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翻车了,内容被证实虚构,网红为了红真的可以没下限吗?

“二舅”视频上架8天,播放量已突破3824万;然而,随着首发平台B站确认视频涉及内容虚构,早前已撤销推荐,首页上也找不到“二舅”视频了。

前段时间随着二舅视频的爆火,质疑“内容虚构”的声音接踵而至,比如:

1,UP主说二舅从北京回来之后,才申请下来残疾证,但实际上乡镇干部已明确残疾证在1990年就发放下来了;

2,二舅不是UP主的二舅,而是他老婆的二舅;

3,二舅与86岁的母亲并非“相依为命”,实际上二舅还有4个兄弟姐妹,子女共同承担母亲的养老;

4,二舅的残疾不是因为“第四针”,而是因小儿麻痹引起的;

之前博主衣戈猜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每个字都是真实的”,如今看来,随着一一被证伪,UP主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二舅传奇的一生和励志故事,最初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而随着一一被证伪,难道所谓“网红”真的是为了红而不惜说瞎话、没下限吗?网上的创作内容还有多少可信之处?

其实我倒觉得,究竟是否存在“内容虚构”,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倘若你认为该视频是纪实类的创作,那么内容肯定存在虚构的成分,我们作为观众终究是被消费了一把,眼泪白流了。

但倘若该视频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呢?那所谓虚构就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毕竟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只要不存在实质性的恶意扭曲或刻意曲解,那么所谓虚构就无伤大雅。

再者,话说“一个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舅”究竟特指一个个人,还是代表了一个群体?如果你的理解是特指这个河北农村的残疾老人,那么虚构就成立;但如果“二舅”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一个不屈不挠、面对困难时能勇于面对,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各种不确定性的底层群体,那么所谓虚构其实是把N个人的经历赋予在一个人身上,为的是凸显艺术性。

所以,内容是否虚构,其实每位观众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大相径庭,关键看你怎么理解了。

至于说网红为了火没有下限,不惜“虚构”,我倒不这么理解,尤其是UP主“衣戈猜想”,其实他事前真没有想凭借此视频“一夜爆红”的想法:

首先,文案是衣戈猜想花了两个晚上写作完成的,没有找专业文案人员进行润色,这就说明他事先没有想“火”的初衷;

再者,这个视频并非是用专业的拍摄视频拍摄而成,而只是借助一部手机,画面和像素仔细看会发现有抖动、不清晰的情况;再就是后期剪辑全靠夫妻二人,没有专业的剪辑团队。这两项也足以说明衣戈猜想真没有想凭借此视频大火的初衷,或者说没有预料到视频能受到如此之大的关注和欢迎。

事实上,发布视频之前,“衣戈猜想”预测视频的播放量会定格在10-15万之间,完全没有想过视频会爆火。

所以即便是进行了内容虚构或“艺术创作”,也仅仅是出于“职业本能”,根本不是建立在博眼球、博关注的基础之上。

举个为了火而不惜“无下限”的例子,大家可以对比下:

前段时间,一个网名叫“提子”的美食博主拍摄了一段水煮和烧烤鲨鱼的视频,为了使故事成立,谎称鲨鱼是来自于海鲜市场,而与摊贩老板上演了一出买卖鲨鱼的戏码,且在视频中打出了“人工养殖可食用”的字样。

但实际上呢?此鲨鱼是噬人鲨,大概率是不可食用、无法养殖的鲨鱼品种,美食博主的戏码都是假的,其初心就是想凭借视频爆火爆红,事前的内容虚构是有心理预期的,目的就是追求“火”和“红”。

不难发现,“提子”有故事大纲、有专业拍摄和剪辑团队、有戏码、有人物设定,这才是实打实的“虚构”;

而UP主“衣戈猜想”,无论是从文案的润色,拍摄和剪辑视频的简陋程度来看,亦或是从夫妻俩就搞定了11分钟时长的视频来看,你觉得他的初衷是为了“爆火”吗?至少没有预料到会爆火。

另外,爆火后的衣戈猜想,并没有趁热打铁,有些网友建议他趁热让二舅直播或发起捐款,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二舅接走“雪藏”了,丝毫没有趁机敛财的想法,经受住了金钱的诱惑。

所以,我倒是认为该视频说其是“虚构”是不成立的,用“艺术创作”更为合适一些。

如果非要说该视频有“虚构”的成分,当然也有两点值得推敲,或者说UP主处理的不够妥当:

一是在接受采访时他掷地有声地说“每个字都是真实的”,这显然已经违背了事实,倘若加上一句“有部分艺术创作的需要”,那就更完美了;

二是我们支持艺术创作,这是为了故事更具起伏性和人物的饱满,是正常的。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进行“艺术创作”,尤其是针对真人出镜的作品,在残疾证和二舅残疾一事上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那就属于虚构了,甚至是歪曲、抹黑,影响的是当地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想象,极为不可取。

综上,“二舅”视频到底是虚构还是艺术创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不应该进行艺术加工的实质性问题上,绝不能进行艺术加工: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二舅本是妻子的二舅,你为了叙事方便可以说成是自己的二舅,这无可厚非;但你歪曲残疾证的办理时间和事由、毫不负责任地将二舅残疾的原因归咎于“庸医”,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二舅带给了我们一些感动和人生启迪,但创作者在日后的创作者也应注意方式方法,甚至应当“自律”,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进行艺术加工的,严肃的问题上应“说一不二”,而不应当为了“戏剧冲突”而进行曲解、虚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二舅”翻车了,内容被证实虚构,网红为了红真的可以没下限吗?

