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对于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之话题,我个人观点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地球不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地球是围绕太阳而进行公转圆周循环运动现象的,地球轨道公转圆周循环运动过程,不是呈整圆形状态的情况,而是呈椭圆形现象的情况,地球公转轨道的这个椭圆形之近阳点与远阳点,距离偏差约为500万公里,这样巨大的偏差,在地球形成目前自然环境的状态下,都无法使地球发生太大的变化,只会年复一年常规性的四季气候变化现象,500万公里的偏差如此,对于20厘米的偏差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从大体的情况上看,是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的,不会对地球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但如果细算时间来说,地球每年将会缩短常规年度的一些时间。
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和学习。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个是一个看上去虽然很简单却很烧脑的问题,乍一看地球上的树都可以涨几十米高,楼房都可以盖几十上百层呢。但其实不然,题主所问的是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也就是说日地距离缩短了20厘米,下面小地来分析一下地球上会出现什么情形。
首先,是地球公转轨道长度缩短。在未缩短之前,地球的公转轨道长度(文末附解释)L=2πα(1-0.25×e^2) })L=2*3.14*149597870*(1-0.25*0.016710219^2),算出来为939409040.891928米,约为9.4亿千米;日地距离缩短20厘米后,其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长度相应也会缩短一些;
其次,由于日地距离的缩短,为了维持住地球自身的公转和自转,地球的轨道偏心率也会随之增大,这就是为什么能解释得通太阳系中水星离太阳最近,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偏心率,也就是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会相应缩短,缩短距离后一年也就不是以往的“一年”了;
最后,相比而言影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所受到的太阳辐射也会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缩短了一些,受到太阳的影响也比之前要强一些,毕竟理论上离太阳越近温度越高,离太阳越远温度越低,不然如何解释水星温度高,被逐出行星系列的冥王星温度那么低呢?
附:文中L表示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长度,π为圆周率,α为日地距离,e为偏心率
以上,就是小地对于题主关于“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的一些认识,欢迎批评指正!
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20厘米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要知道地球的远日点距离和近日点距离,这两者之间就足足差了500万公里。所以说,地球再近太阳20厘米,地球上是不会出现什么异常的。
太阳对于地球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提供热量”。理论上计算,考虑太阳的辐射功率以及日地之间的距离,那么地球表面的温度应该在零下19摄氏度左右,但实际上在大气保温的作用下,平均温度是15摄氏度左右。
因此理论上来讲,只要改变太阳的辐射功率或者日地间的距离,那么地球的表面温度就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地球上的生命活动。
但对于改变日地距离这一途径,题目所言的20厘米实在是太太太短了,毕竟这和日地平均1.5亿公里的长度相差太多了,以至于影响可以直接忽视。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啥都不会发生
20厘米其实也就是0.2米,这个数量级在天文上是微乎其微的,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我们要知道的是,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概就有1.5亿公里,也就是1.5*10^11米,这和20厘米差了12个数量级,所以造成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
不仅如此,我们都知道行星绕着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所以,就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其中近日点的距离是1.471*10^11米,远日点的距离是1.521*10^11米。也就是说,地球距离太阳最近与地球距离太阳最远时的距离差都比20厘米大了9个数量级。
如果每年靠近20厘米那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条件,比如说,每年靠近20厘米呢?
为了能够产生影响,至少得在10^10米的级别上造成影响,这就要求这个时间大概要持续500亿年,也就是5*10^10年,每年0.2米,结果就是10^10米。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太阳处于主序星时期也就100亿年,而如今已经过去了45亿年,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太阳处于主序星时期也就只有50多亿年,然后再过10~20亿年左右,太阳会变成一颗白矮星。
如果每年靠近10米所以,20厘米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产生影响,还得在太阳的主序星时期内,那至少要让这个变化至少大2个数量级,假设每年靠近10米,这样的话,10亿年时间,就可以靠近10^10年。那这个时候会咋样呢?
