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破产,为何这么脆弱?
此次疫情的发生很突然,很多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中损失较大或破产,截止今天,仍有很多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复工,当然了,各地都在出台政策,力保中小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部分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中为什么撑不下去?1.企业规模小,盈利点单一
中小企业往往具有业务范围单一、盈利点固定的特点。
中小企业的业务模式很简单,盈利点就那么一二个,生产水桶的常年生产水桶,养殖龙虾的常年养殖龙虾,当疫情来临时,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进行业务调整,无法找到盈利点。
举两个例子,五菱、吉利等大型车企,当疫情来临时,具有迅速搭建生产口罩生产线的能力,调整业务方向,找到盈利点。我们当地两家酒厂,疫情来临迅速搭建生产75%医用酒精生产线,除了捐赠防疫外,剩下的酒精可以销售盈利。
2.劳动密集型,利润率低
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激烈,因此利润率很低。
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支出更多的人力成本,即使停产最起码也得保障员工的基本工资,这就是一块很大的支出。另一方面,本来利润率就低,停工更没有进项,停工几天还好,停工半个月一个月具有很大的资金压力。
3.贷款经营,融资成本大
企业经营离不开银行的资金支持。企业不开工就没有进项,另一方面还需要承担融资成本。有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会向民间融资,民间融资成本更高,往往利润只能覆盖融资成本,如果不开工更是雪上加霜,现金流极容易断裂。
4.消费中断,购买欲降低
疫情期间消费者都在家里不出门,网购物流都停了,人们对购买的需求只剩下茶米油盐、蔬菜肉食,因此很多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无人购买,企业也就没有利润。
延伸阅读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
让我们欣慰的是通过每个人的努力,疫情正在被消灭。国家和地方也采取了一些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保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给予中小企业优惠措施,比如降低融资成本、减税免税等。相信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小企业一定能渡过难关,顺利开工复产!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疫情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破产,为何这么脆弱?
世间上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强与弱之分,随着疫情的肆虐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或破产倒闭,这是既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也是自然的现实问题,人类面对大自然造成的灾害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难以预料。历史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强者掳食的惨痛更触目惊心。但这样的惨痛悲剧再也不会重演了。历史进入到现在,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毛泽东思想凝聚武装到头脑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坚强起来,一定会在
共产党的正确带领导下,战胜疫魔侵害的局面会在短期内收拾得光亮,人民会振作起来战胜一切困难,夺取抗击魔疫肆虐带来的现实困难,中小企业面临的损失、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物价等诸方面的困难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困难是暂时的,前景是广阔的,只要有信心,有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共利共赢,是会走岀疫情带来的深谷的,千万不要气馁,振作起来,勒紧裤带,勇往直前,争取更大的胜利。
疫情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破产,为何这么脆弱?
没钱,没有现金储蓄,记得以前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有两个的,一个是固定成本,一个是可变成本,今天这个问题也可以用这两个成本来解释一下:
1、企业经营的固定成本企业的固定成本就是企业无论是否经营都是会消耗的成本,比如设备折旧、比如房租、比如人工工资,这些都是固定成本,只有企业存在,无关企业是否经营活动,这些成本都是在发生的。
而我们知道现在的很多中小企业在人工和房租这块是固定支出的,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员工没有上班,企业没有经营,但是这些成本是一定会支出的。房东不会给你免房租,员工的工资你不能不发。
