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大学很黑暗?

我们都以为大学时间是青春最美丽的时光,其实也是。但是在最美丽的时间往往也藏着许多不一样的事情。当然大学也不例外,今天我想说说,让我感觉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学也有黑暗的一面。我们都知道大学学生会,参加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后来做的事情比别人多,但是自己莫名其妙的被出局。当然这都不是什么大事情,最让人无语的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学生会干部,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同于别人,甚至有时候公报私仇。他们很多在老师眼里都特别好,特别优秀,而在学生面前又是其他面孔。 当然这里说的学生会干部,不是指所有的学生会干部。只是说那些比较过分,和虚伪的学生会干部。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学是最美好的向往,我们寒窗苦读十几载,就是为了考进理想的大学,我也不例外,高中不分昼夜,每天做不完的题目,背不完的书,终于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初入大学的我,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也觉得大学和高中比就像人间天堂,殊不知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只是我们太过于单纯。

记得在一次英语课上,由于我英语比较差,没有完成英语老师安排的功课,被英语老师教训了一顿,我就顶了句嘴,从此我的黑暗人生就开始了。期末考试英语连续挂科两年,补考也过不了,都是59分,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大学太黑暗了,对大学的评价也从最初的美好变成厌恶。

最后我实在没办法,当时我经常参加学院书记组织的田野调查,一来二去就比较熟悉,就请书记帮忙约英语老师吃饭,也就是那次以后。我英语再没有挂科,每次都是六十一分。现在想想真是觉得挺可笑的。

所以,大学也好,社会也罢,都是需要人情世故的,我们要想好好的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只有学会适应这个社会。

在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大学很黑暗?

大学最好朋友发生的真实故事。

坐标:成都某普通二本高校,2008级,理工专业。

朋友高考成绩可以选择更好的高校,但被调剂到了我们学校,且高考成绩是学院前几名,开学典礼就发了奖学金。但他不甘心,因此大一下定决心考研到更好学校,所以大一制订了详细的学业计划,几乎天天出入图书馆,看专业书,背英语词典等,为考研做准备。

努力也获得了回报,大一上学期本专业必修课平均分95以上,其他非必修的历史、思想政治、选修课等都不错,学院第一名,并领取了学校一等奖学金。但大一下学期发生一件诡异的事,直接改变了他的命运。

下学期期末考试,他挂了一科,非必修专业的历史课59分,离及格线一分之差,而其他必修课仍然是学院第一,其他非必修课也没问题。诡异的是1、该课程考试,属于开卷考试,可以翻书;2、我们班级只挂了他一个人;3、我们专业三个班级,每个班都只挂了一个人。因为此事,他计划的申请国家奖学金、校奖学金、校三好等荣誉就直接没戏了。

他去找学校领导处理此事,校领导让他去找院领导,他去院里,院领导让他去找老师,但老师表示没有任何问题,就是59分。不敢想象一个专业成绩最好的学生会在开卷考试中挂科。

他愤愤不平,有些同学期末考试作弊都能过,而他好好学习却是这样的结果。不仅如此,学校领导的处理方式更让他非常失望。大一以后,他大二没再去教室上课,辅导员来了几次,依然如此,只做了一件事,将英语六级考过了,除此大二整个学年全部挂科。大三辅导员依然来劝,但只偶尔去了几次,期末考试也跟着我们作弊,只挂了两科。大二大三两年,他在寝室玩游戏,炒股票挣钱,够自己生活费,大四开学就退学了,没在回来。

退学后去了深圳打工,凭借外语好,做外贸。八年了,现在有自己的外贸公司,结婚生子,算是混出个人样了。

在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大学很黑暗?

谢谢邀请!

👦国内的大学,我不认为“哪一瞬间就觉得“大学很黑暗”。因为这种所指似乎有点“混淆概念”?或许是用词欠妥;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而接受大学教育,又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如果对某所大学,有某种意见或分歧,提出恰当的批评意见当然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出现抹黑性质的“攻击”。也不应该随意贬低“大学”这样的教育形象。作为大学生应该多一份远见,避免“一叶障目”,其大学的好处或优点,就会远远大于阴暗面。

👧假如说一个问题,掩盖另一个问题……,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倒不如说在“自损形象”,或有“自废武功”的可能;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炒作和利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也许才是一种“黑暗”。因为大学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更是各种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各种思想、理想和认识……的“智库”或“聚集地”,就不应该随意被戴上一顶“黑帽”。

👸诚然、在大学里读书学习,也不会是在“真空”里生活,但在学生时代的“理想主义”相对较多,而如何正确实现或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能否顺利地实现其理想,这与实际情况就是两码事;这原本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未知数;如果我们、或他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上某种不顺心的事,或不愉快的问题,这也是人间常事…。

👮人生中经历的越多、认识的问题就会越多,同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各种体会…。但并不等于我们的体会都是“成熟”的;如果片面地在“鸡蛋”里面找“骨头”,这种做法并不会得到广泛性的认同;更不宜以点概面地将“鸡毛蒜皮”的小事或“问题”,归属于“黑暗”二字的影响;我们应该明白,在什么性质的问题出现时、或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用“黑暗”二字来形容某种非公正性。

👧人在社会中的每个地方、单位,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如同在“学校”一样,需要一边学习,一边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而为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自己的“认知”、需求、或性格和见解、……,不一定都会被上级、领导、或集体、组织、老师、或他人、或家庭所采纳或接受…。因此、只能是个人服从组织或融入于社会。而不是相反。

👩个人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其“力量”也是渺小的。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考入大学读书的目的,是更好地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大学的高级“灵魂工程师”,亦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其校风师德固然很重要。但个别老师或学生组织的某种言行,并不能代表大学整体机构,或集体组织,而只是大学中的一个“细胞”而已。

👦个人意见或极少数人的意见,若没有通过实践检验,就不能证明自己的言行举止、或行为能力,都是对的或正确的;更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臆断、或极少数人的意见,去否定绝大多数的决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个人的“利益”,不能服从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个人就会被绝大多数人所抛弃或被孤立。

🙋大学同样需要团结,只有团结才是力量。“一根筷子易折断,10根、100根筷子抱成团”,这虽然是肤浅的认识,但也是一种精神或领悟;只要能够成就大学整体的事业,个人的委屈也是风格高尚的体现!

