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现在有一颗小行星向地球冲来,3年内到达,人类目前有什么办法对付?

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够摧毁太空中多远距离的多大星体?或者改变其运行轨迹?

对于假如现在发现有一颗小行星向地球冲来,3年后才到达,人类目前有什么办法来应对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人类要应对好这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现象,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才有可能获求生与延续:

一是要建造诸多个太空探测雷达站分布工作,在不同的方位和角度上准确观测小行星的运动情况,为人类提前预防做好信息来源的思想准备。二是迅速集全球科技之力,组织人力物力,分组研发提前爆破法、核武器谢击粉碎法(包括太空与地表)、轨道偏离法等的可行性试验,以达到撞击前以粉碎和缩减小行星体积为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小行星冲击地球时的破坏力程度。三是要迅速在太空的近地轨道上构造诸多个大型太空临时居住站,到时可将部分人类移到那里暂避。

四是可在南北两极地域和海洋下面,建造多个地下钢铁城市,到时能为相当部分人类提供临时暂避场所,能有效地避过这一重大自然灾害。以上所述,只是个人观点,是否可行,请科学家们鉴别。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欢迎大家讨论和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

假如现在有一颗小行星向地球冲来,3年内到达,人类目前有什么办法对付?

我觉得从太空拦截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看一下现在人类向太空运输货物的潜力:2017年全世界一共发射了90枚火箭,其中包括美国29次、俄罗斯20次、中国18次、欧洲航天局9次、日本7次、印度5次、乌克兰、新西兰各1次。

这些火箭中有运载能力比较高的,比如说SpaceX的重型猎鹰火箭,近地轨道载荷可以达到惊人的63吨(下面这幅图就是),但是大部分有效载荷都没有这么高,比如说中国的长三乙火箭,近地轨道载荷就是11吨左右。

所以说简单估计一下,大概2017年人类能够往太空发射的近地轨道载荷大概在900吨-1000吨左右——这是按照平均每一枚火箭10吨的近地轨道载荷的能力计算的。

但是这是在和平时期,航天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所以发射频率不高。事实上人类的潜力远远不止如此。在人类历史上的航天巅峰时代,苏联最多的一年发射了110枚火箭,美国发射了不到80枚。所以说一旦到了紧急状况下,人类的航天活动可以达到现在的很多倍。我们就假设是五倍吧,也就是说以现在人类的实力,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发射超过5000吨的近地轨道载荷。如果刨去扯皮、准备、提高产能的时间,那么人类可能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向太空发射卫星,那么人类最终会向太空发射超过10000吨的近地轨道载荷。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肯定不能把拦截位置放在近地轨道上,所以我们把这个载荷再除以二,也就是5000吨,这就相当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了——相当于人类可以在月球轨道这个位置拦截这颗小行星。

这5000吨的有效载荷中,可能会有超过1000吨的控制系统、保障系统,剩下的4000吨就是纯纯的武器。那么这些武器一定就是核武器了——现在的微型核武器的效率非常高,按照推测,大概可以达到2500吨TNT当量/千克的密度,所以这4000吨核武器大概就是100亿吨TNT当量,相当于200枚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武器——沙皇氢弹。

但是这4000吨的核弹肯定不是一股脑一次性放到小行星上引爆,可以有很多的策略,比如说可以按照先发射小核弹钻洞、后发射大核弹引爆的方式。下面这幅图就是核弹在地表爆炸时产生的弹坑,会有百十米深。所以说按照这样的速度,几百枚核弹下去,小行星即便半径有20公里(造成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直径是10公里左右),也足够被炸穿、甚至于有很大可能会被炸成好几段。

并且在人类对陨石的狂轰乱炸之中,陨石的速度也会发生改变,而这样的轨道微小改变也足够地球逃过一劫了。最后,地球低地轨道上的核弹就可以出击,把有威胁的碎片给炸到不能造成大规模的灾难就可以了。

不过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到底能不能够抛弃成见、齐心协力合作,如果总是再扯皮,那估计就真的凉了。

假如现在有一颗小行星向地球冲来,3年内到达,人类目前有什么办法对付?

在《天地大冲撞》这部影片中,小行星群即将撞击地球,这个小行星群中,行星有大有小,小的就不管了,大的该怎么办?于是,人类派遣一艘宇宙飞船,上面搭载威力强大的核弹头,然后飞船着陆在较大的小行星上,利用核弹炸毁了这颗小行星,让其四分五裂,化为一颗颗小的岩石块,掠过大气层时,燃烧殆尽。于是拯救了全人类。 但是还是有一颗形态较小的行星撞上了海洋,所引发的海啸,淹没了数百万人。当然,这是一部电影。我们可能认为,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怎么会遇到,岂不是杞人忧天吗?然而,天体学家们并不这样认为,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星际漫游者”撞上地球,只是它们太小了,小得在大气层中就没有了,前些年,发生在俄罗斯的小行星撞击事件,那也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岩石块。我们人类的寿命理论上只有百年之多,然而,地球却已经存在几十亿年,如果把这几十亿年浓缩成一部纪录片,我想,你会很惊讶的发现,每时每刻,都有行星撞上地球,而且,造成的影响极其大。所以,天文学家的担心不无道理吧,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现什么,发生什么。 假如真的发现一颗小行星即将撞上地球,而且如你所说三年内必达,就像快递一样。有什么办法抵挡它?