2、企业经营的可变成本这部分是和企业经营相关的,企业经营才会产生的成本,比如水电煤气等能源的消耗,作为一家生产性企业,能源的消耗成本就是企业的可变成本,还有一个可变成本就是原材料,只有在生产活动进行的时候,原材料的消耗才会是成本。
当然了,原材料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可变成本,也得看原材料的保存期,比如如果是餐饮的,那么保存期是有期限的,而且期限往往很短,餐饮一直不能开业的话,那么原材料也会变成固定成本,最后都是价值归零的,但是却没有产生任何的收入。
3、算一笔细账我们假设一家中小企业的净利润率是20%,假设一年的营收是1200万,如果正常的话净利润按理来说有240万,每个月的净利润是20万。
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00万,而企业的固定成本占比是40%,也就是40万,如果一个月没有收入,那么公司要投入40万的成本,这个成本是一定要支出的,那么一年的营收就变成了1100万,按照20%的净利润率是220万,但是由于一个月还净投入了40万,那么公司的净利润就变成了180万。一个月的损失,就让公司的净利润从240万下降到180万,下降了60万。
如果公司的业务2个月不能开展,那么公司全年的营收就只有1000万,净利润就只有200万,但是2个月没有开展业务,净投入是80万,那么公司的净利润就变成了120万。
上面还只是静态的分析,如果公司2个月没有收入,那么前面的80万是一定要投入的,这个80万的现金是需要公司当时就支付出去的,而到了第三个月,虽然业务开始恢复了,但是需要提前投入其他的可变生产成本,那么这个数字也许又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是公司依然还没有任何的收入。
也就是说一家1200万营收的公司,公司前期需要有一两百万的现金储备才能让公司度过这个关口。
一般的中小企业都没有什么现金储备的,这样才会导致现金流的紧张,甚至是断裂。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吃劲阶段,疑是病例已经在降低了,湖北以外的地区新增病例在下降,这是个好信号,钟院士也说了,峰值在2月下旬出现,疫情有望在4月前结束。
咬紧牙关挨过这一个月,作为企业,这个时候和员工共克时艰,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支出,过后不忘此刻共患难,现在各地也在根据疫情的不同情况在逐步复工,等待春天来的时候。
疫情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破产,为何这么脆弱?
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多少利润,靠的是现金流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而此次疫情愈演愈烈,为了严控疫情,各地封城、封村。店面、工厂纷纷停工、停业、停产,这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不但没有收入,而且还要照付店面租金、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少数现金流好的企业还能扛一些时间,多数中小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摇摇欲坠。
01中小微企业的现状谈到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很多人都会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案例。
据北京海淀区饮食行业协会调查,2003年“非典”期间,小型餐饮行业停业率高达85%,坚持营业的企业多数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而此次新冠状病毒疫情还尚未平息,中国多数中小企业主们已经提前预感到未来一年的生存危机。在疫情的影响下,第一批扛不住的企业已经开始倒闭。2月6日晚上,兄弟连教育机构宣布公司倒闭。王思聪一晚消费250万的K歌之王宣布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02在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为何纷纷倒闭在灾难面前,创业者脆弱到不堪一击。
前一段时间,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先生在采访时说:“西贝,春节预计损失7~8亿元,员工每月支出超1.5亿元,这么下去撑不过3个月。”
头部企业都如此,可想而知中小企业要面临多大的危机。
在疫情严控下,影院关闭、店面关门、商场缩短营业时间甚至歇业,在这期间企业没有收入,但员工薪资、房租开销要照付。对一些现金流不足的企业来说,根本就扛不住疫情带来的巨大危机,所以就纷纷倒闭。
03面对危机,中小企业如何自救① 降低成本开销
人力就是最大的成本,一部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裁员来削减人工成本;可以跟房东商量在疫情期间适当的减少场地租金。
② 寻求帮助
可以向银行申请小微企业贷款
③ 寻找机遇,创建新模式
1.服装店主
针对商场歇业的服装店主,可以自己试穿衣服,拍照上传抖音,把图片、文案发送给员工、家人,让其帮忙发朋友圈,刚好,这段时间大家都宅在家可以选看衣服。
2. 生鲜店主
店主可以利用平时熟络的人脉,把附近小区的人建一个群,每天把有售卖的果蔬发在群里,店主登记好群里购买生鲜的人员信息,然后打包让家人帮忙配送。
3. 互联网公司
针对一些可以远程办公的公司,可以让员工在家远程办公。
疫情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破产,为何这么脆弱?
