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双双入股杉杉锂电,这是要干什么?
传出4家公司联袂入股杉杉锂电的消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年4月份时,就曾传出杉杉股份将为旗下负极材料业务板块引入4家战投,7月份终成行。
7月1日,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商变更,新增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新能源、昆仑资本为股东,增资金额30.5亿元。
4家新股东中,昆仑资本中石油旗下企业,同时也是杉杉锂电负极材料业务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
而另外三家,无一例外都是杉杉下游客户,本身存在竞争关系的三方,在增资锂电这方面达成了某种默契,可见战略布局之深远。
比亚迪和宁德新能源、宁德时代同为电池龙头,尤其是宁德时代,更被认为是“动力电池一哥”,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多家知名新能源车企,为啥会同时选择入股杉杉锂电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保障动力电池原材料稳定供应的需要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分别是我国第一和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对锂电生产材料的需求量之大自然不必多数,当然更希望原材料供应是持续的、稳定的、安全的,否则必然影响产量。
而动力电池有四大关键原料,除了隔膜之外,还有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目前,杉杉锂电是唯一涵盖后三项材料的生产企业。
比亚迪、宁德时代虽然在动力电池装配业务上是竞争关系,但无一例外都是杉杉锂电的下游客户,在一定程度上,杉杉锂电决定两家企业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
所以,从原材料供应的角度来说,两家企业成为杉杉股东之后,大概率能获得优先供应,从而稳定供应链安全。
正如今年3月份比亚迪拟战投盛新锂能是一个道理,盛新锂能也是原材料供应商,比亚迪以战投的方式换取盛新锂能“优先保障比亚迪锂盐加工产能”的承诺。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各新能源车企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十分火热,哪家电池企业能获得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无疑就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二,摊薄原材料采购成本的需要新能源汽车市场好像比之前更火热了,从数据上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129.3万辆、125.7万辆,同比增长140%。
正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引爆了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比亚迪、宁德时代成本因此而上升,价格还传导到了整车上,新能源汽车涨价。
原材料价格高企,在保障供应的同时,电池企业还在想着如何控制成本、摊薄成本,而通过如果上游供应商的方式,就能很好的摊薄成本。毕竟入股后,原材料供应价格再高、利润再大,部分利润也会回归到股东,比亚迪、宁德时代变相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此这次入股的还要杉杉锂电的上游客户,即昆仑资本,成本控制成效就更显著了。
对于比亚迪、宁德时代来说,虽然贵为第一、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但也不得不考虑原材料成本的问题,在自己投资建厂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大的情况下、在杉杉锂电负极业务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很难撼动的大背景下,与其花费巨资自建厂子,还不如选择联手上游,毕竟树大好乘凉。
其三,通过入股达到“赚钱效应”杉杉股份在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可谓不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的背景下,电池原材料走出了“量价齐升”的行情,正因如此,杉杉才赚的盆满钵满。
看看杉杉股份在2021年的业绩报告就知道,营收206.99亿元,增长1.5倍;净利润33.40亿元,增长23.2倍!
净利润增长23.2倍,什么概念?别说是在整个汽车行业不多见、不常见,就算是放在任何一个版块,也少之又少,很难举出一个例子来。
不仅业绩表现极佳,杉杉股份在股市的表现也颇具传奇,上个月传出杉杉股份正在与华泰证券合作,拟在瑞士二次上市的消息。若最终二次上市,杉杉锂电、杉杉锂电股东,岂不是赚翻了。
从一家服装生产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到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商,这“跨界”说来也是传奇。
因此,单看业绩,即便比亚迪、宁德时代不能获得原材料优先稳定供应、摊薄成本这两项附加值,单是以股东的身份限享受杉杉锂电业绩“爆棚”的红利,也不亏。
这么说吧,以杉杉的业绩表现,在引入战投时,必然会有很多机构抢着投资,只不过还是选择了四家上下游客户。
综上,比亚迪、宁德时代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入股上游企业杉杉锂电,其主要诉求除了达到赚钱效应之外,最大的附加值在于打通供应链、保证电池原材料的稳定持续供应,同时通过入股的方式来控制电池生产成本、摊薄成本,可谓“一石三鸟”。
其实从杉杉锂电的角度而言,他不俗的业绩表现叠加当下红火的新能源车企市场,实际上并不缺战投者;
而之所以选择3家下游客户、1家上游供应商作为战投,实际上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既能保障他的原材料低价、稳定供应,也能把下游客户捆绑到自己身上,多两个稳定的采购商,何乐而不为呢?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双双入股杉杉锂电,这是要干什么?