(注:气壮山河原创,恳请多多指教)。

在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大学很黑暗?

上大学的第二个周末,班上组织了一次晚会。晚会上辅导老师要求每个人表演一段才艺。这下把我吓坏了,我心里嘣嘣直跳,心想:这可要丢人了!我一个农村来的,在上大学前,只知道勤奋学习,天天听课、复习、考试,哪里有什么才艺啊!我悄悄的挪到后排,想躲过这一劫。

晚会开始了。首先上台的是一个漂亮的女同学,她表演的是一段拉丁舞。随着音乐响起,她婀娜多姿的身材和激情火辣的舞姿,让我们班的男生个个伸长了脖子,看直了眼睛,我也看得目瞪口呆。一会儿大家不约而同地为她鼓掌。

女同学刚表演完。一个高个子男生迫不及待地抢先登台,他表演的节目是单口相声。说实话,这名男生长的不怎么帅,脸上还有些痘痘。但他一开口表演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宏亮的声音,配上幽默搞笑的表情,潇洒自如的动作,让人感觉跟电视上的演员没有两样。特别是班上几个女生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男生表演完走下舞台时,女同学们个个投去了仰慕和崇拜的眼神。

就这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才艺。有的唱歌,有的弹吉他,有的拉二胡。我己无心看下去,心里打鼓似的,害怕轮到自己。

我拍了身边同学的肩膀问道:“我什么才艺都不会,咋办?”他想了一下问我:“你会背诗吗?”我说:“会背几首唐诗。”他说:“那太小儿科了!现代诗会背什么?”我想了想说:“会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他说:“好,你就上去背这首诗!”

眼看要临到我了,我心里非常紧张。过一会儿,辅导老师指着我说:“该你上台了!”我知道在劫难逃,只好硬着头皮上台。记得上台时,心里发跳,腿子发软。走上台后,自我镇定了一会,就开始背诵《再别康桥》。

我不标准的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一出口,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一时脸红到了脖子根,脑子一片空白站在那里。辅导老师赶忙打圆场,让我不急、镇定一下再表演。我调整了一下情绪,又重新背诵。最后,总算结结巴巴地把整首诗背完。虽然同学们还是给了我热烈的掌声,但我知道那跟喝倒彩没有什么两样!

晚上回到寝室,躺在床上,心里非常难受。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老师的宠儿,是同学的偶像。可大学这次晚会让我的自信和尊严瞬间坍塌,觉得眼前一片黑暗。那一夜,我睁着双眼到天亮!

在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大学很黑暗?

1.评定助学金时,我们班一个女生选上了,当时她脖子里挂着当时苹果最新款的手机。

2.我们有个老师很凶,并且很喜欢洗脑,喜欢男生,讨厌女生。并列出一堆理由,来证实她是对的。男生事少,女生事多。她喜欢的人,做啥都是对的,不喜欢的做啥都是错的。自己在学生中画圈,哪些是我喜欢的,哪些是我讨厌的,都毫不留情当面说出来。学生背后骂骂咧咧,当面像舔狗一样去讨好附和。最可悲的事,明明讨厌这个老师讨厌的要死,当学弟学妹们咨询选专业的时候~学姐学长们还只能说:嗯嗯,老师有点严厉,但是可以学到东西。

没人会果断的告诉他,别选,除非你有把握让她喜欢你。不然这一年会让你见识什么是眼神杀人,恶语伤人六月寒。

3.最后一个就是:考研学校根本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比如政策对考研学生放宽,自习室,咨询老师。啥都没有。但是,考完就开始要成绩,我记得当时发成绩,发了有10多遍。考上了就是他们的功劳,学生要写文章,感谢母校感谢老师……

在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大学很黑暗?

稍微有点黑暗吧。

1、在学生会里,正副主席会做些以权谋私的事情。平常大家一群大一的拉赞助啊聚餐啊很开心的,然后有一天,陈某讲师来我们学校开辩论会,我们院三十张票只对那些学生说只有十张让他们去抢,你问我剩下的呢?我看见给了一堆正副主席和他们的女朋友。

2、我朋友整个团队毕业设计,4个人一起做,进入二辩就因为其中两个人上去答辩就获得优秀,其他两个人就不行,难道这个团队都是他们两个在做?既然要团队去竞争?那为什么最后你只给两个同学优秀这公平吗?为什么这种规则最开始没说清楚。

3、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问老师吧?那老师为啥会觉得我不厌其烦,还没问呢,就已经一棒子打死。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明明就说过,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那为啥问了,得到的答复是:我都讲了,别人都会,你咋不会,不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啥都不会,还不知道问。

你倒是一有脾气就发给别人,请问谁是你的垃圾箱,又不是我主动选你的,学校有学校的安排,这个我理解,可是明明主动权在我们的手中,那为啥不在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