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作为京东最大股东,为什么要扶持拼多多,这不是集团内斗吗?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腾讯作为国内互联网的三巨头之一,一直都有一个电商梦,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以“复制能力强”出名的腾讯在各个领域都做的风生水起,奈何就是电商板块做不起来。
腾讯做不起来电商的原因可不是因为缺钱或者缺少流量。记得两年前刘强东在接受某媒体公开采访时说过:“我刘强东在美国上学的那一年,马化腾马总想趁虚进军电商市场,调集了集团所有的资源,包括资金和流量,想打败京东,在电商板块分一杯羹,但是即使我不在,马总也没拿下电商市场,更没有在电商市场有所起色”。
在这之后,马总就入股了京东,占京东股份的18%,彻底由竞争模式转变为入股模式,与京东变成了一家人。但是虽说腾讯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但是按照同股不同权的原则,腾讯在京东几乎就没有话语权,只剩下股东最基本的权利“分红权”。
我想,腾讯作为一家实力强劲的互联网公司自然不甘处于这种地位,没有话语权意味着腾讯永远都无法在电商圈有一席之地。
因此,腾讯转而投股新晋电商巨头–拼多多,以寻求在电商圈的话语权和存在感。可是谁也没想到,拼多多虽然发展速度飞速,但是融资却很少,即使在上市之时,腾讯也没在拼多多获得话语权,创始人黄铮死死着控制着公司50%以上的股权,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以上我们说的是腾讯极力想在电商圈寻求“话语权”和“存在感”的原因,其实,除了以上原因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原因让腾讯投资两家电商巨头“内斗”:
第一、完全为了追逐利益
马化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投资人”,就投资电商圈而言,腾讯除了投资京东和拼多多,同时也投资了蘑菇街和唯品会,所以也可能腾讯考虑的仅仅是“分红”,为了追逐经济利益。
第二、抗衡竞争对手阿里的需要
国内互联网巨头,除了阿里外,每人敢说我比“腾讯”强。腾讯一直把阿里作为竞争对手,在各个互联网板块都与阿里展开竞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电商板块。阿里有“淘宝”有“天猫”,腾讯没有自己的电商平台,唯一与阿里抗衡的方法就是分散入股各大电商平台,因此才接连如果京东、拼多多、阿里、蘑菇街。
第三、充分利用粉丝变现
我们知道,腾讯的微信有8亿多的粘性用户,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粉丝变现?我想这个问题腾讯肯定考虑过。因此腾讯在微信开通了两个接口,一个入口接入京东,一个入口接入拼多多,以充分实现粉丝变现。
总结因此我的观点是,腾讯把阿里作为第一大竞争对手,不管入股京东还是入股拼多多,亦或是如果蘑菇街、唯品会,都是其实现自身在电商圈的话语权和存在感。在话语权和存在感以外,兼顾经济效益和粉丝变现最大化。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马化腾作为京东最大股东,为什么要扶持拼多多,这不是集团内斗吗?
事实上,腾讯投资京东拼多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将微信的流量变现。
微信用户超过8亿,在互联网企业排名第一,但是微信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将微信巨大的流量变现。
马化腾需要的是将微信流量变现,所以对于京东和拼多多并没有厚此薄彼。
并且,腾讯是京东的大股东不假,但腾讯并不是京东的主人。与这最为相似的就是日本软银孙正义对阿里做的投资,虽然日本软银在名义上是阿里的大股东,但是并无权干涉阿里的日常运作,只能取得部分分红的利润。
在京东这边,刘强东的投票权占比高达8成,马化腾也没有多少发言权,同样,在拼多多,黄峥也没给腾讯决策的权利。
所以,京东和拼多多即使有业务竞争之处,也与腾讯的利益关系不大,腾讯只管拿利润分红就可以了。
腾讯内部一向最擅长实行博弈竞争,在京东和拼多多之间也是,腾讯并没有选择将天平倾斜到哪一侧,而是站在一旁看他们相互竞争。
毕竟在国内,腾讯最大的对手是阿里,而京东和拼多多之间,哪个才能最终对阿里构成威胁,现在还很难说。
但无论最终是谁胜出了,腾讯都可以坐享其成,又何乐而不为呢?
马化腾作为京东最大股东,为什么要扶持拼多多,这不是集团内斗吗?
