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现在体检项目何其多,普通人接触到的所谓“体检”,不过是水过鸭背式的泛检而已,远没有能达到全方位、全器官覆盖。
就拿外科术前常规检查来说,包括血、尿、大便常规,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等,此外还有肝、胆、胰腺、脾脏、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彩超,心电图、胸片。
如果按照术前体检结果为参考,一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的基本功能完整,但却不能完全排除有没有患癌风险。比如:
1、查血常规可以初步筛查出白血病;
2、查尿常规可以初步筛查有没有隐性血尿、尿量感染、尿糖升高等,如果想进一步排除泌尿系统的癌症,还要继续查泌尿系统彩超、前列腺特异性抗体、尿路造影等才能明确;
3、查肝功能+肝脏彩超,可以基本排除肝癌;
4、查肿瘤标志物,只是作为癌症筛查的一种手段,但又说不准,就犹如一些生果子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能拿来配合病史借鉴一下;
5、胸片可以初步排除肺癌,但一些较小的癌性肺结节,因为胸片的分辨率不够高,一些中心型肺癌有时候会被忽略掉,排除肺癌还是首选胸部CT检查。
我们平时说的“体检一切正常”,指的就是上述这些检查结果及分析,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检查结果不能完全覆盖身体所以器官,会有漏诊的可能。
上述的常规体检,只能提供很局限的参考,具体到每一个器官,就涉及到了专科检查。比如:
1、妇科体检,还需要做乳腺的彩超、钼靶排除乳腺癌;做阴超、宫颈脱落细胞图片等排除一些子宫附件的肿瘤;
2、神经外科体检,虽然脑肿瘤发病率低,但如果患者没有相应症状,一般医生不会常规做头颅CT检查;
3、甲状腺癌、喉癌、鼻咽癌等,则需要做甲状腺彩超、喉镜、鼻咽部CT等特殊部位检查,才能进一步发现;
4、食管癌、胃癌及肠癌,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胃肠镜,但一般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医生是不会提供胃肠镜检查的;
以上种种,就很能说明情况。普通群众做检查,是不能完全涵盖所有检查项目的,所以检查的结果很局限,这就会造成“体检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的例子。
我以前也遇到过一个案例,患者56岁,因为“精血”入院,最后检查出膀胱癌,做完手术1个月,患者诉有吞咽食物费劲的症状,后来做了胃镜和食管造影检查,又发现了食管癌。患者半年内做了2次癌症手术,不可谓不凄凉……
这样的例子并不是特例,如果想做全身体检,需要和医生准确说明。当然这样的要求只能和医院体检中心的医生说,他们会安排好所有体检。
如果是到专科做体检,比如胃肠外科,医生因为工作的专一性,往往考虑上会有所欠缺,如果没有症状,胃肠外科的医生没有理由去查患者的头颅CT,查出问题还能说过去,如果查不出问题就是“过度检查”,会被罚钱的……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感谢邀请!
这种情况我以前也见过。
以前一个患者家属来咨询我说父亲前几天在乡下抽血体检一切都是正常的。但总觉得长期腹胀痛并伴有消瘦所以来我们医院做一下更全面的检查。结果做了胃镜发现是胃癌,作为全腹 CT 平扫还发现肝脏有一个转移的小结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后来我看了患者的乡下体检报告,其实他在乡镇卫生院就做了抽血的全套体检,胸片和心电图等简单的体检,并没有作胃镜、肠镜、全腹彩超、双肺部CT及全腹CT等检查进一步的体检检查,所以肝脏的小结节会漏诊。没体检胃镜胃里面癌症也就漏诊了。
但并不是说他本来没有的,其实患者癌症肯定已经存在很久了,只是这种不明显的癌症抽血检查查不出来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抽血体检检查不出胃癌和肝癌?
