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两年A股能长到多少点?
A股30年了始终徘徊在3000点,2年还能涨哪去?
A股起步于1990年,到今年正好“三十而立”了,很多股民由青年炒到了白发老人,也没看见A股“长大”。
在这30年里,A股起起落落,既有轰轰烈烈的牛市,也有另无数股民”落寞“的熊市,但是30年了,A股为什么始终徘徊在3000点呢?首先,A股更侧重于融资功能
其实,A股和全球其他股指一样,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融资,二是投资。
所谓融资就是帮助上市企业募集资金,帮助上市企业利用股民的钱做大做强;而投资就是站在股民的角度来说的,正是我们俗称的”股市捞金“,但是区别于美股、区别于其他股指的是,A股虽然具有融资和投资的两大功能,但是侧重点却远远偏向了融资。
之前就有调查数据显示,美股是美民众最主要的投资市场,或者说是“捞金”市场,平均60%的个人储蓄都集中在美股,这说明美股至少在“投资”这一功能上是成功的。但是我国A股无疑并不注重“投资”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在A股里捞金的股民大多都是“黯然神伤”的原因了。
再者,缺乏新鲜资金注入
IPO方面:从下图的列表我们看出,过去的10年时间里,A股IPO规模在2016年之前呈现上升的趋势,而2016年之后的两年里虽有下降,但是在2019年迎来了明显的增长。
试问,在IPO规模整体处于扩大的行情之下,除非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入场,但是新增资金在哪里呢?国内资金市场本身相对于国际资金市场就比较封闭,在封闭的资金市场里如何保证有新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股市?
第三,大股东频繁减持
2019年的数据显示,A股大股东减持就高达3200亿元,创下了10年来的最高纪录。反观美股,不少企业都减持回购、增持,而A股的大股东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抛售、变现、离场。这对市场信心的建立尤为不利,在这种环境中A股能又涨到多少点呢?
结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不是疫情后A股能上涨多少点,这个方面上的期待可以尽量少一点。
A股本身的“属性”决定了未来都不会如美股一样点数暴涨。但是不暴涨也有利好的一面,暴涨意味着风险和泡沫。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疫情过后两年A股能长到多少点?
癌股能到多少点,和疫情没有必然的关联关系,要知道,我国股市十年尚且难以有效突破或者长期站稳3000点。有笑话说,儿子读小学时,癌股不到3000点,而是读大学毕业了,癌股还是不到3000点,几乎是世界上最“保值”的资产——操作不超过3000点的“保值”。而为什么需要讨论疫情过后癌股会涨到多少点?之前没有疫情,3000点都十年不过,有了疫情难道会更有利吗?
客观说,美国十年牛市,期间,慢涨快跌,新高不断,对比美国“十年牛市”我国则是明显的十年“不过3000点”,其中的问题根源很多,比如股市机制没有根本改善,比如新股发行没有考虑市场承受能力,比如股市定位单边倾向于“为融资服务”,又比如,退市机制长期没有完善,以及没有建立健全个股的全面做空机制等诸多问题,始终没有根本性改变。
比如近期,指数即使还在3000点以下,目前连2800点都不到,而市场的估值却保持在100倍以上,如果不是上证50指数拉低了市场的“平均水平”,目前,总体估值最少达到60倍以上。而题材,科技,和概念炒作的个股估值达到了几百倍甚至市梦率的级别,试问,在这个基础之上,谈何“牛市”或者到3000点?
当然了,假设指数要达到3000点也是非常容易的,比如平安,茅台,四大行,央企国企翻个一两倍,指数要突破6400点都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有什么意义?市场根本问题没有改变,市场的信心没有改变,市场的预期也没有改变。从国际疫情角度来看,全球股市暴跌后,美国从暴跌最低点反弹已经达到25%,最高反弹38%,而我国也反弹了10%不到就开始走弱。周五在外盘集体休市的条件下,我国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条件下出现了多数个股尤其是科技股的集体暴跌,不正说明了,我们自身无法摆脱下跌吗?
所以,我反复奉劝别人,不要总是“希望牛市”这个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而是要客观和积极寻找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和价值的行业和公司投资。说说我国癌股十年不能有效突破3000点,这个现实你都不能正确认识其背后的根源,那么,注定了你投资股市是不会成功的,也就注定了你成为一个“韭菜”的根本命运无法改变!
疫情过后两年A股能长到多少点?
这个问题之前也提到过了!
疫情过后A股能够涨多少点?
有人说活能够涨到3000点?
也有人说能够涨到4000点?
更有人说可以涨到10000点?
但是也会有人说,A股不会涨,会跌破2000点!
其实这些都是在瞎胡闹!
我们要以事实说话!
1、A股是一个有熊必有牛的周期市场,所以每一次熊市过后一定会有大级别的牛市产生,这是规律。
而此次的A股明显处于一个熊市底部区域,无论从下跌的时间、空间、还是市盈率、市净率等角度分析,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熊市底部区域的标准。因此,后面一定会有大级别的牛市到来,那么说A股会跌的,就是情绪使然,无凭无据!
