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结节,该怎么办?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我不从事胸科疾病,但近2年却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住院患者检查都发现了肺“肺结节”,或是多发肺结节,或是孤立肺结节,不一而足。
作为医生,有必要且有义务为这些住院患者做一做科普。
导致肺结节增多的原因是什么?以前我总以为导致肺结节增多的原因是“大气污染”、“抽烟”、“熬夜”等虚入飘渺的东西。
后来,当被检查出肺结节的患者越来越多时,我否定了我的想法。
肺结节检出率增多,伴随着一个现象----做CT检查的人增多了!
我从事普外科工作,放在以前,手术病人并不用做胸部CT检查,拍个胸部的正侧位片排除严重肺部感染,就可以手术了。
但疫情之后,随着上级的要求,每个住院患者都要做胸部CT检查排除新冠肺炎,而同时“肺结节”就频频出现在病人的CT报告单中。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不是肺结节患者增多了,而是肺结节被检出的概率增加了。
很多医院都配备有先进的64排双螺旋CT,可以清楚分辨出5mm的肺部病灶,让医生对肺结节一目了然,这才是导致肺结节患者增多的“罪魁祸首”。
肺结节不是病,但也要谨慎对待肺结节是肺部的一种结构改变称呼,不一定是病,但却是病后的一种结构表现,有可能是创伤后的“疤痕”,有可能是钙盐沉积,有可能是炎性病变,也有可能是早期肺癌。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所以大家都多少会有接触,我身边的亲人,就有三四个因为肺癌而离开人世。
检查出肺结节,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敌人”还不够强大,我们完全有时间去做应对的准备工作。
我院有一位男司机,以前就发现有肺结节,几年动态检查都没有动静,后来有一次发现结节有所增大,便立即做了手术,现在恢复得很好,有四五年了吧,现在他人一点事情也没有。
发现肺结节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①小于3mm的肺结节,每年定期复查胸部CT;
②4-5mm的肺结节,每半年复查一次胸部CT;
③大于6-7mm的肺结节,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胸部CT;
④大于8mm的肺结节,有必要做活检明确结节性质,或者每个月复查胸部CT了解结节变化。
⑤大于1cm的肺结节,建议及时手术治疗。
发现肺结节,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临床中发现肺结节,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病人以前有过肺部疾病(比如肺炎、结核等),或者是长期吸烟,要不就是家里有人吸烟。
青年人出现肺结节的概率比较低,中年人吸烟得肺结节的概率比较高。
所以,检查出有肺结节,首先一点就是要戒烟或者尽量远离吸烟的人,避免吸入二手烟;
其次,如果生活中工业区,烟尘较多,也要尽量远离;
再次,如果在烟尘较大的厂房工作,也要做好防尘工作;
最后,要多运动,适当的活动,有利于肺的舒张,将 积蓄于肺部的废物代谢出去。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得了肺结节,该怎么办?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谢邀,作为公立三级医院的胸外科医生,每天都在与肺结节打交道,从几年前的鲜有报道,到现在到处可见,可以说见证了肺结节从“寡”到“众”的变化,那么为何现在有如此多的肺结节?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平时要注意什么?看完这篇文章后您就有明确的答案了。
是什么导致了肺结节的陡增?作为胸外科医生,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现在的体检,如果谁没有个肺结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曾经体检过”,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也从侧面表现出如今的肺结节太普遍了。
有人说是环境污染导致了结节的增多,有人说是饮食不健康引起的结节增生,那么肺结节患者陡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高分辨CT在体检中的应用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成熟。
●胸部CT的应用将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
大家可以回想五年之前的体检,几乎所有的肺部检查都为胸片或者胸透,由于机器的分辨率低,即使肺部有结节,往往也会被漏过。近几年来,随着胸部CT的普及,许多以往体检中被漏过的肺结节都被筛查出来,于是我们见到了越来越多的几毫米的肺结节,而这样的肺结节在以往的胸片体检中难以被发现。换句话说,不是肺结节突然增多了,而是很多之前就存在的结节被发现了而已。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成为诊断肺结节的火眼金睛
上周在门诊遇到了一位肺结节患者,他的报告单上显示右肺中叶一枚5mm的肺结节,我将其胸部CT放在阅片机上仔细看了许久也未发现明显的结节,于是用电脑上的AI软件查看,结果显示他的双肺有7枚结节,从3mm到5mm大小不等。
其实计算机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已经有很久的历史,而近几年来人工智能(AI)的应用更是成为诊断肺结节的火眼金睛。
人工智能将CT扫描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从而发现肉眼经常漏过的各种小结节,并且将结节所在位置、大小、密度、CT值、危险程度等全部呈现出来,大大提高了肺结节的检出率。
