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缠中说缠》,缠论到底是什么?
1、以股市为基础。缠者,价格重叠区间也,买卖双方阵地战之区域也;禅者,破解之道也。以阵地战为中心,比较前后两段之力度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2、以现实存在为基础。缠者,人性之纠结,贪嗔疾慢疑也;禅者,觉悟、超脱者也。以禅破缠,上善若水,尤如空筒,随波而走,方入空门。
3、缠中说禅的哲学路线安排。由股市之解决之道,至论语之入世之道,至佛学之大至深大圆满境界。以静坐、心经、佛号,引入大超脱之路。然“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依次第进”,有缘者得之,无缘者失之,而得并未得,失并未失,一颗明珠,总有粉碎虚空,照破山河之日。
二、“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理论成立的前提
两个前提:价格充分有效和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三、“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简解
1、以走势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尤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
2、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3、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尤如行船、尤如开车,以不同档位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
4、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四、《缠论》的本质
分为两个部分:
1.形态学。走势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2.动力学。任何涉及背驰的、走势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
两者的结合。
注:截止目前尚没有任何涉及成交量的分析或者说明,或许这也正是体现了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的原则。
五、学习《缠论》的线路图
分型-笔-线段-走势中枢-走势
趋势-背驰-区间套-转折及其力度
缠论完全解析
非常庆幸,入市学习的第一个理论是缠论,由于缠师文字中一种独有的气韵——如龙在天,却又见龙田,这种矛盾的出世又入世,于不自由中得大自由、于不解脱中得大解脱,深深的吸引了我。在今天这个经济社会里,投身资本市场,也许就是“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的典型案例。
缠师108课,一般划分是形态学、动力学。因为在108课里大量引用了《论语》,缠师解读的过程更多的是通过论语来阐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出之于论语,却不局限于论语,可谓是108课的心法。但是缠论的应用,不仅仅限于股市,更多的可以用以解读社会方方面面,下文从理论篇、技术篇(含形态学、动力学)对缠论进行了初浅分析。
一、理论篇
正如禅师所言,《论语》归根结底是探讨儒家的核心问题——如何成为“圣人”的问题,贯通全书的主旨就是闻、学、见、行“圣人之道”。下面引用五句话来总体分析禅师的观念。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放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第一句统领全文,闻、学、见、行“圣人之道”,这是进入《论语》之旅的前提——立志成为“圣人”,或者是了解如何成为“圣人”。在资本市场,“圣人”就是没有贪婪与恐惧,得大自在、大解脱之人。这才是每一个经济人在进入市场的时候就必须深刻认识的。
第二句,确立了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谋道的最高原则,指出对人和不同个体、群体,不能用一种上帝等独断的方式来以“相”相之,也就是市场没有什么是必然发生的(未来不可预测)。在我看了众多股市大神传记后,这句话是最好的解释。以“相”相市,以为自己能够预测未来,许多人为此付出身家性命。
第三句,这句话回答了一个终极问题——存在与非存在。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更进一步,可以概括为风险才是市场的本质。机会的存在,本质是由于风险的存在而存在,这就是禅师多次指出风险是无位次的,这是我们立市之本,我们的每一次收益,其实都是来自于对风险的应对。
最后两句,就是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这个“人不知”的世界里,最毒的是人的心,最善的是人心,这是共业的结果。真正的自由,就是自由在这业力之网,无适、无莫地自由在各种境界。无适、无莫于市场,也许就是禅论大学毕业,方行圣人之道的开端吧。
从存在的意义至何以立,再至以何立,缠论值得我们再三思考,理解了对于从容于股市,应该是足够了,至于人生与轮回,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谈论。
二、技术篇
很对人对禅师的认识,是《缠论》。缠论,是一种方法论,是缠师集大成而创造出的一种分析、理解市场的方法,因此形态及动力学(走势、级别、笔、线段、中枢、背驰)、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统一归纳为技术篇。剥离各种高端言论,不涉及心态方面的东西,仅从客观、具体的角度分析市场,这就是技术篇。本篇从4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缠论分析的前提是什么?
1、市场价格行为包容一切。(但这个包容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过程,这就是各种周期存在的意义)
2、市场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市场价格在某级别时间周期内有序运动,正如高低点必有分类)。
3、历史会重演。(自同构性,参与者—人)
(二)缠论分析的视角是什么?
