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在货币贬值的过程中,有钱人确实比普通人处在更有利的财富再分配地位上,这就是为什么“富的更富、穷的更穷”。有钱人之所以能在贬值过程中依然使自己的财富增加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资产结构更为完善普通人的资产结构较为简单,除了房子、车子和用于日常开销的流动资金以外,其他的主要资产都是银行定期存款;
有钱人的资产结构较为复杂,也更完善,除了房子、车子、存款以外,诸如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存货等这些经营性资产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他所对应的股市是采取正相关的升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英国脱欧,英镑贬值、股市走强;日元贬值,股市大涨。再比如前几年CPI噌噌上涨,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但是与之对应的楼市和股市行情却很好,在能完全够覆盖CPI上涨的同时还有利可图。
所以,资产结构完善的好处只有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有钱人而言,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远不及股市大涨、房价大涨给其带来的利润。而资产配置单一的普通人命运就可见一斑了,只能等着存款慢慢贬值。
二:有钱人作为经营者掌握着“定价权”有钱人作为经营者、生产者,当贬值来临的时候,生活资料价格大涨之后,有钱人意识到其开支大于收入的时候,可以对自己生产或者经营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价,因此贬值给其带来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其掌握“定价权”;
但是普通按月领薪水的人就不一样了,普通人的报酬都来源于二次分配,虽然薪水也会随着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而增长一些,但是总是存在滞后性,且上涨比例不能完全覆盖贬值率,不如有钱人在源头进行“定价”来的更直接。
三:有钱人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抄底”拿金融危机下的货币贬值来讲,金融危机下,失业率上升、房价下跌、股票价格下跌,但是食物、水等稀缺性的生活资料价格飞速上涨,此时做为普通人,其所有积蓄可能只够他在危机中购买食物生存下去,直至度过难关。
但是有钱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手里除了有可以购买食物和水等资料的钱以外,还有大部分闲置资金、黄金或者美元等外汇。而金融危机中几乎所有的资产价格都降到了最低,比如土地、房产、股票、机械设备,此时有闲置资金的有钱人可以进行抄底买入,等危机过去时,这些资产价格会再次上涨,有钱人比以前更有钱了。
四:囤积居奇、人为炒作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猪肉价格最高涨到之前的三倍,明显感觉手里的钱都不够买肉吃的。猪肉价格上涨的背后就有人为炒作的因素,在猪肉价格上涨前先人为囤积大量的猪肉和猪,等到供需平衡被打破后,猪肉价格大涨,囤积猪肉和猪的人再在高价卖出获利。
猪肉价格上涨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就是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但是在有钱人眼里可能是人为炒作的结果。之前的“姜你军”、“蒜你狠”也是这么操作的。
结语总之,有钱人资产配置更合理、更完善,所以抗风险能力较强,更容易在货币贬值的通道中生存下来;
然后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对低价资产进行抄底,静待危机过去后价格翻倍,变得更有钱;
此外,他们所掌握的“定价权”也可以随时平衡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平衡,且可以利用资本优势达到对某一商品进行价格炒作的目的。
以上这些都不是普通人所具备的,所以说有钱人比普通人处在更有利的财富再分配地位上。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我觉得有钱人变现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朋友开始的时候手上资金只有60万,他在城市看好的位置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这个房子的地理位置还算可以,开始的时候每平米6000元,结果三年过去了房子升值了,到了每平米14000元,他直接以每平米13000元卖了,在城市其他的地方又买了一套房子也是100平米,也是每平米6000元,这相当于在第一套房子上他赚了70万元。 第二套房子过了两年,房价就起来了,每平米达到了12000元,他以11000元的价格卖了,在城市偏远的地方买了个自己能住的房子,也是100平米的面积,每平米5000元,这相当于第二套房子赚了50万,其实这一前一后差不多也就5年时间这个朋友赚了120万,我想问下有哪类生意比这个更赚钱呢? 当然,有人会说那是在炒房,可是这个朋友手上始终是只有一套存量房,并没有一下子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在稳健性的投资,我看好的地段如果增值了我就落袋为安,假如没增值我就自己住,这样挺好,始终在找到价值洼地后积极投资。
