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嫁给林如海时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

按照古代女人嫁人时,带过去的人都算是嫁妆来算,跟随贾敏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自然算是林家的财产了。既然如此,这些人肯定大多数仍然还会在林家生活,可能会有少数人会被打发出府。

贾敏出嫁,带了多少人去林家

贾敏是贾府贾母的亲生女儿,作为嫡女,又是贾母的掌上明珠,贾敏当年的生活,让王夫人都羡慕不已。

贾敏作为嫡女千金小姐,待遇有多高?

当时凤姐为了节省府中开销,想将大观园中伺服小姐们的丫头裁了一些。王夫人听后当时就说,她们身边大小丫环加起来就8个人左右,已经够可怜了,要是老太太知道了也会不依。

从王夫人的话里可以分析得出,当年贾敏未出嫁时,身边的丫环至少是迎春和探春等人的两倍,差不多在16至20个左右,可能还要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千金小姐的派头。

这些丫环,如果不出意外,在贾敏出嫁时,应该都会当作嫁妆的一部分,跟随贾敏一起去林家。

此外,除了随身的丫环外,还得有相应的陪房。

王夫人从王家嫁到贾家时,她能数得过来的陪房就有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等五家。算上后来打发到其他地方当差的,按照古代随千金小姐出阁一律按吉利的双数来算,王夫人仅陪房就不会少于8家,加上丫环,差不多在20人左右。

那么以当时贾敏的身份和地位,以及贾母对这个亲生女儿分外看重来看,贾敏嫁给林如海时,除了财物之外,跟过去的人应该远在王夫人之上,应该在40人左右。要不然,王夫人何来羡慕之语,毕竟她也是王家的嫡生千金女儿。

为何贾敏要带这么多人跟随自己出嫁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贾敏只是嫁人而已,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呢?这里就不得不提贾府的门第和规格了。

贾府作为豪门公府,地位自然不一般。放在现在,足以秒杀很多所谓的豪门!这样的人家嫁女儿,尤其是还是嫡女,自然不能马虎。

过于马虎,会容易给外人留话柄,认为贾府可能只有空架子,不然千金小姐出嫁,怎么一点派头都没有。

再者,随多人员太少,可能会让林府的下人们私底下看不起贾敏,这会在贾敏以后当家管事期间,刻意给她制造一些麻烦。

在此方面,王夫人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就算家中再艰难,外头的面子还是要的,不能让合府上下被人瞧不起。

因此,贾敏这样的身份,加上贾府这样的门第,她出嫁对于整个贾府来说,肯定算是头等大事。按照贾母向来喜欢排场来看,如果不是碍于门第不能超过皇族规格,她巴不得将女儿的婚事操持成轰动全国才好呢。

贾敏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留在林府或者被另行处理

这么多的人跟着贾敏到来林府,作为贾敏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去处通常只有三种可能。

1、协助贾敏管理林府内外事务

林家跟贾府不一样,人丁一直不兴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贾敏嫁给林如海时,婆婆可能已经不在了,这也给了她直接上位管家的机会。

作为林府最大的女主人,贾敏肯定会全盘接管林家的一切。那么如何将这些事务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呢,肯定让自己人接手。

