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甲胎蛋白高查出肝癌,如果复发甲胎蛋白还会跟着高吗?
血液中甲胎蛋白(英文缩写AFP)浓度升高,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血液中的甲胎蛋白都会升高。
PS:原发性肝癌,是各种理/化因素引起肝细胞癌变所导致的癌症,需要区别于其他地方(如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过来的癌症。
临床数据表明,约有67.8%-74.4%的原发性肝癌其AFP会升高,而约有18%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并不会升高,需要B超或CT等辅助检查才能检测出来。
鉴于肝癌的高复发性,即使是能够获得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其5年内仍有50%-70%病人出现复发、转移,所以医生对出院后的肝癌患者,都会嘱咐定期回医院复查。而B超和AFP检测是最重要的手段,可以做到对复发和转移的肝癌早发现。
所以说,术后如果甲胎蛋白再次升高(一般大于300μg/L),有很大可能是肝癌复发,建议加做肝脏B超或CT进一步检查。
为什么肝癌患者检查甲胎蛋白会升高?甲胎蛋白是一种原始蛋白质,只有一些原始的细胞才会合成,比如胎儿早期的肝细胞、卵黄囊细胞等,随着胎儿发育,肝脏逐渐分化正常,肝细胞趋于稳定,而卵黄囊萎缩掉,所以在出生后人体内的AFP很快就消失了。
当肝炎反复发作、酒精损伤肝脏等因素作用下,肝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被激活,携带该基因的肝脏DNA可以此为根基合成甲胎蛋白,以至于血液中的AFP明显升高。
肝癌术后甲胎蛋白升高,并不一定是肝癌复发1)肝癌术后甲胎蛋白升高,很大原因可能是肝癌复发或转移,但不能保证100%;
2)很多时候肝癌合并肝炎、肝硬化,而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也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现象;
3)如果B超或CT检查没有肝癌,而AFP升高,排除肝炎、肝硬化外,还要排除有没有胃癌、胰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等。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第一次甲胎蛋白高查出肝癌,如果复发甲胎蛋白还会跟着高吗?
一般是会的,小崔医生是肝胆外科的医生,每天面对的大多数是肝癌患者,而且我们这一组主要是针对肝癌进行介入与射频治疗,我说这大家可能不太明白,文中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我想说的是肝癌复发的话,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是会升高的,同理,如果各种手术治疗有效的话,原来升高的甲胎蛋白是会降低的,有的甚至可以降至正常。
甲胎蛋白到底有哪些作用呢,跟肝癌的关系有多大呢- 甲胎蛋白(简称AFP),常常被称为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当得了肝癌时,这个指标会升高;或者说当发现这个指标升高时,可能存在肝癌。这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是对的,但是并不适用与所有人,因为肝癌患者中国大概有不到30%的患者在查甲胎蛋白时是不升高的,而且也有一小部分人虽然甲胎蛋白升高但是并没有肝癌,那是为什么呢,虽然甲胎蛋白多在肝脏中合成,但是其在生殖类肿瘤中也是会表现为阳性的,而且一些胃肠道的癌症、胰腺癌甚至是肺癌,肝炎或者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也会有一定的升高,但是明显低于肝癌患者的含量。还有就是孕妇也会出现升高情况,但是如果甲胎蛋白持续大量的上升,那么基本上就是肝癌了,绝大多数都是肝癌患者才会升高,这项肿瘤标记物的意义主要在于联合影像学检查,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甲胎蛋白升高,同时查肝胆彩超或者CT提示肝脏内有占位性病变,那么高度怀疑是肝癌的可能。
-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甲胎蛋白到底跟肝癌有怎么样的关系呢,我用两句话概况:其一,可以指导肝癌的诊断,但这个指标不能单独诊断肝癌(只有这一项指标,即便是高的离谱也不能诊断为肝癌。其二,跟肝癌关系密切,能够指导肝癌的诊断与病情的判断,其一是因为这是因为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多数会升高,其次,甲胎蛋白是个指导是否有肝癌复发情况的指标,如果肝癌经过手术治疗后,甲胎蛋白下降一段时候后,在复查的时候如果发现甲胎蛋白又升高了,那么大概率说明肝癌有可能是发生复发或者是新发了,即便是肝脏的彩超、CT或者是磁共振并没有发现有新发的肿瘤,也不能排除复发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者多进行复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早期进行治疗,毕竟肝癌这个病不复发的少,很多肝癌患者做了手术后,几个月内就复发了,肝癌患者术后一个月就需要复查,以后最好也2-3个月就复查。
- 甲胎蛋白的高低,研究显示甲胎蛋白的高低是与肝癌的早晚期时有一定关系的,中晚期的肝癌甲胎蛋白的含量会很高,有的会高的离谱,会高出医院机器测出的最高值,大于1210,这样的患者基本就是肝癌,而且中晚期可能比较大,对于早期肝癌来说,甲胎蛋白含量就可能比较低,但是甲胎蛋白对于小肝癌是不敏感的,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小肝癌的意思,小肝癌就是肝癌比较小,单个癌肿瘤不大于3cm,或者两个不大于3cm,这种肝癌也没有症状,患者很难察觉,所以这项指标也可能没那么大作用,但是结合肝胆彩超或CT的话,作用就很大了。
(1)第一条就是有肝硬化,乙肝或丙肝感染(单纯抗原阳性也算是,也就是第一项是阳性)
(2)做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的特点,但是仅限于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如果这两项检查中其中有一个检查发现肝脏有大于2厘米的肿瘤(具有肝癌的特征表现,快进快出表现,这个医生会看,大众不会看,但是报告单上会有异常强化或者明显强化,弥散受限这类话)
