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又开始给德国输送天然气了?
前段时间,俄罗斯中断了向德国输送天然气最大单一管道——“北溪1号”的供气,德国为此“难受”了好一阵子,甚至做好了“最坏打算”,不过俄罗斯终究还是说到做到,恢复了对德供气。
整个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都很高,像保加利亚和芬兰,所消耗的天然气几乎100%依赖于俄罗斯,就连工业大国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也达到了60%以上。
对于德国来说,能稳定获得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对其工业生产、就业保障、经济增长、家庭取暖等各方面都至关重要。
然而,自冲突爆发之后,德国跟随欧盟加入了对俄制裁的行列,比如对俄煤炭、石油禁令上,德国态度很坚定,即便德国因此付出了通胀率7.4%、贸易逆差10亿欧元的代价。
德国对俄制裁归制裁,但他可没想过要彻底惹毛俄罗斯,毕竟其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太高,一旦俄对德断供天然气,以目前德国天然气储量,不仅会对德国工业和家庭造成巨大冲击,恐怕这个冬天取暖都是个问题。
然而,德国所担心的“断气”,终究还是在7月11日上演了,德国为此惶恐不安:
对于德国来说,北溪1号是目前俄对德输送天然气的最大单一管道,很大一部分天然气都来自于此管道,约为550亿m³/年。
这个月上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称将对北溪1号进行年度维护,持续的时间约从11日到21日,通过该管道供应的天然气将在未来几个小时内逐渐降低到0。
虽然暂时断供天然气是“年度例行”,且西门子方面也证实了管道零部件正通过物流被送往加拿大维修,维修完毕后便会交付。
尽管上述两方都表示为期10天的断供纯属“被迫”,属于正常的年度例行维养,但此时毕竟是关键时期,包括德国在内的整个欧盟以此惶恐不安,担心俄罗斯在维养结束后会调低供气量,甚至是直接断供。
在这10天的时间里,德国可谓是“慌”了,其实也很好理解,按照往年惯例,每年这个时间段,都是德国储气的关键时期,以应对冬季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量。
然而,俄罗斯维养北溪1号之时,德国尚未达成储气目标,库存占其储气能力的比例仅为63%,距离90%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出于悲观情绪,从北溪1号宣布进入维养期之后,德国也采取了应对机制,比如关闭泳池、限量供应热水、调暗街道灯光等,目的无一都是为了“节约用气”。
德国的悲观还不止于此,倘若维养后俄罗斯调低供应量或者直接断供天然气,那么德国天然气的价格势必上扬,这会直接影响其就业和工业生产,经济面将遭受考验。
俄罗斯信守承诺,22日北溪1号恢复供气,德国“长舒一口气”,警报解除:
这个月21日,对北溪1号最后一天的年度例行维养结束,俄罗斯对德国恢复供气,此前德国的担心解除了,对于俄罗斯试图以原油和天然气作为筹码向德施压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即便如期恢复了供气,即便与维养前的输送量相当,但依然低于合约量,德国库存不足的问题将继续存在。
俄罗斯为什么又开始给德国输送天然气了?毕竟德国对俄制裁太多了,以天然气作为反制也未尝不可。
俄罗斯恢复对德供气,其实有两方面的考量:
一是正如俄罗斯此前所重复强调的那样,此次北溪1号中断供气确实是出于年度例行维养,自始至终俄罗斯就没想着用天然气来反制制裁,德国各界的“断气”担忧实属有点过了。
这次俄罗斯恢复供气,一来是信守承诺的表现,二来也体现了其负责任大国的态度,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国家之间的矛盾尽量不会牵扯到民众,俄对德如约恢复供气能赢得德国民众的好感。
与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德国就显得非常“小家子气”了,出于一己私利跟在欧盟和美国屁股后边对俄实施一系列制裁,不惜以损害国内民众利益为前提,大肆挥舞制裁大棒,由此引发的国内通胀攀升、贸易赤字、能源价格上涨,实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可取、不提倡。
二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对其经济十分重要;俄罗斯有着丰富的天然气储量,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俄罗斯便开始出口天然气,欧洲是其重要客户。
天然气出口在当时为俄罗斯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原油出口、天然气出口,在俄罗斯经济中的贡献值依然处在高位。
如今,欧盟等对俄实施了原油禁运,天然气对经济的贡献无疑又进了一个台阶,一旦对德国等欧盟国家断供天然气,对俄经济和收入来说,也是一种损害或损失。
况且,此前俄罗斯为了建设北溪1号,投入了巨量资金和资源,一旦断供天然气而造成北溪1号闲置,对于俄罗斯前期投入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综上,本月中下旬俄罗斯所谓的对德国断供天然气,实际上并非是在向德国施压,实属例行年度维养,此前每年也有长达10-12天的例行维养期,今年延续了这项工作,仅此而已。
只不过处在特殊时期,德国难免“心虚”,自认为俄罗斯在维养结束后会继续暂停输送天然气,但随着俄罗斯恢复供给,证明德国各界的担心实属多余。
俄罗斯在21日结束对北溪1号的例行维养之后,次日便如期恢复了天然气输送,体现了俄罗斯信守承诺的态度。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为什么俄罗斯又开始给德国输送天然气了?
因为西欧是优质客户,需求量大,不差钱!
如果俄真的停止供气,只会短暂影响西欧人民生活。
但是,很快就会被其他供气国家抢占市场了。
俄从二月份就叫嚣断气,但是一直没有断,就是舍不得这种优质客户。
而且,天然气一旦储存满了,就不得不封井,而且封了就不能再次打开。
这种损失是俄目前无法承受的。
所以,普京现在压根不拿天然气威胁欧盟了,也不拿核威胁了!