贾敏带过去的这些陪房,会被安排在帐房管钱、来客接待、日用物品采购和统管家中下人,以及收租兼管理外部相关生意等等。

比如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就专管来客回话,她老公负责春秋两季的地租。

只要这样安排,贾敏才能让整个林家变成自己的地盘,才能全盘掌握林家的一切经济命脉,尽快熟悉林府,为自己当好这个管家奶奶更好地蓄力。

2、成为林如海的侍妾

贾敏的随身丫环,不可能一直伺候她一辈子。随着这些女孩年龄渐大,贾敏肯定会给她们安排出路。

模样好的,跟贾敏比较亲近投缘的,会成为像平儿这样的通房丫环或者姨娘。这样既可以让贾敏有助手,还可以借此俘虏林如海的心,可谓一举两得。

其他的丫环,则会自行配给林府相关的奴才们。

当然,也不排除贾敏对部分丫环格外开恩,还她们自由身,让她们离开林府,自由进行婚姻。

3、犯错被撵出林府

对于陪房或者丫环来说,如果他们能被安排管理林府事务,或者成为林如海的通房丫环或者姨娘,已经是命运的优待了。

当然也不排除这些人中对贾敏有异心的,或者犯错的人。要是这样,按照大家族通常的处理方式,会被直接撵走,比如大观园里的司棋。

因此,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嫁给林如海时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这些人要么呆在林府,成为府中的事务主管;要么成为林如海的通房丫环或者姨娘。当然,也不排除有人违反家规,被另行处理直接撵走了。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嫁给林如海时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

贾敏的陪嫁丫头和陪房结局,我们从书中就可以找到详尽的答案。可以先剧透一下,陪房的结局会比陪嫁丫头的好一点。

找答案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下陪嫁丫头和陪房之间的区别。

陪嫁丫头,是指大家闺秀出嫁时从娘家带到婆家的单身的、还未结婚的婢女。

她们跟随姑娘陪嫁到婆家后主要负责继续照顾姑娘在婆家的生活饮食起居。姑娘们身边从小服侍贴身婢女是陪嫁丫头的首选,她们不仅和姑娘的感情深厚,而且熟悉姑娘生活习惯。比如元春的贴身丫头抱琴就陪嫁到了皇宫。

又因为陪嫁丫头源自媵妾制婚姻习俗,很容易被姑爷收房,所以往往还要具备聪明、利落、漂亮等自身条件。比如,凤姐的陪嫁丫头平儿就是贾琏的通房丫头。

陪房是以家庭为单位,跟着自己家的姑娘一起来到婆家的。一般是得力能干的仆人,带着家人一起跟随姑娘来到婆家继续效力。负责扶持照料姑娘处理在婆家的家务和礼仪,以及公婆姑嫂关系,如果姑娘受了委屈,他们还要负责保护姑娘。一般来说姑娘在娘家的乳母比较容易当陪房。

对新嫁娘来说,有陪嫁丫头和陪房家人一起到婆家,是方便自己在婆家的生活,对新郎来说,这些人是新娘的嫁妆的一部分,显示岳丈家对这门婚事的重视。

要说清楚贾敏的陪嫁丫头和陪房下人们都去哪里,我们要先搞明白一下这样一个问题:

荣国府第一白富美贾敏陪嫁有多少人?

贾敏活在贾府家业最富贵显赫的鼎盛时期,是贾府第三代中最受宠爱的嫡生女儿,贾府内宅当家人贾母的掌上明珠,她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黛玉初进贾府,贾母怀念贾敏时这样说:

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女孩儿,所 疼的独有你母亲。今一旦先我而亡,不得见面,怎不伤心!”说着携了黛玉的手又 哭起来。

查抄大观园后,王熙凤想裁减仆佣,王夫人无比羡慕贾敏当年的生活:

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 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由此可见贾敏在贾府闺中的高贵地位与不凡品行,正是这样一位金尊玉贵的侯门嫡女,嫁给了列侯之家、累世公卿、书香之门的探花郎林如海。

贾母最疼爱贾敏,这门婚事必然也是贾母亲自选择,可谓天作之合,贾敏嫁给林如海,比嫁给其他三大家族都对贾府又有利,最重要林如海其人文雅高洁,才貌双全,是个不错的夫婿。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虽然当时林如海应该是在京城任职(兰台寺大夫,相当于都察院御类的言官),但难保日后不会外任做官,这样贾敏就和贾母很难见面了。

爱女如命的贾母肯定考虑到这个事儿,所以给贾敏的嫁妆必然丰厚,而陪嫁丫头和陪房也必然是多且精选的。

那么贾敏的陪嫁到底有多少人呢?