有些科学家提出设想:用一艘约为一吨重或者更重的飞船,然后飞向这颗小行星,被其引力捕获,围绕这颗行星,利用飞船与这颗小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从而慢慢地牵引小行星偏离原先的轨道,但是,只能慢慢地使其偏离,而且需要时间非常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早的就发现这颗即将撞上地球的小行星。这种猜想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引力拖车”。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利用核弹头。但是,小的行星还好说,如果直径达到了5km以上,那就说不准了。而且,谁也不知道采取这种方法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可怕的影响。此外根据国际小行星预警小组的研究,假如,6500万年前,导致了恐龙灭绝真的是小行星所为,那么这颗小行星直径将达到10km以上。但是,地球上所有积累起来的核武器只够用来炸毁一颗直径小于9km的小行星,并且,还要找准最佳击中位置才能有效的炸毁小行星,其中凶险万分。 所以,就目前人类科技而言,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小行星,计算出来它们大致的运行轨迹。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可行的办法,如果真的有直径超过10km的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我们人类目前来说,毫无反抗能力,届时,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生物将死亡,地球将进入到漫长的核冬天,又能有多少生物会存活下来呢?

假如现在有一颗小行星向地球冲来,3年内到达,人类目前有什么办法对付?

这要看小行星的大小,几乎每天都会有小行星(陨石)落向地球,但基本上都在坠落地面之前燃烧殆尽,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但如果是体积质量较大的小行星,就可能会给地球生命造成致命威胁,比如67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大约10公里!

那么如果一个同样大小的小行星(直径10公里)3年内到达地球发生撞击,人类有什么办法对付吗?或者只能坐以待毙!

我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因为人类与其他物种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拥有智慧!

第一种方法,可以用核弹攻击来炸开小行星,不是直接攻击,而是把核弹放进小行星内部,这样才能发挥最大威力。整个过程需要精确计算小行星的轨迹!

第二,用威力无比的激光技术。强烈的激光可以让小行星“燃烧”起来,而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以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迹,虽然不会让轨迹有很大的改变,但时间的积累就会看出效果,避免撞击地球!

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跟踪小行星,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事实上,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在时刻关注着有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的运动轨迹,做到尽早发现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当然,即使最终避免不了小行星撞击地球,也不等于人类就像恐龙那样面临灭绝,在地下开发居住空间将是最好的选择,等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影响逐渐变小时再回到地面,重塑家园!

假如现在有一颗小行星向地球冲来,3年内到达,人类目前有什么办法对付?

好了好了,我来给你解答吧。其实如果现在地球可以预测三年后必定有一场大的浩劫,被一颗小行星撞击,那地球非常危险了,因为这可是小行星,不是陨石,你要知道地球也是一颗行星,行星在国际定义上直径最起码得800公里以上,那可比陨石大多了,这种星体高速接近地球,如果与地球发生碰撞,自然足以给地球带来毁灭打击。目前情况来讲,如果地球遇到这种危险,在面对全人类的生死关键时刻,那时候所有的大国会抛弃彼此恩怨和暂时的矛盾,各国的首脑和科学家会一起坐下来研究可行对策,类似《2012》那场电影,全世界团结起来那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几年内研究出解决方案并且生产出所有的必要设备,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其实实际上,要研究出一个改变一颗行星轨迹的方案是非常难的,如果要把它击碎在现有科技条件下也是非常难的。以前总说如果爆发了核大战地球会是怎样的,如果爆发核大战,最终最差的结果应该就是地球上的生物灭绝,环境气候得到了非常恶性变化,但是对地球这个星体本身的影响不会特别大,当然在面对一颗小行星的时候,在集中了相当大当量的核攻击下,那么这颗小行星是可能被改变运行轨迹或者击碎行星。其实说个最稳妥的办法,击碎或者改变行星运行轨迹都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有一种方案但是比较可行的,我们先说题主问题,小行星未来三年后撞击地球,那首先确定这个结论那必然是分析出3年后地球运行轨道与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会在某个点上碰撞到一起,那我们就用最大能量去延迟小行星的运行速度,按照地球公转速度接近30公里每秒来算,只需要争取到几十秒的时间,地球便可与小行星相错,这种办法来讲目前对于地球现有技术和能量储备来讲,面对一颗小行星应该还是可以实现的。

假如现在有一颗小行星向地球冲来,3年内到达,人类目前有什么办法对付?

和地球最容易相撞的就是近地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也在环绕太阳,但是轨道和地球有交叉。比如著名的阿菲波斯小行星。

3年内到达,基本上就是说小行星和地球还需要环绕太阳三圈才会交汇,我们有三年的时间。

如果这颗小行星能对地球构成威胁,那么说明它的体积很大了,十公里以上吧。要摧毁十公里甚至百公里大小的小行星并不是不可行,而是有些难度。我们对此没进行过实验。

在交汇点相对太阳的另一端用枚大一些的核弹怼一下,就可以改变交汇点的位置。

总而言之,我们有能力改变三年之后来袭的近地小行星。

其实能不能拦截,现实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预测问题。预测的时间越长,我们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就能更好的阻止它。

怕就怕在万一是系外天体撞过来,基本上发现距离撞击也就没几个月了,而且这类天体的速度非常快。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足够的威力来改变它的轨道。

比如人类发现的首个系外天体,奥陌陌,它距离我们0.2个天文单位时才被发现。这基本上就已经相当于贴脸上了。幸好它绕了太阳一圈飞走了。如果是冲着地球来的,我们距离发现到相撞只有不到一个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