为什么俄罗斯又开始给德国输送天然气了?
小惩大诫而已。
1、首先俄罗斯要履行协议,而前期降低供气量的原因是因为设备要维修,而加拿大故意延迟修理,这个理由是最后一层的窗户纸,俄德双方都保持着最后一点默契,因此德国谴责立陶宛,在欧盟内部促成施压立陶宛解除对加里宁格勒的封锁,施压加拿大要回来俄罗斯送修的设备。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还是“北溪二号”的董事长,可见德俄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深的。俄罗斯恢复供气就很正常了,大家都不要最后撕破脸。
2、今年天气异常,大热,英国已经热死1000多人了。而大热过后必定大冷,欧洲的冬天不远了,据估算要想安全过冬,德国的天然气必须达到存储量的90%,而现在实际存储量不到30%,现在德国逼着要重启煤电,甚至建议洗澡只洗三个部位,那个绿灯外长和副总理在能源问题上也都不瞎BB了,可见现在德国能源危机有多严重。
3、凡是有理有利有节,不要把人逼到墙角才有转圜余地。从英国的约翰逊、爱沙尼亚美女总理卡拉斯,保加利亚总理佩特科夫,到现在意大利的德拉吉相继倒台,说明各自国内的经济已经岌岌可危,德拉吉的离职说明意大利距暴雷不远了,而一旦意大利暴雷,那就是欧洲的灾难。现在欧盟的经济发动机是法国和德国,马克龙虽然连任但是已经跛脚,如果德国也跟着崩了,那欧盟就没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结论:俄乌战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俄乌签署实控线停火协议,而俄罗斯既要实地也要解除制裁,而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欧洲国家的帮忙,实际上就是法、德。因此不能把德国逼到墙角,一定要给人留有余地。再说卖能源还能赚钱,稳定卢布的汇率,俄罗斯何乐而不为呢?
为什么俄罗斯又开始给德国输送天然气了?
很简单,俄罗斯缺钱了,不想失去欧洲的天然气市场,所以不得不主动放下姿态,回归务实。
按照俄罗斯开始的预想,认为乌克兰不堪一击,闪电行动可以速战速决,所以对欧洲暂时断气,让欧洲投鼠忌器,不干涉军事行动,这想法没问题。
但是,事态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俄罗斯的预期,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导致闪电战打成了闪腰战,速战速决搞成了持久战,这对俄罗斯非常不利。因为,俄罗斯没钱啊,而现代化战争,其实打的就是钱。
更关键的是,欧美又持续制裁俄罗斯,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俄罗斯入不敷出,苦不堪言。据说,连伤亡士兵的抚恤金和保险费都掏不出,各个部门开始扯皮踢皮球了,这样下去,可不是长久之计,非常影响战斗力的。
所以,俄罗斯的当务之急就是搞钱。可俄罗斯金融不行,高科技没有,军工又原形毕露,唯一还有价值的,恐怕就是油气了,如果失去了欧洲市场,油气卖不出去,那俄罗斯真不知道从哪里搞钱了。现在很多国家对欧洲油气市场蠢蠢欲动,俄罗斯如果失去了欧洲这个市场,后面要想再夺回来,那几乎不可能了。所以,俄罗斯急了,不得不放下面子,把欧洲这个市场攥在手里。
要知道,现在是买方市场,不只是俄罗斯有天然气,所以停气要挟不了欧洲,最多阵痛一下,一旦欧洲完成了去俄罗斯油气化,那吃亏的是俄罗斯自己。
为什么俄罗斯又开始给德国输送天然气了?
俄罗斯是靠出卖天然气的,不是俄罗斯首先不卖给德国的,是德国跟米国起哄先制裁俄罗斯的,俄罗斯不愿树敌特别是德国这样的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家,这很容易理解
为什么俄罗斯又开始给德国输送天然气了?
1,俄罗斯又开始输送天然气了,但不是高负荷输送,
只输送40%的运量,
俄罗斯在过去五个月,通过自身的各种手段,成功拿到了全球能源价格的议价权。
这个议价权,是各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博弈的重要指标。
以前大部分商品的价格,议价权都在美国华尔街,
美国通过商品价格的控制权,间接控制了多国的内政。
现在俄罗斯也在尝试掌握这个能力。
2,二战结束初期,全球最受欢迎的是美元,
美元与黄金挂钩,在全球呼风唤雨,
到1971年,由于美国烂印伙伴,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
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动摇了,
为此美国与沙特合作,将美元与石油绑定,
沙特等国卖出的石油,只能使用美元结算,
再一次保住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3,最近几年美国经济衰落,美元地位开始动摇,
俄罗斯为了打压美国,将本国石油,天然气与卢布绑定,
在全球范围内,公开与美元较量。
美国国力衰落的大背景下,各大资源国纷纷效仿
最终在今年,全球形成了资源为王的景象,
各国开始排挤美元,直接以资源绑定本国货币。
同时让全球认识到了俄罗斯的力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俄罗斯的实力还是在的,
俄罗斯依靠天量的资源,完全有实力和美国对干。
德国只能屈服在资源的权威之下。
德国老老实实用卢布支付了俄罗斯的能源进口。
接下来冬天要来了,德国面对寒冷的冬天,需要更多的天然气来取暖,
德国会在对俄罗斯关系上,进一步解除对俄制裁,换取更多的天然气供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