2、专门买股市里的名牌企业,我知道的有些朋友当中将自己大多数储蓄全部用于参与A股市场的蓝筹股,比如说茅台啊或者说格力啊,这些年来本金翻了不少,这也是一个稳妥的办法。
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金融现象在我们实现生活中是无可避免的,毕竟现在经济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当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危险的,不过对于有钱人来说是个机会,危机拆开来解析为“有危才有机”。
对于普通人来说,货币贬值可能代表着资产缩水,不过对于有钱人来说,可能是一次创造更多财富的机会。
什么是货币贬值?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最简单来说,即是钱不值钱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十年前的100块可以买到一头牛,十年后的100块只能买到几斤牛肉,一样的100块,在不同时间购买,所兑换的物品变少了。
货币贬值,在汇率方面也能体现出来,例如之前美元兑人民币是1:6.7,现在美元兑人民币是1:7,现在同样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这代表人民币贬值了。
货币贬值的原因货币贬值一般分为两种原因的,一个是主动贬值,另一个是被动贬值。
主动贬值
主动贬值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通过调低本国的货币,从而有利于出口贸易,毕竟对于外国来说,购买本国的商品更加划算。
被动贬值
被动贬值原理差不多,本国主动调高自身的货币,从而有利于进口贸易,导致其他国家的货币被动性贬值。
有钱人如何在货币贬值中赚钱?其实货币贬值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够去资产增值,才能保证原有资产不缩水,假如你有100万现金,每年贬值5%,按照10年后的购买力你只剩59.87万元,累积贬值40%,可见资产增值的重要性。
普通人可以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减缓货币贬值的速率,不过都是方式和途径有限,很难做到完全抵御。不过有钱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抵御货币贬值,不断地资产增值,甚至财富越来越多。
一般有钱人资产增值方式都有三个,分别是增添资产、囤积居奇、待价而沽。
1.增添资产
当发生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时候,代表着未来的钱会不值钱,这样现在增加负债,变相未来的负债会越来越少,有钱人利用目前的资产去抵押贷款,贷款的资金去增添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资产会越来越值钱,负债越来越小。
2.囤积居奇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的时候卖出,货币贬值的时候,购买力能增强,因为都想把钱花出来,不过通货膨胀上升的需求的伪需求,不具有连续性,囤积商品要控制好规模。
3.待价而沽
当货币贬值时候之前,把本国货币换成相对稳定的外国货币,在货币贬值之后,再换成本国货币,这样就可以赚取中间的差价。同理可以放在其他投资市场,当发生货币贬值时候,波及的金融市场会很广泛,股票、大宗商品等市场,可以提前做空。
最后总结想要在货币贬值的时候赚取利润,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和判断能力,毕竟市场发生的事件是不可预测的,个人建议在货币贬值的时候,更多地采取保守的策略,购买相对保值的资产,例如房产、黄金、美元等,这些都是目前市场上的避险品,市场环境是变幻莫测的,提前做好风险预测和管理是对资产最好的保护。
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这是一个很赤裸的现实,每一次货币贬值后,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每一次货币贬值,都是一次财富再分配的机会,是一场关于钱的“金融游戏”,但结果却没有向着大众盼望的方向去走。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觉得有富人明明钱更多,货币贬值应该对他们更不利,为什么到头来,损失大的却是底层的普通大众。
今天就从货币贬值的逻辑来讲讲,富人是怎么通过货币贬值,通过这场金融游戏来让自己更有钱的。