00
Tim
刚刚
有相当一部分人跟你一样想法,其实我觉得大部分老板面对疫情防控导致的推迟复工而绝望,主要在这几方面:1),员工不愿复工,但不会主动辞职,因为可以不用工作,但是工资照拿不误,将心比心假如国家说这段时间企业不用支付工人工资,看看谁急谁想上班!这是相当现实的一个问题。2),国家说倡议房东减免租金,现实就是没有几个人会减免,人家并没有亏欠你,人情味多点房东顶多延迟支付,不要去道德绑架别人!3),由于地区防疫轻重或要求不一样,有的地方批准复工比较容易,有的会百般刁难,这样就导致有的企业复工,有点还在等待批复,可是大家想想,员工可以等,政府可以等,但是客人不可能一直等下去,人家不可能陪着企业一直亏损在等待,这样客户就会做好找备用供应商的准备,甚至直接转单给开放复工地区的竞争对手,要知道企业赖以生存的是客人也就是源头,源头一断,即使复工了之后,何以生存。就哪怕你又说,就不可以再重新找客户吗?可以,但是没那么容易,毕竟全球经济增长那么缓慢。所以说企业不惧怕继续发工资,也不怕房东不减免租金,可是一旦订单流失,客户流失,那就是致命的打击了!这里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有可怕的库存压力,有的本身是贷款营业状态,有些企业的销售旺季就是目前的2.3.4月,所以延迟一天复工,每个企业所承担的责任和费用是相当可怕的。你可能又会说,难道这些老板没储蓄的吗?我可以回答你,有,而且大部分老板都会有,可是一旦企业变成负担的东西,而且是看不到出路的情况下,很多人不可能把身上仅剩的生活储蓄拿出来为企业续命!大不了就把企业结业关闭止损!也有的老板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与企业共存亡!所以,请不要轻易地伤害别人,老板开豪车住豪宅,那是因为别人经历过风风雨雨得来,并不是大风刮来的!有些人心里仇富,见不得人好,现在这样的情况让他心里乐开花,可是我敢说,哪怕企业倒闭了,这些老板东山再起又或者另谋高就都要比这些心理阴暗的人有出息。在举国抗疫之下,本来小小私利不值一提,更何况商人在特殊时期地位自然低下,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多一点谅解,公平公正一点,多点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
编辑
疫情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破产,为何这么脆弱?
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负债经营,现金流会非常重要如果现金流一断,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破产!
其实很多朋友可能都不明白,为什么看似一个几十几百人的企业,表面经营感觉也不错,但是稍微碰到一点儿波浪就会很轻松的倒闭,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国内中小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
为了更直观的将这个问题阐述清楚,我就来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我有个朋友经营着一家商贸公司,主要做鞋类零售!线上线下都在经营。月流水如果在旺季可以达到100万左右,年总体流水在600万左右!毛利在350万!这还要包括库存,也就是说做得好的话,可以将库存控制在100万以内!剩余纯资金毛利就在250万!员工常年维持在15人左右,工资加社保平均每人每年4.5万!一年就是差不多70万,房租水电加其他税务开支大概也在100万!也就是说他个人年收入在80万!但是他个人在银行贷款房贷车贷商业贷款加上信用卡每月差不多需要6万,也就是说,他每年可以自有开支的钱只有8万!还要养活一家老小,实际上每年他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就已经不错了!根本不可能还会有任何积蓄!如果碰到想今年这种长时间无发开工,线上消费也疲软的情况那么最多抗不过2个月!而且还要动用信用卡,其他贷款来过桥!
而且他这种情况是属于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情况!企业主大部分都是属于负债经营,每家企业的经营都好像在走钢丝,稍微一点刮风下雨,就很可能失去平衡,跌入万丈深渊!
说实话,今年疫情的爆发期是在春节,相对来说本来还又一个小半月的正常休息时间!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延期开工,消费市场的低迷,让很多企业在短时间就出现了资金链上的问题!员工工资发不出,银行贷款无法正常还款!企业没有有资金开工,直接就进入破产!
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当年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就看过华为老总任正非《华为的冬天》那篇文章,当时虽然感觉写的有道理,而且点赞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其中也包括很多企业老板,但是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不说准备好过冬的粮草!能够每天吃饱穿暖就很不错了!
所以,通过这次疫情,其实说到这次疫情,它仅仅是引发很多中小企业快速走向破产的催化剂,但绝对不是主因!但是这次疫情也的确给很多企业经营者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企业如何经营,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足够的现金流,如何能够在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下,顺利度过冬天,这是疫情过后,我们企业经营者最应当深思的问题!
其实,这今年的创业环境,有时候当老板真的不如打工,如果你不能很快走上金字塔顶端,那么当老板就注定是给你的员工打工,到头来,除了让自己负债累累,别的什么都得不到!
今天早上看了福耀玻璃曹德旺说的,企业经营不下去,不能光怪外界因素,更不能只指望国家,也要学会自救,希望处于难关的企业家们,一定要重振旗鼓,共同度过这次危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