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后,有的人又引起肝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这是什么原因呢?

(2018年8月8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胆囊切除术后,大部分人不会出现肝内胆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但有少数人则例外,往往是数年甚至十数年后出现急性腹痛,来医院检查了才发现出肝结石或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形成原因有一定的差异。

一、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而难治的胆道疾病。一般人很少出现肝内胆管结石,就算胆囊切除术后也是一样。其病因主要有:①胆道感染:肝内胆管结石绝大部分为含有细菌的棕色结石,细菌感染会引起胆汁粘稠,胆管炎症渗出絮状物附在肝内胆管,使胆管狭窄,胆汁排泄不畅,常年累月下会使絮状物粘连成团吸附胆汁酸形成“软结石”;②胆道寄生虫:主要是蛔虫在胆道内产卵,引发非感染性炎症反应;③胆管解剖结构变异,胆汁停滞: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使肝内胆管狭窄梗阻,导致胆汁引流不通畅,容易诱发胆管内感染。

肝内胆管结石一般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胀痛不适,当合并感染时才出现明显腹痛以及寒战、高烧等。出现此种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否则有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可能。

二、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结石或黑色胆色素结石。如果没有切胆囊,主要的来源是胆囊结石排出引起。切除胆囊后,主要的原因是:①肝内胆管结石排出后,滞留在胆总管内;②胆道感染:其发病原理和肝内胆管结石一样;③胆道梗阻:一般是术后局部粘连,引起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狭窄,胆汁排泄不通畅引起。

胆总管结石发作时,会引起急性胆管炎,全身感染,肝损害,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感染表现,如果有早期休克表现,必须要急诊手术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胆囊切除后,有的人又引起肝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这是什么原因呢?

“胆囊切除后,有的人又引起了胆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这是什么原因”?

说到结石病,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结石病人,可能会是同时有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结石病的;有一些人的结石病看似暂时的治疗好了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会有结石的出现。因为,要么就是当时,手术只是将一些肉眼可见的“大石头”给干掉了,而有些微小的结石,其实,还是原封未动存在的;而有些结石是因为,去石后,没有注意饮食习惯,又发生了新的结石所致;当然,也有的结石病人的结石,是他的身体经过了结石手术后,发生了改变,影响以致有了新的结石的形成。

相对来说,一般还是选择中草药去结石,会比较放心一些,方便、有效、痛苦少,费用还低。

治疗结石的药材不少,一般有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甚至于是玉米须等等。大家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当然,中医中药一贯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不可盲目滥用,最好是请靠谱的中医用中药来治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药到病除的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