货币贬值的背后,高耸的资产价格很多人对于有钱人的认知有偏差,认为有钱人就是钱多。
其实,我们通过首富排行榜可以发现,富人之所以有钱,背后并不是大把的现金,而是企业的股权、房地产等其他类资产,现金只占到他们财富比例中,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与其说富人钱多,不如说富人的资产多。
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没什么资产,除了衣食住行,就是柴米油盐。
所有的财富中,现金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
货币贬值,代表钱不再值钱。
另一种相近的说法,就是通货膨胀,而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会膨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于大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物价上涨了。
猪肉涨价了,大米和鸡蛋又贵了,什么都在涨价。
大众忙着用自己刚刚多涨的一些工资,应付不断上涨的生活开销。
可以说货币贬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反倒是增加了生活成本和压力。
对于富人的感受,就是资产价格上涨了。
富人往往在购置资产的时候,也会清理一部分资产。
一旦货币贬值,市场供需再平衡,资产价格就会明显上升,可以说富人是第一时间感受到的。
如果他正在卖一套别墅,他就会发现买的人变多了,如果他正准备买一艘私人游艇,他就会发现游艇涨价了。
当富人发现货币贬值的倾向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停止售卖资产,同时快速买入资产,以追求保值。
买多卖少,市场供需再一次变化,资产价格进一步水涨船高。
所以货币一旦贬值,大宗商品会涨价,优质的资产同样会涨价。
贬值背后,货币流向富人的口袋涨涨涨是货币贬值的直接体现。
那么既然都涨价,为什么最后钱还是流向了富人的口袋呢?
主要有几个原因。
1、物价的涨幅有限。
即便是富人,也不会刻意的去炒作普通商品的物价,一方面是有些伤天害理,另一方面是商品本身不方便囤积。
自古最被痛恨的就是盐商。
从商之道,是与民互惠,而不是与民对立,所以即便是富人,也不会对生活所需的粮食之类的进行恶意炒作。
更何况炒作的前提是囤积资产,粮食囤积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前几年炒作大蒜、生姜等大宗商品的情况,本身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人所为。
另外,物价关乎民生,如果涨价太快,会引发社会问题,所以会有调控措施。
最后是因为选择比较多,猪肉贵了可以吃牛肉,牛肉贵了可以吃羊肉。
所以即便是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也是温和的上涨。
2、企业利润增长。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物价涨了,东西贵了,企业的利润增长肯定是同步的。
企业的利润会被股票市场放大,企业的股权价值自然就更高了。
企业每年多1亿利润,50倍市盈率就是50亿,富人占60%股份,就多了30亿,只要市场上一套现,普通大众的钱又进入富人的口袋里。
而绝大多数的企业,本身的利润来源就是物价的上涨,等于是大众先花钱让企业创收,又间接的在二级市场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货币贬值了,钱多了,但是股市就不怎么涨的原因之一。
物价上涨的背后,企业主,也就是这部分富人,站在了链条的顶端。
3、房价的上涨。
货币贬值的背后,一定逃不掉房价的上涨。
原因很简单,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钱变多了,除了吃穿,就是居住了。
买房虽谈不上绝对的刚需,但却是生活改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开发商明显的感觉到市场货币贬值后,必然会抬高房价,甚至出现捂盘的情况。
即便不新购置房产,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始终存在,而所谓的改善,就是买更好的房子。
更好的房子,一定是在更有钱的人手里,当他们不愿意卖房,或者有意抬高价格的时候,房价也就上涨了。
所以,货币贬值的背后,从楼市来看,富人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4、货币贬值,稀缺资源的上涨
所谓的稀缺资源,诸如黄金、珠宝、古玩、字画,价格都是同步上涨的。
即便普通大众也喜欢一些黄金珠宝,但本质上不会去刻意囤积这类资产,反倒是富人喜欢收藏,名贵的珠宝字画,一大把一大把。
由于稀缺性,这部分资产在货币贬值的背景下,一定会出现上涨,也可以说这些资产其实是相对保值的。
但这部分资产的上涨,和普通大众没有任何的关系。
可以试想,货币贬值背后,货币追逐的是保值的资产,而保值的资产本身也都掌握在富人手中。