我们来参考一下贾府其他贵妇的陪嫁来分析:

王夫人她嫁到贾府时,有三家陪房(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陪嫁丫头至少四个;

王熙凤也有四个陪嫁丫头、两家陪房(来旺家的、来喜家的);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凤姐即唤平儿进来,吩咐出去。一时,周瑞家的与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现在五家陪房进来。

那么贾敏作为王夫人日常艳羡的对象,她的陪嫁丫头数量和陪房数量对比王夫人只多不少。

至于具体数字,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贾府第四代最受宠爱的贾宝玉就可以大概推测出贾敏有多少奴婢伺候了。

《红楼梦》前面八十回中,提到伺候贾宝玉的丫头有18个,大丫头八个,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大丫头,芳官、碧痕、春燕、四儿是次一级的大丫头,下面还有一堆小丫头。

另外,还有李嬷嬷、赵嬷嬷等四个奶妈,小厮八人,跟班四人,加起来一共有三十多人为宝玉一个服务。

贾母疼女儿贾敏必不亚于疼孙子,何况贾敏当时还是贾府繁荣鼎盛的时期,她身边应该也是和宝玉一样围绕着二十个左右的丫头,还有四五个奶妈嬷嬷。

相比三春姐妹和黛玉只有: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头外,另有四五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头。

相比而言,贾敏足足高出一倍多,可以说是真的呼奴唤婢,金尊玉贵了,怪不得王夫人会羡慕呢。

那么贾敏的陪嫁人数也就出来了:

陪嫁就最低按照宝玉丫头规格来算也就是6-8个;

陪房数量按照比王夫人规格高一点来算4-6家;

为什么不能更多一点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别看贾府赫赫扬扬一门两国公,贾敏嫁给林家好像是低嫁,其实人家林如海祖上也是列侯之家,累世公卿,足以与贾府这样的武荫之家匹配。

最重要的还是林如海自己争气,不靠祖宗靠自己,科举取仕,探花郎出身,妥妥的朝廷新贵。这么一看,虽然不能说贾府高攀了,但也至少是门当户对的婚事。

按照我们刚才算的陪嫁丫头6-8个,陪房4-6家来算,已经不算少。

来是要照顾人家林如海家的面子和生活习惯。贾家再富贵,也要考虑贾敏的婆家愿不愿意接纳这么多人。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逾越礼制。虽然我无从考证红楼世界的公主们出嫁什么规格,但是周朝的媵妾制有“诸侯一聘九女”的说法,即一个诸侯娶妻,正规的情况是一次就要娶九个,一个正妻,八个陪嫁。所以无论贾府多么富贵,嫁女也不能越过皇族的规格去,否则就是僭越的大罪。

贾敏的陪嫁丫头和陪房的最终归宿在何处?

好不容易大概捋清了真·侯门嫡女贾敏大小姐的陪嫁人员数量,接下来我们就要去探寻这些人跟随贾敏嫁入林家后都去了哪里?让我们从书中找找答案:

一、陪嫁丫头们的结局

1、成为林如海的通房丫头或小妾

古代陪嫁丫头又称为滕妾,一般默认是姑爷的预备小妾。当小姐怀孕或其他情况不方便伺候姑爷,只要在小姐的同意,姑爷就可以让陪嫁丫头来暖床,这也就是俗称的“通房丫头”。比如王熙凤的陪嫁丫头平儿,就被王熙凤安排给了贾琏当通房丫头。

林如海子嗣艰难,又有几房姬妾,这其中除了林如海这样贵公子自幼服侍婢女升任的屋里人,比如贾宝玉的准小妾花袭人那样的,还必然有贾敏安排的,人选当然是从陪嫁丫头里挑的自己人,具体是一个,还是好几个,这就不好说了。

