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可能是癌症吗?

(2018年5月14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胃出血的原因多了去了,不能单凭胃出血就可以诊断胃癌。临床上需要对各个引起胃出血的问题进行鉴别,以达到去伪存真,明确诊断。

胃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急性胃出血和慢性胃出血。

急性胃出血常见于急性胃炎、贲门撕裂(喝酒后剧烈呕吐)、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激性溃疡、服用抗凝血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等;慢性胃出血主要见于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

一、急性胃炎

常见于进食污染、过期食物,进食过硬、粗糙食物,导致胃粘膜急速损害,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呕血、腹泻等,一般经止血、护胃对症等治疗可完全治愈。

二、贲门撕裂

贲门是胃与食管的交界,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的人,呕吐时因胃剧烈收缩,食物不能快速通过贲门,导致贲门撕裂。表现为呕吐时突发上腹部/胸部剧烈疼痛,伴大汗淋漓,呕血等症状,一般经止血对症等治疗可治愈,严重病情可局部压迫止血。

三、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去痛片以及各大类的感冒药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破坏胃粘膜的胃酸保护膜,使胃酸接触胃粘膜并腐蚀,引起急性糜烂性胃炎并胃内广泛渗血。表现为吃止痛药/感冒药后呕血、解黑便、柏油样便等。

四、抗凝血药

这类胃出血病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心梗、脑梗的病人,治疗好转后,需要预防性治疗,其中就有抗凝血药:华法林、阿司匹林等,长期服用有诱发胃溃疡出血可能,需要定期监控凝血功能。

五、应激性溃疡

常常发生在急性应激反应中,比如车祸、大型手术后、烧伤、剧烈精神打击等。

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常发生在肝硬化患者,肝脏纤维化后,下腔静脉血液不能很好地经肝脏回流入心脏,最后从痔静脉、食管-胃底静脉、腹壁静脉、脾静脉等处回流入心脏。此类病人,如果进食干燥、硬质食物,有可能刮伤食管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大出血。出血量往往非常汹涌,以大量呕血为主。

七、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出血常见于后壁的溃疡,因为此处血管更丰富,溃疡腐蚀血管后引起出血。往往以解黑便为主,大出血时才会出血呕血。此病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空腹/饱餐后2-4小时疼痛、秋冬季节发病较频繁、长年累月腹部胀痛等。做胃镜就能很容易鉴别。

八、胃癌

胃癌前期基本无症状,偶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到了中后期才表现为持续性腹痛,伴胃出血,表现为呕血,解黑便/柏油样便等。胃癌的发病率较其他病种发病率低,多发生在50岁以后的男性,并且为常年累月不良饮食造成。

其实,不管什么类型的胃出血,只要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检查。如果不差那几百块钱,建议直接做胃镜,视野之下,什么情况,一览无余!★若觉得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