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一旦被扣上“结节患者”这顶帽子之后,很多人内心很是恐慌。那么发现肺结节后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大部分的肺结节都为良性结节,真正的早期肺癌往往不足5%,甚至更低,所以无需谈结节色变。
●结节大小决定处理方法
直径小于等于3CM的肺部占位称之为肺结节,结节越小,良性可能性越大,所以小的结节往往动态随访,而较大的结节可以手术切除,目前来说:
≤4mm的肺结节建议1年胸部CT随访
4-6mm的肺结节建议6个月胸部CT随访
6-8mm的肺结节建议3个月胸部CT随访
大于8mm的肺结节再结合其他影像学表现选择是否手术
●结节密度决定着结节的危险程度
根据结节的密度一般又分为纯磨玻璃结节,混杂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其中纯磨玻璃结节及实性结节往往都为良性结节,而混杂磨玻璃需要引起重视。
●其他影像学表现也作为重要参考
拿到肺结节报告时,经常会有一些专属名词,比如钙化灶、条索改变、毛刺等等,当出现以下名词时往往意味着结节有不好的倾向:毛刺症,胸膜牵拉,血管影,牛眼症,分叶状等。
影像学诊断不是百分之百准确,毕竟只有将肺结节切下后进行化验才能知道良恶性,所以诊断肺结节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
发现肺结节平时应该注意什么?●定期随访很关键
肺结节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肺结节的存在却不重视。之前有位7mm的结节患者,让他三个月复查胸部CT,虽然他答应得很痛快,可是当他再来医院时已经过去3年多了,当他看到自己的CT报告时后悔地痛哭起来,原来之前的7mm的肺结节已经变成了4cm的大肿瘤,并且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所以当得知自己的肺结节时一定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做好随访。
●平常心对待肺结节
虽然我们要重视肺结节,但是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所以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很多人自从查出肺结节后便吃不好睡不好,心理压力巨大,生怕自己的肺结节被耽误从而造成转移。
即便你的肺结节是早癌,肿瘤的倍增也需要一定时间,不会短时间内就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所以按照医生交代给你的随访时间定期复查不会耽误病情,当肺结节有变化时及时切除即可。
●远离高危因素
当查出肺结节后,远离那些可以引起肺结节的高危因素,比如戒烟,远离二手烟,远离对肺有害的石棉、铬、硅等有害物质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当人的免疫力提高之后有部分炎性结节会自己消失,这也是为什么有部分患者未做任何处理复查时结节反而消失了。
总结:肺结节的增多与高分辨CT在体检中的应用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成熟有关,大部分的肺结节都为良性结节,当发现肺结节一定做好定期随访,保持一颗平常心,远离结节高危因素,适当运动。
我是公立三级医院的Lion医生,利用业余时间给大家科普医学知识,如果您支持我麻烦点个赞支持一下,或者转发给您的好友,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
得了肺结节,该怎么办?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前天遇到一位70岁的老人,开始是因为持续的记忆力下降来做脑部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两个转移瘤:
我们知道,脑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癌,又做了个肺部CT,结果发现右侧小肺癌,才2.8厘米,贴近胸膜:
这位老人已经脑转移几个月了,2.8厘米的小肺癌却已经是晚期,但他没有明显的肺部症状。
肺癌早期大多表现为肺结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可以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
但是反过来我们要知道,在所有的肺结节中,良性远远多于恶性!不要因为有肺结节,就恐慌紧张,甚至吓得睡不着觉,那违背了我们筛查的初衷。
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按照指南,我们根据危险程度把肺结节分为三种类型:高危结节,中危结节和低危结节。
其中只有高危结节需要进一步处置。
中危结节和低危结节,随访观察是最常用的方式,不会耽误治疗。
高危结节的定义如下:
发现高危结节不应随访观察,应当采取进一步手段,明确是否为恶性,常用的手段有多学科会诊、增强扫描、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等,有时候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有辅助意义。
大家最关心的,哪些肺结节需要手术切除?我们看一张言简意赅的图片总结,来自齐鲁呼吸王光强老师的网络学习文章:
符合这三个特点,应当考虑外科手术切除,多采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切除,一般要根据病理分期,确定切除范围,浸润性肺腺癌一般选择肺叶切除,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属于非侵袭性腺癌,可以选择楔形切除。
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小结节随访观察会不会耽误治疗?不会的,即使是恶性的,早期生长也很慢,不会耽误治疗。
有两种情况要格外注意一下:吸烟者和有肿瘤家族史者。
虽然病理机制还没有研究明确,但我们发现肺癌病人的低危小结节,可以在一年内进展到晚期,所以复查间隔要短一点。
这是山东肿瘤医院黄教授分享的一个典型,老年男性吸烟多年,体检发现右下肺5毫米小结节,属于低危结节,按照指南可以一年复查。
然而很遗憾,一年后已经广泛转移:
所以吸烟有害健康,是证据确凿的!