如果合了姑爷的意,或者怀孕诞育了子女,很可能就会升为正室的妾,也叫作姨娘。

书中写到林黛玉还有一个三岁早夭的弟弟,没有明说是贾敏生的,多半就是妾生的咯。

2、配给林家的仆人

除了给男主人林如海做妾,这些陪嫁丫头另一条比较常见的出路就是嫁给林家的仆人。也就是红楼梦里常说的“配小厮”。

其实这样的结局也不算差,虽然是嫁给奴才,但至少还能留在林家,又因为陪嫁丫头的地位比较高,所以婚后一般可以当上管事娘子,继续照顾贾敏的饮食起居,成为贾敏的心腹和管家理事的左右手。

如果丈夫也能精明能干,在主人面前得力,那么日子也不愁了。红楼梦里混的比主子好好的奴才多得是,比如赖大一家过的比主子还富贵滋润呢,到了孙子辈都脱离奴籍,赖尚荣还混上了县令,你说牛不牛吧?

3、外放出去,自由婚配

贾敏的陪嫁丫头人数多,但是林家清贵之家,未必愿意养这么多佣人。

你看黛玉进贾府也不过带了一个老嬷嬷和一个小丫头而已。

贾敏也只能入乡随俗,裁减一些人员也是有可能的。这样就会难免有陪嫁丫头被外放出去,或返还原籍投靠父母,或由林家帮忙选择当地合适的百姓婚配也是可能的。

这样无疑是最好的一种结果,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奴才再得脸也是奴才,是身份最低等的贱民,但只若能被主人遣散外放,就可以销了奴籍,成为良民,获得自由之身,可以说是天大喜事了。

又或正如兴儿所说王熙凤的四个陪嫁丫头,只留下一个平儿,其他三个,死的死,散的散一般,贾敏的陪嫁丫头大多也逃不过这些结局。

尤其是贾敏和林如海死后,黛玉寄居贾府,做了林如海的通房、姬妾的必然被遣散,配给仆人的可能会换一家大户人家去继续做仆人,这都是封建社会下层女性难以抗拒的命运,荣辱好歹,都系在主人的身上,全凭主人一念之间罢了。

二、陪房家人们的结局

相对陪嫁丫头孤身一人陪嫁,前途未卜,陪房们的命运就好很多了。

起码陪房是一大家子骨肉在一起的,而且能给贾敏做陪房的,必然是贾母精挑细选的仆人中的得力之人,他们在贾府中必然也不是普通的下人,而是有一定地位的管事,通俗点说:都是人精!

这些陪房虽然跟随贾敏嫁到了林家,本质上还是贾敏的嫁妆,私有财产,他们是听贾敏指挥的。好比凤姐的陪房来旺一家,在凤姐设计摆布尤二姐,让张华去告贾琏一事上,就是指挥来旺去干的,贾琏都被蒙在鼓里。

所以,凭借女主人娘家势力的身份,这些陪房在林家必然会得到贾敏的重用和信任。他们的去向大致有两种:

一、在林家当上管家、管事,成为贾敏治家的心腹

如果贾敏执掌中馈,他们大概率会成为各个重要岗位的管事,甚至当上大管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比如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周瑞专管荣国府一年春秋两季的地租,而周瑞家的主要负责奶奶小姐们的出门,是王夫人得力的臂膀,他们不但有自己独立居住的小院子,家里还有丫头伺候,他们的女儿能嫁给古董商人冷子兴,肯定也是脱了奴籍的。

在古代,相比刘姥姥那样的农民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像周瑞家这样给贵族家里做奴才,反而能混上半个主子的地位,日子就好过多了。

贾敏的陪房中必然又像周瑞家的这样精明强干之人,可以在林家当着管家管事,混的如鱼得水,全家美滋滋。

二、管理外部事物田产、铺子和田庄等,作为贾敏理事的臂膀

但是贾敏的陪房不少,也不可能个个都是管家,所以肯定有人要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

甲戌本原文,在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提及王夫人陪房是这样写的:

一时,周瑞家的与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现在五家陪房进来,余者皆在南方各有执事。

