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立医院为什么会欠那么多钱呢?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总觉得医院“包赚不赔”,但近期河南省省立医院被爆欠下3.4亿元巨额债务被其他医院接管的事打破了我们的认知,这家在今年5月份刚刚过完5周岁生日的医院现在已经举步维艰。
河南省省立医院概况:河南省省立医院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4年7月份的时候,院址还是一处大型垃圾山和数以千计的待拆迁居民区。
开工建设前
说到河南省立医院,在郑州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占地40万平方米,约合600亩,是一家省级综合性公立医院。2014年8月21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占地3.9万㎡,不到5个月的时间,急诊楼和儿科住院楼封顶。
2016年3月份,省立医院进行了第一次招聘,首批录用380人,包括医护人员、后勤人员等;2个月后的2016年5月19日,医院正式开诊,这一天也被视作河南省省立医院的“生日”。
一期建设完成后,2017年3月份,医院二期如期开工建设,这一次的建筑面积远比一期大,足足有29万多㎡,而此时距离开诊还不到1年的时间。一些重要的项目正是在二期中建设完成的,比如门诊医技楼、7号8号9号住院部大楼、后勤综合楼、行政办公楼等等。
一二期建设完成后,河南省立医院规划床位2000余张,地下车位2400余个,形成了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几个专业大类,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唯一一家省级大型综合性医院。
河南省立医院不仅占地大,而且前来医治的病患数量也不少,有数据显示,自2016年5月19日首次开诊以来,5年的时间里,省立医院共接待门诊患者77万余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急诊病患400余人次;住院病患5.5万人次、各类手术1.5万余台、体检数量30余万次。单看这些数据,再加上郑州空港经济区有80余万居民,此前该区一直缺少一个综合性医院,省立医院5年的营收应该是不错的。
3.4亿元债务被曝河南省立医院债务危机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当时郑州开发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份民事裁定书:
从裁定书内容来看,原告是招行郑州分行,被告除了省立医院外还有该院股东之一的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事情还要从2019年10月份说起,时年10月25日,省立医院向招行郑州分行借款6000万元,担保人是医院股东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原定借款期限一年,到期偿还本息。
但一年之后,省立医院并未如期归还本息,招行从医院公户中仅扣得资金439万余元,剩余5000多万的本息处于逾期状态。
一直到今年3月24日,该笔贷款尚未处理完毕,剩余本金5559万余元,利息超过146万元。无奈之下,招行将医院和担保人一并告上了法庭。
该诉讼几乎没有任何疑义,欠债还钱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医院有上诉的权利,但借贷关系成立,且违约责任在医院,所以省立医院放弃了上诉的权利。
招行不仅起诉了,而且还对有清偿责任的省立医院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进行了诉前保全,两家公司公户中有5700余万资金被冻结查封,有必要时,这笔资金足够清偿招行本息了。
但除了银行在追债外,省立医院所欠债务恐怕远不止五六千万:
同样在今年6月份,省立医院被爆拖欠工程款,且医院已经收到了10余家建设单位的律师函,债务总额在3.4亿元左右。
不同于上文说到的招行贷款,毕竟招行贷款有国有资产公司作为担保,有连带清偿责任,这些建设公司是否能短期内拿到3个多以的工程款?恐怕很难:
因为去年招行陆续从省立医院扣款的480万实际是用来给职工工资和奖金的,这样看来,医院公户上并没有太多的闲置资金,想清偿3个多亿的债务是很困难的。
为什么会欠下3.4亿元的巨额债务?作为一家省级综合性医院,河南省立医院为何会欠下如此大的巨额债务?原因离不开以下几点:
第一,债务集中爆发是主因:
梳理省立医院债务爆发的时间轴我们不难发现,今年6月21日法院公布了医院与招行的借贷纠纷裁决书,虽然逾期本息高达5560万元,但因为有国有资产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而且诉前保全的资金总额达到了5700余万元,完全能覆盖本息,即便医院无力偿还,但作为担保人的国有资产公司是完全有能力连带清偿的,省立医院并不会因为这五六千万的债务而轰然倒塌。
但怕就怕债务集中爆发,几乎与招行裁决书同一时间,截止到今年6月23日,省立医院已经收到了包括江尚智能、郑州一建、通广电子等11家公司的律师函,原因都与拖欠工程款有关,而且债务总额高达惊人的3.4亿元。
面对招行和建设公司的连续集中发难,省立医院根本招架不住。
第二,根源是前期扩张:
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什么概念?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78万平方米,是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医院,河南省立医院的建筑面积是郑大第一附属医院的50%,这一面积并不小。
最重要的是二期项目的建设距离开诊仅有不到1年的时间,单靠营业收入作为建设投入是很难维系的,再加上医疗设备的采购和1000余名职工的薪资待遇开支,筹建组需要大量依靠银行贷款以及其他融资方式,当营收难以覆盖各类融资本息的时候,债务危机自然就爆发了。
第三,股东出现分歧,银行贷款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
河南省省立医院原本有两个股东,一是出资5100万占股51%的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二是出资4900万占股49%的河南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为了支持医院前期建设,股东国有资产控股会为省立医院担保借款,或者出面解决资金缺口,这样一来医院便可以边营收边建设,形成良性发展。
但在2019年,医院的归属问题出现了重大分歧,国有资产控股全面撤资,股份由河南卫健委全面接管,这就导致医院在后续融资时不能依靠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担保,资金续不上,银行贷款不能续期,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
郑大一附医接管有消息称郑大一附院已经全面接管了省立医院,这样一来,郑大一附院的规模再次扩大了,本身就是占地最大的医院,再加上省立医院40余万㎡的建筑面积,郑大一附医形成了“一院四区”的格局。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河南省省立医院为什么会欠那么多钱呢?