对于腾讯投了京东再投拼多多其实没啥奇怪的,了解下腾讯在电商上的历史,以及腾讯当前对外投资的状态就能明白。
1、电商是腾讯心中的疼:马化腾其实做电商挺早的,淘宝出来后腾讯也跟进推出了拍拍网,期间也收购过易讯想增强业务,但始终没太大起色,半死不活。在电商这块腾讯可以说是一败涂地。最终,腾讯选择了京东,这是当时最能和阿里正面对抗的电商平台。但是腾讯显然并不满足与此,此后还相机投资了唯品会、蘑菇街、美丽说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电商平台。显然,腾讯想在电商这块不断的深耕。毕竟竞争对手阿里的电商体系已经很完备了。
而对拼多多的扶持,除了有继续深耕电商领域之外,更多的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微信的崛起,腾讯更想充分利用微信的优势来实现在电商这块的崛起,或者说示范作用。其实对于拼多多,腾讯并非是最早的投资者,只是B轮融资时和其他投资机构一起加入的,并且总金额也不多三家投资机构总计才1.1亿美元。
后续大家都看到了拼多多的爆发力,这种爆发不仅提现了拼多多自身模式的独到之处,更是体现了微信这个平台在电商上的优势,社交电商从此开始名扬天下。到了2018年拼多多优势明显时,腾讯才又加大投入,和其他机构一起投资的了30亿美元。
2、腾讯对外投资模式:至从3Q大战后,腾讯基本上就改变了原先什么都自己玩,自己操作的方式,走上了对外开放之路。当然,这种开放也不算是正真开放,只是更多的项目不再玩模仿了,看着好直接拿钱砸,收购、投资都行。这种方式不仅对腾讯有利,自然对很好创业者也挺有利,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领域被腾讯模仿抄袭了,而且还能从腾讯这里拿到前期的资金。
而腾讯的对外投资其实就是广撒网,看着好就投一笔,基本上也不参合创始人的运营,放手让人家干。因此,对拼多多的前期投资其实只是腾讯众多普通投资中的一员,看着拼多多早期的投资人都不错,上线1年后的业务发展也不错,况且这模式也有利于微信的社交电商。得,咱就跟着投一把吧!或许能有用!
对于这种小规模的投资,当年的京东我想也不会在意,三家机构一起也就投了1.1亿,这金额实在不算多。直接2018年拼多多发展喜人,爆发力太强了,这时腾讯才追加投资,多家机构一起投入30亿美金。
总结:对于拼多多早期的投资,腾讯应该也并没想太多,根本没想到3年能上市,只是看着是电商领域,又是模式上有创新,就跟着一起投了。属于腾讯当年诸多投资的普通一员而已,只是没想到后期拼多多这么猛。所以,拼多多和京东说不上是内斗,只是腾讯投资的两家公司而已。此外,在投资这块腾讯同时投两家竞争对手的事情其实挺多,这本质上是为了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避免让自己投资失败,你们谁能做大做强,我都不亏。这或许也是马化腾的精明之处。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罗氏虫社】,谢谢~~马化腾作为京东最大股东,为什么要扶持拼多多,这不是集团内斗吗?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比较符合马化腾一贯的“买买买”的发展战略,大致有以下几个考虑:
一、作为竞争对手,如果不能打败它,那就把它据为己有:淘宝、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这些电商平台他们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马化腾与马云一直在较劲,电商作为马云的“主战场”,马化腾如果没办法让拼多多“消失”,那至少不能让它落入马云的手上,一旦拼多多被马云收入囊中,那马化腾在电商领域更加无法与淘宝抗衡,所以,马化腾入股拼多多,对淘宝形成“围攻”之势就很好理解了!
二、分散投资,多个“儿子”好办事:过去在农村,大家都喜欢生好几个儿子,一方面儿子多的话在农村势力大、有底气,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分散“投资”的策略,如果一个两个儿子不成器,只要有一个儿子成器也行啊,马化腾也是基于这种考虑,这也符合他一贯的作风,马化腾在许多领域都是投资多家同类型的公司,“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如果京东万一不行了,至少还有拼多多!