货币贬值的时候,大众该怎么办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投资自己,在自己身上花钱。
不论是不停的进修去让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还是去锻炼让自己更健康,亦或者去美容让自己更漂亮,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世界上最保值的资产,一定是更好的自己。
第二条,良性负债,合理负债。
富人懂得借钱投资,借钱利息10%,货币贬值率10%,其实是没有成本的。
如果投资的资产回报20%,他们就赚了。
对于大众来说,虽没有那么多好的资产可以去购买,但是借贷的利率也不高,房贷5%左右,其实就是一笔红利。
所以贷款买房的普通大众,从资产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抵御了货币的贬值。
平时合理的管理好信用卡等负债,也可以抵御货币贬值的侵袭。
所以我们强调的负债,一定是理性的,合理的,相对低息的。
资产负债率尽量不要超过50%,最好是控制在30%以内。
第三条,多购置资产。
买房就不用再多说了,有钱可以买一些股票。
之前说了货币贬值,股价理论上会出现上涨。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股票价格都会上涨,上涨的都是头部龙头企业,很多企业做大了,老板套现的欲望就弱了,每年的分红就够他们花了。
所以高业绩、高分红个股,其实是非常值得投资的,而且也可以对抗货币贬值。
写在最后。
货币贬值并不可怕,找对方法也可以应对。
但整个市场上,普通大众的思路,大多还是跟不上富人,所以每一次货币贬值的背后,依然会呈现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情况。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投资好自己,学习好金融知识,更好的把握机会,创造财富。
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要理解有钱人的生财之道先要了解通货膨胀的原理。
通货膨胀的本质其实是货币增加的速度超过了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服务的速度。
比如,原本这个世界上只有1亿吨大米,每一吨大米卖100元,总共需要100亿元货币。
第二年生产力加强了,一年能够生产出2亿吨大米了。现在一共有3亿吨大米,但货币总量并不是300亿元,而是增加到了600亿元。这时,每一段吨米的单价变成了200元(600亿元/3亿吨)。这就是通货膨胀,商品的价格变高了,货币不值钱了。
会有人吃亏吗?答案是必然的。即使我们假设工资能够迅速跟着货币供应量的提升而同步提升(实际上不可能,一般工资的涨幅有滞后性,低于通货膨胀率)。但原来银行卡上存着的货币却贬值了。一年前,银行卡上的1万元还能够买100吨大米,现在只能买50吨大米了。
有人吃亏必然有人划算。那个在家里存了100吨大米的人就赚到了。去年他家里的100吨大米只能卖1万元,但今年就能够卖2万元了。
从上文可以看出有钱人利用货币贬值赚钱的基本思路,就是将货币变成各类资产。随着货币的币值,各资产的相对价格会上升,由于有钱人手上有着各类资产,其价格同样会上升,他的财富也就增加了。而手上持有货币没有资产的人,其实际财富会下降,虽然银行账户上的数字没有变,但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
有的朋友会说,不只是有钱人可以拿着大量的资产啊,普通人也可以。没错,普通人也可以将货币换成资产。但问题是,很多资产是有门槛的,不是你想换就换的。
拿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来说。20年来房地产一直是非常好的抗通胀及增值资产,很多早年误打误撞买了房子的人现在都过得不错。
假设你手上有50万元,但周围最便宜的房子也要100万元,你就只能望洋兴叹,因为你达不到投资房产的门槛。而有钱人手上有1000万元,在当时没有限购政策的情况下,他可以买10座房子从而把手里的货币全部转换成房产。
同时,有钱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优势和渠道优势。他们可以买一些还未涨起来的资产,当你知道还有这样的投资方式时,资产的价格已经涨上来了。普通人要么已经达不到购买该类资产的门槛了,要么觉得价格太高不敢入手了。
这就是有钱人利用货币贬值增加财富的诀窍,说白了,就是面对货币必然会贬值的情况时,将货币转换成各类资产。
今年的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疫情影响,美国为了刺激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美元,造成很多资产价格暴涨。而涨幅最大的就是纳斯达克的股票。由于富豪们拥有大量公司股份,使得他们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身价反而上涨了许多。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海上招财喵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鼓励!
