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正常,癌胚抗原高是什么原因?
作为一名胃肠/肝胆外科医生,平时接触许多癌症患者,对于一些常用的常见的癌症筛查指标,我觉很有必要和大家分析一下。
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有什么区别?甲胎蛋白(AFP):为肝细胞发育早期形成的一类蛋白,正常人体内也有有甲胎蛋白,但含量较低。肝癌细胞属于早期未分化完全的胚胎肝细胞,会形成大量甲胎蛋白释放入血。而我们体内如果出现此类胚胎细胞,也会升高,比如:孕妇孕育的胎儿、非癌性肝病、神经母细胞瘤、肾胚细胞瘤、畸胎瘤等。所以它只能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作为肝癌筛查的指标,而不能作为诊断标准。大家只要记住,名字上有“胚、胎、母、精”等相关的肿瘤,都会引起AFP升高。
- 癌胚抗原(CEA):这个主要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指标,消化系统中未分化完全的腺体细胞内才会有。人体消化系统常见才腺体有:胃分泌腺、胰腺、肠道分泌腺、胆道的分泌腺等。出现胃癌、肠癌、胆囊癌、胰腺癌时一般都会升高。但一些良性疾病也会有升高,比如结肠息肉、结肠炎、胰腺炎、胃溃疡等,也有可能会出现升高。 我们医院有个同事的父亲,因为体检时CEA升高,后来去做了个肠镜,发现早期肠癌!
甲胎蛋白正常,癌胚抗原高是什么原因?
不管是甲胎蛋白还是癌胚抗原,都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
所谓肿瘤标记物,指的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有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如果经过血液检查,肿瘤标记物的水平明显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性病变。
每一种标记物所代表的肿瘤类型是不完全一样的,如题目中所问,甲胎蛋白是检查肝脏肿瘤最常用的。比如,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增高达300ug/L,可能提示有肝癌。但是,仍有1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为阴性。
癌胚抗原是诊断腺癌的指标之一。癌胚抗原增高常见于胰腺癌、结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等。一般在病情好转的时候,癌胚抗原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但是,在一些良性疾病当中,癌胚抗原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例如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等等。
所以不难发现,如果发生胰腺癌的时候,癌胚抗原的指标会升高,而甲胎蛋白可能是正常的。
还是那句话,如果诊断恶性肿瘤,需要根据其他的病史、相关辅助检查而定,不能单单过这一项指标来确诊,这只是一个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