我们人体很多个器官都有很强大代偿能力,比如我们的胃切一半掉,剩一半还是可以完全替代帮忙消化,我们肝脏、肾脏、肺也是这样,切除一半抑制给别人,剩下一半还可以正常的工作,保持我们正常人的新陈代谢保持正常的生活。只要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我们常规抽血就是查不出来有异常的。
所以如果真的有难受要做体检的话最好要去大医院作全面一些。不能简单的就做抽血体检,比如全肚子的彩超、包括肝胆胰腺、脾脏、双肾、前列腺、甲状腺等彩超。40岁以后胃镜、肠镜体检都要包含进去。女性的话还要包括乳腺和子宫、卵巢等。
目前临床上消化道道肿瘤占据所有肿瘤一半以上,早期的食管癌、胃肠道癌症只能通过胃肠镜检查出来,其它检查比如 CT、磁共振、彩超都都检查不出来早期的胃肠癌及食管癌,所以常规全面体检也要包含胃肠镜的检查。
回到题主的提出的问题
有可能你的体检项目比较简单,单纯的抽血有时候查不出癌症的,早期的食管癌、胃肠癌也只能通过胃肠镜检查出来。当然你问题描述不够清晰,我也只能结合我自己临床经验回答一下。
有问题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是不是又把健康体检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实,我们在提倡健康体检、关注健康的同时,也一定在规范体检机构的规范化和提高体检机构的专业水平。 回到这个问题,首先看到这个问题,张大夫觉得问题提的或许过于简单,很难明确的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但是相关方面的问题,张大夫想和大家说一说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体检并不是万能的,体检确实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做了很多体检项目,但是仍旧有我们体检不到的项目。例如,我们做全了常规的体检项目,但是却很可能还是存在漏检,如鼻咽癌没有查到。例如,肺部结节,有可能选择的的是常规的胸片,而不是螺旋CT,此时也可能漏诊。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体检中心的专业性不强,增加了漏诊问题的发生。所以,建议大家选择资质齐全的大型体检中心或者医院体检科,这样可能体检质量更有保障。
上面是我想到的可能的原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先说一个真人真事,一位本人医院同事,刚参加完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当时做了胸片检查,没有异常。而不久后他出现频繁干咳,过了大半个月再次做胸部CT,结果诊断为肺癌晚期。虽然时间上没有题主所说的这么短时间,但可见这样的事情还是会有的。
为什么体检结果一切正常,短期内还会查出癌症晚期?
其实,临床上的检查项目非常多,针对不同疾病还有不同的专科检查项目。体检作为一项常规项目,缺乏针对性,并非所有检查都能覆盖,况且患者的经济也不允许。体检的目的,是及早发现身体中比较常见且容易发现的异常信号或疾病,如有无肝肾功能损害、贫血、高脂血症、糖尿病、尿路感染等等。
如果患者没有特殊要求的检查项目,一般常规体检的项目只有三大常规(血、小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B超、胸片等影像学,以及内外五官科的体格检查等项目。所以,很多癌症其实体检并不一定能够发现。再者,有些癌症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难被发现。但随着癌症的不断进展,甚至出现转移,发现时大多数已经是晚期,例如肺癌、胃癌等。所以,即使体检结果一切正常,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感觉到有身体不适,还是建议马上去医院就诊。
针对不同癌症的检查项目建议
虽然常规体检不一定能发现所有癌症,但对于有肿瘤家族史、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事特殊职业等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检查项目还是可以及早发现相应部位的癌症的,下面给出一些建议。
1.肺癌
对于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从事室内装修、烹调或接触粉尘等工作的高危人群来说,低螺旋CT是最好的检查项目,它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可以检出早期周围性肺癌。
2.胃癌
如患者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病史,体检时最好行胃镜检查,胃镜是发现胃癌最好的检查项目,即使早期的胃黏膜癌变都逃不过胃镜的法眼。可同时进行C14呼气试验检测,如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3.直肠癌