余者皆在南方各有执事一句就是指的贾府在金陵原籍的产业,包括田产、铺面和庄子等。

姑苏林家也是世代列侯,贾敏嫁过来接管中馈,偌大的家业要一一打理明白,除了府中的事物往来,林家的田产家业也要管理掌控,那么最需要信得过的自己人去做这些事情,也就是贾敏的这些陪房了。

他们或掌管铺子,或掌管佃租,或去打理田庄收成,都是油水丰厚的好差事。

就算后来贾敏和林如海过世,那么林家的遗产只能传给唯一的女儿黛玉,这些田产、铺面和庄子都是不动产,如果全部变卖,这些负责管事的陪房们就只能再换一家主人,或跟随贾琏回归贾家。

如果这些不动产没有被全部变卖,他们自然作为贾府信得过的老仆人,继续看守照管。

以至于后来黛玉早逝,贾府败落,这些人的结局应该也不会太坏,毕竟已经是陪着贾敏除了贾府的陪嫁,应该不会受到贾府的牵连。

综上所述,能做到贾敏陪房的人家都是厉害角色,必然是会钻营筹谋的。就算贾敏和林如海去世后林家败落,他们也不会为生计发愁。

而且按照林如海温和善良的品行,也可能会在生前遣散他们,还他们自由之身,这些人回到市井中个个都是妥妥的小地主。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嫁给林如海时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宠爱的小女儿,那么她嫁到林府去的时候无论嫁妆还是陪嫁的人选都应当是最好的,比如王熙凤嫁到贾府是陪嫁了四个丫头和一房管家旺儿家的,迎春出嫁的时候也陪嫁了四个丫头,可见这样的模式是标配。

贾敏当年也应该是这样配置,但是原文对贾敏陪嫁的丫头和下人们都没有具体的描述,尤其是在贾敏和林如海去世之后,那他们都去哪里了?

贾敏从娘家陪嫁来的丫头可能有三种去向,我想应该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种给林如海做侍妾

比如王熙凤的陪嫁平儿和夏金桂的丫头宝蟾,对于陪嫁的丫头只要男主人喜欢、女主人同意就可以给男主人作妾氏。

兴儿说:“这平儿是他自幼的丫头,陪了过来一共四个,嫁人的嫁人,死的死了,只剩了这个心腹。他原为收了屋里 一则显他贤良名儿,二则又叫拴爷的心,好不外头走邪的.”

如果这些丫头如果得到老爷或者夫人的喜欢就可以升做姨娘,就像赵姨娘和周姨娘,这话邢夫人也曾对鸳鸯说过。你比不得外头新买了来的,这一进去了就开了脸,就封你做姨娘,又体面,又尊贵。

如果贾敏和林如海没有早逝的话,她们应该就会在林家平平安安的度过一辈子,但是事与愿违,那么对于她们便可以有多重结局,要么求恩遇回到原籍和家人团聚,要么留在当地再嫁或者独自一个安度余生。

第二种结局是配给林府或者是贾敏从贾府带来的小厮

在贾府各位主子、小姐们身边丫头们年纪大了的话都会放出去,或配给家中小厮或者放还父母自由婚配。

如果这些丫头们配给小厮们,这样夫妻二人一直跟随在贾敏身边伺候,如果办事妥当得利的话,可以升做三等或者二等管家。

因为林府自家的管家是一等,贾敏从家里陪嫁过来的是二等,那么从小厮和丫头历练长成的便在三等和二等之间晋升。在林家管事的话,自然也是在林家常住了。对于这类丫头的结局早就注定了,不论林家存在与否他们都只能够跟随自己的丈夫,一生相随。

第三种没有嫁人一直在贾敏身边伺候的人

贾敏身前她们自然是最忠心贾敏的人,贾敏去世之后她们便会最忠心少主子黛玉,她们应该会同黛玉一同回到贾府中去。或许就会和黛玉的奶妈王嬷嬷一起照顾着黛玉,直到黛玉出嫁再另做安排。

