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会不会被抽干?
对于石油会不会被抽干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石油迟早会被抽干的必然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地壳圈层中之石油层的形成,是由地表生物圈历代死亡后所形成的生物质(碳化物)并在地壳运动与变化中逐渐聚集累积而生成的情况,也就是说,石油是属于生物能源。它的生成过程是依赖于地表生物圈持续生存与繁衍作为生物能源来源的载体,通过生物物种历代死亡后所形成的生物质(碳化物)之自然手段,能持续获得生物能源的来源,经地壳运动与变化,久而久之,就会在地壳圈层中形成为生物质之石油层的沉积层自然现象。
人类地下采油已有近3百年历史了,只因地下采油,一方面,能解决人类生活的能源来源问题;二方面,可做为自然资源来发展国家和地方经济。可是,依据目前人类挖掘石油的速度,按现在地壳层剩下石油层的库存量来看,再过约150年之内,将会彻底地开发完毕,都会被抽干的必然现象。人们应该明白,地壳圈层自然存在的石油层,是有其存在的自然意义的,或许是地球地核和地幔圈层储能储热的需要;或许是太阳系物质周期循环的需要;或许是地球累积和再生核能物质的需要;或许是太阳系无机物向有机物转换的需要。凡此种种,存在必有其存在的作用性。
那么,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来了,如果人类把地壳圈层中的石油层(碳化物沉积层)都抽干了,是否会破坏了地球物质运动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否会违背了地球储能储热的运动规则?是否会违背了太阳系物质周期循环运动的发展规则?是否会违背了地球累积和再生能量物质的发展规则?是否会违背了太阳系无机物向有机物转换的发展规律?是否会造成地球频繁出现特大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的自然灾害现象?这些问题有待相关专家们认真去探索和研究,我相信,保护自然才会有自然性,违背和破坏自然终究会被自然所惩罚。因此,保护地球的自然性,是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衡量好生存与利益的关系。人类社会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好好地保护好地球生物能源存在的自然性,要以绿色能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温差能、渗透能和氢能等等。只有有效地保护好地球物质运动的自然性,人类的生存才会有地球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不知这样的回答读者看后是否能明晰和认同?!如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或发表意见和转发。宇明于东莞市。
石油会不会被抽干?
讨论石油会不会被抽干就跟讨论蚊子会不会灭绝一样。这要从三个角度分析——
一,石油是不是可再生资源。传统的观念认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化学能源。但这一观点正在日益遭受挑战。庞大的海洋,还有好多未知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探索,丰富的深海石油资源我们还未开发,这些海洋石油到底来源于何处,人类还在研究。至少以目前的石油储量来说,人类再毫无节制的用个几百年没问题。
二,石油的消耗速度。20年前,我们还不是家家都有车。20年后的今天,家家几乎都有车了。科技的发展就是这么让人震惊!与此同时,我们对石油(汽油)的需求日益庞大,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石油的消耗会越来越快。但你们不知道的是,德国2020年将停止生产消耗石油的汽车,只准生产电动汽车。可以想象,再过20年,我们的大街上跑的汽车基本上都是电动汽车。消耗石油的汽车只会在特殊的领域出现,比如坦克车,工程车等等。所以,未来我们对石油的消耗速度会降低的。需求降低,谁还玩命开采石油?无利可图!
三,可替代能源。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对可替代能源进行积极地研究。化学能源造成的温室效应会促使所有发达国家共同研究可替代能源。无论是太阳能还是核能,甚至地热等清洁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所以,20年或者30年之后,谁再说他的车还是用汽油的,我们就像见到上个世纪的人一样,满脸的鄙夷之色。那个时候,人类早已从太空中获得新的能源,太空发电技术早已普及,石油白送都没人要。
石油会不会被抽干?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曾告诉我们,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再过几十年就会被用光,可如今都2022年了,石油的储量还是比较丰富,那石油到底会不会被抽干?
