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悄然流行,受众都有哪些人?

此约非彼约,大家不要误解了,推出该项服务的出发点在于更好地方便患者,是一种护理新模式。

在我们传统印象中,打针、换药、拔罐、按摩等最基础的护理需要到医院,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医护人员观念的转变,“线上下单,上门服务”逐渐兴起并流行,相较于走进医院大门才能得到护理的传统模式,“网约”能使病患获得更好的体验。

一,什么是“网约护士”?

“网约护士”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将需要护理的病患和医疗机构的护士联系起来,通过“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新模式为刚出院的病患和行动不便的病患提供护理服务。

其实“网约护士”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19年的2月份,国家卫健委就确定开展“网约护士”试点,随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6省市给予了相应。此后两年多的时间,新加入的城市和医疗机构也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网约护士”新模式将护理服务从医院等医疗机构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家庭,极大方便了患者。

二,什么人可以加入“网约护士”?

能成为一名“网约护士”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必须是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也就是属于派出机构的正式员工,不能出现医院接了单又外包的情况;二是护理经验和职称需要达标,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但凡是“网约护士”,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护理经验和护师以上的技术职称,护理经验和职称要求缺一不可。

能成为一名“网约护士”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拿郑州人民医院为例,自推出“网约护士”以来,有200多名护士报名,但最终优中挑优,只有60名护士在平台注册成功。

三,收费比医院贵吗?能使用医保卡报销吗?

首先大家要走出一个误区,“网约护士”并非是“干私活”,下单的方式是通过医院电话或者医院提供的线上平台进行的,医院再根据护理项目派出专业领域的护理人员,线下护理是医院业务的一部分,收费由医院统筹管理,绝非护士“干私活”的行为。

“网约护士”无疑是极为方便患者的,那么收费比医院贵吗?能不能医保报销呢?

首先,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网约护士”定价标准,就目前来看,费用包括三大项,即护理费、耗材费、上门服务费,因为“上门服务费”的存在,收费标准一般会比医院高一些。而且上门护理是“一对一”,属于升级服务,而非简单的基础服务,因此收费标准高一些也情有可原。

另外,从目前的医保范围来看,“网约护士”服务尚未纳入到医保的范畴,所以费用是无法通过医保报销的,全部费用只能自担。但长远来看,如果“网约护士”能普遍开展起来,未来纳入医保也不是没有可能。

四,“网约护士”可以提供哪些服务项目?

“网约护士”既然是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那么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就能基本涵盖医院和门诊的全部护理项目,只要有此领域的护士注册就可以。

以广东省二医为例,全院在平台共注册了160名“网约护士”,护理项目涵盖38项,常见的伤口护理、母婴护理、康复管理、换药、打针、灌肠、拔罐等基础护理项目都有涉及。

五,受益人群有哪些?

受益人群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刚出院的病患,病情已经稳定,不需要再住院治疗,但限于刚刚痊愈,行动可能存在不方便的情况,通过向家庭、社区延伸,“网约护士”能继续为他们提供一段时间的护理服务,比如换药、拆线等。

二是对母婴的护理;

三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失智老人的护理;我国患有老年慢性疾病的有1.5亿人,占老年人口的65%,还有4000万的半失能老年人,他们往往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在家卧床。另外,在老龄化日趋加剧的今天,能上门为老年人护理显得更为人性化。

不过,鉴于上门护理收费一般较高,而且尚没有纳入医保,所以除非是极度不方便前往医院或门诊,否则则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以上就是对时下流行的“网约护士”的介绍,本质上来说,“网约护士”是将传统的护理模式变成依托互联网的“线下护理”,是护理服务向家庭、向社区延伸的一种新模式,极大的方便了行动不便的病患,值得推广。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网约护士”悄然流行,受众都有哪些人?

网约护士的一般都是年龄偏大,经济基础还算不错的老人。前几天,亲戚住院,我去医院看望他,就有一个要出院的老男人,因为患糖尿病,身体不太好,他当时就在询问护士,有没有网约上门的。有一个比较年轻漂亮的护士,就说她是,按小时算,看病人情况算价格。他们商量了一段时间,就谈好了,一个小时四十元。上门时间根据护士下班时间定!毕竟护士也要白班,夜班转班。那个老男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他名下有一家酒店,还有好多房产。儿子也在美国开公司。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你穷困潦倒,是不可能有护士上门服务的!当然也有一些子女都在上班,没有时间照顾生病的父母,不得己找网约护士。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他们一般找网约价格比较低一点的,又可以全职照顾的护士。这种情况找的网约护士一般时间较长,长的甚至有几年时间。总之一句话,年龄大了,就要经常煅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多存一点养老钱。不能完全依赖子女。这样老了以后,情况就会好很多,甚至可以不依靠子女,安度晚年!