对某级别时间周期下,市场走势的完全分类。既然是技术分析,必然依据在客观的基础上,缠论回答了市场过去做了什么?市场在当下做什么?传统理论从人类定义的时间周期对市场进行分类,但是市场运行的客观时间周期不能与人为定义的时间周期(如日、周、月等)是不一致的,缠论对走势的完全分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缠论不会人为割裂市场,让人与市场相合,随着市场的节奏,独坐闲庭,漫步光阴。
(三)缠论分析的立足点是什么?
走势。笔、线段、走势类型等都是走势,只是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所看到的。整个市场,就是走势的生长与消亡。走势必完美,就是旧的走势必将结束,新的走势必将产生。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当下,必然在完成某级别走势。很多人纠结笔、线段、中枢的画法,甚至是自定义许多划分方法出来,其实最根本的一点是,对走势的终结不理解,走势结束的唯一判断依据是三买或三卖的出现,在未出现之前,我们只能结合资金面、基本面等去分析新趋势产生的概率,这也是缠师一再强调的。
在这又引申出一个问题:三买、三卖的破坏。精确判断次级别回调结束点,可能出现背了又背吗?当然,这就是趋势构建的失败。这本质上和第一类买点、卖点的问题一致。归根到底,任何买卖点都是第一类买卖点,任何一买(卖)的出现,不能保证必然出现反向趋势。但3买的安全性高,为什么?因为有大级别趋势的保障。这就可以推理,要确保某级别买点,最少需要大一个级别以上买点共振保障,这也是从技术面进行分析的关键:如1+1、2、3买,特别是3+3买,统计分析,成功率提高(只是盈利多少问题)。
)。
(四)缠论的风控体系是什么?
买入后有两种情况,判断正确,市场趋势出现,那么就是止赢的问题,什么级别买点进去,就什么级别卖点出来。判断错误,趋势破坏,就是出现背了又背的情况,这种就是一个字走,这种情况下,走不出目标级别的趋势,但会有低级别的反弹,这就是T+1的风险,级别太低,1F级别反弹当然走不了,所以在准确性不高的情况下,放大操作级别是必然的选择。
这也体现了比其它理论更加优秀的地方,你可以当下知道趋势在怎样变化,不会出现回踩20日均线没止住,又跑到30日均线上去了等或然结论,缠论趋势的破坏与生长是客观的、当下的。
在网上看到《缠中说缠》,缠论到底是什么?
“缠”是物质间最为本质的联系,对于二个纠缠的量子来说,我们人类认为它们有遥远的距离,但对于二个纠缠的量子自己来说,已经打破了常规时空的概念,是叠加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是一个物质的阴阳二面,这二面相互依存、相互对立,任何一面的存在是另一面的前提,任何一面消失了另一面同时也就不存在了。
在网上看到《缠中说缠》,缠论到底是什么?
1、缠论的来历及简介
缠论最早出自新浪博客,是缠中说禅的简称,网友普遍认为作者为李彪,于2008年10月31日因鼻炎癌去世,被尊称为“禅师”,而且禅师的很多炒股事迹在网上广为流传,每当清明节或禅师忌日,很多缠友会自发在网上以各种方式进行祭奠缅怀,也说明了缠论的影响巨大,如果这个理论的诞生地在美国华尔街,影响多大可能无法想象。缠论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独立于道氏、江恩、波浪等理论自成一派,结合了几何学、物理力学等相关理论。其基础定义包括笔、线段、中枢等。
2、缠论的中心思想及主要理论
前面提到缠论的伟大之处在于独立于道氏理论、江恩理论、波浪理论自称一派,所用到的概念如笔、线段、中枢等也是缠论自身开创,而且形成了完成的交易理论。缠论的中心思想或者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走势必完美。这个定义是缠论的精髓也是核心,只是它有点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甚至有点“玄”。简单来说就是缠论分析市场走势的唯一性和必然性,这也是缠论区别于其它理论而伟大的地方。举例来说就是走势出现一买后那么必然会出现二买,下跌结束后必然会是盘整或上涨,这就是必然性和唯一性的举例。
(2)缠论的三类买卖点。缠论中提出市场中存在且仅存在三类买卖点。这也是缠论真正与操作买卖相关的重要部分。定义分别是:第一类买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跌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第二类买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第三类买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最高点)。
(3)缠论提出了中枢的概念。后面会提到中枢的标准定义,可以说中枢是缠论的核心定义,没有中枢无法阐明整个缠论。
3、中枢的标准定义
中枢的标准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简单的说比如日线中上涨-下跌-上涨三段就构成一个中枢。任何一段走势中必然存在一个以上的中枢,比如盘整中包含一个中枢,上涨趋势中必然存在两个以上中枢。
4、三类买卖点的标准定义以及图解
第一类买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跌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买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最高点)。
5、对于缠论的自我理解。
(1)缠论的任何买卖点都是通过背离来实现的。一买就不说了,很简单就是本级别的底背离。二买三买则可以通过低级别背离进行买卖。
(2)缠论中比较有价值的买点在于一买的进入段a和二买的离开段b;还有就是B-b,也就是第二个中枢小于第一个中枢时,它的离开段b把握更大。
(3)对待缠论的卖点应该比买点严格。比如很多缠论的二买虽然成立,但是介入的意义不大,但是一旦出现卖点无论一二三卖,都应该出现先。
在网上看到《缠中说缠》,缠论到底是什么?
