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应该怎么治疗?
(2018年10月5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只要是个男人,上了年纪多少会受到前列腺问题的影响,包括前列腺增生肥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目前很多人有慢性前列腺炎问题,主要表现为:①下腹部、会阴部等部位的疼痛、坠胀或不适感;②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流白等情况;③精神神经症状,比如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临床上以发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点。
慢性前列腺炎的该如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约50%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受前列腺炎的困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治疗。目前国际泌尿外科界一致的看法是: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需治疗;如果慢性前列腺炎带来的症状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可以寻求正规医院医生的帮助。
一、行为控制:和很多疾病一样,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最基础的仍然是行为的控制。主要包括切忌饮酒和吃辛辣食物、避免长期久坐和憋尿、 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规律的性生活、注意前列腺部位的保暖等。
二、物理治疗:①前列腺按摩是最简单而又便宜的治疗方法,但按摩时用力不宜过大,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频繁,以每周1 次为宜。对于不愿意按摩的患者,适当频率的性生活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②可以通过热疗如红外线、微波等对前列腺进行适当加热,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但高温可能影响精子的质量,对于未婚未育的患者不建议采用此方法;③对于疼痛不适感的患者可以通过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等电生理来缓解。
三、用药治疗:①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可以扩张尿道,缓解因管径狭窄带来排尿困难的症状,同时对于缓解尿道张力高所引起的盆腔痛也有一定的帮助;②抗生素的使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只要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治疗上主要选择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敏感抗生素。但要注意防止耐药性的产生;③植物制剂如前列康等对改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④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镇痛药物。
四、中医治疗: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效果确切。中医疗法中的直肠用药、坐浴、外敷药物、针灸疗法等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都具有一定的缓解疗效。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非常难根治,目前的主要方法都是为了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曾医生在这里建议,不要轻信网络上或者电视上的不实广告,只有医不好的或者难医治的病,才会有漫天广告,能被医院攻克的疾病,是不需要广告的。前列腺对男性来说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过于担心,我们应该做到科学地对待,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慢性前列腺炎应该怎么治疗?
前列腺问题随着男性年龄的增大而愈加常见,严重威胁着男性健康。无论是长期静坐不动上班族,还是经常在室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或是常常喝酒应酬的男性,都很容易患上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会影响性功能吗?在前列腺炎的急性期,基本上都会存在尿频尿急、以及相关部位的红肿热痛,严重者还可能存在全身性的反应,是很难完成性生活的。而且在这个时期,患者精液细菌含量非常大,如果过性生活很可能使女方生病,因此在前列炎发病时,一定要避免进行性生活。
但是经过治疗,疾病痊愈后过性生活是没什么问题的,大家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如果总是想着这方面的事情,总是担心自己不行,那就真的容易不行。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心理上把这个问题放下,没什么不行的。
前列腺炎治疗必须注意哪些事?如果患者已经存在了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那么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一定要改,就像高血压患者不宜吃太咸,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糖一样。
避免饮酒
临床研究表示,人体盆腔附近的组织器官对酒精较为敏感,而前列腺正位于盆腔。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会造成盆腔部位的血管痉挛收缩,对前列腺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饮酒,吸烟也不利于前列腺的健康。
避免久坐
久坐会压迫前列腺,影响前列腺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一些职业如出租车司机、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上班族,都很容易患前列腺炎。如果因为长时间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大便和小便,也不利于前列腺健康。
避免受凉
前列腺较为怕凉,低温很容易刺激疾病发作,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主讲人:张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结石与感染学组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第一批认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现代泌尿外科杂志青年编委;SM Journal of Urology, 美国编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更多健康疾病相关问题,欢迎关注我们!医学微视,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优质的的医学患教微视频平台!
