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缴100%和缴60%有多少差别?

养老金缴费每年上涨20%,4年就要翻一翻,也就是说按现在的100%缴费就是12000多元,到4年过后就要缴24000多元,8年过后就要缴48000多元,16年过后每年就要缴96000多元。

参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标准为基础,缴费基数一般设定在社平工资的60%-300%。在60%-300%区间内设定几个不同档次,比如60%、80%、100%、200%、300%,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负担能力自由选择缴费基数。

(例图:2019年绍兴市缴费档次、缴费基数和月缴费金额)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20%,其中12%流向社会统筹账户,8%流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如果单从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的角度来看,同一地区、缴费年限一样的条件下,缴100%肯定比缴60%在退休后发放的养老金要多,这是一个大体的差别。

从养老金的计发方式、养老金上浮幅度、回本快慢等角度来看,缴100%和60%又存在一些其他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差别一:付出的总成本不一样、流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不一样;

缴费比例越高则缴费基数越大,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而因为最终都是8%的比例流向个人账户,所以缴费比例越高则个人账户余额累积也就越多。

假设某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是1万元,甲和乙分别按照100%(基数10000元)和60%(基数6000元)缴纳养老保险,且均缴15年,15年内社平工资不变。那么:

甲需要支出的成本是10000元*20%*15年=3万元,其中有10000元*8%*15年=1.2万元流向个人账户;

乙需要支出的成本是6000元*20%*15年=1.8万元,其中有6000元*8%*15年=0.72万元流向个人账户;

显然甲付出的成本更多,但流入个人账户的余额累积也更多,这将直接影响到养老金的发放水平,我们下文还要讲到。

差别二:养老金发放水平有差别,按100%缴纳的人比按60%缴纳的人其养老金更高;

城镇职工养老金的计发与两方面有关,一是社会统筹账户,二是个人账户。其中:

社会统筹账户:(本人退休时所在地上年度在职人员月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余额/139个月。

我们以上文例子为例,甲乙两人养老金分别是:

甲:

统筹账户:(10000元+10000元*1的平均缴费指数)/2*15*1%=1500元;

个人账户:1.2万/139个月=86.3元;

最终养老金为1586.3元。

乙:

统筹账户:(10000元+10000元*0.6的平均缴费指数)/2*15*1%=1200元;

个人账户:0.72万/139个月=51.8元元;

最终养老金为1251.8元。

显然甲的养老金比乙更高,主要是因为平均缴费指数更高(甲1、乙0.6)、个人账户余额累积更多,所以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双双高于乙。

但是表面看乙回本周期更短:甲回本周期是3万元/1586.3元=18.9个月、乙回本周期是1.8万元/1251.8元=14.4个月然而实际回本周期并不一定是乙更短,因为甲每年养老金的上涨幅度更大,这一点我们下文要讲到。

差别三:每年养老金上浮时,甲能享受到更大的上浮空间,且两人差距将越来越大;

在年年通胀,购买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国家几乎每年都会上调养老金,以此保障退休人员正常生活,目前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7连涨。下图是2005年-2017年养老金上浮比例的统计:

我们看到近些年来养老金的上浮幅度在5.5%-23.7%不等,而在同一上浮比例的前提下,因为甲最初养老金就比乙多,所以实际上差距是越拉越大的,我们直观的计算一下就知道了:还是以上文甲、乙作为例子,比如甲在2005年养老金是1586.3元,乙是1251.8元。

2005年:甲养老金比乙每月多出来334.5元;

2006年(上涨23.7%):甲养老金1962元,乙1548元,甲比乙每月多出来414元;

2007年(上涨9.1%):甲养老金2140元,乙1689元,甲比乙每月多出来451元;

.........以此类推。

因为甲的养老金基数最初就比乙高,所以在上浮比例一定的条件下,两人养老金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且上浮比例越高则差距拉的就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上文说乙回本周期并不一定比甲短的原因。

结语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一,越高缴费比例则养老金发放水平越高;二,在养老金同一比例上浮时,缴费比例越高的则上浮幅度越大,且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国家鼓励“多缴、长缴”,有能力的灵活就业者可以尽量提高自己的缴费基数。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养老金缴100%和缴60%有多少差别?

养老金多缴多得。

养老金缴100%和缴60%,这是缴费基数的不同,基数越高意味着缴费越多,缴费越多退休时得到的养老金越多。

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是以上年度当地社平工资为基础进行核定缴费基数,在单位参保其核定基数可以按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300%核定,以个人参保可以按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100%核定。

先说缴费有何不同。

100%缴纳养老金就是全额缴纳的意思,对个人影响不大,因为个人缴纳的只有8%,关键在于单位缴纳的金额,因为单位缴纳的金额是20%。这样单位负担就非常重。我们简单计算一下,一个10000元工资,个人每个月交纳8%,就只有800元,按照60%缴纳,只需要缴纳480。单位缴纳100%,那就是2000元,如果60%,只需要1200元,差800元。所以大多数民营企业单位,都是按照60%的档次缴纳,这里面有成本压力的因素在内。

然后说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

为什么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国企单位退休员工领取的养老金,比一般企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多得比较多,即使是工作年限相同。就是因为前期缴纳的养老金基数不一样,缴纳的越多,退休后领取的越多。

因为退休养老金领取一般是按照这样一个公式计算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第一,如果按100%的缴费基数,那么,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如果是按60%的缴费基数,那么前面公式中最后那个1%更换成0.6%,这就是差别。

所以,基础养老金跟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及缴费基数是息息相关的。

第二,个人缴纳的8%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的20%进入统筹。所以,缴费标准越高,缴费时长越长,那么个人账户上的总金额就越多,那么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这也有个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注:60岁退休计发月数都是139个月)。

所以说,有能力的时候尽量多缴纳养老金,退休之后都会有回报的。

养老金缴100%和缴60%有多少差别?