如果有以上这两项检查是阳性的话,那么是可以确诊为肝癌的。即便不进行肝脏肿瘤的病理检查也可以确诊,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乙肝丙肝等肝炎或者肝硬化是与肝癌多么密切,这些疾病不一定发展到肝癌,但是肝癌与这几种疾病的关系相当密切,所以这类疾病患者要勤复查,这个我要说三遍,一定多复查啊,一年不限于一次,条件好的可以每年查几次彩超,可以加上甲胎蛋白检查,早期发现是相当重要的。
(3)如果肝脏肿瘤在1到2个厘米左右,就需要这两个检查(CT和核磁)两项检查都具有肝癌的检查特点。
(4)就是甲胎蛋白要≥400μg/L持续1个月,要不就是甲胎蛋白≥200μg/L持续2个月,而且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升高。
这里有说明一下,当(1)+(3)+(4)这三项都占有了才可以诊断为肝癌,所以说甲胎蛋白是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的,并不是简单的一项就可以。
这就是我对甲胎蛋白与肝癌的一些科普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第一次甲胎蛋白高查出肝癌,如果复发甲胎蛋白还会跟着高吗?
很多人是因为甲胎蛋白高而查出肝癌的。这其中,一些人是有定期复查习惯的慢性肝病患者,做的是肝癌的筛查,甲胎蛋白升高提示肝癌可能;有些人是没有意识到肝癌这个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做的检查,意外的发现甲胎蛋白高才查出肝癌的。
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诊断的肝癌,经过手术、介入以或者分子靶向药物等综合措施治疗之后,监测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都可以大致的判断预后情况。
要理解以上的内容,有必要了解甲胎蛋白为什么有这些作用。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通常由胚胎期的卵黄囊和随后的胎儿肝脏合成。所以,新生儿和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水平,一般是升高的,这是生理性的升高,不用紧张。
新生儿的甲胎蛋白,在出生后第一年内会逐渐的下降,在一周岁的时候,可以降到成人的水平,也就是低于10~20,不管后面是什么单位,都是一样的。
从这点可以看出,甲胎蛋白是由不成熟的肝细胞所合成的,肝癌细胞是突变了的细胞,既属于不正常的细胞,也属于成熟的细胞。
人体有不成熟肝细胞的情况,主要见于:肝脏有炎症活动同时有肝细胞再生,肝脏有转移性癌症,原发性肝癌,肝硬化,以及其他的一些疾病,比如畸胎瘤、儿童的肝母细胞瘤、某些胃肠道癌症和胆管癌,等等。
不过,在临床上除了肝细胞癌之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甲胎蛋白超过500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但是,也不能说一定要甲胎蛋白超过500才考虑肝癌。其实,无论甲胎蛋白升高多少,都应该要排除肝癌的可能。
甲胎蛋白的水平,跟肿瘤的大小、分化和转移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是很小的肿瘤,可以产生低水平的甲胎蛋白,所以对于一些反复甲胎蛋白轻度升高,且持续不降的患者,要引起注意,需要做更精确的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和磁共振,来帮助诊断。
当肿瘤直径大于3cm的时候,甲胎蛋白一般来说会升高超过500。对于治疗过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水平也是监测有没有转移和复发的重要依据。如果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下降后又持续升高,这种情况要注意是否癌症已经转移或者复发。
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水平升高的程度,可因人群的不同而不同,这主要与引起肝癌的原发因素和种族有关。
这个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在一些乙肝等肝炎发病率比较低的地区,如果甲胎蛋白超过20,虽然水平并不是很高,也是要注意排除肝癌的。因为这个程度的甲胎蛋白升高,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大约39%~64%,而特异性则高达76%~91%。
这个百分比的意思,就是说对于那些地区的患者来说,有39%~64%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是升高的。也就意味着,有一小部分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始终是正常的。而这些地方有肝病的患者,如果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则有76%~91%的人,可能是肝癌。
比如,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乙肝发病率很低,乙肝是引起肝癌的主要疾病。当他们的患者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时候,肝癌的可能性,要比亚洲乙肝发病率高的国家的患者,诊断肝癌的敏感性更高一些。
龙大夫的温馨提醒目前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是筛查肝癌的重要手段,虽然不能确诊,但是可以对一些有高度肝癌发病风险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排查。
当因为甲胎蛋白高而查出肝癌,并经过治疗后的患者,甲胎蛋白持续下降到正常水平,则肝癌的预后是比较好的,通常不代表复发。而如果甲胎蛋白先下降,然后持续升高,则往往表示肝癌并未彻底清除,或者重新又复发,或者其他地方的癌症转移到肝脏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医生,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识,请关注我!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第一次甲胎蛋白高查出肝癌,如果复发甲胎蛋白还会跟着高吗?