这些人群发现肺结节,复查间隔要更短一些,发现结节增大应及时处理!
肺结节的病人平时要注意什么?有一些网友分享,吃某些食物或者中药可以肺结节消失,很遗憾,我们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具体病例。
但有一些炎性肺结节,经过抗炎治疗或者随访观察的确可以消失。这也是我们反对肺结节过度医疗的原因之一。
很多炎性肺结节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影,抗炎两周左右,3~4周复查可以消失或者缩小。
当然抗生素不能乱吃,要遵循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听从临床医生的指导。
这里是@影像科豪大夫,专注优质悟空问答,欢迎关注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友学习分享,侵删)
得了肺结节,该怎么办?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肺上发现了结节,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在肺上有结节的人群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每个人身边都有肺部有结节的朋友,那么肺结节为什么会如此普遍?患上肺结节都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今天刘医生就和大家详细讲一讲肺结节的相关问题。
肺结节为什么如此常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肯定都有亲戚朋友在讲,谁谁谁又发现了肺结节;而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我们在每天的工作过程当中都有肺结节的患者来做检查,而在这些患者当中,大部分都是体检或者其他原因来做检查,从而偶然发现的。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近年来CT检查应用的广泛。
在以前,很多医院都没有配置CT检查设备,所以对于肺部疾病的检查,很多都是依靠胸部X光片来完成的;但是随着近年来CT设备的普及,在大部分的医院里面,都有了CT检查设备,而各大医院的体检项目中也开始包含了胸部CT检查,也就是说,CT检查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体检。
胸部X光片属于二维成像,它对于肺部组织的显示是不够细微和清楚的。而CT检查属于断层成像,它能够清晰的显示肺部各个层面的细微结构,所以它能够发现X光片不能发现的一些小病灶,比如小结节。所以,当CT检查广泛应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这些肺小结节其实可能以前很多人就有,但是没有被检查出来,而现在被普遍检查出来后,就变得非常常见了。
与此同时,各种外部因素的刺激也造成了肺结节越来越多,最为明显的就是吸烟因素和环境污染因素,这些刺激因子都可能造成肺组织的改变,从而形成结节影。
发现了肺结节应该怎么办?很多人发现肺结节后非常的恐慌。比如我以前遇到一位患者,肺部发现 3mm的微小结节,我们影像诊断报告建议随访复查。他看到结果后非常的害怕,以为自己患上的就是肺癌,于是拿着报告单一直追问我们是不是肺癌。
而真正的事实是,大部分的肺结节都不是肺癌,属于良性结节,最为常见的就是肺内淋巴结或者炎性小结节,几乎占了全部肺结节的80%以上;而最后真正变成肺癌的,只有不到10%的结节;所以对于偶然发现的肺结节,一定不要过度恐慌。
对于不能明确性质的小结节,最好的办法就是随访观察。
随访中肺结节如果出现了以下变化,那么通常为良性:
(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
(2)密度均匀或变淡;
(3)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
(4)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15d。
而如果肺结节在随访中出现了以下变化,那么要考虑为恶性:
(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
(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
(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
总得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随访复查,对于随访的时间,一般可以分三个月、六个月或者一年,通过复查对比前后两次的片子变化,判断其良恶性。至于具体的随访时间,每个患者根据结节大小、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刘医生建议找当地的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随访时间。