关于“养老金缴纳100%和缴纳60%有多少差别”这个问题,很多参保人员都问过类似的问题,心中有一些疑惑。其实,每个人缴纳养老金的档次、基数都不一样,待遇也是不同的。

老梁可以明确的说,差别肯定是有的,至于有多少差别,领取养老金的金额相差多少,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简单的说,缴纳100%就一定比缴纳60%的有利。为什么这样说,接下来,老梁跟你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多缴多得(这是原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付出多少与收入多少,是成正比的。大家都知道,养老保险的缴纳分为多个档次,基数越高缴纳的费用就越多。与此相对的就是,基数的高低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是成正比的。基数越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时,个人账户就越高,领取的养老金就相对多一些。

第二、缴纳100%与缴纳60%,相差多少钱(广西为例)

自2019年5月1日起,按照月平均工资4925.1元,作为核定2019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指标,其中缴费基数上限为14775.3元,下限为2955.1元。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直接算出来,你就明白了。

每个月缴纳养老保险费=2955.1元x20%=591元(每月最低);

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591元x12月=7092元(每年最低)

每个月缴纳养老保险费=14775.3x20%=2955.1元(每月最高)

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2955.1元x12月=35461元(每年最高)

从上面的计算数值,可以看出来: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费,最低7097元,最高35461元,相差5倍。

那么,这个就是在缴纳养老保险费上差别。

第三,缴纳100%养老保险与缴纳60%养老保险,退休时养老金相差多少

我们大家都知道,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两项的养老金,在你退休时是分开计算的。

简单的说,计算基础养老金时,缴纳100%,那么计算是的权重是1;缴纳60%,那么计算时的权重是0.6。这是第一个差别。不要小看这个权重,会相差不少钱的。

第二个差别:每次缴纳养老保险时,会将缴纳基数的8%,划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缴纳100%养老保险与缴纳60%的养老保险,在划入个人账户时,就会相差5倍。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第四、建议

一是,尽量提高缴纳基数,上面也讲到了多交多得。

二是,不要断交,断交的年限是不算的;如果在单位,那么医保也会断的,影响医疗报销。

三是,在缴纳养老保险问题上,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不要盲目的提高缴纳基数,不然压力很大的。

以上,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其他有需要的朋友。

请关注老梁有约,每天与你分享养老和其他社保方面的知识。

养老金缴100%和缴60%有多少差别?

养老保险100%缴纳和60%缴纳,最终养老金有啥区别吗?

区别至少有两个,一是100%缴纳的养老金基数更高;二是100%缴纳的养老金每年涨得更多。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个人可以以灵活就业者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以在当地平均工资的60%和300%之间自由选择。

100%缴纳的人养老金基数更高

养老金是多缴多得,你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就越多,最终拿到手的养老金就越高,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100%缴纳养老金基数更高,缴费水平更高,所以最后计算养老金的时候,要比60%缴纳的人养老金要高出不少。

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缴费水平直接关系着两部分养老金的高低。

举个例子,先来看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当地全口径平均工资为5000元,100%缴纳的缴费基数就是5000,缴费比例是20%,其中8%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每月缴费1000元,其中400元纳入个人账户,每年就是4800元到个人账户,最低缴费15年个人账户有7.2万元,按60岁退休的话,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所以不计算利息的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有518元。

而60%缴纳,缴费基数是3000元,每月缴费是600元,其中240元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就是2880元,15年个人账户积累养老金只有432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311元。

再来看基础养老金,由于100%缴纳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更高,所以基础养老金也会比60%缴纳的要高。

100%缴纳的人养老金涨得更多

个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金可以享受每年的上涨。

由于养老金是挂钩调整,与本人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缴费年限越长,基本养老金水平越高,养老金涨得金额就越多。

因为100%缴纳的人养老金基数更高,所以他们养老金每年也就相对涨得更多一些。

好的,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请点赞吧,感谢。

养老金缴100%和缴60%有多少差别?