如果患者有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疾病,最好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如有息肉,也可在肠镜下行息肉切除,防止息肉癌变。
4.鼻咽癌
我国南方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现有研究已经证实,EB病毒感染是引起鼻咽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体检时如要筛查鼻咽癌,除了进行耳鼻喉科的体格检查外,还可以抽血行EB病毒相应抗体检查。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检查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也并不一定是鼻咽癌,需要密切随访跟踪,定期复查。
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原因如下:
1、我们的身体存在着超强的代偿能力,大多数疾病所带来的异常在最初阶段都不会表现得太过显著,其原因便在于此,这种代偿机制可以额外提供一些"渠道"以维护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直到疾病继续进展直至超出我们的代偿能力;比如肝脏被切除近半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肝功能,肾脏被切除一个后另一个仍可以保证机体正常的代谢等等;所以,即使您已经罹患某种癌症,但在病入膏肓之前,很多检查项目仍有可能显示为健康数据;
2、检查项目精细程度不足,尤其是作为常规检查的那些项目,比如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彩超、胸部X线片等等,所能涉及的一些疾病大多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像癌症这种东西,并非上述检查项目所能显示出来的,除非像是之前所说,病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进展,肿瘤越发明显,举个例子,比如肺癌,很多肺癌都可以通过胸部X线片发现,但是,一旦胸片能够清晰显示出肺癌,那基本上代表着癌症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的程度,所以,要想早期发现肺癌,只能通过精细程度更高的检查项目,比如螺旋CT、核磁共振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等等,而这些检查项目是很难被常规应用的;
3、体检内容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很多部位涉及不到,不论是胸部X线片、还是胸部CT或者胸部核磁共振,即使检查再精细,也无法在胸腔里发现脑癌或鼻咽癌,所以,体检这一医疗行为同样应该个体化,就如同对症下药,只有详细询问被检者的具体现状,比如年龄、既往病史、现病史、工作内容、所处环境状况等等,才能针对个体筛选出更有价值的检查项目;
4、比较不愿意说的一项——漏诊,一些个别的体检机构的检查流程缺乏正规性,参与检查和诊断的医务人员缺乏耐心、得过且过,甚至连专业性也稍显不足,这很容易导致漏诊的情况发生!
体检结果一切正常,4天后查出癌症晚期,这是为什么?
这个提问我认为本身是有问题的。如果是体检一切正常,4天后为什么又去做检查。只可能是体检发现了一些问题,4天后做进一步检查,查出来是晚期癌症。体检本身就只是粗略的检查,如果发现一些可能有问题的地方,再提醒你去做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如果一个没有任何症状的“看起来健康的人”,体检完全正常,怎么可能4天后又去做其他复杂的检查呢?如果本身是有症状的晚期癌症,既然已经有症状,那么就不能算“体检”,而是针对症状的诊断治疗。如果说体检完全正常,半年后查出晚期癌症,那倒是有可能的。
目前流行的体检,并没有针对性,有些体检单位的项目包含胸部CT,倒是可以检查出大部分的肺癌,对于其他常见的癌症,常规的体检却不一定能够检查出来,比如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常规的体检都不能诊断,但是所有的体检都包含大便常规,如果仔细看,这些癌症病人可能会有大便隐血阳性。如果发现大便隐血阳性,再进一步检查,那么可能就可以发现这些癌症;可是大便隐血阳性,在很多“格式化”的体检报告里,并不会提示异常,并不会让病人注意关注和进一步检查,的确,也有大部分大便隐血阳性的人,其实没有癌症,如果让所有大便隐血阳性的人都去进一步检查,似乎又会浪费医疗资源和过度医疗。同样,现在很多体检单位检查“肿瘤标志物”也是这个道理,很多癌症病人,但是肿瘤标志物却不高,肿瘤标志物高的病人,有很多也没有癌症。
所以目前的体检模式,的确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果要针对癌症的体检,检查必须要更有针对性。但是有相关经验的医生,往往不会是体检医生。要想体检和癌症筛查更精准,需要个体化的服务制定专门的方案检查,但是费用肯定比一般体检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