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货币贬值只有在货币脱离锚定物时才会出现,自人类发明货币已长达上千年,期间极少发生过货币贬值的情况。
1、古代物价上涨原因在于生产力低下古代少有出现货币贬值,原因在于古代一直沿用黄金、白银作为交易,而黄金、白银每年供给稳定,意味着市场在货币端的供给也相对稳定,不会给物价带来更大的冲击。
当然,古代也会有物价飙升的情况,很多人会以为这就是货币贬值,但物价上涨≠ 货币贬值,古代物价上涨,往往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毕竟物价上涨除了货币供给的多与少、也跟生产力有关系。
古代技术不行,生产效率不高,闹大饥荒是常有的事,当然,现代已极少发生生产力不够而导致的饥荒,但现代也有现代的麻烦,就是货币无锚印钞所带来的货币贬值。
2、现代货币贬值多由于主权政府的无锚印钞在上个世纪70年代布林顿森林体系崩溃时,货币就已经是无锚印钞了。
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但并未真正取消。解释上文:美国事实上违约,信用破产,但国力依然强盛,可以理解为村子里的村霸欠着所有人的钱,但是因为他能打,所以大家都不敢找他要钱。
73年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其他主要西方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才真正的从名义上彻底崩溃。解释上文:想不用美金,但是用谁的呢?返回金本位的年代是不可能的,但美国不行又没有其他人顶上,没办法,只能先用着了,但要求美金对黄金脱钩,美金对黄金脱钩后相当于其他国家的货币也跟黄金脱钩了,那汇率怎么算呢?
只能对美金实行浮动汇率计算了,浮动汇率是指在纸币制度下,一国货币的对外币值,依据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主权政府对汇率的波动幅度不予干预。
以前对美金实行固定汇率计算,是因为美金对黄金有固定汇率,大家不担心美金贬值,美金背后代表的是黄金,而黄金的供需是恒定可靠的。
关键点:但美金仍是世界各国的锚定物,而美金自身却没了锚定物,这个基础给予了美国今后几十年收割羊毛提供了机会。
美金可以无限印钞,其他国家由于拿着美金作为锚定物,如果其他国家不跟着印钞,自己的货币会被动升值,升值可不是好事,容易让国家陷入泡沫危机。
那怎么办?只有跟着美金的印钞周期了,从此全球货币开始大贬值。
3、有钱人只是被动的成为货币贬值的赢家大家试想下,有钱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有钱人比较聪明吗?还是比较勤奋?其实都不是,有钱人和穷人最大的不同是有钱人有大量负债,穷人几乎没负债。
大家注意,我所说的负债,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指的会计定义里的负债,在会计角度上看负债是资产的一部分,也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大家不懂的话就理解为净资产就可以了)。
净资产很容易理解,大家也非常喜欢,但负债就不是了,因为负债将来要还的,而且还有利息。
但恰恰富人并不是靠净资产超越穷人,而是靠负债。
净资产穷人没有吗?穷人也有的,但穷人唯独没有负债,当货币贬值来临时,净资产和负债同样也在贬值,负债相当于还少了,但负债同时也是资产的一部分,钱还少了是不是变相就赚钱了?所以题目问有钱人怎么利用货币贬值变得更富有,这个就是关键了。
但有钱人负债也不是盲目负债的,负债有几个先决条件:
1、负债能确确实实的变为资产,现在很多人的债务都是消费债,消费是用完就没的,例如牙刷、手机、洗面奶。资产方面除了买房,办企业也算资产,前者是挺简单的,后者就不是了。
2、负债周期越长越好,虽然周期越长利息越高,但相对货币贬值的速度还是赚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十年金融民工,如果有关于投资理财、贷款、保险的问题,都可以和我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