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是养老金缴纳100%和缴费60%的差异;

其二是养老金缴费每年上涨的问题,两个问题我们分别作答。

影响养老金领取的因素

总体来说,社保提倡的是多缴多得,缴纳得越多,缴费时间越长,领取得也就越多。

影响社保领取的因素主要有3个,分别是:

1、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

这也是社保比商业保险相比较有优势的一个点。社保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它的领取是根据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计算,会随着工资上涨而上涨。

不像商业养老保险,只是一个确定的金额,并不能根据社会发展工资上涨而变化。

2、缴费的基数;

当然是缴费基数越高,进入社保账户的钱越多,将来领取的也就越多。

实际上,这个题目里提到的100%或者60%就是不同的计算基数,二者差异不言而喻,当然是按照100%计算,交的多领的也多了。

不过这个事情我们之后展开来跟大家聊,可能事实跟你之前的想象并不相同。

3、缴费的年限。

这个也很好理解,同样的人,交15年还是交20年,进入社保账户的钱就不一样嘛。交的越多,账户里的钱就越多,将来领取的也就越多。

养老金领取的多少,受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接下来开始说100%和60%。

100%和60%

这个100%和60%到底是指什么,它是如何计算的。

实际上,按照现阶段的社保政策,我们大多数人社保的缴纳基础都是100%。

如果你是在职职工,现阶段,社保的缴纳计算的基础,是上月工资的100%,或者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100%

60%存在于两种情况,其一是部分地区的社保缴纳计算的下限;

还有一种是个人缴费,就是所谓的灵活就业自主缴纳社保的,计算档次之一。

同时,现阶段社保缴纳基数的下限,在不同区域,也不尽相同。

拿成都来说,2020年,受疫情影响,现在养老保险缴纳的下限,是全省社会平均工资的50%,而在疫情之前,下限是省社平工资的55%。

都不是60%。

养老保险缴费如何计算

我们来讲一下养老保险缴纳的具体规定。

养老金是我们社保五险一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的是将来我们退休养老金的领取,这领取的前提是我们工作的时候有缴纳养老保险。

那么这个养老保险到底是如何缴纳的,它的计算基础是什么。

养老保险,由我们所在的单位和我们自己共同缴纳,在税前列支。

还是以成都为例,单位缴纳的比例是16%,个人缴纳的比例是8%。

好了,这里只给出了两个缴纳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基础是什么呢?

是我们的工资。

上月的工资,或者是上年的月平均工资。

比如,张三的年月平均工资是1万元,那么他的社保缴费情况是:

单位需要给他缴1600元,个人缴纳800元,他个人的月养老保险总支出是2400元。

但是因为大家的工资差异实在是太巨大了,如果都按照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础,则缴纳和领取的差异都会非常巨大,这跟社保的初衷相违背。

大家要记得,我们的社保是福利性质的保险,不管是医疗还是养老都是如此。

虽然说,养老是交的多领的就多,这个多和少之间也是有个对比的,不能真的是低到连稀饭都喝不上,或者高到,要上天。

所以,各地社保的缴纳都有上限和下限。

一地养老险缴费的上限和下限:

这个上限和下限,各地规定不同,还会根据单位的性质进行区分,私营企业、非私营企业等。

还是拿成都举例,成都因为疫情,2020年社保缴纳的下限是上一年全省社会平均工资的50%,上限是省社平工资的300%。

以前很多地方的这个下限规定就是60%,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总存在个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60%来,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现在是按照实际工资计算的。

2019年四川全省统计口径的年社会平均工资是69267元,社保缴费的计算基数的下限和上限分别是:

下限是:69267除以12再乘以50%,是2887元,

上限是:69267除以12再乘以300%,是17317元。

单位缴纳16%+个人缴纳8%,那么成都的养老保险缴纳下限是:693元;上限是:4156元,两者相差6倍。

同时,如果实际月平均工资在2887元和17317元之间的人,就要按照实际工资来缴纳养老保险(单位16%和个人8%)。

所以现阶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单位缴纳社保的情况下,是不存在60%和100%的区别。

当然,如果不是在职职工,不是通过单位缴纳社保,而是个人灵活就业,个人购买的社保,就会有很多个档次,50%、60%、80%一直到300%。

第二个问题,关于每年上涨20%

这个每年上涨20%,也是缴费基数上涨20%,一般运用于当地最低缴费基数,就是前面说的下限。

拿前面的社平工资来做说明。

养老保险的缴纳基数下限是2887元,所谓的上涨20%,就是这个基数上涨20%,

2887*(1+20%)*(16%+8%)=832元,比较之前的693,上涨了138元。

并不是缴纳的养老金每年上涨20%,我们绝大多数人工资上涨幅度都达不到4年翻一翻呢,都不够缴养老金了,还得补贴,那我们上什么班啊。

总结: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在职上班的人,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个100%和60%的差异了,除非你们单位是按照当地缴费下限缴费的,或者是灵活就业人员,不然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不存在了。

养老金缴100%和缴60%有多少差别?

养老金也称为退休金。是我们国家为保障广大劳动者在年龄比较大,退休后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

至于题主问得养老金缴存100%于缴存60%有什么差别?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看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

题主讲得至是一个变量:缴存比例。实际上,养老金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个人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等有关。

按照目前的测算体系,缴纳时间越长,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累计资金越多,以后对咱才越合算,而不完全在于缴存比例的多少。——海旺商务顾问,15年的财经,金融,投资,商务咨询管理经验。欣赏:关注+点赞+转发。祝大家财源滚滚!阖家安康!万事如意!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