2、疫情对于中国是一个短期影响,长期中国的经济依然是一个向前复苏的趋势,所以,有了经济支撑,A股短期会有回调和挖坑的行为,但是长期一定是向上的。
3、国家这几年的动向非常明确,那就是“稳房产,重金融”!既然房地产无法成为未来推动经济的支柱,那只能靠金融市场A股了。并且疫情下,国际情况糟糕,中国经济向好,股市低估,自然更够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
4、指数涨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股能够涨多少,这才关系到我们的钱袋子!
1)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有1288家,占比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88%!
2)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300%的个股也高达了949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65%!
3)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500%的个股也高达了670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46%!
4)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也高达了323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22%!
5)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100%的个股达到了2437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89%!比2007年的88%还高出了1%!
6)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300%的个股达到了1106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40%!
7)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500%的个股达到了422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15%!
8)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达到了96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3.5%!
所以,只要大家能够守住那些低估、优质、错杀严重,但是基本面完全没有问题的绩优股,耐心等待牛市到来,就会有很不错的收益!
关注涨到多少点有必要吗?
完全没必要!
因为现在的A股早就脱离了指数行情,而进入的是一个重个股,轻指数的时代。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支持哦。
疫情过后两年A股能长到多少点?
A股是全球最稳的。在2800—3000点继续波动。就像老驴拉磨一样。转啊!转啊!
疫情基本控制,恢复生产是首要。加快企业上市筹资是主基调。
加快股票发行,以后必成常态。这是支持实业发展。3000亿资金最多能把大盘推到3200多点。指数再向上走,就得要有增量资金了。一日4000亿资金还差不多。
看指数没有多大意义!个股会有很多机会。
疫情过后两年A股能长到多少点?
新冠疫情过后两年,如果说A股最为确定的观点,个人认为上证指数会在3000点以上。如果是以概率来讲的话,80%以上的概率会在4000点以上,60%的概率会在5000点以上。可能,很多朋友会认为,作者实在是太乐观了,A股没跌到2000点就是万幸了。
看待问题不能从单一的方向以及主观看待,我们需要全面的、客观的去看待。虽然,当前A股上证指数的点位还是在2800点以下,别说3000点了,肯定有很多朋友看低到2500点、2000点。这也没错,毕竟跌势看跌,涨势看涨。再加上市场有有着新冠的冲击,国际方面仍旧不能有效将新冠控制住,更加看低一线也是必然。
但是,个人并不这样认为。首先,一季度期间受到新冠影响,确实很严重,甚至一些上市公司业绩有着大幅下滑。而在诸多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基础上,势必股市也有着震荡。可是,市场是积极推进的,在发生新冠以后,不断的金融利好、行业利好加持,是一波接着一波,关于这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
股市,是市场的股市,具有“晴雨表”的作用,见底、见顶都会先于市场。国内已经有效的将新冠控制起来了,在加紧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是有望先于市场见底的。
其次,A股现在约有3800家上市公司,并非每一家都具有大的风险,是有着明显分化的。一些权重类型的上市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热门股虽然估值较贵,但占比总市值并不凸显。在众多金融利好、行业利好的基础上,一些权重类型的上市公司有望受波及影响较低。未来一旦市场开始复苏,也将会直接受益。而估值方面,有望向上提一提。权重类型的上市公司一旦有着好的表现,股指往往也会有明显的上涨。
从时间上来讲,当前市场虽然受到影响,但利好释放也有时间,预计未来两年会是受益的。所以,从这些情况综合来讲,个人认为疫情过后两年,A股上证指数至少在3000点以上,80%的概率会在4000点以上,60%的概率会在5000点以上。
疫情过后两年A股能长到多少点?
未来两年A股更多还是机构性机会,如果单看上证指数意义是不大的。
- 1.首先影响指数的主要个股。银行,保险,券商,地产,石油,基建等传统行业龙头个股。银行赚的是存贷利息差,过去20年,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发展环境也好,贷款需求旺盛,银行收入也不错,特别是房地产项目。但随着地产政策限制,经济增速下降,大企业往往不缺钱,或者利息较低,小企业风险较高,银行不像过去那么好了。
- 保险中期还是不错的毕竟分享人口红利,国家扶持。不过短期短期疫情原因,债券不行,投资收益下滑,也不是好的选择。
- 石油石化就不说了,增速慢,最好就是平稳过度,已经发展到极限了。
- 相对来说,券商受政策性利好,还可以关注下,但是2年时间太短,大家不可能以房产投资为主要投资属性突然改变到股权投资。
- 至于个别行业龙头,旅游,相对好点,基建短期还行,毕竟国家维稳经济,中期成长性不太好,毕竟基建空间不大了,周期股的话,大家可以关注美林投资时钟,现在还不到时候。
- 2、重点说一下两个,医药,白酒,这个对指数有一定影响,但不大,白酒,医药可以分享中国人口老龄化红利,中期还是不错的,毕竟60.70年代出生的人很多,也享受了改革开放红利,很多不受房贷影响,有需求,有消费能力,大家看看茅台股价就知道了,很多高收入群体只喝茅台,当然经济二八分化嘛。
- 3.我以前说结构性机会,主要是目前还有两可以分享工程师红利的机会,5G和新能源车,都是到了拐点的机会。技术也比较成熟,但对指数的影响没前面的大。也可以关注。
这是苹果走势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