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没有修改规则,有没有可能原油宝最后一日0元出货无人接盘,最后被迫实物交割?
没用的,一样会赔钱。
第一,芝加哥交易所制定的交割地是美国的库欣,属于美国本土交易,油是不能派船拉走的;第二,指定交割方式是管道交割,中行在库欣没有一寸管道,因此中行根本就不具备现货交割的条件。当时的现状是库欣的油路管道全部被做空者租赁了。
假设芝加哥交易所没有修改交易规则,也就是原油期货最低只能跌到0,中行抛售,而0的价格不足以吸引管道持有者接盘,但是同时中行也不具备现货交割的条件,这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尴尬的局面:中行手里的合约卖不掉,现货也交割不了。
这时候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一是中行补缴一部分款项和违约金将合约移到06合约继续持有,二是芝加哥交易所出面寻找可以实物交割的做空方,中行额外补贴一部分资金实现现货交割。
但是,无论以上哪种方法,中行还是不能摆脱赔钱的命运。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来说,要怪就怪中行跑的太晚了,做空者显然对中行没有实物交割权限这件事了如指掌,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在最后三分钟集中火力将油价打到尽可能低,中行也深知自己不具备现货交割条件,只能选择低价抛售合约,亏钱离场。结语此事件不能怪芝加哥交易所临时改变定价规则,即使不允许油价跌到负值,按照0元的最低价,中行也同样没有交割能力,只能选择赔钱卖掉合约或者贴钱转到06合约。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没有修改规则,有没有可能原油宝最后一日0元出货无人接盘,最后被迫实物交割?
我来给大家缕缕这件事情前因后果,是非大家自行判断。
老实说,这几天财经业内已经被中行的“原油宝”这个大瓜冲击得七零八落。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是众说纷纭,各说各有理,我认真看了东方财富及天涯等几个著名财经网站上大家的评论及感想。总体来说,评论很多,分析的角度也很广,但是大多流于表象,触及不到灵魂。
在谈中行“原油宝”的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给大家简略科普下中行“原油宝”到底是什么东西?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对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及脉相有一个真实的感触。
中行“原油宝”本质是一份挂钩于美国WTI期货市场的期货合约,不是直接的期货交易。投资客户是直接与中行做交易,中行作为一个做市商的角色,接受客户的多单或空单,其实质是投资客户与中行的一个对赌行为。中行通过根据美国WTI期货市场的原油价格上涨或下跌判定投资客户在中行的空单或者多单赚钱与否,挣的,是投资客户亏损的钱。
更关键的是,投资客户在中行“原油宝”的投资与真正的期货交易可以用交一定比例保证金就可以操作的杠杆交易相比,中行“原油宝”要求投资客户按100%的比例缴纳保证金。这说明什么呢?因为存在强平机制,除了中行要做一个外部交易机制对冲风险外,除非原油期货跌为负值,那么中行是旱涝保收不会亏损的。
我刚在上段提到中行需要做一个外部交易机制对冲风险,这是个关键,也是中行这次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关键原因。
在挂钩的期货合约中,投资客户根据自己对石油价格的判断,可以自由向中行下多单(赌石油上涨),也可以向中行下空单(赌石油下跌),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可预计的风险?什么风险?如果在一个上涨的趋势中,赌上涨(多单)的客户多于赌下跌的客户(空单),那么下多单的客户就会赚钱,下空单的客户就要亏钱。我刚解释过,中行“原油宝”的本质是投资客户与中行的对赌行为,现在下多单的客户赌赢了,下空单的客户赌输了,但是赌赢的客户多于赌输的客户,那么是不是中行就要亏损?这个关联逻辑有点绕,需要有一定经济常识来消化。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那么中行就需要一个外部交易机制来对冲这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具体怎么做呢?假如一份XX合约,这份合约中,下多单(赌上涨)的客户比下空单(赌下跌)的客户净金额多了1亿。那么,在XX合约执行中,如果石油上涨,那么中行就要亏掉1亿。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中行就要在真实的期货交易市场下单1亿金额量的多单(赌上涨),一般是在美国WTI期货市场。那么如果最后石油价格确实上涨,那么尽管中行在自己的客户(那些买中行“原油宝”下多单的客户)那要亏损1亿,但是因为中行在WTI期货市场也下单1亿金额量的多单,那同样在WTI期货市场就赚了1亿,这笔在WTI期货市场赚的1亿就正好可以弥补中行自己在中行“原油宝”多单客户那亏损的1亿。这样,一个完美的对冲机制就出现了,中行规避了自己作为做市商的交易风险。这段解释大家要仔细研读理解,否则对这次中行“原油宝”出现的问题没有直观理性的认识。