“网约护士”悄然流行,受众都有哪些人?

大概去年看到过类似的文章,说的是一些护士下班以后接一些去家里护理的私活。

现在确实有很多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常年卧床,家人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能力很好的照顾他们,于是就有这么一种方式出现了,不需要去医院排队等床位,一些小的问题也能很快解决,确实省了不少事。

“网约护士”悄然流行,受众都有哪些人?

有需求的人很多!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这些都是“网约护士”的主要“客户”。

“网约护士”悄然流行,受众都有哪些人?

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为经济条件、医疗条件普遍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有很大提高,现在80岁以上老人已经是常见了。

老年人总有一些时候生病需要人照顾,特别是儿女忙或儿女不在身边工作的老人,生病了就需要有专业人士照料,“网约护士”应社会需要出现了。

能请得起“网约护士”的家庭也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因为这种服务是按小时收费的,相当于钟点工,大约每小时50元左右,这要看病人的情况、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等因素而定。

能给父母请“网约护士”的儿女也是孝顺的孩子,让父母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护理,这样病情也会好得快一点,老人也会减少痛苦。

“网约护士”应该都是一些在职的护士利用休息时间的兼职,我也搞不清楚医院是不是支持护士这种兼职,反正在职教师是不能兼职做有偿补课兼职的,也许医务人员的工作特殊性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挣钱。

在此提醒老年朋友们:

与时俱进,学会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比如,网上买菜、买各种商品,可以不出门买到很多东西;可以自己网上约到护理人员为自己提供专业服务;家里水管漏水维修等问题都可以网上找到专业人士上门服务等。

多攒养老钱。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所有的服务将变得更加周到,只要出钱就能换来一些生活所需的服务。但是,没有钱恐怕没有人会免费服务,所以,老年人能多攒点养老钱就多攒点,以备年老体衰之时用。

“网约护士”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老年人所需的很多服务,也会应运而生,所以,我们不必愁老了怎么办,有需求就会有供应。

最后提醒朋友们,“网约护士”的平台也不少,要辨别真伪,到评价高、护理质量好、信誉好的平台去预约。当然,如果是医院熟识的护士就‬更好了。

“网约护士”悄然流行,受众都有哪些人?

谈下我的观点啊:

首先,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最近几年各大城市均有提供护士的专业服务的情况,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发达,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平台在融资支持下大力发展专业护士提供服务。只不过最近很多地方限制非专业网站的医疗服务,所以,很多网站上看不到了,不然的话,估计某宝上就会有很多!

其次,政府扶助行为:以上海为例,各区卫健委或者医保部门都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主要对象是对于一些五保户或者没有子女的患病老人,医保可以支付一定比例,护士上门提供补液或者护理服务,除了护士之外,更多的还有护工的日常护理照料,比如长护险这种!具体的可以去各区的卫健委网站上查询。

但是呢,政府性质的不提,大家想象中的护士估计服务,都是美美的小姐姐,到你们家去帮助打个针输个液之类的,这种模式,一般是个人行为或者平台为主的半监管行为,可是呢,就要涉及好多问题了,比如:医疗风险问题(哪怕遇到一例,对每个人都不好),护士安全问题(年轻的小姐姐去你家,难保部分人会暴力对待啊,有意伤害啊之类的),个人安全问题(万一护士小姐姐看你不顺眼,恶意对待你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家人陪在身边的,或者你没办法反抗的情况下,毕竟是在生病嘛),价格问题(如果说你认为目前看病繁琐,那么给你优质的服务,你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在医院,打个针收费3元,去你家,交通费和服务费等,收你300,没问题吧)。

综上,大多数情况是这样子的,实际上,有精力有想法做线上预约护士服务的,也不算多,有想法的护士,让安全与风险。政府有想法的,个人收益比较低,公益性性质多点儿,大家不乐意!再有,很多护士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还要照顾家人孩子,没有点好收益的话,根本没办法打动别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