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多?
虽说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规律,但是“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后养老金一样多、甚至缴费年限少的还会多于缴费年限多的,这两种“极端特殊”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为了方便说明,首先我们要明白养老金的计发方式: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水平与两个“账户”有关,一是社会统筹账户,二是个人账户,即养老金=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社会统筹养老金部分=本人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在职人员月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139个月(假设同是60岁退休),而个人账户余额又与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有关。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下影响退休后养老金发放水平的都有哪些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当地在职人员社平工资;
2.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3不等);
3.缴费基数(实际上与上文的“2”是一个因素);
4.缴费年限。
即最终支撑养老金发放水平的最重要三个因素依次是:上年度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后养老金一样多,甚至前者还高于后者的情况?上文我们已经讲明影响养老金发放水平的三个因素是上年度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那么想必大家应该知道答案了:
其一:参保地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二线城市社平工资较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平工资则较低。
参保地社平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退休时养老金的发放水平,举个例子讲,毫无疑问的是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参保地在北京的,退休时养老金肯定高于参保地在乌鲁木齐的,因为历年北京的社平工资都比乌鲁木齐高,比如2019年北京社平工资10910元/月,而乌鲁木齐只有7868元。
其二:在职时缴费基数不同
累计缴费年限高并不代表缴费基数高,因此“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不一定高,个人账户余额累积不一定多。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甲(缴费22年的参保人)22年中始终按照当地60%的最低基数缴,而乙(缴费15年的参保人)始终按照当地300%的最高基数缴,那么乙缴费1年相当于甲缴费5年,退休时养老金自然就更高了。
其三:退休时间不一样
这里所说的“退休时间不一样”实际上也是受“社平工资”的影响,比如甲退休早,当时社平工资仅有100元,而乙退休时间晚,退休时社平工资已经达到了10000元,虽然甲历年养老金都会上调,但是总上调幅度不一定比社平工资上调幅度大。
其四:实际缴费年限不同
“缴费15年”可能实际缴费年限不止15年,因为可能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比如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因为1996年才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统筹,所以之前的工作年限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再者,军龄也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而“实际缴费15年”+“视同缴费年限”才是总缴费年限,因此到底甲乙二人谁的总缴费年限更多一些?
其五:参保制度不一样
目前我国社保制度由两大块构成,分别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而在相同的缴费年限下,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显然高于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除非极个别的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选择最高的缴费档)。
此外,在2014年养老金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明显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结语:“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个基本规律本身并没有错,但影响养老金实际发放水平的因素还与参保地、缴费基数、退休时间、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参保制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所以并不能武断的说“缴费年限长,则养老金就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为什么有些人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多?
我认为这样的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发生。
我们知道,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上年度社平工资、二是缴费基数、三是缴费年限。假定交15年社保的和交22年社保的退休后养老金一样多,那么就只能是上年度社平工资和缴费基数这两个因素不一样了。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同一年退休,比如交15年社保的退休的晚,交22年社保的退休的早,但这又涉及到养老金调整,养老金调整和缴费年限又密切相关,所以这是不成立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同一年退休,但交15年社保的缴费基数高,交22年社保的缴费基数低。那么怎样选择缴费基数,才能使养老金一样多呢?那就得由精算师算出来后再按精算标准来缴了,但这似乎也不符合养老保险征缴的规定呀。
关键是退休后还有养老金调整,调整时都和缴费年限有关,每年两个人增长的也不一样,怎么才能使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养老金一样多呢?真的是很难很难。
为什么有些人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多?
为什么缴纳十五年的社会保险费比缴纳二十二年的社会保险费,在退休之后领到的养老金还多呢。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就如同您和张三是同班同学,平时的成绩都不错,不分伯仲。但是,张三的高考成绩却比您高出100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
放到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上也是这个道理,不是说您缴纳社会保险费二十二年,在退休之时领养老金的时候,就天经地义地一定比缴纳社会保险费十五年的参保人要多,因为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因素并不是完全由一个缴费年限所能决定的,它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
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是最终能完全锁定养老金高低的三个最为关键的支撑点,哪个支撑点出现了问题,另外两个支撑点就会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您的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
虽然有的人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算长,比如像您所说的只有最低年限的十五年,但是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却不低,缴费指数可以达到1.0,甚至更高的1.2,这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就占有优势了。
尽管有的人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算长,还如像您所说的缴费年限也就有二十二年,缴费年限虽然长了,但是缴费基数却不高,或许缴费指数仅有0.5,或者更高一点的0.8,这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就显出劣势了。
由于上述两位参保人都在一个城市,因而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完全一样的,比如都在北京,其2020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发基数都是社会平均工资9910元。他们之间养老金的差距主要体现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之间的较量,看谁究竟能压倒谁。
从您给出的提问来看,缴费基数压倒了缴费年限,也就是说,前者付出的相对较多的钱压倒了后者付出的较长的时间。
如果参保人同在一个城市,又在同一年退休,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其所能拿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的。
我们在比较养老金多少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首先要在一个城市退休,这样一来,养老金计发基数都是相同的,不会存在差异,这样才有较大的说服力。
如果不在一个城市退休,这样一看,养老金计发基数就会大不相同,高的地方能比低的地方多出三四千元,比如深圳就比天津高出3106元。
由此就引申出一个退休年份的问题,您不能拿五年之前的养老金,与五年之后的养老金一决高低吧,因为五年之后至少要比五年之前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高出40%以上,北京2020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基数为9910元,2015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463元,2020年比2015年高出53%,这差距就摆在眼前。(原创:周凤迟)
为什么有些人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多?