上面几段话是介绍前因,很重要。那么接下来我将就这次实际出现的问题给大家摆出来一条一条分析。
中行在北京时间20日晚10点将中行“原油宝”所有客户多单及空单停止交易,注意,这个时间点的时候,WTI期货市场原油价格为11美元。看到了吗?中行停止交易的时候,不管是多单,还是空单,因为都是缴纳的100%保证金,这个时候,客户的账户,尤其是多单客户的账户还是正值,还有余额。但是为什么最后中行又要宣布以-37.63美元(负-37.63美元)的价格来结算中行“原油宝”的客户多单呢?我想,这也是中行公告出来后激起公愤的主要原因。那么涵哥给大家缕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先来看那个神奇的20日晚北京时间10点后,WTI期货市场原油价格走势如何?我把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的走势给大家写出来。
20日晚北京时间22:00,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为11美元;
21日凌晨北京时间2点8分,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史无前例的跌穿0美元;
21日凌晨北京时间2点8分至29分,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依次跌穿-10美元,-20美元,-30美元,最低下探到2点29分的历史最低价-40.32美元。
21日凌晨北京时间2点29分后,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波动上涨,离开了-40.32美元的历史大底。
�
以上就是20日晚北京时间22点中行宣布“原油宝”停止交易的时间节点后,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而中行宣布“石油宝”客户最终的结算价-37.63元出现的时间节点,就是21日凌晨北京时间2点29分前后不超过5分钟的区间范围内。也就是说,中行“原油宝”宣布的期货合约停止时间为20日晚北京时间22点,而结算价格却是参照的21日凌晨北京时间2点29分前后5分钟区间,中间有4个半小时左右的空窗期。
我不知道我把上面的这些逻辑关系罗列出来后,大家能不能看明白?我现在就把我的结论写出来。
沙特与俄罗斯年初在欧佩克的减产会议上谈崩后,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两国都不约而同的大幅增产,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目前已经到了20美元/桶左右的历史低位水平。在这个下跌过程中,大量投资者判定这种非理性的暴跌是不可持续的,油价很快就会被拉上去。所以,大量的石油投机者开了大量的多单(赌上涨)给类似中行“石油宝”这类期货或者期货合约形式的平台里面。中行“石油宝”在这个过程中,也接到了大量的石油多单,造成了中行“石油宝”合约里面的多单远多于空单。我刚说了,为了对冲风险,中行一定就是利用外部交易机制在美国WTI期货市场同样开了大量的期货多单来对冲中行“石油宝”里面的多单净额,以防止风险。
在20日那个神奇的晚上,当WTI期货市场上石油价格不断暴跌后,为了防范风险,中行交易中心就在10点,WTI期货石油价格在11美元的时候,强平了所有的合约,按道理来说,按照全球不管什么规则来说,结算价也应该就是以现在停止交易,强平合约的时候的即时价来结算。但是为什么中行又是已四个半小时左右后的-37.63美元来结算呢?那就是因为中行在WTI期货市场开的多单就是在那个时间点被爆仓的。为什么从20日晚10点至21日凌晨2点半左右四个半小时的时间,中行交易部门在做什么呢?应急预案呢?这些等等,那个时候,我想,中行交易中心的那些交易员在2点8分开始,甚至1点多开始,WTI期货石油从11美元不断下跌的时候,已经慌了,不断在请示领导,但是领导也是蒙的,而且一定也不相信期货石油价格会下跌为O,甚至为负值,我想这些他们都是没有想象过,甚至讨论过的,这黄金般的两三个小时时间里,中行领导之间的沟通、处理都已经陷入混乱,等到真正领导下定决心的时候,黄金期已经过了,交易员平仓的时间点,已经手足无措的到了-37美元左右,中行在WTI期货市场这个晚上开了多少多单,就爆了多少多单。
这就是20日晚10点至21日凌晨之间,中行“石油宝”与WTI期货原油市场之间发生的事情。
那么愤怒的客户和我,到底在愤怒什么呢?我为什么说它们无耻呢?
首先,作为期货交易,什么时间点停止交易,什么时间点结算,都是有规则和契约精神的。中行20日晚北京时间22点已经停止了交易,当时的现价是11美元,所有的多单用户当时也许亏损,但是不至于是负值,不至于还倒赔中行,而且客户在“石油宝”是以100%保证金交易的,什么叫100%保证金?就是叫买定离手。中行自己做外部交易进行风险对冲,但是现在外部风险对冲机制失败出现巨额亏损,现在要叫已经平仓停止交易的客户为其买单,潜台词就是我不管怎么操作,只能赚钱,不能亏钱,这是哪的霸王条款?霸王行径?