甲胎蛋白是一个肿瘤标志物,说是肿瘤标志物,有的人就认为肯定是和肿瘤相关,其实未必,比如对这个甲胎蛋白,肝癌可能会引起它升高,其他癌症转移到肝(这个不能叫肝癌,比如肺癌转移到肝,肝上的病灶是肺癌转移过来的,不能叫肝癌,仍然是肺癌,治疗也是按肺癌来)也可能引起这个指标升高,某些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也会引起它升高,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比如肝炎,胰胆系统的炎症结石等也可能引起它升高,还有孕期也可能会有它的升高,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认为甲胎蛋白升高就是得了肝癌,甲胎蛋白升高不一定是肝癌,肝癌也不一定会有甲胎蛋白升高。甲胎蛋白是这样,其他所谓肿瘤标志物也是这样,它只是一个参考指标。
回到这个问题,第一次甲胎蛋白高查出肝癌,如果复发甲胎蛋白还会跟着高吗?如果甲胎蛋白是肝癌引起的,在肝癌诊断时,甲胎蛋白升高,那么在治疗有效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指标是会下降的,或降至正常,而如果以后又升起来,则要警惕很可能是肝癌又复发了,但也不是一定,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但由于之前有得过肝癌,所以得首先考虑肝癌复发可能,不过不能只根据这个就判断下结论,而是应该进一步做影像检查,比如如果增强CT发现了复发病灶,那才可以下结论。因此,这种情况下,是提示你要进一步检查,而不是只根据甲胎蛋白升高这一个指标就下结论说是复发了,只能说有可能,得进一步检查。
第一次甲胎蛋白高查出肝癌,如果复发甲胎蛋白还会跟着高吗?
甲胎蛋白是肝癌检查的特异性指标, 肝癌术后复发率相对胃癌、较而言是较高的,所以对于肝癌患者,手术并不代表完全的治愈,依旧要时刻警惕肝癌的复发,注意平时的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不吸烟,少吃油腻食物,药物的服用尤其是具有肝损伤的药物一定要慎重。
甲胎蛋白是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而在出生后2——3个月,甲胎蛋白逐渐被白蛋白替代,所以正常成年人体内的甲胎蛋白微乎其微。但是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就会恢复,所以会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发现甲胎蛋白。
同时,良性肝肿瘤也会出现一过性的甲胎蛋白升高,所以也可以根据甲胎蛋白的动态数值来区分肿瘤的良恶。
对于肝癌手术后,如果再复发,因为存在正常肝细胞的再生和破坏的过程,所以很可能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但是并非所有的肝癌都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所以建议复查项目除了甲胎蛋白以外,还可配合腹部b超、ct、核磁等。
另外,考虑到肝癌易发生转移至肺,所以也要定期进行肺部的x线、ct等检查,以防转移的发生。鉴于肝癌有一定的复发率,所以建议术后要定期复查,一般在术后第一个月是必须要复查的,在之后的三年内是肝癌复发的高发期,所以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之后可逐渐改为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终生定期复查。
第一次甲胎蛋白高查出肝癌,如果复发甲胎蛋白还会跟着高吗?
肝癌是一种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与基因遗传、病毒性肝炎感染、长期大量饮酒、食用霉变食物等高危因素有关。
肝癌与甲胎蛋白的关系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成年人血液中的含量正常值小于25微克每升。
临床上,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血液学指标,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疗效监督以及预后判断,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到400微克每升,可高度怀疑肝癌。大约有70%以上的肝癌患者,会出现甲胎蛋白的情况,但不是甲胎蛋白升高,不代表一定就是肝癌。
除了肝癌之外,其他恶性肿瘤,比如恶性畸胎瘤、胃癌、胰腺癌、卵巢癌、睾丸癌等,也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升高。
如果肝癌复发,甲胎蛋白会升高吗?肝癌复发可能会导致甲胎蛋白升高,也可能不会出现,主要看肝癌转移的情况,比如是否出现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单发转移还是多发转移,确定肝癌是转移到了其他部位,还是其他地方的肿瘤转移到了肝脏。
其一,肝脏的肿瘤转移到其他部位
这种本身存在原发性肝癌,出现大面积的远处转移,一般都会表现出甲胎蛋白升高,大约有7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肝癌复发转移到其他部位,不一定会引起甲胎蛋白升高,也有可能肿瘤标志物是正常的。
其二,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脏(继发性肝癌)
这种情况属于继发性肝癌,大部分的病人不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情况。比如,胃癌转移到了肝脏,只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甲胎蛋白升高。
所以,发现甲胎蛋白升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甲胎蛋白升高不一定是有肝癌,肝癌复发也不一定会表现为甲胎蛋白升高。单凭甲胎蛋白这一项检查,并不能确诊肝癌有没有复发,建议进一步检查肝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化验室检查,如果发现肝脏肿瘤增大、增多,或者其他部位有可以病灶,要高度怀疑肝癌复发的可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