被一个永远无法交往的人给控制了!
在网上看到《缠中说缠》,缠论到底是什么?
真正能学会缠论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学到了皮毛,尤其是对于市场新人来说,学习缠论的每一步后都想拿到实盘运用,仿佛窥探到了市场奥妙,最终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实战也经常亏钱,会认为缠论无用。其实,缠论不仅仅是教你炒股那么简单,它适合一切具有波动走势的投资市场,也是唯一能用数学手段进行证明的交易理论,有它哲学,有它的思想,大多数人是学不精的,对于多年炒股的股民可能会更易于上手,但能不能领悟还是看悟性。
从另一方面理解缠论,每个人的分析依据不同,导致了对缠论的最终结构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波浪理论一样,起点不同,分析就会天差地别,导致千人千浪,但是缠论却比波浪理论更加细化的说明了市场的架构,加上叠加了各种理论的精髓,让其更能窥探市场趋势。
不过各种理论都存在优缺,缠论用的好,确实能在交易中起到帮助,但是用不好,很显然就会引导到错误的结果,比如一个背驰段,可以让人有不同的理解,背了又背也可以让人认为理论无用,最终就会迎来不同的反对与支持的声音。
总之,无论是缠论还是其它理论,其实在于用的人,用的好,简单的一个指标都能让你了解市场,用的不好,多套系统都不一定能帮你赚钱。
在网上看到《缠中说缠》,缠论到底是什么?
作为一个坚定的缠徒来说几句吧,好久没有聊缠的话题了。
缠的来历网上有的是,自不必多说,说说我心中的缠论吧。
-------------
第一,缠是屠龙刀。用好了,威力巨大,用不好,走路拉胯。我以前也分析过,缠论发展这些年,缠徒都发展了五六代了,还真没发现哪个缠徒在投资界扬名立万的,甚至于很多人连缠师的成就都质疑。其中真真假假暂且不论,假如是个人都能把屠龙刀舞的虎虎生风,那还配叫做神器么,叫擀面杖还差不多。
-------------
第二,缠是一套比较精细的基于数学逻辑演化而来的分析方法,加上很多缠师从很多前辈那里抄袭(没错,就是抄袭。作为缠徒我也这么认为)了很多东西,最后,用一套心法将他们完美融合而成。
所谓心法,其实并不神秘,缠师五个字概括之,曰:贪嗔痴疑慢。说人话就是,心态。这些东西并不在108课教你炒股票里,而全部流露在缠解论语以及课后回复中。
大部分缠黑只看了108课,就误以为缠就是一套技术而已,实在大错特错。
-------------
第三,缠算是半本秘籍,我读了几遍缠论之后,明显感觉就是里面好多东西说了一半就没下文了,甚至于,好几个地方缠师提出来之后,后面又自己改了,让我一头雾水。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亏损的过程中,我慢慢恍然大悟,哦,原来缠里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嗯。。。有点道理。
-------------
让我说缠我感觉我都能出本书了,暂且从皮毛聊这几点吧,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好啊。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两个偶像的秘籍做对比好了,就是李小龙的截拳道和缠师的缠论。
截拳道吸收了多少东西?拳击,击剑,跆拳道,空手道,咏春等等等等,但是很多人以为截拳道就是拿着双截棍嗷嗷直叫,他们没有明白,截拳道的目的是什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在最快的时间内击倒对手。所以,李小龙被人十字固的时候下口咬人家腿,从而成功脱困的招数也叫截拳道。
缠论吸收了多少东西?基本上市面流行的技术分析法都有影子,但是很多人以为缠论就是炒股票那就错了,他们也没有明白,缠论的目的是什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在资本市场赚钱,然后在这漫长的被资本不断洗礼的过程中,将纠缠不清的人性,看破,放下,谓之缠也。
所以缠师才有那么一句话,真正明白缠论的不超过五个人。假如你真的通过缠论财富自由了,那才是刚刚高中毕业进入缠论的大学课程,后面还早着呢。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