中行内部管理机制的问题,中行自己作为风险对冲的外部交易机制出现亏损,现在要“石油宝”的客户为其风险机制的失败买单,这在哪都是说不过去的,这不仅仅是霸王条款真么简单了,这是无视契约精神,这是无视规则,无视法律,无视法治社会的现实典型。
更为重要的是,20日前几天,芝加哥交易中心CME已经对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剧烈暴跌进行了分析判断,提醒WTI原油期货有可能跌为负值的风险。这个时候,中行收到提醒后,做了什么准备?做了什么应急机制?这些失败,这些亏损,有什么理由让“石油宝”的客户为你的低效机制买单?
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没有修改规则,有没有可能原油宝最后一日0元出货无人接盘,最后被迫实物交割?
可能性非常大,这个也正是芝商所改规则的原因。
这种改动实际上是市场比较成熟的表现。能把这个都联系上阴谋论的人,我只能代表第六人民医院的捅主任告诉他:“被害妄想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可防可治,要乐观面对,希望你早日康复。”
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没有修改规则,有没有可能原油宝最后一日0元出货无人接盘,最后被迫实物交割?
南山观察与思考:
如中国银行确因此次负油价(--37.65美元)巨亏315亿,那么这么多天全国上下忙着加班加点向国外卖出的防疫物质总价款都沒到这个数,站在中国整体的角度计算,这等于白干还倒贴!
正如我周四(23日)所言,这是一次“金融资本对投机盘与套保盘的大洗劫”,现在回头来看,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打劫行动,参加打劫一方为美国政府背景的交易所(改变交易规则)、金融资本控制的造势媒体(营造空头氛围)、直接参于打劫战斗的操控美国石油行业的金融资本(执行具体一致的逼仓行动),打劫猎物为中、印等石油进口大国(以中为主)的投机多头与套保多头,以非理性、稳准狠且短频快的方式大获全胜而结束战斗!
此次原油期货打劫战应当不是最后一次,它还会以更多的其他打劫方式出现。前段时间,有美国议员动议国会立法给美国私人颁发公海海盗许可证,目的是在国际公海上对中国商船进行合法打劫,进而阻断中国的国际产业链与贸易链,削弱中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与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所以今后还会发生更多超出人们想象的大事件!
可以预判,方方日记以创记录的速度在境外出版,这为更大规模地对中国国家与私人进行打劫,来营造气氛并寻求合理依据。那些幼稚的媚美公知与美粉们认为方方日记仅是个言论自由的现象,还以为自己生活在安徒生童话的世界,生活在现代文明的自由世界,殊不知世界政治、经济与金融格局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遵从着丛林法则,从某种角度看,近几年美国与中国政府的布局,都是组建的战时政府状态,只是大家都没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中美之间的战争以另一种方式无时不刻的进行着……
以我的观察,胡锡进是位少有的洞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领悟中国上层战略意图又熟悉中国媒体舆论环境的媒体人,他是一位坚定站在中国立场上并维护中国整体利益的媒体战士,只可惜象他这样认知有深度与广度、立场坚定、手法灵活的媒体人太少了!有人说媒体人应当遵从客观真实,不应当预设立场,我要说那是扯蛋,CNN是美国民主党立场、福克斯是美国共和党立场,整体美欧媒体都是排华立场……
为什么是这样的现象?这是个体人性与集体人性的自私性决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我立场与大我立场,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但普遍的道德标准是不接受那种吃里扒外的立场,方方是乎正在挑战这一道德标准!
几年来我的看法未曾改变,中美之间博弈的终极本质是文明、价值观与信仰的冲突与融合过程,这是个血腥的过程,每一个人不管你是否愿意,都会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我作为一名中国老百姓,我选择坚定地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也遵从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
2020年4月26日下午
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没有修改规则,有没有可能原油宝最后一日0元出货无人接盘,最后被迫实物交割?
如果交易所没有更新软件,价格在0.01以下后无法继续运行,那么交易所会面临法律纠纷,会成为被告。
国家法律也好,期货合约也好,没有哪条哪款规定过商品价格只能是多少不能是多少,如果价格停留在0.01而无法继续后,交易所就涉嫌操纵商品价格了。
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没有修改规则,有没有可能原油宝最后一日0元出货无人接盘,最后被迫实物交割?
原油宝是银行开的电子盘,因为首先国内外汇管制,投资者的钱并不会进入外盘交易,第二中美相距甚远,投资者的下单指令根本不可能实时在外盘完成,第三美油交易时间是早6点到次日早5点,原油宝交易时间是到晚22点。第四银行宣传是挂勾外盘,并不是在外盘也有交易。银行并没有参与外盘交易,不存在损失300亿的事。银行做市商,赚了手续费和差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