如果怀疑为恶性病变,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发现肺结节后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在这里,刘医生给大家三点建议:
建议一:远离烟草。
无论是吸烟还是吸二手烟,都是需要远离的。对于吸烟的朋友,一定要积极的戒烟,而对于经常吸二手烟的朋友,一定要远离有人吸烟的环境,如果是家里人要吸烟,那么建议积极劝导家里人戒烟。
建议二:注意减少接触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
比如在雾霾天气,尽量选择带口罩出门或者减少出门;接触粉尘的工作选择换成其他工作等。
建议三:注意肺健康,减少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容易造成肺组织的破坏,如果肺组织经常反复被破坏,那么它是可能形成癌变组织的,所以对于有肺结节的朋友,也要注意减少肺部感染。
总结:对于肺部结节,大家千万不要过度恐慌,一般情况下,如果您做好了科学合理的随访管理措施,一般都不会延误病情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随访建议,按时进行随访复查。
得了肺结节,该怎么办?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胸外科周海榆医生,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肺结节是近年来胸外科临床热点,特别是磨玻璃病变,双肺多发结节,多半是早期肺癌,惰性发展。
胸部薄层CT扫描平扫随访最重要,小于5mm:纯磨玻璃就1年复查,不纯的半年复查;5-10mm:纯磨玻璃半年复查,混合磨玻璃视恶性可能大小(以下同)3或6个月复查,实性视恶性可能大小(以下同)1.5或3个月复查;
10-20mm:纯磨玻璃3或6个月,混合磨玻璃立即手术或3个月复查,实性即手术或1.5个月复查;
大于20mm:恶性可能大的均手术,恶性可能小的分别3个月、1.5个月、1个月复查。
双肺多发肺结节需要有医生帮忙判断和挑选出主病灶,选择继续随访跟踪还是去除主要病灶,手术后不得已留下的观察病灶继续随访。
胸部薄层CT扫描还可以判断肺结节所处位置,局部周边病灶,可采用楔切或者段切,若结节所处位置较深且肺段之间,需切除肺叶,手术需要慎重评估。
随访跟踪过程结节变化或者医生准备改变治疗方案,还需要评估全身状态,包括PET和心肺功能,以备方案选择,需要与肺结节专业医生沟通选择合适的治疗或者随访方案。
得了肺结节,该怎么办?平常需要注意什么?
感谢邀请,就“得了肺结节,该怎么办?平常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解答。
随着CT检查的增多,发现肺小结节的人群也在增多,很多人会问患了肺小结节怎么办?答案肯定是去医院啊。
但是大部分的小结节,医生是不能一眼判定出来它到底是什么,因此很多患者会怀疑小结节是不是肿瘤。
首先,看一下自己属不属于下面这类人(1)长期吸烟(每年超过30包)、吸二手烟、油烟等;
(2)有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炎等肺部疾病;
(3)职业或环境中接触石棉、砷、铍、镉、煤烟等,也就是说个人职业是与化工厂、煤矿、切割大理石等有关的,或长期住在相关场所附近;
(4)家族里是否有人患得肿瘤疾病;
(5)曾经有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等;
(6)工作压力紧张,精神负荷大。
如果不幸,符合了上述条件,那么就需要警惕了。
看小结节是什么样的,是实性的、磨砂玻璃样的还是半实性的。最危险的就是半实性的,但也不是说半实性的就是癌,只是它是癌的可能性相比其他两种稍微高了那么一点。
(1)半实性的结节需要复查CT的间隔通常是3个月,而其他两种则为6个月。
(2)只有大于5mm的半实性结节是高度怀疑对象,对于小于5mm的小结节,就可以6个月再复查了。
(3)如半实性成分复查以后仍小于5mm,每年复查,连续5年。
(4)如果是多个小结节,那就需要3个月左右复查CT,复查如果没有什么变化,就继续定期复查,如果2~4年以后仍然没有什么变化,以后多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了。
(5)但如果结节大于10mm,建议活检或手术切除。如果不想活检或手术的,就要密切随访,每3个月做一次CT复查。
写在最后如果有吸烟、喝酒等习惯的,请及时戒除;
若有上述提及的工作环境的,也请及时做出改变(申请调岗等);
发现肺结节后,请及时就医,并保持良好心情。另外,对于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仍需遵循专业医生的随访安排,密切观察肺结节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