近日消息,杉杉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宁波杉杉新能源与宁德时代旗下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新能源、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四位战略投资人对公司控股子公司杉杉锂电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为30.50亿元。杉杉锂电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生厂商,也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供应商,这样一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入股杉杉锂电,目的可能也比较清楚,主要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1、稳定供应现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是规模很大的两家锂电电池供应商,而杉杉锂电是两家公司的供应商。宁德时代是我国第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2022年1-6月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了52.5GWH,而比亚迪是我国动力电池第二大供应商,1-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了23.78GWH。
这样来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入股杉杉锂电,就是想在未来保障锂电生产材料的供应,甚至可能优先从杉杉锂电获得原材料供应,从而可能让生产经营做的更好,也可以发展的更好更快。
因此,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入股杉杉锂电,首先可能是想稳定供应。
2、向锂电上游行业渗透杉杉锂电是做锂电池上游产品的公司,主要是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碳素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2021年,杉杉锂电负极材料总出货量超10万吨,国内人造石墨出货量第一,全球市占率达12%,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欣旺达等国内外锂电龙头企业。
而近几年来,杉杉锂电加大了投资力度,加强锂电负极材料基地建设,在四川眉山投资大概100亿元建立2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基地,还准备在宁波投资4万吨硅基锂离子负极材料基地等,这样一来,杉杉锂电未来就可能在锂离子负极材料等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入股杉杉锂电,也可能是想向锂电上游行业渗透。
3、想赚钱现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手里面都有大量的现金,这些钱如果投资到杉杉锂电,有可能会为公司赚到更多。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较快发展,我国锂电行业未来发展速度也将会很快,而这样一来,杉杉锂电作为锂电上游产业也将会发展很快,这样就可能在未来赚到不菲的利润。
因此,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现在入股杉杉锂电,未来就可能赚到不菲的利润了。
4、结论综上所述,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入股杉杉锂电公司,目的大概是为了稳定供应,也是为了进入上游产业,还有一个就是想多赚点利润了。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双双入股杉杉锂电,这是要干什么?
不止它们两家,中石油也有入股,可以说是大佬宠爱的公司
动力电池有四大关键材料,从成本占比来看依次是正极材料(30%-40%)、隔膜(20%-30%)、电解液(10%-15%)和负极材料(10%),杉杉股份是唯一涵盖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三大锂电材料的生产企业。
杉杉锂电是这两家公司的上游公司,目的就是控制产业链,保持原材料供应稳定,现在原材料市场价格浮动比较大,采购成本不好控制,自己建厂成本也太高,能入股上游公司,很多企业也是很乐意的,能有这么一个一站式采购三大材料的公司让他们入股,他们当然会参与
中石油是给杉杉股份提供加工原料的,有一个优秀下游公司给自己创造利润,当然也是很乐意!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双双入股杉杉锂电,这是要干什么?
比亚迪,宁德时代都是盯着世界新能源那块肥肉呢!这两年,估计这个板块要出大牛了。能吃肉的吃肉,能喝汤的喝汤吧!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双双入股杉杉锂电,这是要干什么?
超越特斯拉,比亚迪成为“全球销冠”。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64.1万辆,特斯拉全球交车量56.4 万辆,再创自主神话。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没有聚焦在任何单一车型,将所有车型通过新能源的方式外线化,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
那比亚迪整体战略是什么?
比亚迪在愿景片中明确描述,未来战略是做新能源、电动车、储能电站、太阳能电站,要引导一场以新能源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以此来看,今天比亚迪是一家科技能源加出行的公司,比亚迪做新能源汽车、做轨道交通,实际上也是围绕着“新能源”在下一盘“交通革命+能源革命”的棋。
故而比亚迪开拓新能源汽车这条外线,也是在服务于新能源革命这个企业整体战略的。生产燃油车、放弃燃油车都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而不仅仅是为了销售。
新能源新时代,品牌模型决定一家企业的长盛久衰,就如同名门望族之家谱,就如同国家治理之宪法,决定长久之路的天花板上限。在群雄割据的年代,在三国鼎立的时代,或许拿下一个山头就是山大王,但是当科技发展指数级迭代之时,只有“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荆州”的气魄,才能获得竞争终局的胜利。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双双入股杉杉锂电,这是要干什么?
控制世界新能源话语权,这些年一直再做
从资源到产品制作,中国掌握了资源和技术等标准,这是中国未来2035年碳中和的目标,西方是议会政治,今年说好了碳中和发展新能源,结果下一任否定前任的做法,西方的政策没有延续性,中国是世界唯一一个一直在投入新能源发展的国家,我们的速度、研发、资源控制、技术先进性、基建都是世界第一,所以我们要新能源解决大气污染,用新能源汽车解决石化能源的依赖,用碳中和赢得更多话语权。
未来蛋糕就这么大,想要更好的发展,只能从两个东西入手,一个是5g方面,另一个是新能源,未来谁掌握这两个就是大富大贵,新能源发力是必然的结果,5g方面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等等中国都是领先的,用基建投资捆绑销售机械建立自己的国际标准,这样未来赚钱更容易,不容易被别人用标准卡脖子,他们在大宗商品卡不住我们,我们就是资源~生产~销售都一条龙服务,这样才可以赚大钱。
锂电池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日本押宝氢能源,结果打算吃独食,结果自己能力有限,研制氢能源项目失败了,也算是给我们提前试错了,将来比亚迪等车企会扩大产能,现在欧洲40%新能源汽车来自中国生产,未来亚非拉国家铺开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前几天新加坡建立不少新能源汽车中心,已经在布局东南亚市场了,所以订单增加,对于资源需求自然会增加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