首先,二舅视频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这种视频显然是一种艺术创作,而不是新闻报道,作者不需要去做尽调、也没有义务去保证完全真实,显然,作者只能通过有限的口述来记录和创作;第二,即便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也不应该定性为故意制造虚假,一个山村几十年的事情谁能保证什么是真相?或者说去纠结真相还有啥意义?第三,即便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也看不出有什么恶意,正常人都看不出抨击具体人或具体单位的意思;第四,真的有人神经过敏了,好好的事搞成无聊

“二舅”翻车了,内容被证实虚构,网红为了红真的可以没下限吗?

根据媒体报道:据凤凰周刊7月31日消息报道,近日爆火的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涉及涉及内容虚构,视频拍摄者并非其外甥,爆火后还选择将二舅藏起来,目前已被B站撤销推荐。

那么励志的故事,居然被发现是造假吗?

本人认为,网络上关于二舅的视频,故事编纂的应该没有多么大的问题,当然现在🈶消息出来,质疑故事的真实性。

本人认为,起码这个二舅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吧!

当然,有可能制作这一种视频,想达到满意的效果,发布者当然要进行艺术加工,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这些视频的发布,不是为了新闻报道。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视频,搞笑的、记录生活的,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热闹罢了,没有必要去较真。

至于这个二舅的故事,被网友深挖一下,发现到处都是虚假故事,夸大其词。

估计,发布关于这个二舅视频的朋友,也没有想到会火,火到居然🈶人真正地去考察一下,故事的真实性。

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就当看了一部励志的小视频,反正就是鼓励正能量的视频。

对于题主认为,有些人为了成为网红,没有下限,其实网络上这种情况太多了。

本人认为,应该禁止的是那些,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东西,而对于像二舅这样的视频,就当看了一部由网友拍摄的电影吧!

“二舅”翻车了,内容被证实虚构,网红为了红真的可以没下限吗?

其实,作为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说,衣戈猜想忠实的还原了村庄里那些个熟悉的景物,熟悉的交往,熟悉的人情,和熟悉的人生……

我不知道“二舅”打动网友们的点是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除了对于“二舅”苦难的叹息,就是那种对于乡村生活的共鸣。

从做木工活的场景,到挨家串户的奔走;从遇见相邻的调侃,到陪着老母锻炼的轻松;从孤独一生的悲鸣,到兄妹之间的深情;从制作二胡的取材,到陪嫁橱子的匠心……

这些不仅仅是“二舅”的生活,也是我曾经经历过或者看到过的事情。

因为时间够远,所以他们已经被时光推到了角落。但是因为记忆足够深刻,所以,只要看到熟悉的场景,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随着情感的波涛一起一伏……

作为一个算是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我们的村庄里也有树先生,只不过他不喜欢荡秋千,因为我们的村庄有秋千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他是父母最小的儿子,也是村庄里唯一的唐氏综合症的受害者。

他自小跟着父母生活,每天赶着几只小羊到村口的小河边吃草,很喜欢小孩,见到我们都会开心招呼,虽然我们每次都会哄笑着跑开,但是不耽误下次遇到的时候他热情的微笑……

现在,树先生的父母已经离世,他也在逐渐的苍老,他已经不能单独再去河边了,因为他已经连一头成年的公羊都牵不住了……

但是他依旧很开心,见了谁都会微笑,仿佛从未受过伤……

我有一个姥爷,很近的那种,他也是一生未婚,跟着老母亲生活。不同的是他并无任何的残疾,反而长得高大健壮,只是性格羞赧,懦弱善良。

他在年轻的时候努力挣钱给哥哥盖瓦房,娶媳妇。常常天不亮就去田里,披一身早霜,又照到午间的烈阳。

等到娶妻的年纪又因为没有积蓄,虽然相貌堂堂,但是说亲者了了。有几个相中的又因为母亲和哥哥的挑三拣四草草的放弃。

蹉跎了的时日里,侄子们都已经长大,又开始在哥哥的要求下拼命外出打工为侄子们盖瓦房,娶媳妇……

日子日复一日的过,他拼尽全力了一辈子,只是为他人做了一个果……

但是他从未抱怨,每日陪着老母亲一日三餐,偶尔也会去隔壁哥哥家串门,共享天伦之乐……

这些都是我身边活生生的故事,那么普通,普通到几乎每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快乐的树先生;又那么寻常,寻常到每个村庄都有那么一两个未能娶上媳妇的男人,每晚用一杯浊酒敬夕阳……

“二舅”们都是历经了生活之苦,但从未对生活失去希望,6688组合真的酷的要死,那把不能面世的二胡真的让人羡慕;

村庄里的老人们因为有了“二舅”生活中多了些舒服,也给漆黑夜幕里敲锣打鼓的声音壮了胆气几许……

这个世界的确有我们未曾涉及的领域,但是请在面对未知时保持基础的善良。

“二舅”翻车了,内容被证实虚构,网红为了红真的可以没下限吗?

看过边视频,挺真实励志的感觉,至于网红不网红,没太关注。

“二舅”翻车了,内容被证实虚构,网红为了红真的可以没下限吗?

电影小说戏剧……有哪个不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说白了真实的生活都需要加工才能有看头。“二舅”是真是假重要吗?人家又不是骗你捐款的。你看了这个故事后,释然了吗?感动了吗?思考了吗?感悟了吗?笑了吗?哭了吗?骂街了吗?……看过了,知道了,收货了,够了!真假虚实重要吗?编个故事能教育你感动你刺激你……那是本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