连续15年以后就不用再交了。
你的22年是否有断交的情况,比如交了3年5年的,结果换单位或者换城市断了,一般情况下连续交15年就不用再交,退休金里会计算你15年的社保。所以和别人一样多。你可以找找原因为什么会交22年。
如果你交满15年,还要继续交,如果是连续22年都交了的话,系统会计算你最后的15年的工资和缴纳的情况。比如你20岁上班到60岁退休,交了40年的话,系统会计算你45岁到60岁时候缴纳的社保系数。前几十年都没有意义的,就像捐款一样的。舍去的是前面的,保留的是后15年。
为什么有些人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多?
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工资一样多,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众所周知,领多少钱养老金与缴纳年限的长短有关,但这只是其一。其实还和缴纳基数,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以及退休年龄等因素有关。
另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如果交22年社保,但一直是按最低标准进行缴纳的话,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相应变少,这样退休时的个人养老金也就会少一些。
相反,只交15年社保的由于缴纳基数相对较高,因此计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也随之增加了,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也就增加了。
假如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为6000元的话,交了22年的按6000的60%进行缴纳,计入到个人账户金额有7.6万元。交了15年则按6000元缴纳,因此计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为8.64万。
这样的话,60岁退休时,22年的每月能领546.99元,而15年的每月能领621.58元。
另外,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统一,有高有低,像北上广深的社会平均就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如果交15年的在这些地方退休,而22年在相对落后的地方退休的话。这样的话,退休金也会有一定的差别的。
综上所述,虽然社保交满22年,比只交15年的多缴7年,但由于不同年份退休,退休的社会平均工资不同,以及缴纳时的基数不同,都会造成社保交满22年,退休金和只交15年的一样。
但要是缴纳基数相同,退休地相同,退休年份以及退休年龄都相同的话,单凭缴纳年限一定来说,社保交满22年肯定会比15年领的多,要不谁还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啊!
为什么有些人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多?
为什么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多?
你既然认定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后的退休工资一样,那么这把这个问题作为结论,反推出现这种结论都有哪些可能。
所了解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造成两者的退休工资差不多。
一、参保地不同退休人员的退休时核定工资与参保地有很大关系。参保地不同,则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可能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很多,在核算待遇时,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参数直接造成经济发达地区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高于贫穷地区很多。
二、退休时间不同同一地区的两人办理退休手续,如果交22年社保的在20年前就退休了,而交15年社保的近期才退休,则两人的退休工资可能会差不多。据了解本地22年前退休的当时退休有很多人工资大约在100元左右,要比现在15年退休人员的工资低很多。20多年前的工资水平决定了退休工资的水平。
也许你说这种拿20多年前的工资水平和现在的工资水平比法不公平。
20多年来,经过将近20多次的退休工资增长,当时这些刚退休时拿100元左右,现在能拿2000多元。现在交费15年刚退休的人员也存在退休工资2000多水平的情况。
三、缴费档次不同交22年社保的人可能按最低档次缴费,而交费15年的人或许缴费档次是100%、120%、甚至300%。虽然交22年社保的人可能缴费年限比较长,但交费15年的人可能通过多缴费的方式把缺点弥补了,最终造成两者退休工资一样的情况。
四、缴费年限不同这个问题看似不能作为一个理由,但我可以钻个空子。交费时长并不一定等于缴费年限。
“交15年”、“交22年”我可以理解为“实际交费15年”“实际交费22年”,既然两者退休工资一样,有可能实际交费15年的人还有视同缴费年限,比如这个人可能当过10年或者20年的兵,比如这个人是以前从机关事业单位干过10年或者20年后来调动过来的。那么这个算实际交费15年再加上10年或者2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在核算待遇时退休工资很有可能要比交22年社保的人要高。
特别是有10年以上工龄的人员还是比较多的,出现实际交费15年,但算缴费年限能达到将近30年的很正常。
五、所参加的社保制度不同如果交22年社保的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交15年的参加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那么也有可能两者退休工资差不多。当然,像这种现在已经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年这种情况的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较低。
总结:交费年限并不能决定退休后的最终工资,交费年限要与参保地、退休时间、缴费档次、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共同决定。所参加的社保制度也有可能是一个因素。
如果您有意见、建议以及有关注、想了解的问题,欢迎留言。感谢您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