那到时候地球上的生物基本上都会灭绝,其实原因有两个,1个当然是地球距离太阳更近了,而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太阳本身的辐射强度也在增加。
即使地球自身的轨道是不变的,那么在10~20亿年后,地球也会因为实在太热,而导致生物大灭绝。而现在又更靠近太阳了,所以,就会更热。所以,那个时候地球有可能会演化得像金星那样,表面温度达到无法想象,加上生物都灭绝了,因此没有了光和总用,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大,大气压会增大数倍,最终,让地球变成地狱一般。
真实的情况当然,以上都一些猜想。那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实际情况和猜想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地球非但没有靠近太阳,反倒是在一步步远离。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我们得先从万有引力说起。我们都知道物质之间是有引力的。
而地球之所以绕着太阳运动的本质就是太阳的引力牵引着地球转,基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本身就会和万有引力是有关系的。
(当然,如果从广义相对论的角度来看,是太阳的质量弯曲了周围的时空,地球沿着时空的“测地线(直线)”在运动。从这个角度,也是指向了太阳的质量)
那太阳的质量呢?实际上,太阳的质量是在不断的减少的。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太阳核心在发生核聚变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太阳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和中微子,同时损失一部分的静止质量(大概占到整个反应的0.7%),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太阳每秒有7000万吨的物质参与反应,有420吨的静止质量损失。
这个数字虽然非常大,但相比于太阳1.9891*10^30千克的质量,还是很小很小的。但这也经不过时间的消磨,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于是对于地球的引力束缚就在减小,于是,地球每年远离太阳大概每年1.5厘米;不仅地球,金星也是如此,金星远离太阳的漂移量大概是每年1厘米。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 如果地球仅仅是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是没有啥影响的,即使是每年20厘米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当达到每年靠近调养10米时,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到那个时候,地球可能会变得像金星一样。
- 地球实际上并没有在靠近太阳,相反,随着太阳核心核聚变造成的静止质量的损失,太阳的引力减弱,地球是在远离太阳的,漂移量大概是每年1厘米。
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地球在宇宙中虽然占据的空间极小,但是位置却是极其优越的。地球位于银河系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区域——太阳系,其次位于太阳系的恒星宜居带中,距离太阳适中,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区域内温度适中。然后是地球的邻居——月球,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多一点,而且月球对于地球的潮汐锁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地球上出现生命并不是偶然。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中,当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恒星公转的半长轴的立方与其周期值的平方是一个定值,这就说明在太阳系内部的行星的公转周期就越短,运转的速度也就越快。那么如果地球向太阳靠近了0.2m的话,为了维持地球自身的公转和自转,那地球的轨道偏心率也会随之增大,就会导致地球的公转周期就会变短,一年可能会短上那么几微秒甚至更短一点,而且地球的公转速度也会变得更快一点,实际上这些微小的变化我们完全感觉不到。
上面我们说到了地球位置的优越,距离太阳适中,所以温度适宜。这里有个常识,那就是如果距离太远越近温度就会越高,距离太阳越远,温度自然就越低,这是由于大部分星球的温度都是来源于太阳的辐射,太阳的辐射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削弱。
那么当地球向太阳靠近0.2m,地球的温度会上升吗?就这个问题而言,地球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20㎝其实就是0.2m,这个数字在日地距离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1.5亿km,也就是1.5*10^11米,当地球向太阳靠近0.2m,是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的。
结语我们都知道, 行星是围绕太阳是椭圆的运行轨迹,这就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轨道的近日点约1.47亿km,实际上147098074km,远日点约1.52亿km,实际上152097701km,近日点和远日点中间差了500万km。
看到这些数字级,我们会发现0.2m是多么渺小,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差都比20㎝大了9个数量级。所以地球靠近太阳20cm,对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地球向太阳方向靠近20厘米,地球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近了20厘米,地球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变化。想想看,当太阳当空照时,向上随便跳一下都可以超过20厘米,这样和太阳的距离就会至少近了20厘米,但能感受到有什么变化吗?显然没有。
事实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而是一个偏心率为0.017的椭圆。太阳与地球最近的距离为1.47亿公里,最远的距离为1.52亿公里,两者相差可达500万公里,所以20厘米的变化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
不要说20厘米的差距,即便是500万公里的差距,地球上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北半球现在正值冬季,刚刚过了冬至,但现在却是地球差不多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根据预测,2019年的地球近日点是在北京时间1月3日,届时的日地距离为147,099,760公里。2019年的地球远日点是在北京时间7月5日,届时的日地距离为152,104,285公里,那时北半球正处于夏季,刚过夏至日不久。从这里可以看出,地球环绕太阳运动时,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不会对地球表面温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不然冬天就不会这么冷了。
真正会对地球表面温度造成巨大影响的是太阳高度角。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了23.4度,在地球环绕太阳的过程中,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就会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地球上的太阳高度角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出现明显的变化,从而显著影响地表温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