自从人类开始大规模利用石油的时候,对石油会不会被抽干的讨论就随之产生了。
1975年,美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汉布林在《地球动力系统》这本书里发表过相关的言论,当时发现的石油储量÷当时石油的消耗量=31年,如果把每年新发现的石油储量算进来,这个数值大约为50年,也就是在汉布林的理论中,到了2025年,全世界的石油就会被抽干了。
2003年,英国石油公司也给了一个结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石油储量是1万亿桶,按照当时的石油消耗量,大约可以使用38年,当然了,在这期间,肯定还会发现新的石油储量,按照当时的技术,假设还能发现1万亿桶,也就是还能使用38年。
在这期间,探查石油的技术必然会更新换代,所以还有可能会发现1万亿桶,这前前后后加起来,石油大概能用38×3=114年,也就是说,预计到了2117年,全世界的石油就会被抽干了。
以上这两种理论虽然都没有什么确凿的依据,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石油会有被抽干的那一天!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石油,是怎么生成的?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目前,关于石油的形成主要有两种理论。
1、有机成油理论
这个理论由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他说,石油是由远古的海生动植物沉淀形成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亿万年来,地球上的许多海生动植物死亡后并未消失,而是换了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于地球上,在古代海洋或湖泊形成的地层里,生物遗骸与泥沙混在一起形成了沉积岩,经过时间的沉淀,在高温高压下,产生了各种碳氢化合物,最终转变为了石油。
这个理论虽然还没有正式确定,但根据有关证据显示,它还是比较可信的。比如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油田都位于沉积岩分布的地区,在沉积岩里还发现了很多古代海生动植物的遗骸。
另外,也有相关的科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混合放在地下几公里处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确实也形成了与石油中碳氢化合物很像的一种物质。
所以说,有机成油理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
2、无机成油理论
这个理论由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的理论基础上提出。
他认为:地球的地壳内本来就有很多的碳氢元素,这些碳氢元素与水接触以后,就会生成各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就是石油的雏形。这些碳氢元素是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然形成的,和动植物沉积没有任何的关系。简而言之,该理论推翻了有机成油理论。
那么,石油会被抽干吗?1、如果石油的形成是有机成油理论,那随着时间的流逝,石油最后是有可能被抽干的。
因为这些动植物沉积需要一个相当慢的过程,可能长达上亿年,而石油开采的速度却是非常快的,久而久之,石油来不及补充,确实是有可能枯竭的。
2、如果石油的形成是无机成油理论,在这个理论下,石油是一边被开采,一边在不断地生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石油有被抽干的那一天。
但是,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油田,都是在有机成油理论下勘探并开采成功的,而无机成油理论至今还没有勘探出一处油田。
这也就意味着,到目前为止,石油还是有可能被抽干的。
不必杞人忧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将达18070亿桶,当然,这是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地球上还有可能存在大量的石油是我们还没探明的,也有许多石油是因为开采成本过高而没有开采的。
所以说,石油虽然有被抽干的可能,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石油的储量还是很有潜力的,并不会那么快就被抽干!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能源的认知和利用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电能等等。
就拿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甚至在一些北欧国家的街道上,更是很难看见在其他国家很受欢迎的燃油车。
虽然目前新能源还不能全面取缔石油,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研究、探索,我们早晚能够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写在最后:石油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它被称作“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可以说,石油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妥善地利用、合理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石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也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你们觉得呢?
石油会不会被抽干?