原因很复杂,这里只能简单说几点
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河南省省立医院已收到河南江尙智能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通广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国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共计11家单位的律师函,涉及金额超过3.4亿元。
河南省省立医院目前的负债至少3.4亿元。那么为何会有如此严重的负债呢。
首先,医院内部各种开支存在一定问题,包括购买药材、器械,向医院工作人员发放的薪资报酬;
其次,医院盲目扩张,不惜借债建设新区,没有充分考虑到医院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再次,政府的财政对医院的支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情况无从得知。
不过这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医院经营中的无序扩张,想建成最大最好的医院,但资金又不足以支撑计划,只能对外借贷,但医院成立时间不长,盈利完全无法支撑规划,所以至于现在负债累累的地步。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河南省省立医院为什么会欠那么多钱呢?
建设新院区用的是银行贷款,医院收入减去员工开资,剩余的不够支付银行利息。目前县级普通医院都面临这种情况,资不抵债。医院和医科大学一样,强者通吃,越来越强,普通只会变差。
河南省省立医院为什么会欠那么多钱呢?
不仅仅是河南省省立医院,许多公立医院都是负债运行。
为什么?原因较多,主客观都有。
客观讲有体制问题,有运行机制问题,也有政策性问题。
主观讲有院长管理问题,有用人问题,当然也不排除腐败问题。
泛泛而谈可以,具体的不好讲,因为咱们站的高度不够,角度也不同。
一方面是医院亏损,一方面是看病贵,让人不好理解,到解决问题的时候,或许是问题解决了的时候,就会水落石出。
河南省省立医院为什么会欠那么多钱呢?
做为一家省直大医院,欠债3.4亿不算多的。其实,很多大医院都是在负债运行,但因为有充足的资金流,相对于营收金额,欠债比例很少,不影响医院的运行。而省立医院属于新办医院,主要是主要领导缺乏管理能力,医院缺乏足够的人才,还没有树立起知名度和美誉度,就诊病人少;不能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河南省省立医院为什么会欠那么多钱呢?
最近,河南省省立医院亿元债务违约成为业内大新闻。
借款融资已成为不少医院的发展模式,爆雷新闻就没有少过。
而这次的主角是河南省立医院,格外引人关注。
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河南省省立医院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行贷款本金约5600万元,利息近150万元,复息约1.5万元。
2019年10月25日,河南省省立医院向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行借款6000万元(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自愿为河南省省立医院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期限是12个月。
贷款到期后,河南省省立医院并没有按时还款。
2021年3月24日,招商银行郑州分行将河南省省立医院、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河南省省立医院的“债主”,不止招商银行郑州分行这一个。
截至2021年6月23日,河南省省立医院已收到河南江尙智能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通广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国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共计11家单位的律师函,涉及金额超过3.4亿元。
目前,河南省省立医院依旧在正常运营。
如果真正进入司法执行阶段,河南省省立医院的银行账户和财产都有被查封的可能性,面对维持日常运营和偿还债务的双重压力,河南省立医院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将会很难走出困境。
河南省省立医院非事业单位身份,它的真实身份是河南省立医院有限公司,其中,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100万占股51%,河南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出资4900万占股49%。
医院官网称,医院是原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报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正式立项的省重点项目,集综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科研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按照规划,河南省省立医院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40万㎡,规划床位2000张,毗邻新郑机场。
这么大的建设规模,上述1亿元资金很难满足医院建设需求。按照规定,后期由“河南省省立医院有限公司”出面筹资完成整体项目建设。
在河南省省立医院筹建阶段,当地政府就已定下医院的发展路径:融资发展,负债经营,边借边建边运营。
2015年,为解决项目总投资规模较大、资金缺口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根据厅(原河南省卫生厅)办会议纪要[2015]1号,筹建组依托河南省胸科医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可采取争取新的项目、申请银行贷款、探索社会融资等方式,缓解项目资金缺口压力;在保证该项目中中央投资的儿童医院项目、重大疾控项目公益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筹建组要尽其所能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社会融资方案。
2016年,河南省省立医院一期投入使用。目前,医院二期工程尚未全部投入使用。
医院官方资料显示,开诊以来,累计服务门急诊患者77万余人次,住院患者5.5万余人次,各类体检近30万人次,完成手术近1.5万台(次),日门诊量达千余人次,已经成为航空港区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
这样的门诊量与医院体量并不相适应。
同在一个城市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年门诊量776万人次,河南省人民医院年门诊量336.5万人次。
据媒体报道,在大股东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医院从开业到2019年,期间发展所需的融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发展稳健。2019年,国控集团不再出面为医院融资担保,医院的相关建设资金融资陷入全面停滞。
审计署网站《公立医院负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显示,截至2010年底,3120家公立医院有政府性债务977.74亿元,其中有230家医院2010年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50%,当年借新还旧偿债额为95.29亿元,有575家医院存在债务逾期现象,逾期债务为30.42亿元。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中医院因为无力归还借款,先后被十多家金融机构告上法庭,而法院则最终裁决,除了医院运营必需的开支外,新郑市中医院每月都必须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偿还贷款。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中医院(公立二甲)拖欠工资被职工讨薪事件引发行业关注,欠外债高达10多亿元。此外,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债务规模也高达十几亿。
在缺少地方财政支撑的条件下,从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医院采取负债经营的方式,符合当前市场发展规律。伴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发展,在医疗领域中,各医院的负债率都在上升,借贷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使医院陷入到负债超出收入而导致的困境中,如资金断裂等影响医院发展的情况。
医院负债有一个“度”的问题,适度的负债可以给医院带来好处,促进医院发展;过度的负债则可能使医院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合理确定医院负债的规模和尺度。是医院经营管理人员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