慢性前列腺炎应该怎么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包括两个方面,局部症状有会阴部、下腹部疼痛不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恍惚和抑郁。前列腺炎的发生可以是周围炎症播散过来,也可以血液循环播散过来。对于细菌性前列腺炎要应用抗生素,起到控制、减轻症状的作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于排尿时后尿道压力增高,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管造成,属于化学性炎症。化验前列腺液可以确诊前列腺炎,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有白细胞出现,而且要多于10个每高倍视野,同时有卵磷脂小体减少;非细菌性前列腺中仅有卵磷脂小体减少,未发现白细胞或数量不到10个每高倍视野。
吃辣、饮酒、性兴奋都会导致前列腺肿胀、充血,建议前列腺炎患者要避免,不要纵欲也不要禁欲,定期同房排精可以将前列腺液一同排出,有利于炎症缓解,故意延长射精时间或未射精就结束,会增加前列腺液的淤积,加重前列腺炎。
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治疗后症状可以暂时得到控制,有严重抑郁或者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它会抑制大脑对来自于前列腺的不良感受,使患者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痛苦、心情恢复平静。
由于没有治愈方法,前列腺炎患者要学会自我保健:忌酒、忌辣、减少前列腺充血,每天温水坐浴半小时,连续一周,对于急性发作的症状改善也比较好。患者也应学会与它共处,不要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可以转移注意力到工作和生活中来改变心态,降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慢性前列腺炎应该怎么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分为非细菌性和细菌性两种。一、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类病人没有急性炎症过程。 其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也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主要是经尿道逆行感染所致。
诊断依据有:
1.反复的尿路感染发作。
2.前列腺按摩液中持续有致病菌存在。
治疗方法:首选红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具有较强穿透力的抗菌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还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也可以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综合治疗可采用:
1.热水坐浴及理疗(如离子透人)可减轻局部炎症促进吸收。
2.前列腺 按摩,每周1次,以引流炎性分泌物。
3.忌酒及辛辣食物,避免长时间骑、坐,有规律的性生活。
4.中医治疗,应用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药物。
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均属此类,原因不确定。由除细菌外的其他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真菌、病毒等所致。在性生活无规律,勃起而不射精、性交中断或长途骑车、长时间坐位工作等诱因下致盆腔及前列腺充血。过量饮酒及辛辣食物常可加重前列腺炎症状。
治疗方法:
1.致病原为衣原体,支原体可用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及碱性药物。其他可用红霉素、甲硝唑等。
2.a受体阻滞剂(竹林胺、非那雄胺)可以解痉改善症状。某些植物制剂(前列康)对改善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3.有精神心理障碍者,可用抗抑郁、焦虑等药物。
4.每日1次热水坐浴,每周1次前列腺按摩,以及去除易造成盆腔前列腺充血的因素,往往也可有良好的疗效。针灸等物理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慢性前列腺炎应该怎么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与其病因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物理治疗等,没有所谓的最佳方案。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遵医嘱可采用具有较强穿透力的抗菌药物治疗,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等)和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等药物,也可以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目的是防止耐药性。综合治疗:①热水坐浴及理疗可减轻局部炎症,促进吸收;②前列腺按摩,每周1次,以引流炎性分泌物;③忌酒及辛辣食物,避免长时间骑、坐,有规律的性生活。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如果病原体为衣原体、支原体,则遵医嘱可用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等药物。此外,α受体阻滞剂也可以解痉、改善症状。有精神心理障碍者,可用抗抑郁、焦虑等药物。可采取每日1次热水坐浴;每周1次前列腺按摩以及去除易造成盆腔、前列腺充血的因素治疗。
本内容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李煜罡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慢性前列腺炎应该怎么治疗?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研究发现大约50%的男性曾经或正在前列腺炎的困扰。小腹胀痛或不适是前列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其他的症状还有会阴疼痛,睾丸或大腿根部不适等。甚至整个盆腔底部都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又叫盆地疼痛综合征。
慢性前列腺炎恢复期较长,病情容易反复。按时服药和改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帮助疾病恢复,减少复发机率。具体内容如下:
慢性前列腺炎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可有效减轻症状,消除炎症。
2.减少酒和辛辣刺激饮食,尤其是冰镇啤酒和冷饮。减少对前列腺的刺激。
3.减少骑车或久坐久站。改善盆底血液循环。
4.多喝水;不憋尿;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减轻前列腺负担。
5.规律的适度的性生活。性生活可以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缓解各种不适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文:张培伦/王传航教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