早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石油枯竭论,专家说,地球上的石油只够再使用10年,随后专家改口还能再使用20年,不过如今已经2020年了,这些预算一个都没成真。
石油枯竭论不过是贩卖焦虑比如1914年,美国矿务局预测,本国的石油储量只能用10年;1926年,联邦石油保护部门估计美国石油的供应量只能再维持7年;1939年,内政部说石油能用13年,12年后改口说还能再用13年;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卡特总统说,“下一个10年结束的时候,我们会把全世界所有探明的石油储量用完。”
实际上,那些专家的预测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是都是基于当时的石油储量预测的,但是随着我们探明的石油储量越来越多,我们能用的石油越来越多,目前专家的预测是以目前的使用量,地球上已探明的石油,至少还够我们使用上百年。
越来越多的石油被发现了并且开采,比如委内瑞拉的大量石油被发现了,2018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较2008年上升2359亿桶,总量达1.73万亿桶。但是我们目前到达的地底最深度,不过是z44油井的12376米,而地球的半径是多少,6371km,我们不过才到达了50分之一的位置,相当于刚在地球上刨了个小坑,地底深处还有多少石油,没人知道。
与之相似的还有页岩油,目前已经探明的页岩油已经有11万亿~13万亿吨之间,远远超过目前传统石油储量。可是人类到达的海底最深度才多少?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发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级,为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而世界最深的海底是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11034米,而且仅仅我们的潜水器仅仅是到达,根本谈不上勘测,海底下蕴藏着多少石油,也是个未知数,所以你现在知道,那些危言耸听石油将在多少年时间枯竭的人,不过都是在贩卖焦虑或者为新能源鼓吹而已。即使一百年后石油枯竭,那时候替代能源早就出现了。
石油到底能不能再生?我们之前都被灌输过一个观点,那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专家认为石油来源于有机物(古生物遗体、植物等),并且经过“生、储、盖、运、保”漫长的地质演化,才能形成。这种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几乎不可能还原,因此很多专家认为石油是不可再生且储量有限的资源。
但是近几年,随着人类的研究不断深入,这种说法被广泛质疑,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石油可能像天然气一样,存在 “无机成油论”的可能。早在1950年代初,苏联科学家组成了跨学科队伍,在政府设立的秘密基地里仔细研究了西方有关石油和天然气来源的科学文献,苏联就发现了石油来源的全新理论。这种研究成果表明,石油不可再生不过是美国的一些利益团体编制出来的巨大谎言,原油和天然气与地下埋藏的生物没有内在联系,它们是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是在在特定条件下可由直接由碳氢氧元素形成,而存储的地质条件也不那么严苛,如页岩气的存在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来说,没有定论,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利益牵扯太过巨大,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因此究竟石油能不能再生,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目前已探明的储量,按照目前人类的使用量,在不开发新能源的情况下,石油都不会在本世纪末枯竭,所以那些鼓吹石油枯竭论、贩卖焦虑的行为可以停止了,新能源的确要发展,但不是一蹴而就的,石油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妥善的利用、合理的发展才是正确的做法。
石油会不会被抽干?
放心吧,不会的,起码两三百年之内都不用担心,别听那些什么现在勘探多少,每年开采多少,年使用量多少,然后小学生算数一除得出剩下多少年用完。石油不是有机物变成的,是地球形成之初的碳氢高温高压形成的,几十年前就有人说几十年就用尽了,现在一年使用量比几十年前十年使用量还多,目前发现的石油总量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石油储藏量多着呢还没发现而已。而且技术的进步能源多样化会变的更明显,譬如一座核电站就等于一座油田,与其担心石油啊淡水啊什么的耗尽不如担心啥时候你能买的起房子照顾的好家人无忧无虑
石油会不会被抽干?
我本科学的是石油天然气方面的资源勘查工程,工作后主要是煤炭矿山行业,石油天然气方面,有几种学说,也不是绝对的说就是动物有机物变的,我更倾向于地球本身内部作用形成的,还会继续形成,即使抽干了又会从别的地方出现新的油田,找它相对难点,但也有大致的规律。对于煤炭来说,那肯定的是植物变的,到不完全是树木变的,是沼泽环境,草啊灌木啊,一年又一年枯荣,把土层都富含了碳质,当然也偶尔会有乔木,就像老水塘里的黑淤泥,年复一年几百几千几万年,然后地质作用被掩埋,喜氧菌厌氧菌各种作用,高温高压形成了煤炭地层,找它很容易,确定好地层就有,又是呈层状,只是厚薄品位的问题,最多局部尖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