医师,不会做气管切开是什么意思?

完全有可能,说明你不了解基层,基层医院遇到需要气管切开的病人很少,目前三甲医院的虹吸现象严重,病人即使需要气管切开大多数家属都要求转院去三甲医院治疗,不让基层医院医生切开。基层医院急诊科医生有一些机会,其他科室机会很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