对于陪嫁来的下人们,我想可能会有这样的安排:

第一种陪房。他们的级别比较高,那么便可以在林府直接作为二等管家,作为贾敏的助手。就如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王熙凤的陪房旺儿家的,他们虽然不是贾府的一等大管家,但是他们可以作为二等,是可以参与管理贾府内外事务的,而且直接听命于自己姑娘。

贾敏去世他们的职务照旧,但是林家解散之后,他们也有两种选择留在当地和回到贾府。

如果他们之中有运气比较好的,可以得到主子的恩典如赖大家,他们可以购置自己的宅地,他们的孩子可以同宝玉这样的世家子弟一般读书做官,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回到贾府,而是就在当地,或者跟随儿子迁任。

如果运气没有那么好,只是混得一般,那么他们也可以通过多年累积的财富和黛玉给的遣散费留在当地或做点小买卖,或者去给别人家做管家。

如果不想再留在当地的自然可以回到贾府,因为他们也曾是贾府的老人,在贾府想要寻到一个职务也不是难事。

第二种,一般小厮之类的下人。他们可以在当地娶妻生子,如果没有意外应该也是一辈子就在林府了,可是林家解散之后她们应该也会和黛玉一同回到贾府去,不然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也不太好谋取别的职务。或者他们也可以回到家乡去,种地或者做生意做点什么都好。

作者:陌游常乐。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嫁给林如海时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

除了黛玉带回一个紫鹃,其它都下岗了。每人二至四俩银子,自谋职业!更正,紫鹃是贾母送给侍候黛玉的Y环,真正随黛玉来贾府的一个小丫头和一个老妈子。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嫁给林如海时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

书上没写去那里了,我认为应该是死的死了,散的散了,嫁的嫁了,这应该就是归宿。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嫁给林如海时的陪房丫头和下人们都去哪里了?

人说一代创业,二代守成,三四代便开始式微。迎春出嫁时,贾府已经明显颓势,尚能陪嫁四个丫头。贾敏作为荣国公孙女,当时正值繁荣兴旺之际,烈火烹油之时,按王夫人说的,在家时是何等金尊玉贵,更何况出嫁呢?陪嫁妆奁箱笼自不必说,丫头至少不低于四个。

可是贾敏去世后,黛玉被接至贾府寄居时,仅仅带了一个奶娘和一个小丫头,当年贾敏带去的丫头都去哪了呢?细想起来,可能无非几个去处。

首先。如根据黛玉的原型李香玉的人生轨迹,李香玉是在李家被抄家后,无处可去才彻底寄居曹家,那么林家就是被抄家的。林家被抄,其家眷仆人大多被官府卖掉或赠与其他官员。比如曹家被抄时,家产人口奉旨都赏给抄家官员隋赫德。

如是这样,贾敏那些陪嫁丫头,已不是自由身了,自然无法回到贾府。

其次,陪嫁丫头皆已有家室,无法抛夫弃子回到京城。

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刚来贾府时也不过是个丫头,但后来配了小斯周瑞,从而生子养女,夫妇两一人打理贾府钱粮方面账务,一个管理府内眷属出门之事,都有肯定的工作,女儿嫁了冷子兴,已是彻底在京城扎根了。如果王夫人去世,周瑞家的断不会回金陵。同理,贾敏的陪房也是如此。

再次,个别丫头可能成了通房丫头,但种种原因被遣散。

王熙凤嫁给贾琏前,贾琏已有了两个房里人,王熙凤进府后,便找借口遣散了这两人,将平儿扶为通房丫头,以栓住贾琏。所以贾敏带去的丫头也有可能被扶为林如海的通房丫头甚至妾,更有可能为林如海生了孩子,但因孩子夭折导致心灰意冷,抑郁成疾便撒手人寰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爱情的排他性,贾敏容不下这些丫头便遣散了。

总的说来,第二种可能更大一些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