图上:被外资收购后逐渐消失的中国品牌
三、投资拼多多,投资的是一种“人脉”: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不妨看看拼多多背后有哪些大股东,拼多多成立三年就能上市,离不开这些牛人的运作,拼多多比较知名的大股东有:马化腾、段永平(步步高创始人,现在的OPPO和vivo)、丁磊(网易创始人)、王卫(顺丰创始人)、孙彤宇(原淘宝总裁),说起孙彤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可是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排名仅次于马云的二号人物,历任淘宝总裁和阿里巴巴副总裁,2008年辞职,现在他与马化腾一起投资拼多多,也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
图:孙彤宇与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之初合影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马化腾作为京东最大股东,为什么要扶持拼多多,这不是集团内斗吗?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哲学中找到答案。想当年,刘强东力排众异,一意孤行要求建立京东物流,几乎无人能够理解!然而,马化腾却对此曾经有过公开表态,近乎膜拜地支持刘强东的这一远见。应该说,马化腾与刘强东“友谊的小船”这个时候就已经在划呀划了,两者之间的接触与合作是早晚的事情,仅仅差一个谁先主动而已。
马化腾之所以能够成为京东最大的股东,若是没有刘强东的点头肯定是不可想象的!很显然,刘强东心里也盘算着很多的事情,怎么血战顺丰与三通一达,怎么面对天猫的崛起,以及如何布局线下市场的“软变硬”都是必须重视的新课题,加之自建物流本身就是件烧钱的事儿,京东股东们盼望“母鸡该下蛋”了的心情也是很迫切了!马化腾不缺钱,刘强东则对资金有着明显的刚需,两者可谓是一拍即合。
马化腾已经是京东最大的股东,为何还要扶持拼多多?业内有些人便开始猜测马化腾,说他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毕竟电商是他心头的最痛,说重一点,电商这一块称得上腾讯的一段护城河之一。
遗憾地是,当时的刘强东并没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腾讯打造“护城河”上面,而是仍然大手笔地为自建物流烧钱,为自己“开疆拓土”打地基,从后期京东再造后的公司架构便可看出这一点,无界零售、人工智能、金融保险无所不包,远期目标简直可以碾压BAT。
鉴于此,马化腾在扶持自己的电商方面,有了把鸡蛋放到另一个篮子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马化腾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拼多多最大的股东,然后有了后面的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的戏码!与其说是一种投资,倒不如看成是马化腾对刘强东的一种友情暗示,拿铁上钉钉的事实说服刘强东,社交里面蕴含着一座巨大的金矿!更深层次的意味昭之若揭,沾上社交,便可万事如意!
事实也再次证明,刘强东的后知后觉、亡羊补牢不为晚,京东拼购“改装”的“京喜”正式上线,这简直就是拼多多的翻版!此处省略一万字,如是刘强东真正领悟到了其中的窍门,马化腾与刘强东的合作会进一步全面深化,以至于达到合二为一的理想态。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欢迎评论!
马化腾作为京东最大股东,为什么要扶持拼多多,这不是集团内斗吗?
马化腾作为京东最大股东,为什么要扶持拼多多,原因是几个方面的:
一是为了将微信的流量变现,微信的用户量超过8亿,在互联网企业中是排名第一的,但是微信的设计有一人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将微信巨大的流量变现,无法让微信的用户产生收益。比如,今日头条在这方面比微信设计的好太多,头条上的各行各业的用户可以在头条上创业并带来较大的收入,而微信的平台没有这个功能,头条能为用户导入流量,微信无法为用户导入流量。这是微信当年设计的致命弱点,目前很难改变,于是腾讯只有通过多扶持几家自己投资的电商,将微信的流量部分导入,进入变现。
二是建立腾讯的护城河,腾讯希望保持自己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地位,就要建立自己的护城河,通过投资腾讯自己的短板电商企业,投资各类互联网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建立腾信的护城河。
三是通过投资培育新的利润点,对于互联网行业未来新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但作为互联网企业从小企业长成大企业的腾讯明白,未来的互联网新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是可以通过投资互联网的新模式来寻找,这样既能获利也不会错过未来互联网的新机遇。
四是与阿里竞争,腾讯与阿里原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企业,业务上没有竞争,等这两家互联网企业长大后,才发现,现在这两家互联网企业继续发展,双方有许多业务是处于竞争关系的。为了与阿里竞争,腾讯扶持了京东和拼多多在电商方面与阿里竞争,一个京东打不过阿里,再加一个拼多多,总能增加一份新力量。
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